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從“四力”看變化</b></p><p class="ql-block"> ——一個企業(yè)宣傳干部的自述</p><p class="ql-block"><b> (本文最初發(fā)表于2018年10月8日企業(yè)內部刊物)</b></p><p class="ql-block">國慶節(jié)后上班的第一天,大家看到我,紛紛給集團國慶節(jié)期間的宣傳豎大拇指,稱贊集團對外宣傳再一次沖擊頂峰。</p><p class="ql-block">大家的稱贊有所指:國慶節(jié)期間,集團頂層設計、高端傳遞,實現(xiàn)了對外宣傳的再一次跨越:</p><p class="ql-block">國慶節(jié)當天,中央電視臺衛(wèi)星直播車開進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航站樓,上午10時和下午15時對節(jié)日堅守崗位的建設者進行了兩次直播,當天下午,央視一套(CCTV-1)在晚間播出《中國建設者:北京新機場》,用27分鐘的時長講述新機場建設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當天的《人民日報》第七版用了一個整版報道《節(jié)日的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一道最美風景線——花團錦簇祝福祖國》;</p><p class="ql-block">10月4日,《人民日報》第二版頭條以《一個冬奧核心賽區(qū)的工程建設現(xiàn)場——“國際一流是一點一滴干出來的”為題,對集團冬奧工程建設者給予報道;</p><p class="ql-block">10月4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lián)播》頭條新聞播出《假日里,向堅守崗位的人們點贊》,引發(fā)巨大的轟動效應;</p><p class="ql-block">10月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以《我們在堅守》為題,再次對新機場建設者進行報道。</p><p class="ql-block">10月6日,新華社發(fā)電《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里的時代印記:像蛋糕又像腳印》,一個小時后,新華社再次發(fā)電《“像一個大蛋糕,又像一串串腳印”——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里的“時代印記”》,兩篇電文僅在新華社客戶端發(fā)布后的閱讀量就雙超100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高端策劃、精準定位、全媒體發(fā)力——作為一個企業(yè)的宣傳干部,看到集團新聞再次占據(jù)主流媒體,心中感到無尚光榮和自豪。伴隨著企業(yè)的不斷成長壯大,這樣的宣傳態(tài)勢,我們期盼了35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北京城建集團承建萬泉河水系疏浚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腳”力</b></p><p class="ql-block">1983年剛轉業(yè)的時候,我19歲,當時企業(yè)的平均年齡也只有28歲。轉業(yè)不久,為加強宣傳力量,組織選調我到宣傳干事的崗位。記得當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趙敬申告訴我,“如果我給你辦公室打電話,每次都能找到您,您不是一個合格的宣傳干事。您的崗位不是辦公室,而是一線、是基層。每月要用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基層,要深入一線發(fā)現(xiàn)新聞”。三十多年過去,趙老師的教誨我沒有忘記。</p> <p class="ql-block">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無論是綜合國力、企業(yè)實力還是個人物質生活條件都不富裕。我們集團先后承擔了天壇搬山、昆明湖清淤、涼水河治理、萬泉河水系治理、北護城河及土城溝疏浚等苦累臟難的任務。那時,好多宣傳干部連個自行車都買不起,采訪和發(fā)稿都要坐公共汽車和地鐵。</p><p class="ql-block">萬泉河工程完工儀式那天下了大雨,我的相機恰恰出了毛病,一早就趕到修理相機的地方等師傅上班,店門沒開,我就躲在雨搭下面避雨。九點多的時候,相機修好了,我跑到公交站,但是等我趕到現(xiàn)場的時候,儀式已經結束了??粗諢o一人的現(xiàn)場,我流下了眼淚,那時,真盼著有一輛用于采訪的自行車。