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時候,特別不愛聽這句話,過年還早著呢,臘八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那時候也沒點好穿的衣服,每天哆哆嗦嗦上下學,教室里只有一個小火爐子,還不舍得燒炭,回到家里只有白菜豆腐,有什么可開心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時候的臘八粥沒有現(xiàn)在這么“豪橫”, 能有江米和小米、黃米放在一起,揣點豇豆,加幾顆紅棗,紅通通地端上來,就夠會過日子了。江米和紅棗,都是端午節(jié)專門留過的,平時都是舍不得吃的。至于說葡萄干、薏米、蓮子啥的,根本沒見過,甚至沒聽說過。直到我女兒上小學三年級了,我才牛逼哄哄買了好多材料做臘八粥,結果黏糊糊一大鍋,做成了四不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實,臘八這個節(jié)日,原本是古印度人的節(jié)日,傳說是佛祖釋迦摩尼成道之日,為紀念佛祖成道受的苦難,故熬粥吃素以表心意。所以,民間都有“葷端午,素臘八”的傳統(tǒng),臘八這天,除了吃臘八粥,還要燉炒素菜,畢竟要紀念佛祖,怎么能吃葷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當然,還有傳說是朱元璋要飯的時候吃了百家飯,為了懷念這口記憶中的美食,規(guī)定了每年的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我是不認可的,中國人過個節(jié)日,總愛找個帝王將相抱大腿。我還是認可佛祖的這個紀念日,畢竟吃素這個習俗距離佛祖是最近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臘八菜,從南到北,都有不同的菜系,咱們小老百姓,也根本吃不起,所以民間大都是用豆腐、白菜、黃綠豆芽等冬日可見的食材來做。小時候,油是稀缺品,這一鍋素菜都看不見油星子,難吃得很?,F(xiàn)在日子好了,我當家,再也沒有遵守過這個習俗,只管好吃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天早上,我媽早早就起來了,揣豆子,熬粥,還嚇唬我和妹妹要早起,不然會“紅眼”。小時候著實害怕,所以我媽那里一生火,我便把眼睛睜開,死活不敢再睡了。當然也有睡過的時候,惶恐地起來,對著鏡子照半天,尋找“紅眼”的痕跡。妹妹卻不以為然,該睡還睡,也沒見眼睛變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長大了,再也不相信這些唬人的東西了,卻感覺節(jié)日不再好玩兒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臘八還有一個最好玩的項目,就是“敲冰”,也叫作“吃冰”,傳說是這一天吃冰治百病。這個玩意兒我是不相信的,寒冬臘月吃冰,只能越吃越病,怎么可能治百???不過,我覺得吃冰應該是對寒冬的一種尊重,畢竟都凍死寒鴉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方的古人“敲冰”,不是個難事,這個節(jié)氣,還怕沒有冰嗎?可是工業(yè)出現(xiàn)之后,冰可就不能隨意敲了,污染太嚴重,敲野外的冰來吃就等于吃毒了。于是,我爸就每個臘七的夜里,弄個搪瓷缸子,倒點開水,放點糖精(這個東西就不解釋了,說多了都是淚)蓋個盤子,以免有灰塵。臘八早上,粥和素菜我是不愛吃的,唯獨這甜生生的冰才是最愛,直到回城后吃上冰棍了,才覺得臘八的冰索然無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臘八這天,吃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一項“苦力活兒”,那就是剝蒜。臘八要腌蒜,準備正月里吃。腌蒜的陳醋,吃餃子是必須的,不是北方的,尤其不是山西的土著,根本無法理解這個味道。腌制完蒜的醋,那叫一個可口,味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有那些個碧綠的腌蒜,一個正月的油膩全靠它們來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作為小孩子來說,剝蒜簡直就是反人類的活動。坐在小凳子上,一顆一顆往出摳,小心翼翼,枯燥乏味。蒜要剝得恰到好處,不能傷了皮兒,否則腌制出來就發(fā)黑了。后來才知道,有些大蒜,為了保鮮,都拿激光打了一遍,腌得再久也不會變綠,不禁慨嘆最壞的還是人類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對于臘八粥的懷念,必須要提起金庸先生。一部《俠客行》,顛覆了我們所有人對于臘八粥的認知。俠客島,臘八粥,武林高手,武俠秘籍,哎呀媽呀,成年人的所有夢想被一碗臘八粥徹底搞定。人生的臘八粥有沒有味道,不是食材和火候,而是這碗粥有沒有夢想,星爺說了,沒有夢想,都是咸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臘八粥是什么?是尼瑪石破天的傻缺??!好吃不好吃還有什么意義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