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風雨兼程大化山,</p><p class="ql-block">翻山越嶺奇石賞。</p><p class="ql-block">云霧繚繞天竹嶺,</p><p class="ql-block">為何辛苦為何忙。</p> 大化山風景區(qū)位于鏡洋鎮(zhèn),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qū),屬戴云山脈的支脈,規(guī)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范。<div> 大化山峰奇:奇峰怪巖,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div>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5日,山里人部落一行14人,在煙雨蒙蒙中,驅(qū)車前往福清茶山村,順利圈越了大化山天竺嶺,行程8.51公里,用時6小時31分鐘,山中的高原草嫩、帩崖巖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p> 早上7點,我們一行從閩清縣城出發(fā),這時還只是淅瀝瀝小雨,車行道高速路福州段,天空卻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們幾個n驢友在車里納悶,這樣的天氣還可以登山嗎?車上除我之外的四位驢友都堅持說,福清沒有雨,理由是現(xiàn)在的天氣預(yù)報很準確的,天氣預(yù)報說沒有雨就沒有雨,對此我半信半疑,可后來的事不得不讓你相信,隨著車繼續(xù)向南行駛,在閩侯與福清交界處,雨越來越小,到了福清地界,天空只有毛毛雨了 ,地面慢慢的干了,等我們在福清的茶山村下車時,是陰天狀態(tài),這樣的天氣正應(yīng)了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哦,還有宋代著名詞人蘇東坡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更確切。 徒步圈越福清天竹嶺、大化山,是一生必走一次的經(jīng)典路線,類似于古崖山尾、斗湖天池每年必走的線路,沒走過的你必定后悔。<div> 這條線路一般團隊或者個人都是從福清西邊村做為起點的,但是實際上車可以開到茶山村,這是一段水泥路還有一小段機耕道,路況比較好,西邊村距離茶山村差不多2公里,當然了,如果你的車底盤比較高的話,還可以再開遠一點,直接從機耕道左邊的一個岔道上山,這樣可以少走一些機耕道。</div><div> 我們一行就是從茶山村的一個機耕道開始徒步上山的。上午8點20分,我們一行開始徒步,為了節(jié)省時間,在走了機耕道同時,3次穿插小道。</div> 第一次穿插小道 第二次穿插小道 大約走了二十分鐘,在大化山山腳下機耕路左邊一分叉路口處,有個明顯的登山路口標志,還有一個醒目的紅色牌子,上面寫著“山高峰險,禁止攀爬”,落款是福清市鏡洋鎮(zhèn)西邊村兩委,這就是我們今天攀登天竺嶺的入口了 。 第三次穿插小道 走了一小段小機耕道(路面比較窄),我們開始沿著石級小徑蜿蜒而上。山勢較陡,略有濕滑,登不多久,氣喘如牛,大汗淋漓,腿腳發(fā)軟。與古崖村尾路相比,這條小徑?jīng)]有那么陡,也較短,但也是夠累人的。不得已,就地歇息。登山并不是一味枯燥,可以登高遠眺,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肺腑量,休息片刻,一鼓作氣,登上山頂。極目眺望,山上云霧繚繞,白茫茫一片,真是“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上午9點半,我們一行在一個山脊的坡上合影留念,我們的后面則是萬丈深淵,只是霧大看不見而已。合影后繼續(xù)往山脊行走,走了10分鐘左右,前面有一堵墻似的峭壁擋住了路,驢友們高興極了,紛紛走了過去合影拍照,我看了有點害怕,看幾個驢友“掛”在峭壁上拍照,我心里一凜,毛骨悚然,趕緊離開這地,可這往上山的路也只有峭壁左邊一個狹縫可以通過,我們一行只能小心翼翼的通過這狹縫向上攀登,這時的海拔是730米,此時此景,我對“狹縫中求生”這句話有了深刻的理解。 “狹縫中求生” “掛”在峭壁上照片 “掛”在峭壁上照片 隨后,我們一行繼續(xù)往上攀登,一會兒走山脊,一會兒下蘆葦蕩,一會兒爬陡坡,一會兒又下穿草叢,只記得上上下下有三四次,所經(jīng)過的山峰風光無限,風景優(yōu)美,懸崖危峰突兀,怪石嶙峋,甚為險峻,可惜霧太大,所見之山峰奇石,若隱若現(xiàn),“猶抱琵琶半遮面”,難見“廬山真面目",大家都覺的看不過癮,看的不真切,一致約定待4月份晴好天氣,山上杜鵑花盛開的時候,再上天竺嶺觀石賞花。 中午11點20分,我們一行開始下山。下山過程比較平淡無味,只是這時下起了小雨,我們都穿上雨衣,或者舉著傘,首先穿過直穿向下的的竹林,竹林很密,容易迷路。然怪叫天竹嶺,原來山頂下山的地方有密密麻麻的細竹林。再走比較空曠的樹林,樹林陰翳,路陡濕滑,一不小心就哧哧往下滑,穿過樹林后,來到林子里的一條溪澗,在溪澗一個比較平緩的地帶,吃過午飯,繼續(xù)沿著溪澗旁邊的小路下山。 經(jīng)過一個小時下山,我們來到了一塊空地,即為驢友所說的大化山賞楓樹大本營。但是,現(xiàn)在不是賞楓樹的季節(jié),楓葉幾乎落光,只剩一兩株楓樹上兀自頑強地掛著稀疏的葉子。由于今天是雨天,也沒有見過其他驢友團隊,只有我們一行在田間歡呼走出重圍,幾個驢友在那里跳躍高喊。<div> 據(jù)說,這里曾經(jīng)是高山良田,種出來的水稻比山下的產(chǎn)量更高,大米也更香甜。幾片草坪呈梯田狀高低錯落,鑲在高山凹地間,一條小溪從中間穿流而過。</div><div> 溪流邊的舊村舍遺址掩映其中,碧苔覆蓋,訴說著蒼老久遠……</div> 在草場稍事休息后,我們一行沿著彎彎曲曲的機耕道,徒步了約4公里,途中,仰望今天經(jīng)過的路途,那山峰還是若隱若現(xiàn),云霧籠罩在山中,下午2點,順利到達出發(fā)點,這時候又下起了大雨,說來也怪,待我們驅(qū)車返回到閩清地界時,天空有微弱的陽光撒在地面,太陽在密密的云層里向我們招手,好像在說,歡迎你們回來!是啊,這一天的路途累并快樂著呢。 人生百味,情最濃;<br>百味人生,懂最深。<br>懂我平靜后的波濤洶涌,<br>懂我孤獨寂冷后的烈酒,<br>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br>這世間,最美的遇見從來都是:<br>心甘情愿中不厭其煩,<br>久處深念中無怨無悔,<br>沒有你,我只能站在原地孤獨,<br>有了你,我就有了溫暖的羽翼,<br>可以飛到更遠的地方,<br>在云上寫詩,在山里喝茶,<br>遠山朦朧,有你就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