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東山傳奇(5) 夏映均和天福泰戲班

冰河

夏姓是東河望族,歷代名人輩出,其中于清道光年間出了一位名士夏映均(1808-1889),因創(chuàng)辦天福泰戲班而名留青史。 吾最早于二十多年前從同事兼文友處得知鹽田河有一個民間戲班名天福泰,很是了得。但戲班的具體情況一無所知。直到2010年10月間,吾友夏知秋自西藏單騎返回后,隱居老家肖家山經(jīng)營養(yǎng)豬場,邀我等考察,才得知名噪一時的天福泰戲班原址竟然就在肖家山,老屋離老夏家不過數(shù)十米,隔路相望。其時老屋還有數(shù)重,老人、老匾、老床俱在,尤其是裝服裝道具的舊木箱還有數(shù)口。此后每隔一陣,都要去探訪,然則一年不如一年,迄今房倒、人去,幾成廢墟。嗚呼!不過數(shù)年間,曾經(jīng)名冠鄂豫皖三省的民間戲班,最后一抹余暉消失殆盡。幸有照片若干,可作追憶,麻城縣志及鹽田河文人故老口口相傳,庶幾發(fā)掘戲班盛況之一二。 關(guān)于夏映均其人,86版《麻城縣志》人物表有載:<br> “夏映均(1808-1889),字國光,鹽田河區(qū)肖家山人,花銀兩萬創(chuàng)建‘天福泰’大戲班,該班演出近百年,譽滿鄂東、皖南十余縣”(見第584頁)。雖不過寥寥數(shù)十字,也屬不易。<br> 關(guān)于戲班的詳情,則載于前書《文化藝術(shù)》篇目“文藝表演團體”之“民間戲班劇團”之首:<br> (天福泰戲班)“1837年(清道光17年),鹽田河肖家山夏映均所組建。據(jù)傳為此投資白銀上萬兩。從大冶請來昆劇名老藝師黃善富,從廣濟、蘄春請來樂師,組織演員80人。雇請20名繡工常年刺繡服裝。戲班流行鄂東、豫南、皖西20余縣,以及江南少數(shù)地方。1938年,日寇侵犯中原,閉箱停演,歷時101年。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省戲工室派員往肖家山走訪調(diào)查,將天福泰后期演員夏久亭、雷金魁、胡繼高請去,挖掘整理劇目?!逗比請蟆房沁^他們上演《趙五娘描容》的劇照”。<br> 歷史是鮮活的,能夠記入地方史志,固屬幸運,但囿于體裁、體例、篇幅,鮮活的史事難免被過濾掉許多細節(jié)與血肉,僅剩干巴巴的數(shù)據(jù)。對于規(guī)模龐大、存世百年、縱橫千里的民間戲班,那些鮮活的人和事,必然植根于耆宿族老的記憶當中,不曾遠去。更加幸運的是,東河至今文風鼎盛,文人輩出,他們中不乏有心人,不遺余力地挖掘深藏于民間的故事和傳說,記錄下來傳之后世。恰好我結(jié)識這樣一位東河文人,他恰好寫了一篇文章《鹽田河舊事六記》,打首的就是《夏映均與天福泰高腔大戲班》,刊登在麻城市文聯(lián)主辦的《杜鵑》雜志2017年第二期(總第43期)上,恰好我有這一本雜志,省去了我采訪挖掘之勞(還不一定訪挖的到)。這位作者就是繆益鵬先生,本市乃至本省著名作家,系麻城市文化館文學創(chuàng)作干部,退而不休,仍擔任《大別山文學》執(zhí)行主編??娎蠋煋碛懈呒壜毞Q,是省作協(xié)會員,黃岡市民協(xié)副主席,出版發(fā)表過小說百余萬字,多篇作品被翻譯為英文選本,短篇小說《六月六》榮獲世界華人、華文第二屆冰心文學獎,2012年被湖北省文化廳授予群文專家特殊貢獻獎。 關(guān)于夏映均創(chuàng)辦戲班的“初心”,以前只聽說緣于他在羅田看戲時因待遇問題引發(fā)糾紛,一氣之下憤而自辦戲班,而且發(fā)愿要辦就辦最好的。