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春來到,研討花開節(jié)節(jié)高。在中招大復習來臨之際,為優(yōu)化“雙減”形勢下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有效促進九年級語文課堂提質(zhì)增效,更好地指導一線語文教師有序開展備考工作,2022年2月26日,汝州市2021年中招語文試卷分析及九年級教學研討會在汝州市廣成學校報告廳如期舉行!</p><p class="ql-block"> 汝州市教研室組織全市九年級語文教師聆聽了平頂山市基礎(ch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婁彩玲老師的精彩在線講座。會議由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李愛紅老師主持。</p> <p class="ql-block"> 聽課老師們早早來到會場,排隊簽到!</p> <p class="ql-block"> 婁老師從中考試卷命制特點、中考閱卷數(shù)據(jù)、中考試卷、閱卷分析、備考建議等方面,對積累與運用、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古詩文閱讀理解和作文進行詳細地解讀。</p> <p class="ql-block">積累運用:</p><p class="ql-block"> 婁老師從字音字形、 詞語理解運用、古詩詞默寫、名著閱讀、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精細地解讀。并給出具體化的教學建議:</p><p class="ql-block"> 1.要樹立大語文觀,帶領(lǐ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p><p class="ql-block"> 2.加強寫字基本功練習,強化理解基礎(chǔ)上的積累,并進行審題答題指導。</p><p class="ql-block"> 3.開展真實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題干中提煉有效信息的綜合能力以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p><p class="ql-block"> 4.開展思辨型閱讀,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情況、類別、事理等進行辨別分析,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判斷、鑒賞等高階思維能力。同時結(jié)合《西游記》《水滸傳》兩部名著,對思辨型閱讀進行詳盡的闡述。</p> <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文閱讀:</p><p class="ql-block"> (一)記敘文</p><p class="ql-block"> 備考要緊扣文體特點,重視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和課內(nèi)習題的轉(zhuǎn)化遷移。復習中要關(guān)注專題訓練人物形象分析,關(guān)注小說中次要人物的作用,日常注重積累有關(guā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詞匯,擴容詞匯積累量。教學中要利用好課本中的范文和課后習題,培養(yǎng)學生抓住要點和關(guān)鍵詞,認真審題、規(guī)范答題、分條書寫答案的習慣。</p><p class="ql-block"> (二)說明文</p><p class="ql-block">? 日常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讀書感悟和個性思維,重視讓學生多思考多發(fā)表意見,適度減少所謂的答題模板固化式記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緊扣題意從多角度、條理清晰地作答問題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文閱讀緊扣文體特點命題,重視寫法分析,注重考查思維的寬度、深度,無答題套路可用。備考時要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文體特征和文本特質(zhì),注重知識結(jié)構(gòu)的梳理。要加強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提升分析能力。要加強答題指導,明確流程(審題—分析—組織語言),提升語言表達能力。</p> <p class="ql-block">古詩文閱讀:</p><p class="ql-block"> 命題漸趨于依標扣本,重語言建構(gòu);輕機械記憶,重思維品質(zhì);貼近學生實際,重立德樹人;依托教材改編,教學評一體化。備考時應(yīng)做到夯實基礎(chǔ),注意歸納梳理;理解透徹,抓準重點內(nèi)容;擴大閱讀,提升分析能力。日常教學要用好教材,讀懂教材,關(guān)注文章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關(guān)注全文的行文思路,關(guān)注內(nèi)容的重要局部,關(guān)注重要寫作手法的分析,關(guān)注語言的品味鑒賞。</p> <p class="ql-block">作文:</p><p class="ql-block"> 和往年相比,2021年河南中考作文形式上有變化,是情境下的寫作,即任務(wù)驅(qū)動型作文。作文體裁上有延續(xù),明確要求寫一篇記敘文或一篇議論文,不再有“文體不限”這種要求。寫作要求也更具體,都在情境沉浸和任務(wù)驅(qū)動之下,提供了具體的寫作支架。這就要求,在平時的作文課上,要扎扎實實跟著教材中的“寫作”板塊學寫作,精選主題,精準訓練積累,懂得材料積累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中考語文試卷,真正體現(xiàn)了“以課程標準為命題唯一依據(jù)”,由原來的“考什么教什么”真正變?yōu)椤皩W什么考什么”,我們要做到:</p><p class="ql-block"> 1.用“好”統(tǒng)編教材中的課文,通過課文范例,帶領(lǐng)學生領(lǐng)悟語文世界的奧秘,提高語文水平,提升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 2.用“足”統(tǒng)編教材中的活動探究與綜合性學習板塊,將其精心設(shè)計成學生可具體操作的活動,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3.用“實”統(tǒng)編教材中的名著導讀,教師要真正指導學生閱讀,注重閱讀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4.用“全”統(tǒng)編教材中的其他內(nèi)容,包括寫作、口語交際、課外古詩詞誦讀、“補白”等,不能將某個點“跳過去”,而不進行訓練。</p>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主任魏恒濤和老師們一起參與本次教研活動,講座結(jié)束后,魏主任告訴老師們:要植根教壇,潛心鉆研,通透地活,藝術(shù)地教,做教學上的明白人;要認真讀書,勤于思考,深切地悟,不懈地寫,做教研上的智慧人;要修身煉心,厚植情懷,有無私的愛,真摯的情,做有溫度的教育人。老師們認真的聆聽著,內(nèi)心深受啟發(fā)。</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雙減”和課堂提質(zhì)增效的大形勢下,教研室李愛紅老師也分享了幾點心得體會和教學建議:</p><p class="ql-block"> 1.注重積累,夯實基礎(chǔ)。從好詞佳句、古詩文默寫、審題技巧、卷面書寫等細節(jié)入手,把語文教學工作做細做實。</p><p class="ql-block"> 2.回歸文本,參透教材。要關(guān)注單元語文要素,關(guān)注每一課的預習提示、課下注釋、課后思考探究。課堂多給學生自主學習、批注、思考探究的時間,充分理解文本,重視思考的過程而非結(jié)果。</p><p class="ql-block"> 3.通力協(xié)作,重視閱讀。齊心協(xié)力,努力打造語文教研的亮點,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4.全面復習,科學備考。不存僥幸心理,不放過任何一個考點,合理安排復習備考事宜,提高課堂效率。</p><p class="ql-block">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此次會議不僅是中考語文試卷分析會,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總結(jié)會,它既讓老師們關(guān)注中招命題趨勢,又明晰今后備考方向,為即將進行的中招復習找準定位、提升效率。參會教師紛紛表示,定要厲兵秣馬,背水一戰(zhàn),力爭在2022年的中招考試中打贏一場漂亮的攻堅戰(zh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