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皇會”表演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 “三八”是國際婦女節(jié),全世界婦女在這一天用不同的方式共同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然而,在河北遵化馬蘭峪鎮(zhèn)營房村,這里的婦女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表演“皇會”來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p> <p class="ql-block"> 營房,顧名思義,是部隊生活、訓練的地方??蛇@個營房與現(xiàn)代軍營不同,它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朝代——清代的營房,這里居住的所有人都是滿族。大清皇帝在登基之初,就開始營造自己的萬年吉地。清東陵,便是清朝入關(guān)后建立的第一個皇陵。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東陵開始營建,陸續(xù)葬入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以及孝莊、慈禧等大清炙手可熱的女人。隨著陵寢的修建,如何管理陵寢保護、祭祀及其他事物便是頭等大事,于是,大清皇帝便派軍隊進行守衛(wèi),并派皇親、大臣進行管理,“守陵人”便應運而生。(攝影:趙亞軍)</p> <p class="ql-block"> 如何管理眾多的守陵人,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履行其護陵職責?歷代守護大臣們均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一些具體的法律和法規(guī),其中最為獨特的是雍正皇帝的同父同母兄弟——允禵。他在兩年短暫的守陵期間,為了有效的管理官兵,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消解寂寞,創(chuàng)立了“皇會”等娛樂組織。這一組織于雍正二年創(chuàng)立,至民國二年解散。歷經(jīng)189年,延續(xù)了近兩個世紀之久,高超的演技水平和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在風水墻內(nèi)外的陵寢及周邊社會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p> <p class="ql-block"> 所謂“皇會”,即清東陵守陵人創(chuàng)立的業(yè)余娛樂雜技團,創(chuàng)立者目前正在論證之中,但為皇親是應該可以肯定。有的學者認為是允禵,有的學者認為是允祁。不過,堂而皇之掛“二十三太王”皇會旗號的就是允祁。</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允禵首創(chuàng)的“皇會”暫且不論,但其在清東陵擔任守護大臣是史書上有記載的。允禵與雍正是同父同母兄弟??滴跻簧?5個兒子,允禵排名十四,故名十四王。他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為固山貝子??滴跷迨吣瓯皇谟钃徇h大將軍,征討過進犯西藏的準噶爾部??滴跷迨拍辏暑I(lǐng)軍隊攻克了拉薩,為維護清朝國家統(tǒng)一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而得到父皇的器重。杰出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使得他在朝廷上下具有很高的聲望,成為當時繼承皇位呼聲最高的人??滴趸实垴{崩時,允禵被從前線召回,雍正元年進郡王,雍正二年七月,被新皇帝雍正派往清東陵,守護康熙帝的景陵。</p> <p class="ql-block"> 盡管從名義上說,守護皇陵是委以重任,但從率領(lǐng)千軍萬馬征戰(zhàn)的撫遠將軍,到日夜看守一座陵寢,實際的權(quán)力落差已非常明顯,更何況雍正的真實意圖公開表明了就是讓允禵“瞻仰景陵,感發(fā)天良、痛改前非,洗心滌慮?!闭紊系氖б?,自然使允禵郁悶,至于大部分守陵官兵員役也基本是從京城被派來的。這些人也難以適應鄉(xiāng)村山溝兒的單調(diào)生活。為了使自己的屬下、守陵人的精神有所寄托,允禵及其繼任者于是發(fā)揮了聰明才智,加上現(xiàn)實生活需要,創(chuàng)立了“皇會”。(攝影:孟憲華)</p> <p class="ql-block"> 皇會的活動內(nèi)容十分豐富,而且體現(xiàn)出高超的技術(shù)水平,其中的組織系統(tǒng)和管理也非常細化和嚴格。據(jù)傳,皇會下分12檔分會,每檔分會主辦一項文藝節(jié)目,有獅子、中幡、挎鼓、高蹺、龍燈、旱船、吵子、音樂、三股子、什錦子、杠子、少林等。其中獅子會由馬莊主辦。其他各檔均由南新城主辦,各檔分會的會頭兒均為德高望重的守陵官員?;蕰母鳈n有單獨活動,也有的是十幾檔一起活動,經(jīng)費均由會頭兒自行籌備,各檔所表演的都是真功夫。如中幡分會的表演,驚險刺激,四丈多高的中幡根部,直徑約八寸,重達百余斤,表演者要把它用腳尖兒提起,再用鼻尖兒接住,稱“鼻劍”,還有“牙劍”、“蘇秦背劍”等。像這樣高難的表演,若沒有多年的苦練是無法完成的。表演者都是冬練三寒、夏練酷暑,長年累月不間斷的練功,才有皇會之輝煌。清東陵皇會規(guī)模宏大,12檔分會的表演者共計有500多人,而且所用的道具均比普通會大上一圈。充分反映了皇陵優(yōu)越的政治地位和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p> <p class="ql-block"> 皇會除了在陵區(qū)內(nèi)表演外,每年還要參加景忠山的廟會。景忠山位于遷西縣境內(nèi),距清東陵60公里,原名陰山。明朝天順年間薊鎮(zhèn)總兵府移駐三屯營。將此山改為朱雀山。嘉靖二年三屯營總兵馬永在山頂建三忠祠。奉祀諸葛亮、岳飛和文天祥三位愛國忠臣,取高山景行之意,更名為景忠山。嘉靖三年,馬永又在三忠祠東側(cè)修建碧霞宮,內(nèi)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旺。</p> <p class="ql-block"> 后來薊鎮(zhèn)總兵戚繼光又先后進行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清初順治和康熙皇帝多次駕臨。景忠山康熙皇帝曾御題“名山初步”、“靈山秀色”、“天下名山”,順治和康熙前后撥巨款修繕山上廟宇,順治九年別山法師被請入皇宮萬善殿供養(yǎng),從此景忠山被看作是皇家廟宇而名揚天下。景忠山每年農(nóng)歷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要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傳統(tǒng)廟會,屆時附近各州縣的花會都匯聚于此而清東陵皇會必來參加,而且各地花會都會禮讓清東陵皇會作首場演出?;蕰莩鰰r還會給附近百姓分發(fā)膏藥,已盡“普濟引善”之意,清東陵藥膏遠近聞名,膏藥貼上就好,特別靈驗,深受老百姓青睞。</p> <p class="ql-block"> 允禵和繼任者等對皇會的管理十分嚴格,據(jù)說允禵親賜皇會兩把戒尺,用以教育違背會規(guī)或損壞皇會名義的人。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允禵將軍的素質(zhì)。另一方面也說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嚴格管理,才使得皇會的表演人員練就了過硬的技藝水平。因而也才能是皇會,這個守陵人的娛樂團隊得以名噪當時,影響久遠。</p> <p class="ql-block"> 新時代、新征程。如今,“新時代守陵人”將“皇會”進一步發(fā)揚光大,融入了舞蹈、音樂等現(xiàn)代元素,特別是廣大婦女成為了“皇會”表演的骨干,每逢節(jié)假日,這里張燈結(jié)彩,個個喜笑顏開,在享受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帶給我們的快樂的同時,正在向?qū)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p><p class="ql-block"> 過不一樣的“三八節(jié)”,“皇會”等您參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欣賞“皇會”具體地址:河北唐山遵化馬蘭峪鎮(zhèn)營房村</p> <p class="ql-block">此文參考了歷史文獻資料以及王海燕老師部分著作,在此表示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