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重 走 長 堤 銜

張智海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8日,一個平常的日子,我和老伴何老師懷著一種別樣之情,前去重走長堤街。長堤街全長4公里,寬3至5米,是漢口一條又長又窄的古老街道,漢口有歷史500年,長堤街就有300多年。史載,1635年(明崇禎八年),漢口通判袁焻為防水患主持修堤,西起硚口,東止今江漢區(qū)東堤街直至長江邊,是為后湖堤或稱長堤(也叫袁公堤)。有了堤,百姓沿堤聚居,于是有了“街”。到了1864年(清同治三年),為防洪防“寇”,在長堤外筑城開壕,百姓隨之建房蓋樓,逐漸沿堤形成街市。三百多年間,長堤街從無到有,從堤到街,從初期的城市邊緣到后來的城市中心,成為一代又一代漢口人的居住地而延續(xù)至今。八年前的初春即2013年2月,我們來這里“走”過一次;今天是再次來“走”。所以兩次重走長堤街,因為我們曾經(jīng)是這里的居民,留有太多艱難歲月的苦澀記憶;上次來時正在拆遷,如今建設(shè)得怎么樣了;還想了解一下保壽橋和義勇消防聯(lián)合會舊址兩處文物是如何保護的。我們先去了自新巷,然后折返中山大道,經(jīng)“保善堂”到多福路,再沿長堤街至三民路銅人像,漫步兩個多小時,一路上觸景生情感嘆往事,感受城市建設(shè)帶來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所以要先去自新巷,因為這里原來有過的安徽街小學(xué),是何老師退休前的工作單位,也是我們家曾經(jīng)的棲息之地。1969年我與何老師結(jié)秦晉之好,沒料到后來卻唱了一出《武家坡》(比喻兩地分居整整十八年),她自個兒含辛茹苦帶著孩子棲居學(xué)校。先是在安小幼兒園(長堤街837號)住了十一年,后搬來校本部(自新巷18號)又住了七年(無論怎么說還是多虧學(xué)校關(guān)照)。那是一段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備嘗艱辛不堪回首的歲月,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的住房。記得有一年(大約是1970年代后期),我所在單位石油工業(yè)部第一工程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經(jīng)理依福春從洛陽來漢公辦,順便來家探訪,看到我們可憐兮兮“寄人籬下”,發(fā)了惻隱之心,說如果你們能找學(xué)校要塊地,我要他們(指公司武漢石化工程處)來給你們蓋兩間房子。這不是說大話,他能辦到,我們辦不到。到了1987年,時任公司黨委書記夏清成到武石化工地檢查工作慰問職工,趁“五一”休息來家看望以示關(guān)心。我要何老師炒了幾個菜,擺在隔壁的破舊教室里(學(xué)生放假),款待夏書記吃餐便飯。作別時,夏書記感嘆:想不到你家里這么困難!夏書記來的太是時候了,因為這時我正在聯(lián)系調(diào)回武漢且有了眉目(但我沒告訴他)。很快,武漢市建委派員持人事調(diào)令來洛陽接轉(zhuǎn)我的工作和組織關(guān)系。夏書記迅即指示公司組干部門“挽留式放行”,于是我得以順利“落葉歸根”,旋即有了住房,這才搬離學(xué)校。如果夏書記不來看到我的窘境,在關(guān)鍵時刻拖一下或卡一下,后話就不好說了。次年春,夏書記調(diào)任河南省財政廳副廳長(不久升任廳長,后來又當了省人大副主任),他離開石油系統(tǒng)之前,以著極大的同情心成全了我的工作調(diào)動,至今讓人感念。自新巷之于我們家,是不能忘記的。</p><p class="ql-block">下面,是2013年2月首次重走長堤街時用相機拍攝,留下的5張歷史照片。</p><p class="ql-block">1.這是自新巷18號安徽街小學(xué)門口。其時學(xué)校早已搬遷他處,操場左邊的三層樓老校舍已被拆除,建筑垃圾堆積如山;右邊的二層樓拆了一半,只剩下這殘破校門。