經(jīng)繆老師考證,始知其詳。夏映均是夏家山夏家十九代世祖,生于1789年(此處與縣志記載不一致),在父親手上有些田地,只是小財主。到夏映均手上,除種田、收租以外,還利用巴水、舉水的便利交通,做起了絲綢、藥材、木料、山貨生意,生意做到武漢、杭州、京城、南京等地,很快發(fā)家致富。道光15年,46歲的夏映均將生意交給族人打理,回到肖家山建起莊園,以便頤養(yǎng)天年。1840年的春天,夏映均到巴河看望朋友,路過羅田項家河的時候,正遇上項家河唱大戲,項老爺當即挽留夏映均看戲,并給予“跳加官”的待遇。肖家山與項家河只有一山一河之隔,兩邊來往密切,夏映均爽快答應(yīng)了。鄂東唱戲有個習俗,唱戲之前,要將當?shù)赜蓄^有臉的人物下帖請來,這些頭面人物一般坐前臺包席,有茶果和專人伺候,相當于VIP貴賓。所謂“跳加官”,是給予客人一種很高的禮節(jié),唱到關(guān)鍵處要停下來,結(jié)果引起當?shù)仡^面人物的不滿,后面看客也跟著起哄。夏映均當即表態(tài),這場戲他買單,叫隨從付清了銀子。結(jié)果主人不好意思,索性挽留夏映均住下來,盛情款待。這回輪到夏不好意思,就豪爽地出錢為當?shù)匦藿ㄒ蛔鶓蚺_,號稱萬年臺,免得鄉(xiāng)親們看戲臨時搭臺,拆各家各戶的門板。次年萬年臺拔地而起,一直到民國二十年才被國民黨拆了修碉堡。卻說夏老爺大筆一揮,為羅田那邊修建萬年臺,老家這邊卻沒有戲看,大家很不服氣,說老夏只有搭臺的能耐,話傳到夏老爺?shù)亩淅?,原本他就喜歡看戲,過去偶爾也冒出組建戲班的念頭,現(xiàn)在告老還鄉(xiāng),索性一了此愿。于是他邀請本地有點名氣的藝人,成立了二十多人的小戲班,起名“天福泰”。不料有一次到夫子河唱戲,當?shù)厝艘彩且娺^世面的,見天福泰班底小,服裝道具簡陋,名號倒挺大,豪紳便唆使一幫混混砸了天福泰的牌子,攆走了戲班。 夏老爺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哪里咽得下這口氣,決心要做出樣子。于是親自出馬,出巨資延攬名角名武師名琴師,在肖家山封閉訓練三年,另花費銀子數(shù)千兩,到各大城市購買服裝道具,招攬幾十名繡娘制作上千件戲服,這些戲服裝在36口銅皮包角、牛皮包身的檀木箱子里,外出時用36頭騾子馱著,浩浩蕩蕩,十分壯觀。 天福泰高腔大戲班唱的是以川劇為原型,又結(jié)合當?shù)氐幕ü膽?、彈腔、采船調(diào)的一種經(jīng)過革新的劇種,亦叫高腔,又稱迓戲,一人唱,眾人和,既唱折子戲,也能唱行當齊全的大戲。據(jù)說當時有大戲八十二,折子三百六,演出實力的確驚人。其中《目蓮傳》有武戲,從磨子河請來天五爪和地五爪兩兄弟武功高強,使得演出質(zhì)量很高,走紅那是必然的。當年天福泰唱紅了鄂豫皖三省72縣。 夏映均癡迷戲班,親近藝人,苦心經(jīng)營,花費白銀六萬余兩,為此賣掉良田三百余石。大戲班前后演唱近百年,可謂長盛不衰。 1952年,天福泰的劇目經(jīng)搶救挖掘,保留在省文化廳,周總理視察湖北,老藝人夏久亭、雷金魁、胡繼高以精湛的技藝表演《趙五娘描容》,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劇照登載于《湖北日報》,這算是天福泰戲班最后的絕響。 