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繪畫也有代溝,你信嗎?不信就請看一看大宋18歲少年王希孟筆下的《千里江山圖》和80歲老者黃公望筆下的《富春山居圖》。</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 15px;">這兩幅都是中國一等一的山水傳世名畫,而且不分高下,但是,它們的風(fēng)格卻是全然不同。</i></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 15px;">少年筆下的千里江山富麗絢爛,金碧輝煌,少年的世界滿目旖旎,還沒有經(jīng)歷過遺憾和缺陷,所以,他說:我都要最好的。色彩是最好的,構(gòu)圖和意境也是最好的。中國畫講究三遠,但凡有一遠都比較好了,但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既有山腳仰望山的高遠,又有平巒迭嶂的深遠,還有登上山頂之后看見山與地平線連成一片的平遠。才華橫溢的少年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自己的舉世才華。</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 15px;">老者筆下的山水樸素極了,一個樸素到只有墨色的山水,但你卻能細(xì)細(xì)品味到墨的焦、濃、重、淡、清。畫面描述了富春山的一年四季,但卻讓人感覺是一個老人在慵懶的、散漫的向你講述他的一生,從郁郁蔥蔥到素凈蒼茫,一個一心向道的老人,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畫如其人…18歲的朝氣,80歲的坦然,不同階段的不同體驗,互相倒也不可替代。</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