</p> <p class="ql-block">2.從1959年參加工作至2000年退休,何老師在安徽街小學(xué)干了41年。她來到當年給學(xué)生上課的教室里(這是在拆了一半的另一處教學(xué)樓內(nèi)),提起往事,多有感慨。</p> <p class="ql-block">3.4.這是長堤街原837號安徽街小學(xué)附屬幼兒園門外,街道狹窄,房屋破舊,雜亂無章。1981年前幼兒園內(nèi)那棟老式二層樓,樓下是大、小兩個幼兒班,樓上為包括我們家在內(nèi)的五個老師的家庭(三家是無房戶)二十多口人雜居,其中胡老師和丈夫梁先生,還有他們遠近聞名的五個兒子,一家七口。長堤街的一幫小混混不時來幼兒園搗亂滋事。門衛(wèi)羅阿姨出身不好。小混混就在門口喊叫取樂:羅阿姨,買糖吃!地主婆,打陀螺!這時,只要胡老師的兒子們露面往前一站,混混們便嚇得望風而逃。雖然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偶爾還有吵吵鬧鬧,但平時還是樂觀和睦唱主調(diào)。那時的人比較單純,苦日子過慣了,即使再苦也不覺得。</p> <p class="ql-block">5.長堤街靠近原安徽街附近的一段。店鋪櫛比鱗次,房屋陳舊破敗,給人滄桑之感。</p> <p class="ql-block">八年過去,變化巨大?,F(xiàn)如今,以自新巷這道圍墻為界,涇渭分明;上邊(硚口方向)全然“新面貌”,下邊(六渡橋方向)還是老樣子。</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自新巷末端向中山大道方向拍攝的實景。</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自新巷中段向長堤街方向拍攝的實景。</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原安徽街小學(xué)正門附近(大體位置)向硚口方向拍攝的實景。左邊的破爛建筑一角,是原安徽街一棟民居未及拆完的殘留,房頂搭蓋小屋搖搖欲墜,看著蠻嚇人,那時這可不是個別現(xiàn)象。</p> <p class="ql-block">圍墻在這里有個豁口,狼藉的拆遷現(xiàn)場與遠處的華麗高樓形成鮮明對照。</p> <p class="ql-block">這是現(xiàn)在自新巷19號及左右情景(原自新巷18號安徽街小學(xué)就在斜對過),是自新巷“老樣子”的現(xiàn)實版。</p> <p class="ql-block">離開自新巷來到中山大道,街面寬闊,綠樹成蔭,前方幾棟氣勢宏偉的摩天大樓映入眼簾,讓人感到一股現(xiàn)代化大都會的氣息迎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不過,在路邊還能看到一兩處陳舊的老房子,表明區(qū)域環(huán)境改造尚未完成。我印象中,這里就是從前延壽巷“老鼠街”的大概位置?!袄鲜蠼帧笔琴捣Q。那時這里小巷縱橫交錯,巷內(nèi)經(jīng)營小商品的低矮商鋪一家挨一家,顧客穿行窄巷之中。隨著舊城改造推進,“老鼠街”化為烏有,新樓盤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前行不遠,便是原銀豐賓館所在地。十幾層樓的銀豐賓館建于1980年代初,是那時這一帶最洋氣的建筑,從興建到拆除至多也就20年時間,太浪費太可惜了。沒辦法!成片舊城改造開發(fā)只能是這樣。此處街頭雕塑為舊時挑擔游動攤販,擔子上有“談炎記”字樣,這可是漢口有名的專賣水餃(餛飩)的老字號。</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是一棟二層精致建筑,門前一排等線體大字“漢正街武漢中央服務(wù)區(qū)集聚區(qū)”,乍看不明就里。