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p><p class="ql-block"> 后記</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p><p class="ql-block"> 去年八月騎行新疆獨庫公路,回到家之后,心里頭總覺得意猶未盡,雖然,當時已寫了十篇游記,可心里頭老是覺得堵的荒,總感覺有些話沒有說完,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這幾天,閑著沒事,試著吐一吐…</p><p class="ql-block"> (一)計劃沒有變化快,意外頻發(fā),卻有貴人相助,環(huán)環(huán)都能順利過關(guān)!</p><p class="ql-block"> 出門在外,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它突發(fā)在你的計劃之外,又都在你的想象之外,而且,它說來就來,讓你猝不及防:</p><p class="ql-block"> 1: 疫群大消殺,停止營業(yè)</p><p class="ql-block"> 按騎行計劃,我們7月24日啟程到烏魯木齊,25日在烏市游玩一天,26日上午到奎屯取車,下午安裝自行車,27日開始騎行,第一天的行程約一百三十公里,趕到國道217線(639)驛站過夜。</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當我們26日上午乘車250公里,趕到奎屯取車時,恰巧遇上了物流園疫群大消殺,停止營業(yè),無法取車,疫情當前,無奈,只能服從大局。</p><p class="ql-block"> 27日上午九點,我們第一個來到物流園,取車,安裝,等到出發(fā)時,已是中午12:30分了,原計劃130公里的路程,只能看跑多少算多少了,我們奮力騎行了大約50公里時,天色漸晚,還好有一處綠洲可以住宿,宿一晚,待我們第二天再騎行八十公里(除十公里下坡外,全是上坡),到達639驛站時,才明白,原計劃安排的第一天(27日),騎行一百三十公里是很難完成的,無意之中,是老天爺幫我們安排了:用一天半的時間,來完成原計劃用一天時間騎行的130公里,既讓我們適應(yīng)了高原公路的騎行,又讓我們宿有去處,否則,若是按原計劃,按我們的騎行速度,都會錯過前50公里和70公里兩處的住宿點,而后的60公里全是懸崖峭壁,荒蕪人煙的不毛之地,130公里,用一天時間,天黑之前,是趕不到(639)驛站的,那時,真會陷入“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尷尬之地,冥冥之中,是貴人在幫助我們調(diào)整好了計劃!</p><p class="ql-block"> 2:泥石流</p><p class="ql-block"> 28日,當我們行進在騎行路上時,又被意外的告知,前方(653)處昨天發(fā)生了泥石流,兩頭可以住宿的驛站都住滿了人,飲用水,食物,住宿都已告急,人滿為患,堵個三五天都是常事,你們騎行最好不要進山了,否則,到時,進退兩難 …,怎么辦?怎么辦?</p><p class="ql-block"> 開弓沒有回頭箭,前進!前進!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騎行人,我們商定繼續(xù)前進,決不后退,先到(639)驛站再說,哪怕無處可宿,我們就睡賬蓬…,正當我們奮力踩踏,埋頭前進之時,發(fā)覺身邊來往的車輛越來越多,越來越多…,頓時醒悟,路通了!路通了!</p><p class="ql-block"> 是辛勞的養(yǎng)路貴人們,連續(xù)奮戰(zhàn)幾十個小時,為我們排除了又一個意外!</p><p class="ql-block"> 3:廣東小伙</p><p class="ql-block"> 29日,當我們連續(xù)上坡三十多公里,翻越3500米哈希勒根達坂,又連續(xù)下坡二十多公里,來到今天的宿營地,喬爾瑪小鎮(zhèn)的防疫卡點時,來自廣東疫區(qū),也是騎行的小伙子,卻被告知,不能進入小鎮(zhèn),必須“原路返回”…,當看到廣東小伙子,那無奈,無助,無法接受的眼神時,不免心生憐憫和同情,可又無法,無能力幫助他…!同時,也慶幸我們還好不是來自疫區(qū)…!</p><p class="ql-block"> 可是,不曾想,兩個小時后,當我們剛在喬爾瑪安頓下來時,就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廈門發(fā)現(xiàn)了兩例新冠病人,心里的那根弦,一下子就被提到嗓子眼,這又是一個天大的意外…,接下來的騎行,我們也會被要求“原路返回”嗎?不得而知…!心…!懸掛著…!</p><p class="ql-block"> 4: 封路</p><p class="ql-block"> 30日,當我們冒著大雨,大霧上坡二十多公里,翻越海拔3300米的玉希莫勒蓋達坂,下坡三十多公里,來到國道217線與218線交合處時,卻被意外的告知,由于大雨大霧天氣,前方封路了,禁止通行,無奈,我們只能選擇,離我們最近的,與我們前進反方向18公里遠,218線的那拉提小鎮(zhèn)住下,這個鬼天氣,還不知道要封路幾天…?</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31日)一早,我們愁著臉,皺做眉,看著打死最少,也要下三,四天雨的天氣時,不曾想,到中午11:00時,竟然天氣放晴,路通了,我們激動的像個三歲的孩子,急忙跨上車,沖向了遠方…!</p><p class="ql-block"> 沒辦法,俗話說的好:“吉人自有天相”,老天爺總是比較眷戀,疼愛老實的孩子!老天爺又幫我們化解了一個意外!</p><p class="ql-block"> 5: 大龍池關(guān)卡</p><p class="ql-block"> 7月30日的那拉提,31日的巴音布魯克防疫關(guān)卡,由于廈門還未被列入中風險區(qū)域,我們都僥幸過關(guān)了。</p><p class="ql-block"> 可到了8月1日晚上9:00,當我們到達庫車的大龍池關(guān)卡時,由于廈門已被列為中風險地區(qū),庫車的防疫等級極速提升,關(guān)卡都有公安荷槍把關(guān),我們過不去了,入住了庫車隔離集中點,在那里熬過了艱難的,失去自由的14天。