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在路上,</font><div><font color="#ff8a00">用我心靈的呼聲;</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在路上,</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只為伴著我的人;</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在路上,</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是我生命的遠(yuǎn)行;</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在路上,</font></div><div><font color="#ff8a00">只為溫暖我的人。</font></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蓋樓記》第七回 </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金三角”夜半驚魂</font></b></div></h1> 一日,余參加太原年度<b>“全國煤炭訂貨會”</b>。會上,與青島一家玻璃廠煤炭采購經(jīng)理邂逅偶遇。交談中,得知該廠急需一種煤塊,叫“神木三八塊”。這種煤,發(fā)熱量高,產(chǎn)氣量大,煤氣純凈,最適合熔化制作玻璃用。月用煤量一萬余噸,多多益善。價格亦可觀。<br> <b>說者有意,聽著用心。</b><br> “找找看”。余爽快答應(yīng)。 忙中抽閑,余駕車北去,探尋“神木塊”。<br> 列位不知,山西之煤炭,越往北,發(fā)熱量越高,揮發(fā)分越高,煤質(zhì)越好。<br> 為何多年待在軒崗,而不往北走,發(fā)好煤呢?主要因鐵路、公路瓶頸所致。<br> 軒崗是太原鐵路分局最北的一站。當(dāng)年,鐵路計劃是根據(jù)貨物流量劃分,濟(jì)南路局在其物流范圍內(nèi)。計劃也多,辦計劃的可能性大。運輸路程也近,運費相對也較低。<br> 軒崗?fù)币徽臼菍幬洹幬錃w大同鐵路分局,運輸腹地在北京,秦皇島一線。往山東走的貨也要繞道北京。運費每噸多三十多元,每列多支出10W。計劃也少,批列計劃很難。<br> 在軒崗和寧武之間,橫亙著一座“寧武山”海拔2800多米,可謂:崇山峻嶺,高不可攀。鐵路走到這里,盡管也挖了不少大隧道,也得“九曲十八盤”轉(zhuǎn)著走。而且是單軌。當(dāng)年,閻錫山的“米軌鐵路”,也只修到這里為止。 軒崗與寧武相距30多公里,由于寧武煤質(zhì)更好,余多次組織從寧武各煤礦上煤。山路險峻,公路運輸非常艱難。特別遇到冬季,下雨下雪,公路濕滑,30多公里,要走一天時間。運煤車翻下山的事故也屢見不鮮。<br> 寧武這地方不可小視。當(dāng)年,老祖宗“秦始皇”就是利用寧武的高山峻嶺作屏障,在此修建長城,阻擋匈奴南下。在此設(shè)“寧武關(guān)隘”。青島的“八大關(guān)”,其中有一條路,就叫“寧武關(guān)路”。<br> 盡管寧武長城歷經(jīng)兩千多年,風(fēng)化失修,敗落不堪,但親眼所見,長城沿崇山峻嶺,婉轉(zhuǎn)起伏,雄偉壯觀,氣勢磅礴,不由得對古人的大手筆,大制作,感嘆萬千,敬佩不已。<b>秦始皇不愧“千古一帝”。</b> <p class="ql-block"> 過了寧武縣城,再翻過“蘆芽山”,就來到了另一個縣城“五寨縣”。</p><p class="ql-block"> 到了“五寨”,“國鐵”就基本到頭。但有一條“神驊鐵路運煤專線”繼續(xù)向西北延伸。</p><p class="ql-block"> “神驊鐵路專線”,是神華集團(tuán)投資建設(shè)。從河北黃驊港一直修到神木,是一條煤炭運輸專線。避開了“國鐵”線路,另辟捷徑,逢山挖隧,遇河架橋。這是當(dāng)年國務(wù)院為解決“北煤南運”,開辟的一條煤炭專用通道,算是一項重大決策。</p><p class="ql-block"> 聽說,神驊線也可以發(fā)地方煤,連上“國鐵”,下行山東。后來知道,這是當(dāng)年神華集團(tuán)因修鐵路,占用地方土地。為回報當(dāng)?shù)兀龀趾透纳频胤浇?jīng)濟(jì),特別開了一個口子,允許當(dāng)?shù)乩蒙袢A線發(fā)一部分當(dāng)?shù)孛?。但計劃很少,爭取列計劃難度極大。非一般人可為之。</p><p class="ql-block"><b>“一切皆有可能”</b>。余堅信。</p><p class="ql-block"> 在“神驊線”上,每一個鐵路站,都有一座座“煤山”??戳嗣嘿|(zhì),余不禁感嘆:煤真的好!