經(jīng)查詢了解,才知道是全市首批30個重點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之一,這里是管理機構(gòu)所在,玻璃墻上的標語“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服務(w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服務(wù)功能一站集成”做了“注腳”。</p> <p class="ql-block">“服務(wù)區(qū)”前面是紅領(lǐng)廣場。廣場邊,慶祝建黨百年落地標牌格外醒目。走過廣場,便是有名的“保善堂”地段。寶善堂,寶寓財富,善喻品德,堂是場所,昔時本是一處積財行善所在,后來卻成了一方地域泛稱。</p> <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商賈繁盛熱鬧無比的“保善堂"早已遠去成了歷史。來到這里,不由想起一樁往事,問何老師,還記得我那年回漢探親在寶善菜場買肉的事嗎?何老師說怎么不記得?!遇到這種事,一般人馬虎點也就算了,只有你那么認真,還寫信長江日報,害得人家營業(yè)員挨批受罰。我笑道,那時買肉憑票供應(yīng),每人每月半斤,可那營業(yè)員還昧著良心“玩”秤尅扣,挨批受罰活該!留存的報紙和函件,還原了當時的事情經(jīng)過。</p> <p class="ql-block">這是1980年10月24日《長江日報》刋登我署名的讀者來信報影。信中寫道:十月十二日上午十一時許,我去寶善菜場對面的肉食店買肉。買一斤肉當時復(fù)秤只有九兩。于是我給年輕的女營業(yè)員提意見,而她根本不在乎。我又問她,如果剛才不復(fù)秤,一斤肉給九兩拿著走了怎么辦呢?她卻蠻橫地說,該你背時!對她這種拒不認錯的惡劣態(tài)度,在場的顧客無不氣憤。</p> <p class="ql-block">這是寶善菜場1980年10月28日致長江日報函。</p><p class="ql-block">長江日報編輯同志:</p><p class="ql-block"> 貴報10月24號刋登了河南省石油部(第一工程公司)旅漢顧客張智海同志的來信,對我場肉食組個別職工服務(wù)質(zhì)量低劣提出了批評,經(jīng)調(diào)查基本屬實。在當前商業(yè)部門廣泛開展爭當優(yōu)秀服務(wù)員的活動中,我場個別職工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沒有做好,跟不上形勢。張智海同志反映的問題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育,在此對張智海同志深表歉意。</p><p class="ql-block"> 為了杜絕類式(似)問題的發(fā)生,切實改善服務(wù)態(tài)度,提高服務(wù)質(zhì)量,我們采取了如下處理(整改)措施:1.召開了全場職工大會,組織大家學(xué)習了10月24日的報道,進一步修定(訂)了搞好“雙服”工作的有關(guān)方案和獎懲措施,進行教育。2.責成當事人袁春梅同志在會上作深刻檢討。3.對當事人給予經(jīng)濟處罰處理,使本人和全體職工受到教育。</p><p class="ql-block"> 寶善菜場(?。?lt;/p><p class="ql-block"> (19)80.10.28.</p><p class="ql-block">長江日報及時將此信轉(zhuǎn)我,作為讀者來信處理結(jié)果的答復(fù)。這個結(jié)果令人滿意。今天來看,為了“一兩肉”生出這多事,有點小題大作,卻也以微見著,說明那時的社會風氣很好。</p> <p class="ql-block">這些年來武漢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城市建設(shè)日新月異,而寶善堂至多福路這一帶(屬漢口老城改造區(qū)域規(guī)劃“銀豐片”范疇)更是改天換地,2019年落成的“武漢國際時尚中心”,絕對是讓你嘆為觀止的現(xiàn)代城建大手筆新高度,無論是規(guī)劃、設(shè)計還是施工,展現(xiàn)的都是國際一流水平。