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0日~23日、25日、27日、28日、3月1日至3月7日看完了《耳語者》一書?!居ⅰ繆W蘭多.費吉斯。譯者:毛俊杰。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4年9月第1版,2016年10月第7次印刷。出版人:張藝兵。這本書在國外大該是2007年出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本書相當厚,全書714頁,中文內(nèi)容691頁,之后的692-714頁是羅列了參考資料目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讀這本非虛構(gòu)作品速度比較慢,用了14天的時間才看完。由于該書內(nèi)容講述的是普通百姓在那段歷史時期的生活,看書時的心情就比較沉重壓抑。以致于我決定看完此書后,要換本不同類型的書看,調(diào)節(jié)一下心情。不能長時期閱讀內(nèi)容主題太過沉重的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這本書就如同是在歷史長河中邀游。借以了解當時普通民眾的生活,所處的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做點讀書筆記,以免時間久了讀過的書全忘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1917年的孩子1917-1928</p><p class="ql-block">1917年10月革命。1918-1920年發(fā)生了內(nèi)戰(zhàn),計劃經(jīng)濟。百萬勞動大軍奔赴經(jīng)濟戰(zhàn)線,關(guān)閉教堂。反對布爾喬亞。1921年春饑荒,工人罷工農(nóng)民起義,被監(jiān)禁或驅(qū)逐出境有10萬人,遭槍決有1.5萬人。1921年3月引進新經(jīng)濟政策。1924-1928 年市場恢復(fù),中止了反對中產(chǎn)和知識分子的斗爭,允許保留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大轉(zhuǎn)變1928-1932</p><p class="ql-block">成立集體農(nóng)莊。消滅富農(nóng)。140萬富農(nóng)到特殊定居地,至少有1000萬富農(nóng)被逐出家園。1929-1932年反富農(nóng)行動中,被捕人數(shù)586904,其中6%(35689人)遭槍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對幸福的追求1932-1936</p><p class="ql-block">共用公寓。<span style="font-size:18px;">數(shù)萬名“社會有害分子”遭到圍捕和驅(qū)動逐出境,其中大多數(shù)被送去古拉格。</span>1932-1936年勞改營、勞教營、特殊定居地的人口已達240萬人(另有50萬監(jiān)獄人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章 大恐怖1937-1938</p><p class="ql-block">1937-1938年中至少130萬人因“危害國家罪”而被捕。共產(chǎn)國際是主要目標之一。至少有681692人因危害國家罪而被槍決,可能更多。這兩年中古拉格勞改營人數(shù)從1196369人增至1881570人,該數(shù)字不包括至少14萬死于勞改營的人和數(shù)字不詳死于流放途中的人。在驅(qū)逐和處決少數(shù)民族的“全國行動”中,波蘭裔近14萬人或遭槍決或送去勞改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章 大恐怖的余波1938-1941</p><p class="ql-block">1939年8月23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西部,紅軍進入波蘭東部。逮捕和處決:1.5萬波蘭戰(zhàn)俘和7000名其他囚犯在卡廷被槍決。至少有100萬“反蘇維埃分子”被逐出波蘭和波羅的海地區(qū)。1939年11月進攻芬蘭,4個月內(nèi)12.6萬蘇軍陣亡,近30萬蘇軍受傷。芬蘭求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章 “等著我吧”1941-1945</p><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22日德向蘇發(fā)起總攻擊。二戰(zhàn)中2600萬蘇公民喪生,其中三分之二是平民,1800萬士兵受傷,400萬人失蹤。2000萬人無家可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章 普通的斯大林主義1945-1953</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對軍隊和黨領(lǐng)導階層推行新的大清洗。1945年特赦涉及約100萬囚犯,主要是刑事犯。但從1945年到1950年勞改營又收進100多萬新囚犯,主要是對“民族主義者”搜捕。1946-1948年饑荒發(fā)生,受災(zāi)最嚴重的地區(qū),如烏克蘭有200萬人死于饑餓。戰(zhàn)后,“反世界主義者”運動打開了反猶大門。從1948-1953年數(shù)萬猶太人遭到逮捕、解雇、開除、逐出家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計劃經(jīng)濟卷土重來。1947年貨幣改革。1953年3月5日領(lǐng)袖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章 歸來1953-1956</p><p class="ql-block">1953年3月27日大赦,100萬囚犯獲釋(主要是刑事犯。政治犯不在其列),相當于古拉格總?cè)丝诘?0%。6月26日貝利亞在克里姆林宮政變中就擒,1953年12月被槍決。赫魯曉夫上臺。1956年2月14日蘇共二十大揭露和譴責斯大林罪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九章 記憶1956-2006</p><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日瓦戈醫(yī)生》被雜志社拒絕發(fā)表。1958年獲諾獎。1962年《伊凡.杰尼索維奇的一天》出版。</p><p class="ql-block">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赫魯曉夫的去斯大林化政策逐步被逆轉(zhuǎ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拉格群島》1973年出版。1988年《生存與命運》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25日解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書里寫了許多普通人的遭遇和命運,作者采訪了很多人,工作量巨大。這是本值得看第二遍的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奧蘭多.費吉斯,生于1959年。英國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現(xiàn)為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歷史學教授。其一系列解讀沙俄及蘇聯(lián)歷史的著作《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lián)的私人生活》、《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農(nóng)民俄羅斯,內(nèi)戰(zhàn)》、《一個民族的悲劇》、《克里米亞戰(zhàn)爭》、《革命的俄國,1891—1991》等取得非凡的成就,是當今英語世界俄羅斯研究的一流大家。作品曾獲沃爾夫森獎、NCR圖書獎等,入圍薩繆爾·約翰遜獎、達夫·庫珀獎等,并已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譯者簡介:毛俊杰,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入復(fù)旦分校中文系,1981年后定居紐約,譯作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杰克·;凱魯亞克《吉拉德的幻象》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奧蘭多?費吉斯(網(wǎng)絡(luò)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