怪不得神華集團(tuán)不惜血本在這里修建鐵路線。如果說軒崗的煤“烏黑”,這里的煤是“黑亮”。低位發(fā)熱量在6500大卡以上,揮發(fā)分35以上,灰分10左右,可以直接當(dāng)精煤用。</p><p class="ql-block"> 由于長期運力不足,鐵路站里的煤山煤垛開始自燃,冒著縷縷青煙,人們卻習(xí)以為常,無人問津。</p><p class="ql-block"> 原來,煤炭自燃,在當(dāng)?shù)卦缫阉究找姂T,不足為奇。由于當(dāng)?shù)孛禾繐]發(fā)分高,遇到夏季暴曬,煤氣蒸發(fā),燃點又低,很容易燃燒。余后來在膠州,曾經(jīng)堆放過近兩萬噸神木煤塊。結(jié)果自燃起火。一度濃煙滾滾,驚動半個膠州。此為后話,靜待細(xì)表。</p> 還是老辦法,故伎重演,找站長,找第一把手。<br> 三岔站長接待了余。<br> “可以發(fā)煤。你找找吳老板。他有自己的站臺,煤場,神通廣大,可以辦下計劃。”<br> 見到吳老板,更爽快。<br> “一個月可以走一列,代發(fā)費140”。吳老板報的“代發(fā)費”,每列比軒崗多了10W.。但因為發(fā)了神木煤,收貨價格高,相對比在軒崗發(fā)原煤,經(jīng)濟(jì)效益可翻番。<br> “我給你一塊場地,你自己上煤也行,我給你上煤也可以”。吳老板原是當(dāng)?shù)剞r(nóng)民,是最早的一批利用神華集團(tuán)給的“政策”,在神華線發(fā)煤的老板。多年下來,與神華集團(tuán),大同鐵路局混的“透熟”,算是個當(dāng)?shù)亍澳苋恕薄?lt;br> 至此,余在神華線三岔站建立了新的“發(fā)煤點”。后來,又在神華線韓家樓站,蔭塔車站相繼建立發(fā)煤點,多渠道爭取計劃,加大發(fā)煤量。一度在神華線“小有名氣”。到各站發(fā)煤辦事,比較通暢。<br> 這一干,又是八年。 <p class="ql-block"> 實踐告訴我,<b>跑買賣,跑買賣,買賣要跑。干活,干活,干中活</b>。只有在不斷的跑中,干中,觀察、琢磨、鑒別、篩檢,從而認(rèn)識機(jī)遇,發(fā)現(xiàn)機(jī)遇,把握機(jī)遇,利用機(jī)遇。你的每一次選擇,都不是偶然的,是思想認(rèn)知內(nèi)的抉擇。了解的多,懂得的多,拿捏的多,把握的多,孰優(yōu)孰劣,自然呈現(xiàn)在面前。就像抓小雞,不諳門道,不分公母,一頭霧水,無從下手。當(dāng)你掌握了訣竅,知道門道,再分公母,便順手拈來。在致富的路上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嗚呼,<b>天機(jī)不可泄露。</b></p> 這一帶靠近山西北部省界,緊鄰陜西和內(nèi)蒙。上煤要到100公里外的陜西神木周邊方圓五十公里內(nèi)三四十個煤礦。還是老辦法,組織人員駐礦開票發(fā)煤。這邊站臺憑票收貨,結(jié)算。駐礦的一般兩個人,一個青島的再帶一個當(dāng)?shù)厝?。便于語言交流和溝通。<b>“十里不同音,千里不同調(diào)”</b>。兩地說話,有時還真互相不懂。<br> 山西人比較溫和善良,盡管不富裕,鄉(xiāng)俗民情淳樸通達(dá)。很少看見有打架斗毆的。但也有“例外”。特別在秦晉蒙交界一帶,“三不管”,山上就有種罌粟的,街面上常見抽大煙的?!按鬅煿怼眰儫o錢買大煙膏,便在公路上公開攔車要錢,有的甚至上門要錢。每每見到這種情況,只能躲著走,繞著走,都怕沾了晦氣。<br> 為減少麻煩,我們也學(xué)神華,買上保安服裝,帶上“大蓋帽”,遠(yuǎn)看,冷不丁也像”警察“。<br> 就是這身保安服裝,這頂“大蓋帽”,使余躲過一難,逃過一劫。 那日,在神木駐礦人員來電催款,說之前買的煤都已拉完,現(xiàn)在無錢買煤,運煤司機(jī)都在等著。<br> 余急提十萬現(xiàn)金,上路送去。本來兩個小時的車程,路又熟,天黑前肯定到達(dá)。以前,也經(jīng)常一個人走。卻不料,路上大堵車,堵在了“金三角”一帶。<br> 列位,此“金三角”非彼“金三角”也。<br> 在山西、陜西、內(nèi)蒙三省交界處,人稱<b>“秦晉蒙雞鳴聞”</b>。實際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這些年因煤而熱鬧起來,成為一片“熱土“。當(dāng)?shù)厝朔Q”金三角“。<br> 好不容易過了堵車路段,剛走到“嚇?biāo)拦頊稀保ǖ貓D可查),天就完全黑下來了。<br> 余受家庭熏陶,是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從小對“鬼、神、佛,教”之類,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但天黑,路又不好走,身上又帶著現(xiàn)金,萬一壞了車,翻了車……余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找店住下。