</p> <p class="ql-block">作為中山大道的新地標,連接世界時尚產(chǎn)業(yè)的策源地,它是一個建筑綜合體,主體是建筑面積21萬平米的4棟塔樓和23.6萬平米的九層裙樓。4棟塔樓是當今前沿時尚產(chǎn)業(yè)的載體,分別集聚旗艦型總部和星級酒店,智慧型產(chǎn)業(yè),創(chuàng)客,商住;九層裙樓則是以經(jīng)營服飾為主的專業(yè)市場。其中聳入云天的1號塔樓近百層高249.1米,謂之翹楚當仁不讓。</p><p class="ql-block">這是在中山大道上拍攝的整體景象。</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長堤街向中山大道方向拍攝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進里面看看吧!</p><p class="ql-block">這是底層中央通道景象。</p> <p class="ql-block">這是底層仰望星空景象。</p> <p class="ql-block">這是九層裙樓頂部景象。</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商業(yè)裙樓里面轉(zhuǎn)悠一陣,各層店鋪大多還在招商,已進駐開業(yè)的商家生意冷清,而九層中部的那家韓式餐廳更是慘淡經(jīng)營。項目規(guī)模如此宏大,巨額投資如何回報?著眼長遠不用發(fā)愁。拿4棟塔樓來說,1棟甲級寫字樓,l棟soho,2棟loFT,均價2.7萬~3萬(隨著時間推移還會看漲)。也許銷售時間很長,但這不動產(chǎn)百年基業(yè),是不會貶值的。</p> <p class="ql-block">武漢國際時尚中心背面,開闊寬敞,一旁的長堤街,看上去實在是太不起眼,而它卻承載著老漢口厚重的歷史文脈。我們今天特來尋訪的文物之一保壽橋,就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作為長堤街曾經(jīng)的老居民,當年我們只知保壽巷卻不知有保壽橋。據(jù)考證,如今的長堤街地段幾百年前有條連通漢水的玉帶河。清代學(xué)者范鍇(1765~1844)所著《漢口叢談》記載,玉帶河上有橋31座,保壽硚為其一,2016年3月3日《長江日報?文化新聞》有詳細介紹。</p> <p class="ql-block">后來隨著城市地理變遷,玉帶河被填平橋廢棄,其中保壽硚成為保壽巷通往長堤街路面的一段。保壽巷就是因為保壽硚而得名。從2016年3月3日《長江日報》刋登的一張老照片,可以看到1960年代保壽硚在路段中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保壽硚的橋面成為保壽巷街道部分,兩邊石欄則分別嵌入民房墻體成為基角。下面是2019年8月26日《長江日報》刊登的照片,不僅清晰地再現(xiàn)了昔時情景,還可以看到臺階上塑料桶旁石欄上鐫刻的“保壽硚”三個字。當年住長堤街時,我常穿行于保壽巷,保壽硚這一段也有記憶,只是沒怎么留意罷了。1988年12月10日,保壽硚被定為市級文物。此時的保壽硚,應(yīng)該就是照片中的狀況,只是有了名份,還談不上保護。</p> <p class="ql-block">據(jù)《硚口區(qū)志》記載,保壽硚又名玉麟橋,始建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重建于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橋面長12.2米,寬3.16米,高1.2米,橋體由八塊麻石大梁構(gòu)成。2016年3月30日《長江日報?要聞》刊登的照片,是當時從地下開挖清理出來的保壽硚和周邊環(huán)境實景。</p> <p class="ql-block">橋面麻石護欄上,“保壽硚”三個大字右邊,可以清晰地看到“道光十四年穀月”字樣。穀月,在這里是吉日良辰之意。也就是說,這座古橋離現(xiàn)在已有187年了。