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上海

靜思之

<p class="ql-block">上海(簡稱:滬、申)是中國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qū)核心城市,是國際經(jīng)濟(jì)、金融、貿(mào)易、航運(yùn)、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jīng)濟(jì)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6個區(qū),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建成區(qū)面積1237.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2487.09萬人。</p> <p class="ql-block">晉朝時期,因漁民創(chuàng)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后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shè)置市鎮(zhèn),定名為“上海鎮(zhèn)”。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zhèn)從華亭縣劃出,批準(zhǔn)設(shè)立上??h,標(biāo)志著上海建城之始。</p> <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秦漢及以后先后屬會稽郡、吳郡,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p><p class="ql-block">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準(zhǔn)設(shè)立華亭縣,上海地區(qū)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qū)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qū)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tuán)一線以西地區(qū)。</p><p class="ql-block">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qū)分屬華亭縣和昆山縣,崇明地區(qū)屬海門縣。</p><p class="ql-block">宋熙寧十年(1077年),設(shè)上海務(wù)。</p><p class="ql-block">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縣,上海地區(qū)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qū)劃。</p><p class="ql-block">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p><p class="ql-block">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h立,轄于松江府。上??h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qū)、青浦縣大部、閔行區(qū)大部、浦東新區(qū)大部和南匯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民路上的上海古城墻與大境閣</p><p class="ql-block">元代后期,上海地區(qū)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p><p class="ql-block">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wèi)。</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治所)、婁(與華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p><p class="ql-block">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qū)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p><p class="ql-block">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公里,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qū)、浦東新區(qū)大部、閔行區(qū)大部??h城為原南市區(qū)人民路、中華路環(huán)線內(nèi)區(qū)域。</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h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p><p class="ql-block">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為英美公共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稱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擴(kuò)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上海歷史區(qū)劃圖</p><p class="ql-block">鴉片戰(zhàn)爭后上海開埠,外國的船只從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國殖民者首先在上??h境域劃定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要求劃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區(qū)劃分為不同的管轄區(qū),蘇州河以北老閘(宋代建)和新閘(清代建)一帶因大量貧苦農(nóng)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形成北市。</p><p class="ql-block">1810年清政府頒發(fā)《城鄉(xiāng)自治章程》,上海縣合城南境、老閘、新閘、江境廟區(qū)域為上海城;另設(shè)蒲松鎮(zhèn)、東涇鎮(zhèn)及12鄉(xiāng)。</p><p class="ql-block">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qū)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p><p class="ql-block">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1925年,北洋政府允準(zhǔn)上海改為淞滬市。同一年發(fā)生了“五卅運(yùn)動”。1927年發(fā)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p><p class="ql-block">1926年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qū)。</p><p class="ql-block">國民政府成立后,根據(jù)孫中山的大上海計劃,1928年國民政府設(shè)立上海特別市,擴(kuò)大市區(qū)范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shè)立17個區(qū),而上海地區(qū)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h分離。城市范圍東達(dá)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dá)寶山路底。</p><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轄市一級建置。</p><p class="ql-block">1928年春,上海特別市宣布租界為特別區(qū)。7月,接收上??h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和寶山縣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17市鄉(xiāng),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面積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并改17市鄉(xiāng)為17區(qū),上海始有區(qū)一級建置。