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西藏游:天路(1)

高一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1年9月9日至21日,我和夫人從上海乘坐“神奇的天路”上的列車,進(jìn)行了想往已久的西藏之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西藏,我們游歷了日光城拉薩、美麗的羊卓雍錯、“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還有珠峰大本營和雅魯藏布江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體驗了高至海拔5200米的高原反應(yīng),品嘗過了青稞酒、糌粑和酥油茶,還游覽了解和欣賞到了眾多的青藏高原上的自然風(fēng)光、人文歷史古跡故事和各種民族風(fēng)俗風(fēng)情,真是收獲感受良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是一處令人神往的地方。我最早對西藏有較深的印象是從五十多年前的一部電影《農(nóng)奴》而來的,那時我正上初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農(nóng)奴》電影是由黃宗江編劇、李俊執(zhí)導(dǎo),八一電影制片廠出品的故事片,主演是藏族演員旺堆,于1964年上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電影情節(jié)是講述了西藏農(nóng)奴強巴飽受農(nóng)奴主剝削壓迫,被解放軍所救,揭露了西藏惡勢力的罪行,最終農(nóng)奴們獲得解放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來從各種書刋資料中對西藏歷史過往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也知道了西藏地區(qū)一直在不斷的建設(shè)向現(xiàn)代化發(fā)展,經(jīng)過這近70年來發(fā)展的西藏,可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發(fā)展變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別是進(jìn)入新世紀(jì),我們只是從那首就象是從青藏高原飄逸而來的“天路”歌聲中,就知道了西藏的今非昔比,更知道了有條“神奇的天路”就是一條通往西藏的鐵路,于是就有了乘火車走一走這“天路”,乘著火車去拉薩的想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鐵路,是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的一條鐵路,全長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格爾木至拉薩段1142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鐵路從上世紀(jì)50年代就開始籌建了,一期工程于1958年開工建設(shè),從西寧市西至昆侖山下的格爾木市,1984年5月建成通車。二期工程從格爾木市至拉薩市,于2001年開工,2006年7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1年,著名的曲作家印青和詞作家屈塬,來到青藏鐵路施工現(xiàn)場采風(fēng)時發(fā)現(xiàn),鐵路工人和藏族群眾都把青藏鐵路形象地稱為“天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歌曲《天路》由此創(chuàng)作出來,后來就唱響全國,傳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而成為了經(jīng)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統(tǒng)計,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后,僅到2012年5月約六年時間累計就有4900萬旅客從這“天路”乘火車去了西藏,其中有許多人可能就是被這歌聲引往西藏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讓我們在此再來欣賞這《天路》美妙的歌曲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lán)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xiāng),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xiāng),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jìn)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jìn)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對于這條“神奇的天路"的真切想往,緣起于2003年8月。那時我和朋友們在西北自駕游青海湖、格爾木到昆侖山口時,在沿途就見到了當(dāng)時還在施工建設(shè)中的從格爾木到拉薩的青藏鐵路二期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格爾木當(dāng)時就是青藏鐵路建設(shè)的大本營,到處揚溢著鐵路大建設(shè)的昂揚氛圍。當(dāng)我們沿著青藏公路在昆侖山上行去海拔4767米昆侖山口時,一路上能見到很長很長的進(jìn)西藏去的貨運車隊,慢慢地行進(jìn)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到了昆侖山口,在坡上見到了一塊矗立著的大宣傳牌,上面紅底白字寫道:“笑傲昆侖問天下何處是雄關(guān),躍馬雪域引青藏高原飛鐵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dāng)時,看著這大氣磅礴、令人振奮的詞語,就知道是英勇的鐵路建設(shè)隊伍在此修建青藏鐵路所立下的豪言壯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次我們沒有繼續(xù)前行翻越昆侖山進(jìn)西藏,而是從昆侖山口返回了行程。但也就留下了以后等這青藏鐵路建好通車,就乘坐這火車從青藏高原進(jìn)西藏一游的念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1年9月9日,西藏游的念想終于實現(xiàn)成行了。我們先從杭州乘高鐵G7366次列車到上海,然后從上海站乘坐上海到拉薩的特快列車,這樣可以一路欣賞這“神奇的天路”的沿線風(fēng)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說乘坐火車進(jìn)西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由于乘火車海拔是慢慢升高的,旅客就可能降低高原反應(yī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乘坐的這趟列車全程有兩個編號,從上海到西安段的編號為T164次列車、從西安到拉薩段的編號為丅165次列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趟列車是晚上19點28分駛離上海站向西藏拉薩進(jìn)發(fā),沿途主要車站及各車站開車時間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19:28、無錫20:36、南京22:05、徐州1:00、鄭州3:53、西安是9月10日的9:44、蘭州16:3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寧西19:23、格爾木是9月11日凌晨4:45、安多12:33、那曲14:42、到達(dá)拉薩站是18:48。