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兒時記事以來,每年過年前的臘月和年后的正月我家6口人就有4個人的生日誰也不會忘記,這就是臘月二十四哥姐的生日(哥大姐四歲)和正月十八母親的生日、正月二十二父親的生日。時至今日母親、父親雖遠(yuǎn)離我們而去,但誕生之日永記心中,特別今年今月今日是父親誕辰100周年,總覺得應(yīng)該做點什么以表達(dá)我深深的緬懷情結(jié)。</p> <p class="ql-block">父親吉懷德,乳名四合,中共黨員。山西省襄汾縣(原名太平縣)景毛鄉(xiāng)北李村人。生于一九二二年正月二十二、故于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二,享年九十五歲。</p><p class="ql-block"> 父親十八歲遵爺爺囑咐隨瓦堡趕牲靈的姨父(石玉英)回陜北找先到的二哥(懷珠)學(xué)技術(shù)未果,就到瓦堡福盛店當(dāng)伙計,以后靠打工,做小生意為生,46年成家立戶。56年實行公私合營、街道成立百貨聯(lián)社,父親合入并任副經(jīng)理,58年大躍進(jìn)全國大練鋼鐵,父親經(jīng)過培訓(xùn)后到子長縣張家溝鐵廠擔(dān)任技師(曾獲延安地區(qū)行署先進(jìn)生產(chǎn)者獎),62年鐵廠下馬后調(diào)縣自行車修理門市(任過經(jīng)理),66年縣耐火廠擴大生產(chǎn),調(diào)廠動力車間任主任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父親一生勤勉善學(xué)、聰慧多藝,為人忠誠正直、平和誠信,深得社會和大眾贊譽,實為我輩后人楷模。</p> <p class="ql-block">父親在家排行老三,老大吉懷珍一直在老家務(wù)農(nóng)。照片是一九六八年去新彊料理二哥后事返陜途經(jīng)天水與住在女兒梅林家的大哥相聚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的二哥(我們叫二大)吉懷珠一家人,圖中還有二媽、天娥大姐和延娥姐。二大參加工作先在茶坊兵工廠、再到延長油礦,后調(diào)新彊,一直在油田工作,六八年去逝。</p> <p class="ql-block">六八年二大去逝后父親去新彊料理完后事與二媽、天娥姐、姐夫和延娥姐們的合影,孩子是天娥姐的,分別是東華、東進(jìn)、東明</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九年大躍進(jìn)全國各地大練綱鐵,父親作為子長張家溝鐵廠的技師與全體行政技術(shù)人員合影(前排左起笫一人為父親)</p> <p class="ql-block">父母早期的照片,時年母親24歲、父親32歲</p> <p class="ql-block">母親張碧蘭(乳名春),中共黨員。是外公(山西襄汾縣南賈鄉(xiāng)大張村人,距父親家五里地)年輕時來陜北謀生與本地外婆結(jié)婚于一九三零年正月十八生的大女兒。母親生性好強,愛學(xué)習(xí)、肯鉆研,五十年代時在掃盲班的促進(jìn)下,能讀書看報、識文斷字,并擠時間積極參加社會各項活動,于60年加入黨的組織。同年縣上成立助產(chǎn)醫(yī)院,七、八名女同志在經(jīng)過縣醫(yī)院培訓(xùn)后上崗助產(chǎn),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加好評。六四年多種原因產(chǎn)院停辦,母親被社公社選任第三行政村主任、后任書記。她為人秉直,處事公道,深受群眾愛戴,多次受到公社,縣委、政府獎勵。多年出任縣法院的陪審員,還被推選為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于長期超負(fù)荷工作、積勞成疾,于一九六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病故西安醫(yī)院(享年三十九歲)。后城關(guān)公社為母親隆重召開追悼會,送行群眾數(shù)百。</p> <p class="ql-block">這是母親成婚前年輕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一歲那年全家人的合影,圖中后排是父母親與我,前排左起治平姐、延安哥、治安哥(七歲時因病故世)</p> <p class="ql-block">這是母親的媽媽、我們的外婆,五五年逝世。</p> <p class="ql-block">母親姐妹倆女兒時的合影,妹張桂蘭、臘月生日、乳名“臘”,姐長妹五歲。</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三月大哥參軍入伍時,姐妹兩家(各6人)合影,座排還頗有新意,姐家(右)是個倒三角形,妹家(左)是正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弟弟、張茂龍(小母親十歲),早年外公病重隨其回山西老家居住,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軍人。</p><p class="ql-block">下圖是舅舅、妗子九十年代初來陜北時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母親六十年代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9年城關(guān)公社(當(dāng)時叫紅旗人民公社)成立產(chǎn)院,這是公社全體職員與產(chǎn)院醫(yī)護人員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小時侯我們哥仨在母親工作的院子里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母親的結(jié)拜姐妹(現(xiàn)在時興話叫閨蜜)們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冬城關(guān)公社“學(xué)代會”上公社干部(后排)與第三行政村全體村干部合影。</p><p class="ql-block">母親當(dāng)時是村支部書記(中間排正中),她左側(cè)是阿姨,母親病故后繼任當(dāng)了十多年村支部書記。</p> <p class="ql-block">72年秋,二媽和延娥姐帶天娥姐的孩子?xùn)|進(jìn)來陜北看望父親時與全家人合影,這之后我隨二媽一行回山西襄汾北李村老家尋根訪親。