</p> <p class="ql-block">隨著城市建設(shè)文物保護的立法和人們意識的增強,保壽硚的保護受到有關(guān)各方重視,按照修舊如舊理念和保持傳統(tǒng)形制、結(jié)構(gòu)、工藝、材料要求,對開挖出來的保壽硚先行整體平移,待在建工程完成周邊環(huán)境穩(wěn)定后,再遷回原址。</p><p class="ql-block">下面是今天從不同方位拍攝,已經(jīng)遷回原址的保壽硚。</p><p class="ql-block">保壽硚的側(cè)面。</p> <p class="ql-block">保壽硚的正面。</p> <p class="ql-block">保壽硚的下面。</p> <p class="ql-block">復(fù)原后的保壽硚,包括橋身和橋墩構(gòu)件、河道磚塊,都是原來的(但另一邊橋洞上面的橫梁和兩邊的支撐卻非原件很不協(xié)調(diào))。這種搭積木式的復(fù)原展示方式,沒有任何襯(烘)托,倒像是堆砌的一組模型,顯得單調(diào)而不成其為景觀,看著就感覺不太對勁,比人們想像中的“修舊如舊”(河橋一體,再現(xiàn)昔時風情)差遠了??赡苡捎谡w保護方案實施尚未完成,竟連簡介標牌也沒有。</p> <p class="ql-block">離別保壽硚,繼續(xù)我們的重走長堤街。在我心中,長堤街就是一本看不盡讀不完的史書,與之衍生交錯的每一條里巷,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就拿這眼前的藥幫大巷來說,其源起可上溯三四百年。相傳明末崇禎年間,河南懷慶府(今沁陽市)一批藥農(nóng)來漢口賣藥材,租住在保壽硚附近的小巷內(nèi);隨著來這里做藥材生意的人越來越多,遂逐漸形成一個“幫口”,這便是漢口最早的藥幫,無名小巷也因此得名藥幫巷,后來又有了藥幫大巷、二巷、三巷。這是在如今藥幫大巷15號門前拍攝的實景。</p> <p class="ql-block">藥幫大巷內(nèi)的百年老里份守根里,進深十多米,只有幾戶“石庫門”人家。著名作家、前武漢作協(xié)主席、友人董宏猷,在這里出生住了三十余年,小時候在安徽街小學(xué)讀書,走三五分鐘穿過長堤街就到了。這是我從媒體披露采訪他的談話中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了一大圈,我們又來到自新巷頂頭的長堤街。過去了幾十年,這里還是原來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來這里,是要看保護中的市級文物(2011年認定)漢口義勇消防聯(lián)合會舊址(下稱“舊址”)?!芭f址”位于緊靠長堤街的原安徽街5號,是一棟三層磚混結(jié)構(gòu)的紅色小樓,高14.5米,建筑面積540平米,建成于1920年,系當時民間自治消防組織漢口義勇消防聯(lián)合會的辦公場所。1960年代曾為安徽街小學(xué)分部,后來改為糧店,我們家好多年一直在這里買糧??瓷先ゾ褪且粭澠胀ɡ辖ㄖ?,沒曾想后來成為文物。下面是2016年3月30日《長江日報》有關(guān)報道的配圖,可一窺“舊址”風貌,還可見采取整體平移方法實施保護的現(xiàn)場概況。</p> <p class="ql-block">鑒于“舊址”已成D級危房,必須實行搶救性保護。根據(jù)制定的“異地保護就近整體平移”方案,要將重約1000噸的“舊址”自西向東移動70米。實施步驟是結(jié)構(gòu)加固,開挖基坑,切割墻體,增設(shè)承臺,整體頂升,鋪設(shè)滑道,安裝滾軸,施加(牽引)動力,平移建筑,調(diào)整方向,就位連接,修繕加強。技術(shù)成熟,施工復(fù)雜,耗資千萬。下面是我隨手勾畫的“舊址”整體平移方位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且不說前期準備及后期施工耗時日久,單是完成牽引滑行平移就用了11天。2016年5月5日下午3時,“舊址”平移即將完成之際,中央電視臺作了現(xiàn)場直播,晚間又在《新聞聯(lián)播》進行報道。