<p class="ql-block"> 建構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游戲之一,它是融思維、操作、藝術、創(chuàng)造為一體的活動。</p><p class="ql-block">2022 年3月14日。我園陳園長在孩子們玩戶外游戲活動的時候偶然間發(fā)現(xiàn)中三班的小朋友搭建的作品很有特色。于是進行了一周的跟崗觀察。</p> <p class="ql-block"> 為進一步深入探討建構游戲的組織和指導,有效促進教師相互交流和學習,逐步推進幼兒建構水平的發(fā)展,落實教育部“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方針,本著“讓游戲點亮孩子的生命”的理念,通過放手讓孩子玩,把游戲權利還給孩子,形成獨具特色的課程和教學模式。蓮花縣第二保育院開展了“‘建’出精彩 ‘構’出成長”主題研討活動</p> 匯報分享 <p class="ql-block"> 首先,中三班李美華老師借助文字、圖片等多元形式,分別從活動背景、項目準備、活動實施等幾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向大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闡述了上周她班開展STEAM建構活動案例。</span></p> <p class="ql-block">開啟篇</p><p class="ql-block"> 在活動前李老師對建構區(qū)的材料進行講解以及注意事項,分享了一些建構的視頻和圖片讓孩子們去做一個前提的構思,今天我們去室外建構區(qū),你們想去搭建什么呢?(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商量并討論)</p> <p class="ql-block"> 因為有了我們在活動前的經(jīng)驗準備,孩子們到了建構區(qū)就拿起積木搭建了起來,老師做一個觀察者,在搭建的過程中,孩子們有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老師只是做了支持者和引導者,初次搭建就有了以下成果:</p> <p class="ql-block"> 通過第一次的搭建及分享后,李老師把看到和孩子碰到的問題 在活動結束后跟孩子們一起分享討論。孩子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老師進行了溝通互動。讓孩子們對下一次搭建有了自己的構思,于是有了下面的成果 。我們一起來看看李老師對第二次建構游戲的解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活動結束后,老師又進行了一次分享,這次的分享效果比較明顯,李老師對孩子們本次建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分析討論。孩子們對自己搭建的又有了進一步的構思和改造。</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經(jīng)過前兩天的搭建和分享,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搭建房子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自己搭建的房子越來越感興趣了,在搭建的過程中也是互幫互助,團結合作,慢慢的房子變得有型了。</p> <p class="ql-block"> 在觀察途中。孩子們在搭建房頂?shù)臅r候,老師觀察到他們不斷的在更換積木,王詩妍小朋友知道數(shù)孔,她發(fā)現(xiàn)只要找到8個孔的積木搭建就不會長了。這深深的體現(xiàn)了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上視頻的最后我們可以看到有個小朋友說你們的房子怎么沒有門?。坑谑抢蠋煵蹲降竭@一情況。與孩子們后期分享的時候展開了討論。</p> <p class="ql-block"> 通過活動分享后于是王詩妍對自己的房子做了改造,不但留了門還搭建了樓梯和扶手。</p> <p class="ql-block">這是分享后搭建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活動結束了,分享活動時,老師在問道搭建屋頂時為什么在不斷的更換積木呢?賀美鈺小朋友也表達了說因為積木太長了, 因她還沒有學會數(shù)孔 ,我們老師也沒有做太多干涉。相信她以后慢慢在實踐中會自己找到方法。</p> <p class="ql-block"> 同時,我們老師在建構區(qū)發(fā)現(xiàn)魏文昊小朋友專注的一個人在迷宮里搭建自己的東西,于是老師咨詢他搭的什么?他回答道是滑滑梯, 他說因為迷宮里沒有好玩的。我做些好玩的給同學們??梢娢覀兒⒆拥南敕ㄋ恢皇菃我灰幻妗T谶@個問題方面 我們老師對于材料選擇后期也進行了一些探討。</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前幾天的搭建和老師的分享,孩子們開始將各種積木進行有意識的搭建,這些房子開始有明顯的大門、小院子、房頂,并且房子不再是簡單的,而是結構趨向復雜,使用的積木數(shù)量明顯增多。