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課同構同成長,教研幫扶助振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記化州市小學語文鄉(xiāng)村振興教研幫扶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省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績考核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我省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新任務、新要求,為提高我市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教學研究室近期開展了鄉(xiāng)村振興教研幫扶培訓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22日下午,化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培訓部副部長、小學語文教研員何俏梅,教研員彭華燕老師帶領化州市小學語文教研中心組成員一行,來到本次教研幫扶培訓活動的第二站——文樓鎮(zhèn)中心小學開展教研幫扶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動采用同課同構、送課到校及專題講座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參加本次培訓的人員有文樓鎮(zhèn)中心學校副校長謝宗華、教研員董惠龍、全鎮(zhèn)六年級語文老師和各小學教導主任近50人。</p><p class="ql-block"><br></p> 備課研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俏梅副部長、彭華燕教研員和市小學語文教研中心組成員一行風塵仆仆,冒著初春的寒風,驅車80多公里,來到化北山區(qū)——文樓鎮(zhèn)中心小學。剛一抵達,何俏梅副部長、彭華燕教研員和教研中心組成員馬上投入工作,開始集體備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討會上,大家各抒己見,力求為參訓教師獻上一節(jié)可操作性、實用性、借鑒性兼具的精彩課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備課研討會用時遠超原計劃,直到夜深了,研討會現(xiàn)場仍是思維碰撞、“火花”四射的激烈場景,化北山區(qū)夜晚的寒風完全擋不住教研中心組的老師們工作的熱忱與激情。</p><p class="ql-block"><br></p> 備考指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備考指導是本次培訓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本環(huán)節(jié)由化州市第八小學副校長蒙斌主持,化州市第二小學副校長李亞忠將其學校語文備考的經驗作了介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亞忠副校長表示,畢業(yè)班的工作必須要立足于“早抓”:思路、計劃、目標要早制定,出現(xiàn)問題早解決,行動早落實。常規(guī)的教學工作要重落實,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注重單元訓練重點的落實以及在總復習時知識點的落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副校長還特別強調團隊的重要性,同科組老師注重交流,資源共享,形成集體智慧結晶,攜手并進是共贏的關鍵。同時,在抓好低分率上,李副校長介紹了化二小行之有效的做法——尖子生與學困生結對,并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做到“有目標、有督促、有檢查、有鼓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搭建民主、互動、高效的平臺,從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副校長的經驗介紹沒有過多花哨的形式,都是從實實在在的常規(guī)工作進行指導,引起與會領導、老師在今后備考工作方法轉變上的思考。</p> 領導講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員彭華燕老師對李亞忠副校長的講座進行了總結,肯定了化州市第二小學的備考方法是有效且值得借鑒的。她鼓勵我們要敢于嘗試,將小組合作學習法推行下去。她還列舉我市一些學校在課改實踐中取得成功的例子,消除了大家內心的顧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俏梅副部長首先通報了2021年六年級語文質量檢測的基本情況,肯定大家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同時對大家抱以期望,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城鄉(xiāng)小學間的交流,實現(xiàn)共同提高的目標。</p><p class="ql-block"><br></p> 同課同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承擔本次授課任務的分別是化州市小學語文教研中心組成員、市第一小學骨干教師梁毅和化州市文樓鎮(zhèn)中心小學六年級教師潘志冰。她們執(zhí)教的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第9課《那個星期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到任務后,梁老師與潘老師首先研讀了教材解讀和教材內容,形成了教學設計、課件的初稿,接著跟隨化州市小學語文教研中心組的老師們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發(fā)揮集體力量,進行深入研討,最終共同完成了課件制作、教學設計定稿的撰寫等任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毅老師執(zhí)教《那個星期天》一課時,盡顯大家風范,循循然善誘人,博學生以文,約學生以禮,如春風化雨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的變化;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深入領悟作者融情于人、事、景物之中的表達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志冰老師是文樓鎮(zhèn)中心小學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她的課堂學生參與度高,學習的興趣濃厚。潘老師在指導學生把握作者在本文中運用的表達方法后,通過從扶到放,出示情景讓學生利用所學方法寫話,實現(xiàn)“學法”遷移。</p><p class="ql-block"><br></p> 致歡迎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樓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蔡志同志在培訓會上致歡迎辭。他首先對各位領導、行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近期寒冷多雨之際仍如期來到文樓表示歡迎和感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省委省政府要求,推動基礎教育整體高質量發(fā)展,要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教學生活文化條件,縮小縣域內城鄉(xiāng)辦學質量差距,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教研室組織的這輪送課下鄉(xiāng)、同課同構、教研幫扶培訓活動,就是踐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希望全體老師要把握這次寶貴的培訓學習機會,細心聽,認真記,虛心學,力爭在教育思想上、理論水平上,教學能力上全面得到提升。</p><p class="ql-block"><br></p> 說課評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執(zhí)教老師進行說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小學語文教研中心組成員、江湖鎮(zhèn)陳謝小學校長曾發(fā)聲對兩位老師的課進行了精彩點評。曾校長表示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做到能讀、善思、敢講、會寫,而兩位老師的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他進而肯定兩位老師在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將知識點、單元目標的落實到位,實現(xiàn)學法遷移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化州市文樓鎮(zhèn)中心小學總務處主任、語文科組長黃鳳美老師作為聽課老師代表對兩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她表示,同樣的教學設計,不同的老師執(zhí)教,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不同的風格,各有千秋。梁毅老師的課堂干練沉穩(wěn),“干貨”滿滿;潘志冰老師的課充滿活力,亮點時現(xiàn)。聽完這兩節(jié)精彩的課,我們收獲頗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華燕老師對兩位老師的課進行了點評,她認為兩位老師的基本功很扎實,課上得很真實,很符合農村學生的實際。同時兩位老師對教材的把握很精準,關注單元導讀,抓住重點來教?!坝H其師,信其道”,兩位老師善于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喜歡這樣的課堂和老師。</p><p class="ql-block"><br></p> 專題講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訓會上何俏梅副部長作了題為《落實“雙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專題講座。講座由三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一、依照《課標》,明確方向;</p><p class="ql-block">二、立足教材,落實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三、學為中心,提高效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副部長以“什么是語文”一問揭開本次講座的帷幕,讓在場的老師正視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揭示《課程標準》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關注基本素質的全面提高的轉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還帶領我們詳細了解了本學段語文學科的目標與內容,使我們明確小學六年我們教給學生的除了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興趣與習慣。她進而讓我們立足教材,以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為例,結合茂名2020年卷的真題,一起探討落實語文素養(yǎng)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她給我們提了寶貴建議:我們不僅要以學生為中心,抓語文常規(guī)“聽、說、讀、寫、思”,在教學實踐中切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要以學習為中心,注重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多閱讀、多學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動的最后,文樓鎮(zhèn)中心學校語文教研員董惠龍同志做了總結性發(fā)言,他對市教師發(fā)展中心組織的此次語文學科幫扶活動表示感謝,同時囑咐老師們要將此次培訓的內容消化,并把學到的好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為我鎮(zhèn)小學語文教學貢獻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征程正未有窮期,不待揚鞭自奮蹄。中華民族這艘巨輪正航行在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征程上,民族復興離不開人才的振興,鄉(xiāng)村振興缺不了鄉(xiāng)村教育的振興。歷史賦予我們重任,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教育發(fā)展的答卷人,讓我們充分借助幫扶培訓的力量,凝心聚力,攜手共創(chuàng)教育教學發(fā)展新局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朱子焱</p><p class="ql-block">編輯:梁翠玲</p><p class="ql-block">審核:蔡 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