<br> 好容易走到一燈光處,見有小店,可以住宿,只得入住了。 小店只有大通鋪,山東人叫“馬車店”。就是只有一個大通鋪,人挨人的睡著。那天也巧,沒人,就我一個人住。自我安慰:也算住單間了。<br> 屋外很冷,夜里溫度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屋內(nèi)有火爐,卻還是不暖和。一個人萎縮在一個角落,??紤]到怕有風(fēng)險,我把十萬塊錢從手提箱里拿出,放在被窩里,摟著睡。應(yīng)了那句話<b>“愛錢愛到心坎里”</b>。<br> 半夜,北風(fēng)起,嘩嘩響。晚上沒吃飯,連餓加凍,睡不著。<br> 心中漸漸有些膽虛。倒不是怕鬼,是因為身上帶有十萬現(xiàn)金,這在當(dāng)年算是“巨款”了。山西人雖然淳樸和善,“見錢眼開”“謀財害命”的也大有人在。余后悔沒帶上個人作伴。<br> 怕什么,來什么。半夢半醒中,忽被一陣鑰匙開門聲驚醒,余抱被猛然坐起,心跳砰砰加速,腦中一片空白。齒震震有聲,身瑟瑟發(fā)抖。<b>三魂嚇跑兩魂,七魄只剩一魄。</b><br> 昏暗的燈光下,進(jìn)來一女的,微笑著向余走來。<br> “你走錯房間了吧?!”余故作鎮(zhèn)靜,吐出一句。<br> “沒錯,額就來找哥”。<br> “我不認(rèn)識你”。<br> “見面不就認(rèn)識了嗎。哥,要服務(wù)嗎?”邊說邊走向前來。 余細(xì)看,這婆娘三十郎當(dāng)歲,打扮得紅襖綠褲,花枝招展。雖無十分顏色,卻有些許姿容。天這么冷,穿著單薄,豐乳肥臀的,前鼓后翹。<br> 余立馬明白她的來意了。<br> “我不要服務(wù)!”<br> “哥,你一個人在外,多不容易。妹額給你暖暖被窩”。說著,又往前湊,兩只乳峰快頂在我腦門上了。<br> “對不起,哥功能不全”。余這時腦子方才清醒。<br> “你是殘疾人?”婆娘不再向前湊。<br> “可以這么說吧”。<br> “剛才,額看你走路挺好的。哥,幫幫忙,妹額已經(jīng)來了”。<br> “哥沒有功能,起不來”。余搖搖頭,堅定地說。<br> “額有辦法”。說著就要上鋪。<br> “不行!”余推了一下,毫無商量之意。心想,我就是不同意,你還能霸王硬上弓。<br> “你要多少錢?”余問。<br> “30”<br> “這樣,我給你20,你走吧。我要睡覺,明天還要趕路”。<br> 這婆娘一聽給錢,拿著錢,立馬轉(zhuǎn)身走了。 送走了婆娘,睡意全無。躺著心思:這婆娘也不容易,大半夜的,冒著傳染性病的風(fēng)險,干這營生,也是為了“糊口”。原諒她吧。<br> 天已進(jìn)入下半夜,趕了一天路,疲了,余慢慢睡去。<br> 突然,一陣開門聲響起,等我睜開眼坐起,一伙人已站在了鋪前。<br> 余一看,一個穿警服的,兩個穿便衣的。黑乎乎的三個大漢,兇神惡煞般瞪著我。<br> “哪里來的?”穿警服的問。<br> “山東的,去神木礦發(fā)煤票的”。不知怎的,余反而有些鎮(zhèn)定。<br> “看看證件”。<br> 余把身份證遞過去。穿警服的看后,還給了我。<br> “檢查一下你的包包”。其中一個穿便衣的指著我的手提箱說。<br> “好,打開查吧”。<br> 兩個便衣,開始逐件翻著箱中的物品。無非是發(fā)煤的單據(jù),換洗的衣物,洗漱用品。<br> “你是警察?”穿警服的突然看到我的“大蓋帽”。<br> “不,是單位保安。”<br> “拿證件我看看”。<br> 多虧當(dāng)年在青島,在買保安服裝的時候,老板提醒有專門的保安證件,回去貼上照片,蓋上單位章就行。這次真的用上了。<br> 穿警服的看后,還給了我。又喵了喵通鋪四周。這時真擔(dān)心他掀開我的被窩,看到現(xiàn)金。<br> “打擾了。我們是查夜兼緝毒的,是為你保駕護(hù)航的,保證你的安全?!闭f完,三人魚貫而出,走了。<br> 僥幸僥幸啊。余煨著被窩,腿下壓著十萬塊錢,一直沒敢動。<br> 后來知道,這些人都是“協(xié)警”,專抓住店嫖娼的。抓住一個,罰五千。幾個人就私分了。不交錢不讓走。<br> 第二天,天剛亮,余駕車而去。從此,算是記住了這金三角“嚇?biāo)拦頊稀绷恕?lt;br> 正是:<br> <b><font color="#167efb">美婆娘圖財施色,<br> 惡歹人居心叵測。<br> 金三角夜半驚魂,<br> 護(hù)巨款躲過一禍。</font></b><br>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br> 請看第八回,<b><font color="#167efb">《大戰(zhàn)神木煤》。</font></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