次日《長江日報》詳細報道的同時,還刋登了“舊址”平移抵達預(yù)定位置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舊址”平移搬遷“新家”已有五年之久,可能由于后續(xù)工作要和工程建設(shè)、環(huán)境優(yōu)化適時推進,如今仍然處于打圍修繕施工狀態(tài)。這是今天拍攝的施工現(xiàn)場?;炷吝\輸車正在為修繕施工送料,牽引平移滑道尚未拆除。</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自新巷與長堤街交匯處拍攝的修繕施工中的“舊址"一角。按照規(guī)劃,“舊址”修繕完成后將改建為義勇消防博物館,周邊配套建設(shè)1.3萬平米的消防主題公園。在這里建義勇消防博物館,不僅是對昔時義勇消防作用的看重和肯定,也是對城市歷史的補白。說到這個話題,我與何老師談起那年家里失火的事。</p> <p class="ql-block">何老師說那次失火幸虧發(fā)現(xiàn)早,撲滅及時,還多虧田早明臨危拎出液化氣罐,才未釀成大災(zāi)。1985年(當時還住在安徽街小學(xué)三樓)7月31日上午10點多鐘,何老師到樓下洗衣服,約十分鐘后,忽聽對面宿舍有人大聲喊叫屋頂著火了。她急忙上樓,發(fā)現(xiàn)屋頂布滿火苗且呈蔓延之勢(屋瓦下面是易燃蘆席片),鄰居們(暑假臨時來校歇熱的老師)和附近工廠的人紛紛趕來救火,田早明(漢鋼工人,因其父母原系校工而居學(xué)校,這天休班)不畏危險沖進去把液化氣罐拎了出來,不一會救火車也來了,火災(zāi)終被撲滅。事后經(jīng)公安消防認定,火災(zāi)因頭天下雨電線老化受潮短路引起。當時我在國外工作。為不使我擔心,何老師一直瞞著,直到年底回國后才知道。越明年,我調(diào)回武漢有了住房搬離安小,雖與早明再未見面,但一直沒有忘記,直到大前年經(jīng)多方打聽才聯(lián)系到他。2018年11月11日,早明攜兒孫應(yīng)邀來家做客,談起那年火災(zāi)他還記得,而他不顧安危從火場拎出液化氣罐的事,卻忘的一干二凈。</p> <p class="ql-block">長堤街與中山大道平行,相距不遠,前者的破敗陳舊與后者的光鮮亮麗,昭示著城市變遷的腳步。如果說中山大道是“面子”,那么長堤街就是“里子”。沒有“面子”,就不顯發(fā)展;沒有“里子”,就沒有后勁。我們家搬離這里已三十多年,八年前亦曾來過,而今天再臨舊地,仍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p><p class="ql-block">長堤街滿春路,連通中山大道的一條小街,街頭的滿春菜場昔時我常光顧。</p> <p class="ql-block">長堤街三元街,環(huán)境亂七八糟。記得那年經(jīng)過此地這家住戶門前,天上突然掉下一根曬衣的竹竿,差一點打著我。于是跟事主理論。事主不僅毫無歉意,還大聲吼叫不是還沒打著嗎!氣得我說不出話來。</p> <p class="ql-block">長堤街橫堤上街,200米長,5~6米寬,這是門牌71號遠近情景。</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里走,真?zhèn)€臟亂差。何老師的小妹崇珍,小時候和養(yǎng)父母就住在這街上一處窄小的老房子里。她在清芬路中學(xué)讀書時我們?nèi)ミ^她家。房子很舊,光線很暗,通風很差,走起路來木地板還嘎吱嘎吱作響,讓人很不自在。</p> <p class="ql-block">長堤街924號(橫堤上街路口),單層平房帶暗樓,樓梯開在了街面上,門一關(guān)黑咚咚,上下稍不注意就碰頭。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p> <p class="ql-block">長堤街932號和遠近店鋪。這里離長堤街下行盡頭不遠了。</p><p class="ql-block">由于舊城改造分片(段)規(guī)劃實施,整條長堤街被弄得七零八落,古老街道的歷史風貌也將隨之消磨殆盡。這一過程也許會是大幾十年。