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幾乎每座城都有一條自己專屬的母親河。就像黃浦江之于上海、珠江之于廣州、香江之于香港..</p><p class="ql-block"> 在成都,這條母親河是府南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府南河,官方用名錦江,它并不是一條河,而是府河和南河的統(tǒng)稱。</p> <p class="ql-block"> 成都府南河系岷江水系流經(jīng)成都的兩條主要河流,都江堰引入的四條河中的一條:走馬河,它流到成都形成府河和南河,府河進(jìn)入成都市區(qū)后繞城北、東而流,南河繞城西、南而流在合江亭處匯合。匯合后稱府南河。</p><p class="ql-block"> 府南河沿岸不僅自然風(fēng)光旖旎,還有合江園、散花樓、望江樓等園林名勝賦予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錦江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府南河上白鷺灣</p> <p class="ql-block">滄浪橋與散花樓</p> <p class="ql-block">府河畔的蘭桂坊成都夜色</p> <p class="ql-block">東門碼頭</p> <p class="ql-block">府南河畔</p> <p class="ql-block"> 望江樓,位于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主要建筑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云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jì)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起來的。</p><p class="ql-block">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合江亭位于成都市府河與南河交匯成府南河之處。始建于1200年前,駛往東吳的萬里征帆就是從這里啟航;壘基高數(shù)尺,10根亭柱支撐著連體雙亭,構(gòu)思巧妙,意味雋永。拾級而上,二江風(fēng)物,盡收眼底。史載合江亭于唐代貞元年間由川西節(jié)度使韋皋始建,北宋重建,并達(dá)到鼎盛,成為官民宴飲,市井游玩的熱鬧場所。合江橋畔亦是時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明代辟有錦官驛,清代新置船稅所。</p> <p class="ql-block"> 安順廊橋位于成都府河與南河交匯處的合江亭旁,橫跨南河,安順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的建筑蹤跡可以追溯到元代。在馬可·波羅的游記中,安順廊橋是他印象中較為深刻的四座大橋之一。</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紀(jì)初,安順橋幾經(jīng)修建才得以恢復(fù)其大致的原貌。直到2000年成都府南河工程指揮部重新設(shè)計建造,經(jīng)過三年地精心雕琢,嶄新的安順廊橋于2003年8月3日亮相。</p><p class="ql-block"> 安順廊橋全長81米寬6米,有著明清風(fēng)格。橋面通道及欄桿均由青石制成,橋欄桿上雕有梅、蘭、竹、菊等代表中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圖案,橋墩上配有兩個水獸鎮(zhèn)橋。橋的兩側(cè)各有一座仿古牌坊,橋面和牌坊紅墻青瓦,飛檐翹角,曲欄回廊,高度濃縮了中華民族建筑風(fēng)格之精華。</p> <p class="ql-block"> 2300多年來,府南河靜靜穿城而過,成都的四季也在河水中悄然流轉(zhuǎn),眼角眉梢都被滋養(yǎng)出了一股子緩慢溫吞、淡然包容的氣韻。在這里,春可看綠柳秋可賞銀杏,夏有涼風(fēng)冬曬暖陽……</p><p class="ql-block"> 府南河畔,市井里弄的人間煙火與現(xiàn)代商業(yè)文明在融合中恣意生長,成都人的理想生活因此得以安放。</p><p class="ql-block"> 濯錦之江,源遠(yuǎn)流長!</p> <p class="ql-block">特別說明:</p><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文字來自網(wǎng)絡(lu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