</p> <p class="ql-block">72年我參軍入伍時父親帶我們一家人合影,后排治平姐和我,前排父親延民弟、愛民妹</p><p class="ql-block">(母親奶大的姨表妹,自幼姊妹們一同生活,親如自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年表弟東生去北京工作,阿姨全家和父親、治平姐、延民弟一同歡送時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妹妹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6年在外當(dāng)兵的大哥和我探親回家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4年帶父親到西安大哥家往-段時間,這是在賓館參觀時與大哥一家、延民弟和我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在賓館父子四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冶平姐家里父子們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治平姐、姐夫合影</p> <p class="ql-block">倆姨表弟東生、英英夫婦宴請父親</p> <p class="ql-block">1998年天娥姐和姐夫從新彊來陜看望父親時與治平姐、延民弟和我們?nèi)液嫌?lt;/p> <p class="ql-block">(延娥姐和姐夫1990年從新疆來陜探望過父親,可惜與父親們合影一直沒找到)</p> <p class="ql-block">天娥姐夫婦從新彊來陜看望父親與我一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大哥在歡快聊天</p> <p class="ql-block">大哥和延民弟看望父親</p> <p class="ql-block">治平姐和父親在老家</p> <p class="ql-block">治平姐和愛民妹看望父親</p> <p class="ql-block">在父親家中我倆閑諞暢聊</p> <p class="ql-block">延民弟與父親耳鬢斯摩、父親忍笑不止。</p> <p class="ql-block">愛民妹與父親在老家</p> <p class="ql-block">父親和小兒子(海牛弟)及健華、慶華倆孫子在我家院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和我在子長家中</p> <p class="ql-block">2007年十月大兒子健華、兒媳吳瓊西安結(jié)婚后回老家恭喜時與父親和繼母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和孫子健華、慶華在家中</p> <p class="ql-block">2013年小兒子慶華、兒媳南濤西安結(jié)婚后我和妻子帶他們回子長看望父親時在他院子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2014年暑期在父親家。理過發(fā)、洗過頭后父親和兩個孫子興致勃勃的玩點色子游戲</p> <p class="ql-block">父親抱孫子晨晨(海牛長子)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這是父親、繼母與幾個孫子(海牛和小寧的孩子)在我家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5年暑期我們探望父親時,曾祖與重孫(依依)一老一少頂頭瞪眼玩興不斷。</p> <p class="ql-block">2016年暑期孫女小依依探望曾爺爺時逗樂子</p> <p class="ql-block">父親在自己院子里安然消遣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舉家歡慶父親九十四歲生日(延民弟在攝像)</p> <p class="ql-block">2016年父親與四個兒子在家中合影</p> <p class="ql-block">倆女兒和仨媳婦在老家與父親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兄弟妯娌探望父親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九十五歲生日照</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這是大哥志強在父親辭世當(dāng)日發(fā)的祭文</p><p class="ql-block"> 父 親 祭 </p><p class="ql-block">2016年1O月22日7時30分,我們的老父親,在陜北自家窯洞的坑頭上,在眾多兒女們的守候下,留住九十五個春秋的深沉足跡,靜葉落地,輕輕地走了。 父親一生,勤勞儉樸,忠厚正直,處事踏實認(rèn)真,待人平和誠信。良好的家風(fēng),深深地影響著子女們的健康成長。 父親一生,打過短工,做過商販,吃苦耐勞,艱難度日。公私合營,做過經(jīng)理。大躍進(jìn)時,當(dāng)過技師。困難時期,修車彈花。文化革命,堅持中立,踏實做工,從不懈怠。父親心靈手巧,刻苦鉆研,常解技術(shù)難題。六十年代,曾榮獲延安地區(qū)先進(jìn)生產(chǎn)者獎l勵。 父親一生,艱難困苦,迎難而上,再苦再累,無怨無悔,堅定樂觀,苦苦追求美好生活。父親一生,早起晚睡,辛勤勞作,家里家外,從不停歇。生活儉樸,精打細(xì)算,從不奢華浪費。在外為人謙和,從不與人爭斗。家庭和睦,彼此尊重,從不計較。 勤勞儉樸,為人和善,寬容大度,知足常樂,粗茶淡飯,生活簡煉,節(jié)制自律,無不良嚐好。我依為這就是老父親的長壽秘籍。 父親十八歲從山西襄汾來到瓦窯堡,孜身一人,努力打拼,成家立業(yè)。先后和兩位母親養(yǎng)育了八個子女。家庭生活雖不豐裕,但也清貧快樂。現(xiàn)如今,上下老少五十多口人,四世同堂。老爺子含飴弄孫,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父親一生,歷經(jīng)苦難,飽經(jīng)風(fēng)霜,如歌歲月,光彩年華。臨終時沒有牽掛,沒有眷顧,沒有遺憾。安然平靜地走了,意無返顧地走了,幸福滿滿地走了。留給兒孫們的是川無盡的思念,向往新奇的故事,久遠(yuǎn)神密的傳說。 親愛的父親,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2016年10月22日 於子長瓷窯老家</p> <p class="ql-block">這是孫女吉逸心拉著奶奶在曾爺爺靈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二~是父親仙逝三週年,我們兄弟姊妹回老家祭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祭祀以后全家老少聚宴告慰</p> <p class="ql-block">這是全家人為慶賀八十歲生日時的家宴上,父親在發(fā)表演講</p> <p class="ql-block">這是和父親臨終這年的兩段對話錄音,由于老人巳有失憶,雖詞不達(dá)意、甚至搞笑,但聽起來倍感親切。</p> <p class="ql-block">父親記事手跡</p> <p class="ql-block">[在西安的兄弟姐妹四大家十二小家2017年春節(jié)合影]</p><p class="ql-block">親愛的父親母親,安息吧!你們恩情高過山、長過河,兒女們、子子孫孫永不忘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