</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長堤街與三民路、民權(quán)路和民族路交匯處,前面就是名聞遐邇的銅人像所在地。環(huán)顧四周,老城改造“民族片”已然拉開大幕,“清芬片”還在繼續(xù)拆遷,周邊的老字號如葉開泰、陳太乙(藥鋪)等早已消失,鄒紫光閣(文房四寶專銷店)只剩斷壁殘垣;美成戲院、長盛菜場等也都成了歷史名詞。大勢所趨,不可阻擋。</p> <p class="ql-block">銅人像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軀孫中山先生的塑像,聳立在街頭廣場中央。幾十年間我來過這里無數(shù)次,直到這次才弄清其來龍去脈。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來武漢,在3月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宋慶齡、何香凝、毛澤東、惲代英等12人,以提案提出在武漢建立孫中山銅像。1929年,時任漢口特別市市長劉文島主持銅像籌建,財政局長吳國楨負責撥款,并由其兄吳國柄赴滬與著名雕塑家江小鶼接洽設(shè)計,而后在滬鑄造。1930年10月,漢口工務(wù)局擬將銅像置于江漢關(guān)前,后來市政改造,三民路、民權(quán)路、民族路交匯處形成了一個直徑60米的大圓盤,于是市政會議決定將銅像立在這里。1933年6月1日,舉行銅人像落成典禮,時任湖北省主席夏斗寅與漢口市市長吳國楨為銅像揭幕,極一時之盛。</p> <p class="ql-block">銅仁像坐南面北,銅像高2.15米,基座高4米,立于5級臺階之上。原來銅像是手不執(zhí)杖的,1965年維修時,有人(當然不會是一般人)覺得右手空著不好看,于是仿照武昌閱馬場的孫中山銅像加了根手杖。</p> <p class="ql-block">銅像基座兩側(cè)和背面,是由漢口市市長吳國楨撰書的《贊像》和“序”文,闡明銅像建造因由,頌揚中山先生功績,276字,柳體楷書,以大理石鐫刻鑲貼;文革中曾被施以水泥沙漿覆蓋,后來恢復(fù)成現(xiàn)在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基座背面下方有“不可移動文物簡介”(1992年定為省級文物)二維碼,系江漢區(qū)文旅局設(shè)置,方便人們了解銅人像的歷史掌故。</p> <p class="ql-block">中山先生窮其一生,終結(jié)帝制,締造共和,振興中華,厥功至偉,萬世景仰。銅人像作為漢口的重要地標,寄托著武漢人民對他的永久懷念。</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走民權(quán)路進統(tǒng)一街,在長堤街口駐足,再一次看一眼65年前我們家租住過的老房子(長堤街1171號)。1956年,我在一元小路市實驗小學(xué)讀六年級,每天從這里穿過統(tǒng)一街經(jīng)民生路走中山大道去上學(xué),單程至少五六里,步行一小時,直到畢業(yè)。我們家住一樓。我家搬來的前一年,樓上發(fā)生過血案,兒子因強力干預(yù)老子的婚外情而被殺,血水透過地板浠到樓下。我很害怕,但無法可施。今天想起,只有感嘆!</p> <p class="ql-block">此時,這里安靜異常,街上空無一人。想到長堤街的這一段不久即將夷為平地,這是它存世百年的最后時光,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流連。我不知何時再來這里,更不知再來時這里是何景象。</p> <p class="ql-block">人類社會中,人是社會的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城市是社會的載體。人的遭際,家庭的變化,城市的演進,是一定時期社會現(xiàn)實的折射。今次重走長堤街,睹物思情,有感觸,也有收獲(豐富了記憶,留下了一些圖片資料)。(2022.3.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