上海地區(qū)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崇明10縣仍隸屬江蘇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上海區(qū)域劃分</p><p class="ql-block">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p><p class="ql-block">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變。1937年8月,中國在上海發(fā)起“淞滬會戰(zhàn)”。</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次年12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寶山、嘉定等縣和上??h浦西地區(qū)劃歸汪偽上海市政府管轄。</p><p class="ql-block">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偽國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歷時百年的上海租界結(jié)束。(上海都市圖集的圖冊資料來源[12][13][14])</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上海市仍為戰(zhàn)前17個區(qū)和特別區(qū)。</p><p class="ql-block">1947年上海市面積617.9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上海市劃分為30個區(qū)。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shè)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qū)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qū)。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后由江蘇省管轄。</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qū)和10個郊區(qū)。</p><p class="ql-block">1956年經(jīng)過行政調(diào)整,上海市轄區(qū)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qū)和3個郊區(qū)。</p><p class="ql-block">1958年,為了適應(yīng)城市發(fā)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qū)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qū),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dá)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p><p class="ql-block">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shè)立南市區(qū),有12個區(qū)和11個縣。</p><p class="ql-block">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p><p class="ql-block">1961年上海市轄12區(qū)、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p><p class="ql-block">1964年,撤消閔行區(qū)與吳淞區(qū),此后上海保持了10個區(qū)和10個縣不變達(dá)10余年之久。</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qū)與閔行區(qū)。</p><p class="ql-block">1988年,撤消吳淞區(qū)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qū)。</p><p class="ql-block">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shè)立嘉定區(qū)。</p><p class="ql-block">為進(jìn)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qū)和閔行的三林鄉(xiāng)合并設(shè)立浦東新區(qū)。同年,撤消上??h和閔行區(qū),組建新的閔行區(qū)。</p><p class="ql-block">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qū)、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qū)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20世紀(jì)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qū)。</p><p class="ql-block">2000年南市區(qū)劃入黃浦區(qū)。</p><p class="ql-block">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qū)。</p><p class="ql-block">2009年為了更好的開發(fā)浦東地區(qū),合理配置地區(qū)經(jīng)濟(jì)與社會資源,綜合優(yōu)化總體布局,促進(jìn)社會協(xié)調(diào)健康發(fā)展,撤南匯區(qū)、浦東新區(qū),組建新的浦東新區(qū)。</p><p class="ql-block">2011年6月8日,國務(wù)院正式批復(fù)上海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同意撤銷黃浦區(qū)和盧灣區(qū)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qū)。</p><p class="ql-block">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干部大會上宣布,靜安區(qū)與閘北區(qū)正式合并,組成新的靜安區(qū)。</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下轄的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shè)區(qū),改制為崇明區(qū),此標(biāo)志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qū)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區(qū)劃沿革</p><p class="ql-block">1958年,為了適應(yīng)城市發(fā)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qū)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qū),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dá)6340.5平方千米,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shè)立南市區(qū),有12個區(qū)和11個縣。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1961年上海市轄12區(qū)、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1964年,撤消閔行區(qū)與吳淞區(qū),此后上海保持了10個區(qū)和10個縣不變達(dá)10余年之久。</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qū)與閔行區(qū)。1988年,撤消吳淞區(qū)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qū)。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shè)立嘉定區(qū)。為進(jìn)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qū)和閔行的三林鄉(xiāng)合并設(shè)立浦東新區(qū)。同年,撤消上??h和閔行區(qū),組建新的閔行區(qū)。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qū)、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qū)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千米、水面積697平方千米。