全行程將近48小時到達(dá)西藏拉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欣喜的是這趟列車從上昆侖山進(jìn)藏及西藏全境都是白天時間段,能較好的欣賞到沿途的風(fēng)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全稱為西藏藏族自治區(qū),簡稱“藏”,首府為拉薩市,位于祖國的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世界最高山峰群包括珠穆朗瑪峰大都在西藏,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面積有122.84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8,常住人口不多,約為365萬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地域遼闊,地理氣候特殊,地形地貌多姿多態(tài)、雄偉壯觀,各種景觀資源神奇豐富。故西藏除了以其眾多的人文歷史古跡故事吸引各地游客外,也以其神奇瑰麗的自然風(fēng)光而聞名于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北鄰新疆自治區(qū),東接四川省,東北緊靠青海省,東南連接云南省,其它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qū)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的西南邊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歷史悠久,早在公元7世紀(jì)初,強大的唐朝在中原地區(qū)建立,與此同時,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幾次向唐求婚。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松贊干布為了迎聚文成公主,始建了布達(dá)拉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經(jīng)過2年多的長途跋涉,文成公主抵藏,吐蕃為她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了中原文明,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增進(jìn)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世紀(jì)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為一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伴隨著吐蕃王朝與唐朝兩次聯(lián)姻,雙方往來頻繁,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廣泛而深入,民間往來全面發(fā)展,藏族與中國其他民族之間的關(guān)系達(dá)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蕃雙方曾八次會盟,至今仍屹立于拉薩大昭寺正門前的“唐蕃會盟碑”,也叫“長慶會盟碑”、“甥舅會盟碑”,就是第八次會盟后所立的古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唐及以后的三、四百年間,藏族與北宋、南宋、西夏、遼、金等政權(quán)都有著密切聯(lián)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元朝開始,中央政權(quán)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設(shè)置中央機構(gòu)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wù)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w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同時在西藏清查民戶、設(shè)置驛站、征收賦稅、駐扎軍隊、任命官員,鎮(zhèn)守邊疆,并將元朝刑法、歷法在西藏頒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朝取代元朝,采用收繳元朝舊敕舊印,換發(fā)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quá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對西藏的施政管理,在總結(jié)元明兩朝治藏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調(diào)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設(shè)置駐藏大臣總攬全藏,調(diào)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體制,賜封達(dá)賴?yán)?、班禪額爾德尼名號,并確定了金瓶掣簽制度,確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務(wù)、邊境國防的決定權(quán)歸中央等原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解放昌都,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西藏叛亂平定后,3月28日,國務(wù)院總理周恩來發(fā)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qū)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權(quán)職權(quán),順應(yīng)西藏人民的愿望,提前進(jìn)行西藏民主改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qū)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舉行,9月9日,大會舉行閉幕式,西藏自治區(qū)正式宣告成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這次西藏游的出發(fā)日正是西藏自治區(qū)成立紀(jì)念日,我們乘坐列車起于祖國的東南沿海地區(qū),經(jīng)中原腹地而進(jìn)入大西北青藏高原行走在青藏鐵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途中將翻越穿馳過江淮平原、崇山峻嶺、草原雪山、戈壁荒灘、鹽湖沼澤,經(jīng)昆侖山下的格爾木市、過昆侖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進(jìn)入西藏自治區(qū)安多、那曲、當(dāng)雄、羊八井,終點到達(dá)西藏拉薩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治途有青海湖、昆侖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等眾多風(fēng)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高原原來交通非常落后閉塞,物流不暢,高原人只能長期固守自給自足的莊園經(jīng)濟(jì)。