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一幢造型奇特的大廈拔地而起,又一座布滿廣告的天橋橫空出世,又一群穿著新潮的年輕人從這里走過……雖然這里成了繁華喧鬧的商業(yè)中心,雖然這里已是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摩肩接踵,然而這擋不住我回眸這片故地的視線,擋不住我觸摸這片故地的感覺,更擋不住我懷念這片故地的思緒。</p><p class="ql-block">這是我魂牽夢縈的故地,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是我的家。這里是城市的中心,是絕對的黃金地段,我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20多年,目睹了這里發(fā)生的變化,親歷了這里進行的變遷,哪兒拆了,哪兒留著,何時拆的,何時建的,這些我都記得一清二楚。站在這片故地上,盡管到處是高樓大廈、紙醉金迷,我也能立刻認出以前的模樣,感覺出以前的親切,看到這里以前的笑容。因為從小在這里長大的我,內(nèi)心深深印刻著這片故地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我六七歲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年逾七十。一到夏天,我們居住的平房里悶熱,特別是伏天,人們都到屋外乘涼,每到這個季節(jié),奶奶就拿著涼席,還有一把大號蒲扇,領(lǐng)著我到教堂鐵柵欄外面的便道上乘涼,奶奶讓我躺在涼席上,她用蒲扇一邊為我驅(qū)趕蚊子,一邊給我講故事。</p> <p class="ql-block">教堂右面是天津第二十一中學,左面有個解放前留下的一座名叫“王家大院”的舊院落,教堂前方是個比較寬敞的三岔路口,路口路燈暗淡,那時行人車輛少,每到夏天,這里就成了居民的乘涼的好去處。晚上,天空繁星點點,一彎月牙掛在夜空,這里的夏夜安靜怡人。我喜歡透過柵欄看夜色中的教堂。有一天晚上,我發(fā)現(xiàn)教堂里面有一串小動物,只見它們排著長隊窸窸窣窣地爬上教堂前門的臺階,我忙叫奶奶看,奶奶看后告訴我,那是黃鼠狼搬家。這個場面太壯觀了,真是罕見,現(xiàn)在人們想要看黃鼠狼搬家,簡直是天方夜譚。</p><p class="ql-block">我家住的小院,面積雖然不大,卻是個小天地。院中那棵大椿樹,是我爺爺種的,后來這棵樹枝葉茂盛,像一把巨大的傘把小院嚴嚴實實地遮住。到了夏天,媽媽就敞開院門,鄰居們拿著板凳來我家小院乘涼,小小的院子每天都坐滿人,大人們談的話題特別豐富,有油鹽醬醋,有花鳥魚蟲,有國家大事,還有鄰里小事。那時我不明白,大人們坐在一起天天談,但是總有談不完的話題。</p> <p class="ql-block">我家外屋的窗戶緊靠這棵大椿樹,屋內(nèi)窗臺下放了一張紅木短腿桌子,我從剛會走路就喜歡在這張桌子上玩,那時每到黃昏時分,我就站在那張桌子上,手扶窗臺,不錯眼珠地盯著窗外,等著媽媽下班回來給我?guī)Ш贸缘臇|西,哪怕是一塊水果糖,都使我高興一陣子。</p><p class="ql-block">那個平房小院,那個鄰居們海闊天空聊天的天地,那個歡聲笑語的空間,雖然再也喚不回來了,但是它卻留在我美好的記憶中,留在熱戀這片故土的老鄰居們心中。1985年,這一年的春節(jié)剛過,這片平房的居民就接到拆遷通知,說這里要建商場,沒過多久,這片近百年歷史的平房就成了一片平地。我家搬走后,離這里遠了,但我總是懷念這片故土,總是在外出辦事的時候有意繞道路過這里,就是為了在這個感覺徹身舒服的地方多待一會兒,多看一眼,多享受一下。</p> <p class="ql-block">那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天氣很熱,我騎著自行車出來乘涼,不知不覺地又來到了這片故地,這里有座大廈正在建設(shè)之中,我努力地通過眼前工地上的磚頭、水泥、鋼筋辨認著,雖然眼前一片雜亂,但卻擋不住我的視線,我很快就認出了這里就是我曾經(jīng)住過的胡同,尋覓到了它以前完整的樣子。果然不出所料,來這里經(jīng)營的商家,對我們當年居住的胡同兒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我們當年胡同“大吉里”的名字,與相鄰胡同“大利里”的名字十分吉利,是天賜的吉利,所以這里新建的商場起名字時就用了我們兩個胡同名字起的,叫“吉利大廈”,而事實證明,后來他們在這里的掙的錢,都是托我們這塊寶地的福,是我們這塊故地成全了他們,容納了他們。</p><p class="ql-block">那年這個商場開業(yè)時,我特意專門來到這里,不,是來到這片故地,是來到我心中揮之不去的故鄉(xiāng),是來到我真情熱愛的家園,是擁抱我那過去魂牽夢縈的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 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