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親體弱多病,晚年的時候,總是抱怨地說:“咳,老人可憐哪!活一天就少一天啊……”語氣里透露出對時運的荒涼,以及對生老病死的無奈。我多次勸解,效果也不甚有效。一天,我突然感到有一絲開竅,便回答說:您說得太對了!可是,我們青壯年不也是一樣嗎?也不會活一天多一天哪!</p> <p class="ql-block"> 人生不就是如此嗎,從出生便開始走向死亡。佛家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但如何克服或淡化這些苦惱呢?加措大師講:</p><p class="ql-block"> “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生活原來沒有煩惱,當我們總是試圖解釋清楚一切的時候,煩惱就會找門來;生活原本也沒有痛苦。當我們開始計較得失、貪求更多時,痛苦便緊隨我們了。</p><p class="ql-block"> 放不下的不是事物,而是本心的執(zhí)守。一切看不破放不下的,終究會歸于烏有。</p> <p class="ql-block"> 當青絲被時光染白,當歲月在我們的臉上留下深深的痕跡,我們也就漸漸醒悟了,原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并不完美的人生更加完美。雖然有時候這種努力是徒勞的,但我們依然在做,因為這是唯一的自我挽救。</p><p class="ql-block"> 不再糾結(jié)于有窮盡的人生,知命則無憂?!?lt;/p><p class="ql-block"> 綜上,我以一首小詩,用于共勉:</p><p class="ql-block"> 當你失去了陽光,</p><p class="ql-block"> 還會有月光普照,</p><p class="ql-block"> 當你失去了年少,</p><p class="ql-block"> 你還有豐富的年老,</p><p class="ql-block"> 最后,</p><p class="ql-block"> 當你生命也離你而去,</p><p class="ql-block"> 你還會有大地和天空的, </p><p class="ql-block"> 熱情并永恒地擁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