</p> <p class="ql-block"> 活動結束后,老師讓小朋友把戶外建構區(qū)搭建的房子及未完成的想法以繪畫的形式畫出來.。</p> <p class="ql-block"> 案例中孩子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一次次的探索實踐中,經(jīng)歷了“擺弄—壘高—平鋪—架空—圍封—組合—表征”不斷解鎖新技能,思維方式、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p> 互動交流 <p class="ql-block"> 結束后賀主任對本次案例分享進行了一個分析及總結:老師們放手游戲,細致觀察游戲,發(fā)現(xiàn)開始的時候小朋友們從只會搭簡單的造型,慢慢會搭建新的組合了,后來又開始搭建更復雜的造型……整個游戲中,老師沒有過多的干涉,而是作為一個旁觀者,關注著他們,見證著他們遇到問題并自己商量解決,看到小朋友們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不斷提高,我們共同在游戲中成長著!在安吉游戲中,老師們見證了小朋友們在游戲過程中的“強大自我”,他們建立自我的認知和溝通。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們主動積極地建構自我認知,而不是被動接受。安吉游戲是把游戲還給孩子,讓孩子在游戲中健康快樂的成長。</p> <p class="ql-block"> 陳園長對本次中三班的活動表達了相對性的認可。分別從安吉游戲與發(fā)現(xiàn)兒童、安吉游戲中的觀察、及我們?yōu)槭裁匆M行游戲觀察?在游戲中觀察什么?怎樣才能拍好游戲視頻?你在本次教研中你學到了什么 ?等方面進行研討。</p> <p class="ql-block"> 研討環(huán)節(jié)每位老師都認真思考,通過個別發(fā)言、分組討論、集體討論等方式分析了案例中的優(yōu)勢、不足及改進方法。</p> <p class="ql-block"> 劉丹主任表示: 我們在開展任何一個活動中都要有一個前期的引導, 讓孩子們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之后才能進行深刻的構思和創(chuàng)新。</p> <p class="ql-block"> 小鳳老師也是對本次教研有很大的反思。之前都是直接現(xiàn)場去幫助孩子問題 以至于孩子產(chǎn)生依賴。沒有養(yǎng)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 。</p> <p class="ql-block"> 同時還提出了游戲材料不足的問題,確實, 高結構材料雖然能讓幼兒很快達成預設目標,但游戲活動注重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幼兒與材料千變萬化的互動。面對幼兒使用材料“別出心裁”的想法,可將校園中所有的材料利用起來。并不單一的只是本區(qū)角使用。不預設、不干涉,給幼兒更多想象、創(chuàng)造與自主的空間。 </p> <p class="ql-block"> 大二班賀瓊老師也是對自己之前開展戶外活動時的一些行為作出了反思。 反思在經(jīng)歷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相信我們老師之后會放手更好的觀察 做個孩子們的引導者 支持者、合作者。</p> <p class="ql-block">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權利,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特有方式,更是他們身體和心靈成長的內在需求。懷抱著“讓游戲點亮兒童生命”的堅定信念,蓮花縣第二保育院將安吉游戲帶給幼兒,開啟了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幼兒的革命。老師們從轉變兒童觀、課程觀、教育觀三方面深入貫徹 “安吉游戲”理念在課程建設中的實施。</p><p class="ql-block"> 明天的我們將繼續(xù)腳踏實地,在“安吉游戲”教育模式下進行園本化的實踐與探索,引領教師從看見到看懂,從觀察到解讀,一步一步踏實前行。</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共研交流,教師們進一步了解了STEAM積木學習的實施過程,促進了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相信教師們今后必將每一個項目緣起當作開展機遇,齊心合力,相信我們小朋友們一天一天,在游戲中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玩法,探索著成長的秘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