直至1949年,整個西藏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駛汽車,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橋、牛皮船和獨木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高原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以至于幾十年來一直熱衷遠(yuǎn)方之旅,尤其鐘愛火車旅行,足跡遍布各大洲的美國火車旅行家保羅·索魯在1988年出版的《游歷中國》一書中還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yuǎn)到不了拉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實,新中國成立后不久的20世紀(jì)50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就決策:要把鐵路修到拉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開始,國家就組織對從蘭州到拉薩的2000余公里線路進(jìn)行了全面的勘測設(shè)計工作。1958年開工建設(shè),歷近半個世紀(jì)的堅持和艱難困苦的建設(shè),終于在2006年全線建成通車到拉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有利于促進(jìn)西藏在工業(yè)、旅游業(yè)等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優(yōu)化西藏的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我國各地區(qū)經(jīng)濟(jì)的平衡、協(xié)調(diào)發(fā)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鐵路之一,青藏鐵路推動西藏進(jìn)入鐵路時代,密切了西藏與內(nèi)地的時空聯(lián)系,拉動了青藏帶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被人們稱為發(fā)展路、團(tuán)結(jié)路、幸福路、是“神奇的天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現(xiàn)在,全國各地幾乎都可以通過青藏鐵路進(jìn)入西藏,主要的始發(fā)站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西安等28個車站,我們乘坐的就是從上海直達(dá)拉薩的列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yōu)檫@次整整兩天兩夜的列車上的旅程,也做好了充分的準(zhǔn)備,帶著舒暢愉悅心情,來體驗這難得的火車進(jìn)藏的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是進(jìn)藏的列車車廂,和普通列車車廂是有所不同的。一是車廂里有許多送氧口,二是每節(jié)車廂端都設(shè)置有制氧的機器設(shè)備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說當(dāng)列車經(jīng)過格爾木之后就會開始制氧并向車廂內(nèi)送氧,以防止高原空氣含氧量低而造成車上人們的高原不良反應(yīng),也就是避免人們的高原反應(yīng)。</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經(jīng)過一番候車、上車、在臥鋪座安頓下來后,列車準(zhǔn)點于晚上19:28離開上海站,飛馳在江淮平原上,窗外已是一片夜色,不時的會閃現(xiàn)過一些燈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時我們才安心地進(jìn)行晚餐,進(jìn)行離開上海后我們旅程的第一餐。我們拿出從家里帶上的杭幫菜,有油爆蝦、干菜肉、青菜、冬瓜等,特別可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晚上近十點,梳洗后就躺下休息。早晨醒來,列車已過了無錫、南京、徐州、鄭州,向西,向西安奔馳而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時已是乘車第二天(9.10日)的上午了,向列車窗外看去天陰又下著雨,到西安已近中午,過西安華山邊時已經(jīng)是中午11點了,列車晚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古稱長安,是陜西省省會城市,地處關(guān)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自古有著“八水繞長安”之美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特別是秦、漢、唐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是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現(xiàn)有兩項六處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還有西安城墻、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陜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著名景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的鼓樓,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安鼓樓位于西安市中心,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總高36米,為磚木結(jié)構(gòu),頂部為深綠色琉璃瓦重檐,上有鎏金寶頂,鼓樓是西安的標(biāo)志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列車開出西安后開始供應(yīng)午餐,15元一份盒飯,米飯和一點土豆肉丁及包心菜,在旅途上還算可以了。而窗外的景色倒是很不錯,滿眼植被都還很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久,列車已進(jìn)行到八百里秦川之地。八百里秦川,又稱陜西關(guān)中平原或稱渭河平原。