</p><p class="ql-block">企業(yè)組建之初的新聞宣傳,不像現(xiàn)在有高端策劃,幾乎是看到什么寫什么,跟著感覺走。石熱工程的時候,我去位于石景山區(qū)八角附近的高填方區(qū)采訪,在那里跟工人抬鋼筋。早晨六點起床,坐5路公共汽車到前門,轉地鐵到八角站,再騎上寄存在那里的自行車趕到作業(yè)區(qū),往往是八點以前就趕到了。夏天,工友們頂著烈日作業(yè),喝口路邊的自來水都覺得幸福。好粗好長的鋼筋扛在肩上,肩膀都磨破了皮,晚上回家的時候,要用涼水一點點浸在衣服上,才能從磨出血的肩膀上脫下襯衫。由于一線的直接體驗,我寫出了報告文學《彎弓上的響箭》被多家媒體選用。</p><p class="ql-block">坐火車采訪是1993年。當年6月15日,青島西陵峽路前海污水泵站兩個市政工人井下作業(yè)遇險,城建一公司前海商業(yè)城項目部43名職工前赴后繼,英勇救人。情況緊急,我們本來是去兩個同事采訪,另一名同事沒趕上火車,我只能只身前往,第二天與趕到的同事匯合。三天三夜幾乎沒怎么睡覺,在前海岸邊的小石桌上寫出了通訊《生兮、死兮,壯士魂》。</p><p class="ql-block">國家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企業(yè)承攬的工程逐步趨向省市級重點。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改善了。奧運工程中,我擁有了私家車,采訪起來更方便了。</p><p class="ql-block">我們的企業(yè)隨著南下北上、東進西擴,經營領域不斷延伸,在國內和境外承接了大量重點工程?,F(xiàn)在,我們每年坐飛機采訪已成常事。今年8月18日,我奉命帶領媒體記者赴馬爾代夫采訪空客A380起降儀式,看到馬代政府組織、總統(tǒng)參加的發(fā)布會上我們集團攝像記者被安排站在核心采訪區(qū),我心中像吃了蜜一樣甜。特別是總統(tǒng)致辭中兩次提到感謝中國政府,感謝BUCG,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們企業(yè)所從事的每一項工作都與國家戰(zhàn)略緊密相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北京城建集團承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航站樓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眼”力</b></p><p class="ql-block">總書記第二次視察北京一周年的紀念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代華,黨委副書記李衛(wèi)紅和宣傳部精心策劃,力圖站在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做好選題和宣傳。經過多次討論,我們和北京電視臺策劃了《站在崗位向總書記報告》的新聞,選題報上去以后,得到臺領導的首肯。我們請曾向總書記現(xiàn)場報告工作的北京新機場、新航城、城市副中心市委辦公樓三個項目的項目經理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報告一年來工程進展情況,新聞安排在當天《北京新聞》第一條播出,受到了市領導的贊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集團職工也受到極大的振奮。</p><p class="ql-block">企業(yè)的宣傳干部,最見功夫的是眼力——對新聞事件的洞察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代華多次告訴我們:站位有多高,才能看多遠;視野有多寬,才能走多遠。在工作實踐中,我深切體會,集團兩級黨委把宣傳干部的素質培養(yǎng)作為重中之重的工程來抓,而且常抓不懈。</p><p class="ql-block">企業(yè)剛組建的時候,我們對外發(fā)布的新聞幾乎都是開工和竣工,偶爾會有一些先進人物和事跡的反映。隨著企業(yè)領域的拓展、產業(yè)的布局和延伸,企業(yè)宣傳干部當新聞運作“操盤手”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p><p class="ql-block">企業(yè)組建之初,為強化宣傳干部能力素質培養(yǎng),擴寬“眼”力,集團把宣傳干部的培養(yǎng)納入干部培訓系列,鼓勵大家考業(yè)大、上電大,條件允許也鼓勵全脫產進大專院校深造,只要被錄取,帶著工資上大學。我最初通過的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文系畢業(yè)證書拿到不久,我所在單位的黨委書記找到我,讓我繼續(xù)攻讀中央黨校國民經濟管理專業(yè),為了讓我好好念書,單位一次交付了三年的學費。