值得慶幸的是,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麻城,雖然天福泰大戲班已經(jīng)遠去,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的麻城市東路花鼓戲劇院卻異軍突起,他們編排的大型劇目《麻城鳳兒》《西風秋月》《麻鄉(xiāng)約》,還有移植劇目《六尺巷》,演遍大江南北,還應(yīng)邀進京在長安大戲院演出,并送戲川渝。在一個傳奇落幕之后,再續(xù)傳奇。 2010年國慶節(jié),我們來到肖家山,只見一片古宅大部完好,這就是天福泰的故址,里面有人居住。只因年久失修,部分房子坍塌后,改建樓房。其時好像正在搞建設(shè)。 2018年所拍,此處應(yīng)該是正門,老門另一邊至少是對稱的房屋,當時已經(jīng)倒塌,一棟鋼筋水泥樓房赫然矗立。 大門上面有精雕細刻的木質(zhì)門罩,下面四個戶對(本地俗稱恒持),上面分別刻著“簪纓澤長”四個篆字,暗示夏家為官宦之家。的確如此。家譜記載,道光二十六年,天福泰戲班到達今安徽淮濱,連唱三十天,天天爆滿,導致商人不開鋪,農(nóng)民不種田,萬人空巷為看戲。俗話說的好,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天福泰的演出,征服了觀眾,卻得罪了當?shù)厥畮讉€戲班子,在唱對臺戲大敗之后,便使陰招,雇人在天福泰戲班行頭渡過淮河時掀翻船只,致使天福泰戲班蒙受了重大損失。夏映均趕到淮濱時,縣老爺與當?shù)貞虬喟嘀鞴唇Y(jié),結(jié)果可想而知,不了了之。夏映均有位伯爺在京城為官,便通過伯爺花重金捐了一個縣令,并專程到淮濱審理此梨園案,才算討還公道。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夏映均經(jīng)商賺錢,是離不開官場背景的,此即過去的“簪纓之家”。說來慚愧,因為年代久遠,最后一個恒持上面的字跡模糊不清,怎么也不認識,找了好幾位文友,最終市書協(xié)副主席兼秘書長蔡慧泉老師識讀為“長”字,“簪纓澤長”,善哉善哉!門罩和恒持拍于2018年,現(xiàn)在應(yīng)該還在。 影友夏之秋多次講,小時候肖家山老屋成片,相互連通,進去后如入迷宮,下雨也腳不濕鞋。如今只在木子店牌樓的張家山塆,可以看見成片的連體老屋。 老屋外邊是一條河,河水流入羅田境內(nèi),最終匯入巴河。老式石板梁橋保存完好。 傳說中的三十六口木箱之一。主人特意讓我們拍照,看起來十分結(jié)實耐用。 老白瓷刻花茶壺,略有殘破。 公平升斗,過去稱量糧食的量器,斗出斗進之間,講究一個公平。 當年沒有長焦鏡頭,牌匾的上款看不清,下款為“闔族同贈”,應(yīng)該是莊園落成之時,族人送的賀匾。兩個篆章也看不清。此匾現(xiàn)在在不在,要打個問號。 坐在老床上的老人名叫夏復輝,應(yīng)是晚夏映均四五代的后輩裔孫。這是2010年所拍。2018年再去,老人已經(jīng)離世。那時我還沒有超廣鏡頭,這是蘭大師所拍。 2018年,我在漆黑的后屋里面撿到這個物件,手掌長短,應(yīng)是家具上的部件。打磨一番,做了書案硯臺的底座,也算為天福泰留下的最后一絲念想。 繆作家當年的原文,立此存照,謹致謝忱! 東路花鼓戲《麻鄉(xiāng)約》劇照。麻邑戲劇舞臺的“后浪”,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目的加持,似可超越夏映均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