它指潼關(guān)以西,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至寶雞峽那一片區(qū)域,東西長約36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這里自古以來是一片風(fēng)調(diào)雨順、土地肥沃、農(nóng)業(yè)發(fā)達(dá)的富饒之地,歷史上曾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chǔ),所以這里有“八百里秦川”之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列車再向西行去一路上崇山峻嶺,幾乎都是穿山越谷,幾乎有數(shù)不清的隧道。據(jù)說寶雞到天水不到200公里的鐵路有100多條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水,是《三國演義》小說中諸葛亮收取姜維的地方,這里從地理學(xué)上來說是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也是華夏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那趟西北行的時候,也曾到過天水,當(dāng)時主要參觀了著名的麥積山石窟,還到街亭去了一下,遙想“失街亭”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dāng)列車到蘭州時已是傍晚,停站休息時我們下車在站臺上散步和活動活動身體,順便買了幾個肉夾饃作為晚餐,是五元錢一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蘭州我也曾去過,蘭州古稱金城,因黃河穿城而過,有黃河之都的美譽。黃河第一橋是名勝古跡,建于清光緒33年(1907年),為鐵橋,至今猶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蘭州黃河邊還有1984年所立的由雕塑家何鄂女士創(chuàng)作的著名的“黃河母親”塑像,相信到過蘭州的人都會在這塑像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列車離開蘭州繼續(xù)飛馳,前方是西寧市,而后著名的青海湖等都將在今天的夜里經(jīng)過,那就看不見了,好在西寧和青海湖這兩處以前我都去旅游過,倒也沒有太大的遺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城市,是青海省的政治、經(jīng)濟(jì)、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fēng)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寧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處,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jīng)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寧的塔爾寺是中國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塔爾寺的那一排八座莊嚴(yán)的白塔總會令人難忘。西寧還有東關(guān)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寧還有唐代文成公主入藏經(jīng)過的日月山等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列車到格爾木按列車時刻表將是凌晨,即是9月11日凌晨4:45時。由于牽掛著這格爾木及察爾汗鹽湖,我在凌晨4點多就起床了,由于時差原因這時相當(dāng)于杭州凌晨2點多的天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察爾汗鹽湖距格爾木市不到約30公里處。據(jù)說,其所藏的納鹽可供全世界人食用1000年以上,所藏的氯化鉀資源占全世界的97%強。察爾汗鹽湖中有好幾個奇特的湖中套湖,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湖中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察爾汗鹽湖的固鹽厚度竟達(dá)20米左右,更厚的地方甚至達(dá)60米左右,因此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就在這硬鹽湖面上修建而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一段公路稱為“萬丈鹽橋”,但沒有橋墩、橋孔和橋欄桿。公路光滑平坦,與柏油馬路并無兩樣。路面若出現(xiàn)坑凹,用鹵水一澆即可填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這一段過鹽湖的鐵路則稱為“鋼鐵彩虹”,確是天下奇事蔚為壯觀。列車馳過這鹽橋格爾木就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車到格爾木站了,我趕緊下車走到站臺上四周散步轉(zhuǎn)了轉(zhuǎn)。天色還是黑沉沉的夜色,只見星星掛在很近的夜空。站臺上亮著桔黃色的燈光,借著燈光看得到站牌上標(biāo)著:“格爾木,海拔2829米"。車外氣溫較低,大約只有7~8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格爾木市背靠莽莽昆侖山,是我國大西北腹地的前沿?,F(xiàn)已初步形成了融公路、鐵路、航空、管線、電信、電力等基礎(chǔ)設(shè)施為一體的干線交通樞紐,格爾木樞紐已成為穩(wěn)疆固藏和連通西藏、新疆、甘肅等省區(qū)的重要節(jié)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格爾木站臺回到車上,只見車廂內(nèi)制氧機已經(jīng)開動,儀表上顯示富氧濃度41.5%,客室濃度21.0%(即車廂含氧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藏鐵路所使用的旅客列車上的供氧裝置分兩種,一種是彌散式供氧,即通過混合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的空氣,使每節(jié)車廂的含氧量達(dá)到23.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一套系統(tǒng)為分布式供氧,即如果旅客需要更多氧氣,可以隨時取用座位底下的吸氧管,以免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分布式供氧裝置不僅每位旅客座位下有,還分布于走廊的墻上、車廂連接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乘坐的進(jìn)藏列車,在這凌晨的蒼茫夜色中離開了格爾木站,在隨之而來的晨曦朝霞中,繼續(xù)行走在這“神奇的天路”青藏鐵路上,奔向莽莽昆侖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車廂外的昆侖山仿佛撲面而來,我知道,前途那昆侖橋、昆侖泉、昆侖山口、五道梁、風(fēng)火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等都將在我們眼前展開而過,我們將乘著火車進(jìn)西藏、到拉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藏游》這開篇的一集到此與各位再見!讓我們期待后續(xù),謝謝大家的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