當初第一批上大學的同事,現(xiàn)在幾乎都在重點關鍵崗位工作。</p><p class="ql-block">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集團宣傳隊伍的能力和素質同步增長,特別是幾年來有意識選配高等院校的高材生經過鍛造融入宣傳隊伍,企業(yè)宣傳如虎添翼。</p><p class="ql-block">北京夏季奧運會,集團承擔了包括鳥巢、國家大劇院、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國家體育館、奧運村、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等41項奧運場館和配套工程。奧運工程宣傳的重要時刻,集團主要領導和我們一起研究宣傳策劃方案,集團黨委會聽取我們的匯報,并且把匯報的方案作為企業(yè)的機密控制。有條不紊推進宣傳計劃,極大提升了我們企業(y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p><p class="ql-block">由于信息不對等,有的時候,企業(yè)的宣傳干部運作新聞的站位和視點可能產生錯位和偏差,集團高層始終讓宣傳干部融入工作中心環(huán)節(jié),通過新聞會商機制,幫助把脈定向,開發(fā)和擴大記者的眼力。房山搶險的時候,集團領導親自指揮宣傳策劃和有效傳播,甚至連重點稿件的寫作動機、寫作時機都讓我們了然于胸,增強了企業(yè)宣傳的速率和感召力、影響力。</p><p class="ql-block">隨著時代的進步,宣傳干部的意志品質也在提升。有這樣一個故事始終鞭策著我,絲毫不敢放松和懈怠。修濟南至青島高速路的時候,我們有一位宣傳干部接到與大部隊開赴青島的命令,他來不及安葬剛剛去世的老父親,瞞著組織依然踏上青島的列車。工程竣工后,他已經由一名宣傳干事成長為優(yōu)秀的項目經理。返京后,他回到辦公室,從書柜里雙手捧出老父親的骨灰盒,長跪不起,失聲痛哭?;貣|北老家的路,他懷抱父親的骨灰,按家鄉(xiāng)的風俗列車停站或者拐彎兒,他都呼喚著父親,好讓父親認識回家的路。路有多長,他就喊了多遠,聲聲呼喚,聲聲泣血……</p><p class="ql-block">我深深體會到,改革開放的時代,是育人的時代;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歷史,也是催人奮進的歷史??梢哉f,宣傳干部在企業(yè)發(fā)展史上與企業(yè)共成長,豐富了眼力,陶冶了情操、錘煉了品格,企業(yè)運作新聞的整體能力也在提升,越來越多的宣傳干部成為企業(yè)建設和發(fā)展的有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北京城建集團承建國家體育場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腦”力</b></p><p class="ql-block">新時代企業(yè)對宣傳干部的要求,不是簡單的寫一篇稿件,拍一條新聞,而是通過每一篇稿件、每一條新聞,傳遞企業(yè)和著時代的歷史節(jié)拍,傳遞蒸蒸日上的企業(yè)日新月異的變化,用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影響人、塑造人,內聚人心,外塑形象。</p><p class="ql-block">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宣傳干部的地位和作用,是要擔負起企業(yè)建設和發(fā)展的“智囊”——這就需要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各級組織長期不斷的培養(yǎng)和崗位錘煉。</p><p class="ql-block">1997年策劃集團CIS戰(zhàn)略的時候,我們寫作組力主憑借企業(yè)自身的研究能力,編寫制定包括企業(yè)形象統(tǒng)一識別系統(tǒng)、企業(yè)理念統(tǒng)一識別系統(tǒng)和企業(yè)行為統(tǒng)一識別系統(tǒng)。三個體系的形成,使城建集團成為全國建筑業(yè)企業(yè)成功導入CIS戰(zhàn)略的典范。</p><p class="ql-block">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產業(yè)鏈的延伸,集團的戰(zhàn)略定位顯得尤為重要。源于一個系列新聞的策劃,當時集團領導在統(tǒng)籌謀劃新聞的時候,交給宣傳部一個任務,要求合理界定企業(yè)的產業(yè)鏈特質,規(guī)劃出前進的方向。我記得那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泡”在董事長和總經理身旁,聽取主要領導的思路,形成宣傳的總基調。