</p><p class="ql-block"> (二): 打牙祭</p><p class="ql-block"> 8月2日凌晨4:20,我們來到了庫車隔離集中點。</p><p class="ql-block"> 來到了集中點,既來之,則安之,也就安心的住了下來,在隔離點的前三天,送什么吃的,就吃什么,吃了睡,睡了吃,剛開始,感覺還是挺不錯滴,可三天過后,愛吃肉的我,開始在菜里翻找有沒有肉?只可惜,每歺只翻出小姆指,指甲蓋大小的一兩片,兩三片的小肉片,隨著時間的推移,想吃肉,愛吃肉的饞蟲越發(fā)向我襲來,饞的我口水直流,大概是在第十一.二天的晚歺,我好不容易在菜里,翻出了五片指甲蓋大小的肉,舍不得吃 …?。∫黄阉a了起來,待所有飯菜都下肚后,望著堆在湯匙里,碼成“小山”似的肉片,那是一種享受呀…,閉上眼,張開嘴,放了進去,慢慢地嚼了起來…,嚼了起來…,依依不舍,很享受地呑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可不爭氣的老牙縫,卻硬生生地夾了一“大”塊筋肉,下不來,心疼的我趕緊找來一根牙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它”挖了出來,好不容易才打了一次“牙祭”,可別浪費了,望著牙簽尖上的那一大砣筋肉,心想,別浪費了,吃了它,可剛要送進嘴里的那一瞬間 ,又覺得有點——惡心,手遲疑了一下,再望了一眼那“砣”肉,又舍不得…!舍不得…呀…!在“吞”與“棄”的激烈的反復(fù)思想斗爭中,最終,還是“惡心”戰(zhàn)勝了“不舍”,慢慢地,不舍地,扭頭不望地,把“它”丟進了垃圾桶…。 </p><p class="ql-block"> …夜里,我還夢見了那“砣”依依不舍的筋肉…</p><p class="ql-block"> 第十五天, 解除隔離的那天晚歺,我們“五老”狠狠的搓了一頓,酒足肉飽!</p><p class="ql-block"> (三):好事多磨的電池</p><p class="ql-block"> 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一)》當中,我說了“來之不易”的兩塊電池,那么,騎行結(jié)束之時,兩塊電池又該如何“榮歸故里”呢?一路上又是我和老頑童,要面臨的問題,我們一路上也在幻想:如果騎行結(jié)束時,若能偶遇自駕游的福建老鄉(xiāng),一定要與他(她)們搭訕,認老鄉(xiāng),請他們幫我們帶回電池,屆時,我們再開車到他們的家去?。换蛘?,有哪家的物流公司老板比較好說話,可以托運電池;實在不行,找到當?shù)氐慕莅蔡貙Yu店,折價把兩塊電池賣給他,總比帶不回去,扔了好一些,多少可以減少一點損失,一路上,時不時都在考慮“兩塊電池”該如何回家!</p><p class="ql-block"> 入住隔離集中區(qū)后,還在想那兩塊電池的事,可是,有時事情就是這么湊巧,運氣就是這么好,騎行獨庫公路,我寫了幾篇游記,發(fā)到朋友圈,慶選老朋友看到后,打電話給我,說:“老鍋巴,太爽了,跑去新疆騎行啦,我的一個朋友,新羅區(qū)人,他們夫妻倆開著房車,也在新疆自駕游,你不要騎行啦,把自行車放到他們車上,和他們一起去旅行就好啦”,我聽后,覺得與他們一起去旅行是不現(xiàn)實的,兩塊電池,寄他們回去,倒是個好辦法,隨即,向慶選要來了他朋友老氿的電話,一聯(lián)系,沒想到,他竟然是龍巖豺狼戶外的林建旺,與我們漳平九鵬戶外多次的互動中,有過那么幾次的接觸,只是人多,印象不太深,聊了一會兒,就全對上了,都是老朋友啦,我倆還是新羅老鄉(xiāng),就這樣,兩塊好事多磨的電池,跟著老氿去旅游了大半個中國后,很順利的回到了“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如果說被美國人稱為“母親之路”的66號公路是美國精神的象征,那獨庫公庫則是條濃縮了西域文明和世界美景的“奇跡之路”。</p><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全長561公里、這條路北起獨山子,南至庫車。連接南北疆。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山峽谷,連接了眾多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它的貫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堪稱是中國公路建設(shè)史上的一座豐碑。</p><p class="ql-block"> 從北疆獨山子到南疆庫車,全長561公里,歷時10年的修建,犧牲了168名戰(zhàn)士。獨庫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懸崖絕壁,五分之一的地段處于高山永凍層,跨越了天山近十條主要河流,翻越終年積雪的四個冰達坂(達坂:意為冰雪簇擁的高山),擁有世界惟一的防雪長廊和全國海拔最高的哈希勒根公路隧道,其駕駛,騎行難度可想而知。想當英雄,別管滅霸,就像歌里唱的那樣,“越美麗越危險”,有了危險的襯托,這條可以看遍全世界美景的公路才會讓人更加終生難忘。 </p><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獨庫公路最佳旅游,騎行時間為盛夏六、七、八月份,風景優(yōu)美,險峻奇俏,這條路,險峻的讓人望而卻步,又美麗的讓人趨之若鶩。</p><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宛如一條巨龍盤臥天山。九曲連環(huán),繞極!險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6日上午10:00</p><p class="ql-block"> 于廈門高林三里7#716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鍋巴,本名郭志敏,退休老人,學著記錄一下生活,留點記憶。而記錄: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忘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