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忱(1381-1453年),字恂如,號雙崖,江西吉安縣人。明朝初年名臣,財稅學(xué)家。</p><p class="ql-block">永樂二年(1404年),進(jìn)士出身,候補庶吉士,授文淵閣學(xué)士,擢刑部員外郎。浮沉官署二十年,未得升遷。洪熙元年(1425年),經(jīng)戶部尚書夏元吉舉薦,遷越府長史。宣德五年(1430年),得到閣臣楊士奇和楊榮賞拔,授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總督稅糧事宜?;砬焚x,修改稅法,屢請減免江南重賦。遷工部尚書,仍為巡撫,觸犯豪強利益,受誣罷職,致仕歸家。</p><p class="ql-block">景泰四年(1453年),去世,享年七十三,謚號“文襄”,著有《雙崖集》等。</p> <p class="ql-block">修葺一新的通往周忱故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僅成了一個旅游景區(qū)也是一個廉政教育基地,里邊翔實的介紹了周忱一生的事跡和貢獻(xiàn)</p> <p class="ql-block">周忱在江浙一帶倒是影響較大,那里的百姓紛紛為他建廟宇,甚至把他當(dāng)做神來供奉,而在他的家鄉(xiāng)似乎被遺忘了。</p> <p class="ql-block">歷朝皇帝都頒文祭祀,可見周忱之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周忱墓小時候就見過,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hù),直到去年才得到重新開發(fā)和修建</p> <p class="ql-block">這兩塊祭文碑足見周忱在當(dāng)時的影響,不過這是現(xiàn)代作品,第三塊應(yīng)該是原始的,雖然有點剝落,模糊,但字體遒勁有力,浩然之氣生焉。原始的兩塊碑都藏于第四張的“戶工尚書”里</p> <p class="ql-block">這些石像,石馬,石羊,石虎都是現(xiàn)代工藝制作的,沒有了歷史氣息以及時代的滄桑感,原來這些守護(hù)神不是被偷就是被破壞了,下面兩尊就是被損壞的最原始的很有歷史感的石馬和石虎,至于石像已不見蹤影。</p> <p class="ql-block">崇恩堂比較大,年代久遠(yuǎn),屬于祠堂,是族人祭祀議事的地方,兩邊墻上還有紅軍時候的一些標(biāo)語“要衣穿,要飯吃,就打到吉安去”,因此這里也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惜標(biāo)語沒拍下來,手機沒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