20世紀(jì)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qū)。</p><p class="ql-block">2000年南市區(qū)劃入黃浦區(qū)。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qū)。2009年,撤銷南匯區(qū),將其行政區(qū)域并入浦東新區(qū)。2011年,撤銷黃浦區(qū)和盧灣區(qū)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qū)。2015年,靜安區(qū)與閘北區(qū)正式合并,組成新的靜安區(qū)。2016年,上海市下轄的崇明縣撤縣設(shè)區(qū),改制為崇明區(qū),此標(biāo)志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qū)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行政區(qū)劃</p><p class="ql-block">截至2021年,全市16個區(qū),[19]共有107個街道、106個鎮(zhèn)、2個鄉(xiāng)。[20]</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區(qū)劃代碼行 政區(qū)名稱 面積(平方千米)郵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01 黃浦區(qū) 20 2000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04 徐匯區(qū) 55 20003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05 長寧區(qū) 38 20005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06 靜安區(qū) 37 20004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07 普陀區(qū) 56 20033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09 虹口區(qū) 23 20008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0 楊浦區(qū) 61 20008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2 閔行區(qū) 372 2011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3 寶山區(qū) 294 2019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4 嘉定區(qū) 464 2018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5 浦東新區(qū) 1210 20013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6 金山區(qū) 611 20054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7 松江區(qū) 605 2016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18 青浦區(qū) 676 20179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20 奉賢區(qū) 687 20149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151 崇明區(qū) 1411 20215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10000 上海市 6340.5 20000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飛地:除上述行政區(qū)</span>域,上海在浙江省、江蘇省和安徽省尚有行政上完全屬上海市管轄的四塊飛地。</p><p class="ql-block">上海洋山深水港,隸屬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崎嶇列島,由大、小洋山等數(shù)十個島嶼組成。</p><p class="ql-block">上海大豐農(nóng)場,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中部地區(qū),文化大革命時期,上海在此建有三個農(nóng)場安置知識青年和關(guān)押勞教人員,最盛期擁有8萬知青。每年供應(yīng)上海糧油等物產(chǎn)。</p><p class="ql-block">上海白茅嶺監(jiān)獄,在安徽省郎溪地區(qū),是關(guān)押在上海犯下刑事性罪犯人員的監(jiān)獄。上海在戰(zhàn)爭時期遺留的未爆彈藥均在此銷毀。</p><p class="ql-block">上海軍天湖監(jiān)獄,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西南約20公里處,距離上海約318公里,318國道、申蘇浙皖高速從北側(cè)穿過。</p> <p class="ql-block">自然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地處東經(jīng)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面積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于金山區(qū)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21]。</p><p class="ql-block">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島、小洋山島等巖島。</p><p class="ql-block">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公里,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氣候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上海屬亞熱帶季風(fēng)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2]2013年,全市平均氣溫17.6℃,日照1885.9小時,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p><p class="ql-block">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p><p class="ql-block">氣溫(℃) 4.2 6.9 9.4 14.9 20.6 24.4 27.9 27.1 24.4 17.6 12.2 7.3</p><p class="ql-block">降水量(mm) 42 64 90 112 117 153 138 119 141 102 88 71</p><p class="ql-block">自然資源</p><p class="ql-block">水資源</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地處長江入??凇⑻饔驏|緣。境內(nèi)河道(湖泊)面積約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積率為9%~10%;上海市河道長度2萬余公里,河網(wǎng)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p><p class="ql-block">上海境內(nèi)江、河、湖、塘相間,水網(wǎng)交織,主要水域和河道有長江口,黃浦江及其支流吳淞江(蘇州河)、蕰藻浜、川楊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圓泄涇、大泖港、太浦河、攔路港,以及金匯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東緣</p><p class="ql-block">、油墩港等。其中黃浦江干流全長80余公里,河寬大都在300米~700米之間,其上游在松江區(qū)米市渡處承接太湖、陽澄淀泖地區(qū)和杭嘉湖平原來水,貫穿上海至吳淞口匯入長江口。吳淞江發(fā)源于太湖瓜涇口,在市區(qū)外白渡橋附近匯入黃浦江,全長約125公里,其中上海境內(nèi)約54公里,俗稱蘇州河,為黃浦江主要支流。