后來,隨著“城建工程、城建地產、城建設計、城建置業(yè)、城建資本、城建園林”見諸報端,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也基本形成。</p><p class="ql-block">身處企業(yè),就要吃透企業(yè)的深邃品質。在做“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的時候,集團宣傳部負責《企業(yè)文化發(fā)展綱要》的制定和撰寫。我們向集團領導請了十天假,全程封閉。第十天,我們如期送上書樣,受到集團領導和集團董事會的高度評價和褒獎。</p><p class="ql-block">宣傳工作,做到深處真是學問。但我也經常想,伴隨改革開放,企業(yè)才有了現(xiàn)在的發(fā)展。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我們才有了可寫作的資源。企業(yè)給宣傳干部提供了巨大的舞臺,不是哪個人水平有多高,而是企業(yè)的平臺太大了,莫把平臺當本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北京城建集團承建馬爾代夫維拉那機場</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筆”力</b></p><p class="ql-block">企業(yè)宣傳干部擁有的宣傳手段和宣傳工具,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企業(yè)的發(fā)展每天都有新變化。</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寫一篇稿子,都要在稿紙上一筆一劃寫,就怕編輯看不清楚,重要的稿件需要多發(fā)媒體,還要抄幾遍,因為不允許一稿多投。寫完稿件,還要騎著自行車逐一送給各個媒體,一篇稿子從采訪、寫作、見報,折騰一溜夠。</p><p class="ql-block">寫《十七年大碰撞》這本書的時候,市委宣傳部把17本書的17個單位寫作組召集到北京市特菜基地,集團專門安排打字員跟我們一起完成終審合編任務。一到地方,我們首先要了一間房,安置打字設備,還在門口寫上“北京城建集團打字室”,后來我發(fā)現(xiàn),參加統(tǒng)稿的好多單位都用了筆記本電腦,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當初我們特別“菜”。</p><p class="ql-block">回來后不久,集團第一臺聯(lián)想昭陽筆記本就裝備了集團宣傳部。寫完東西拷到盤里,就可以長期保存。沒多久,個人可以申請郵箱,往新聞單位發(fā)稿再也不用來回跑了。</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集團擁有與北京電視臺同步的高清編輯機房,購置了最先進的高清攝像機。無人機航拍技術已經成為宣傳干部的專屬技能和標準配備。</p><p class="ql-block">組建之初,集團對宣傳部的要求是“電視有影、報紙有字、廣播有聲”,現(xiàn)在,集團黨委對宣傳部的要求是“網站有廣度,報紙有深度,微信有速度,電視有熱度?!?lt;/p><p class="ql-block">憑借與時代同期的裝備,我們拍攝了大量的新聞供媒體選用,成為媒體資源的最佳提供和享用者。數(shù)碼相機和航拍飛機的配備,使我們站在新聞傳播的最前沿。每年完成“匠心智造”系列專題片,完成企業(yè)宣傳片和宣傳畫冊《城建映像》系列,每年對省市以上發(fā)稿量都在5000篇以上,城建宣傳正在形成品牌。</p><p class="ql-block">集團承建的工程、從事的活動都與國家和北京市的全局相連,集團與媒體的合作日益廣泛。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的衛(wèi)星直播車多次開進我們集團的施工現(xiàn)場,成為向全國公眾和國際社會展示形象的良好載體。</p><p class="ql-block">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把“四力”的要求擴大到整個宣傳思想工作戰(zhàn)線,提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新本領,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倳浀囊螅羌瘓F全體宣傳干部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經常想,歷史讓我們成為記錄者,我們就要站在路邊,為競技者鼓掌——因為,這是我們宣傳干部的職責和使命,絲毫都不敢懈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