上海的湖泊集中在與蘇、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的湖泊為淀山湖,面積為60余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植物資源</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境內(nèi)天然植被殘剩不多,絕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僅分布于大金山島和佘山等局部地區(qū),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灘地和港汊。栽培的農(nóng)作物共有100多個種類,近萬個品種。蔬菜多達(dá)400多種,居全國之冠,瓜果和觀賞花卉品種也很多。</p><p class="ql-block">動物資源</p><p class="ql-block">動物資源主要是畜禽品種,野生動物種類已十分稀少。水產(chǎn)資源豐富,共有魚類177屬226種,其中淡水魚171種,海水魚55種</p><p class="ql-block">礦產(chǎn)資源</p><p class="ql-block">上海境內(nèi)缺乏金屬礦產(chǎn)資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陸上的能源礦產(chǎn)同樣匱乏。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油氣資源,在多口鉆井中獲得工業(yè)原油和天然氣。</p><p class="ql-block">據(jù)初步估算,東海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約有60億噸,是中國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附近的南黃海,經(jīng)過調(diào)查和勘探,也發(fā)現(xiàn)油氣資源,估算有2.9億噸儲量。東海海水中化學(xué)資源豐富,在長江口淺海底下,還發(fā)現(xiàn)一些礦物異常區(qū),有鋯石、鈦鐵砂、石榴石、金紅石等重要礦物。植物資源</p> <p class="ql-block">上海人口</p><p class="ql-block"> 至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shù)為2428.14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6.9萬人,出生率為7.0‰;死亡13.3萬人,死亡率為5.5‰;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常住人口出生性別比為105。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9.2萬人,出生率為6.3‰;死亡12.5萬人,死亡率為8.6‰;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p><p class="ql-block"> 2019年全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dá)到83.66歲。其中,男性81.27歲,女性86.14歲。</p><p class="ql-block"> 2020年底,住建部公布了《2019年城市建設(shè)統(tǒng)計年鑒》,上海符合中國“超大城市”標(biāo)準(zhǔn)。</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jié)果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24870895(人)。</p><p class="ql-block">唐、宋、元代人口:</p><p class="ql-block"> 唐天寶十載(751年),華亭縣立,約有19017戶、90360人。唐末有12780戶。北宋大中祥符年間,華亭縣有主戶54941、113143人。南宋紹熙年間,華亭縣有戶約97000。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華亭縣有戶234471,旋因宋元鼎革,戶口減半,僅13萬戶。至元十八年,嘉定縣有69425戶、338552人。至元二十七年,松江府實在163926戶、888051人。至元二十九年,上??h立,人口約10萬人。至元中,松江府有戶177348,其中華亭縣有戶97786;上??h有戶72502。是年,嘉定縣有戶95795、373755人。至正年間,崇明州有戶12786。</p><p class="ql-block">明清人口:</p><p class="ql-block"> 明代開國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上海戶與口始分別記錄;是年,上??h有114326戶、532803人。永樂十年(1412年),100924戶、378428人。宣德七年(1432年),100358戶、330498人。正統(tǒng)七年(1442年),100984戶、319970人。景泰三年(1452年),100832戶、305457人。天順六年(1462年),89400戶、270927人。成化八年(1472年),91291戶、257652人,成化二十三年,92789戶、261145人。弘治五年(1492年),92195戶、260677人,弘治十五年,93884戶(實在93023戶)、269094人(實在260821人)。嘉靖元年(1522年),94109戶,253013人;嘉靖二十一年,劃地置青浦縣,約有5萬多戶、10萬多人。隆慶六年(1572年),上海縣有戶113985、192967人(不計老少、婦女)。萬歷二年(1574年),上??h有戶117795。</p><p class="ql-block"> 清咸豐二年(1852年),上海華界人口544413人,租界人數(shù)極少。太平天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周邊省市居民涌入租界,同治四年(1865年),公共租界92884人,法租界55925人;華界人口變化不大,次年為543110人。太平軍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逃亡到滬人員大批返鄉(xiāng)。公共租界人口至同治九年減至最低,為76713人,此后又逐年上升。至宣統(tǒng)元年(1909年),華界人口達(dá)671866人。</p><p class="ql-block">近現(xiàn)代人口:</p><p class="ql-block"> 民國時期,上海人口增長格局基本不變。1914年,上海華界人口1173653人。1930年,上海市人口3144805人,1936年3814315人,1945年3370230人。1946年~1949年3月,因外地人口大量涌入上海,上海人口增長61.86%,年遞增率23.9%。1949年,全市人口5029160人。</p><p class="ql-block">1949~1958年,全市戶籍人口高速增長。1949年502.92萬人,1958年750.80萬人,凈增247.88萬人,合計增長49.29%,年均增長率4.55%。1958年,江蘇省10縣劃歸上海市,全市人口大幅度增加。1959~1968年,因嚴(yán)格控制外省市人口遷入上海市,精簡城市職工回原籍農(nóng)村,知識青年赴新疆參加兵團(tuán)生產(chǎn),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等,人口緩慢增長。1959年1028.39萬人,1968年1108.97萬人,凈增80.58萬人,合計增長7.84%,年均增長率0.84%。1969~1976年</p><p class="ql-block">,大批中學(xué)畢業(yè)生上山下鄉(xiāng),強(qiáng)化計劃生育管理,人口下降。1969年1093.99萬人,1972年降為1064.11萬人,1973年回升至1070.01萬人,1976年又回升至1081.30萬人。7年凈減12.69萬人,合計凈減率為1.16%,年均凈減0.17%。1977~1989年,因大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返滬、50年代高峰期出生人口進(jìn)入婚育年齡,人口增長迅速。1977年1086.47萬人,1989年1276.45萬人,凈增189.98萬人,合計增長17.49%,年均增長1.35%。1990~199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人口遷入始終大于遷出,人口穩(wěn)定增長。1990年1283.35萬人,1995年1301.37萬人,凈增18.02萬人,年均增長2.79%。</p><p class="ql-block">解放后,進(jìn)行4次全國人口普查,兩次1%人口抽樣調(diào)查。1953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620.44萬人,江蘇省10縣常住人口285.97萬人;1964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1081.7萬人,1982年7月1日1185.97萬人,1990年7月1日1334.19萬人,1995年10月1日1%抽樣調(diào)查推斷1373.58萬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