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24屆北京冬奧會已經(jīng)完美落幕,中國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各國冰雪健兒逐冰追雪,表現(xiàn)出高超的精湛技術(shù),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讓我們度過了快樂的17天。在雙奧之城通過電視和三次親臨現(xiàn)場觀賞冬奧會,千載難逢,一生榮幸。</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體育運動愛好者和集郵愛好者,特將我長期集攢的430余枚各國冬奧會郵票制作成美篇:郵票里的冬奧會。</p><p class="ql-block"> 2022年第24屆冬奧會2月4日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是繼2008年中國舉辦第28屆夏奧會之后,奧運會再次與中國結(jié)緣。北京由此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奧會又舉辦冬奧會的“雙奧之城”。來自91個國家的2892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由387人組成,其中運動員176人,是參賽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冬奧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5年7月31日,北京獲得冬奧會的舉辦權(quán)。中國郵政于當(dāng)晚特別發(fā)行“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紀念郵票”,紀念這一重大歷史時刻。</p><p class="ql-block"> 郵票以中國書法“冬”字為主體,將抽象的滑道、冰雪運動形態(tài)與書法巧妙結(jié)合,“冬”字下方兩點順勢融為2022,輔以白雪覆蓋的長城襯托。</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15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發(fā)布儀式隆重舉行。為此,中國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兩枚。</p><p class="ql-block"> 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運用中國書法形態(tài),將厚重的東方文化與冰雪運動特征融為一體,形象地展示了冰雪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本套郵票整體面貌簡潔大氣,純白底色和會徽的紅黃藍色形成鮮明對比,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正式發(fā)布。為此,中國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兩枚。</p><p class="ql-block"> 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shè)計創(chuàng)造,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寓意創(chuàng)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xiàn)了追求卓越、引領(lǐng)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shè)計創(chuàng)造,“中國紅”的色調(diào)渲染了2022年中國春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身體發(fā)出光芒,寓意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代表了友愛、勇氣和堅強。</p><p class="ql-block"> “冰墩墩”一墩難求,成為冬奧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3日中國郵政發(fā)行北京2022年冬奧會競賽場地紀念郵票一套四枚和小型張一枚。</p><p class="ql-block"> 國家速滑館被稱為“冰絲帶”,它完美地將中國文化融入其中,場館外墻有玻璃制作的22道裝飾條,寓意“北京2022”?!敖z帶”外立面透明的玻璃體上裝飾著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紋,將冰雪元素與“誰持彩練當(dāng)空舞”的中華詩意之美融為一體。</p><p class="ql-block"> 小型張根據(jù)場館的結(jié)構(gòu)特點,采用橢圓形郵票幅展現(xiàn),并在邊飾中點綴雪花圖形。</p> <p class="ql-block"> 首鋼滑雪大跳臺是北京賽區(qū)6座場館中唯一的雪上競賽場館,其外型酷似一只“水晶鞋”,又因其設(shè)計靈感源于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故又得名“雪飛天”,寓意在空中飛翔,加上與旁邊遺留的4個鋼廠冷卻塔相得益彰,整個賽區(qū)分外酷炫,一問世便獲贊無數(shù)。賽道長164米,最高處高60米。</p> <p class="ql-block"> “冰立方”由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變身,通過在泳池上方加裝制冰設(shè)施,實現(xiàn)水與冰的互換。</p> <p class="ql-block">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昵稱“雪如意”,形如中國傳統(tǒng)吉祥飾品“玉如意”,寓意如意吉祥,事事如意?!把┤缫狻睒?biāo)準跳臺落差114.7米,大跳臺落差136.2米,雪上“飛人”比賽時將從“雪如意”跳臺頂端相當(dāng)于40層樓高的位置滑下,從上俯視整個場館和周邊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被形象稱為“雪游龍”,采用了中華文化圖騰“龍”的創(chuàng)意,由16個角度、傾斜度各異的彎道,包括世界上非常少見的360度回旋彎賽道,俯瞰正如一條蜿蜒的游龍盤踞在山脊之上。位于延慶小海坨山南麓,是國內(nèi)首條、亞洲第三條、世界第17條雪車雪橇賽道,全長1975米,落差超過12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7日發(fā)行的會徽個性化服務(wù)專用郵票一套兩枚,附票帶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者”標(biāo)志和文字,標(biāo)志顏色由紅色、黃色組成,代表熱情和歡迎。標(biāo)志以國際通用手勢“我愛你”為設(shè)計理念,體現(xiàn)國際化、時尚化、年輕化。通過飄逸、動感的飄帶形式,表達“心動”的感覺,體現(xiàn)“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愿望。</p><p class="ql-block"> 標(biāo)志上半部圖形由寓意連勝的“VVV”組成,象征志愿者“手拉手”參與冬奧服務(wù)的熱情;圖形下半部“笑臉”表達了“奉獻、愛與微笑”的主題。北京冬奧會1萬8千多名志愿者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得到國際奧委會和全體參賽運動員的高度贊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屆冬奧會的舉辦十分離奇,雖然奧林匹克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想單獨設(shè)立冬奧會,但一直遭受重重阻撓。直到1924年,在法國的夏蒙尼以“國際冬季體育周”的名義,吸引了16個國家的294人參加比賽,后來被追認為首屆冬奧會。</p> <p class="ql-block"> 1928年第2屆冬奧會在瑞士的圣莫里茨舉行,氣溫異常,滑雪比賽在25度的炎熱天氣進行,有些比賽項目干脆取消。</p><p class="ql-block"> 1932年第3屆冬奧會在美國的普萊西德湖舉行,美國遭遇經(jīng)濟大消條,籌資十分困難。冬奧會自本屆開始發(fā)行紀念郵票。</p><p class="ql-block"> 1936年第4屆冬奧會在德國的加米施-帕藤基興舉行,奧運會第三次冬奧、夏奧在同一年由同一個國家承辦,也是最后一次。</p><p class="ql-block"> 1948年第5屆冬奧會在瑞士的圣莫里茨舉行,因二戰(zhàn)原因,距離第4屆冬奧會已過12年 ,冬奧會成功恢復(fù),德國、日本被拒之門外。</p><p class="ql-block"> 1952年第6屆冬奧會在挪威的奧斯陸舉行,首次進行火炬接力。</p> <p class="ql-block"> 1956年第7屆冬奧會在意大利的科爾蒂納佩佐舉行,首次對冬奧會舉行了電視實況轉(zhuǎn)播,前蘇聯(lián)的參賽引人關(guān)注。</p> <p class="ql-block"> 1960年第8屆冬奧會在美國的斯闊谷舉行,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建有專門的運動員村。</p> <p class="ql-block"> 1964年第9屆冬奧會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舉行。</p> <p class="ql-block"> 1968年第10屆冬奧會在法國的格勒諾布爾舉行。</p> <p class="ql-block"> 1972年第11屆冬奧會在日本的札幌舉行,這是冬奧會第一次在歐美之外的國家舉辦。</p> <p class="ql-block"> 1976年第12屆冬奧會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舉行,本由美國丹佛舉辦,后因市民反對,因斯布魯克臨時接棒。</p> <p class="ql-block"> 1980年第13屆冬奧會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人造雪被首次使用在賽場上,從此冬奧會再不用“看天吃飯”了,比賽也更具觀賞性。</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代表團在1979年國際奧委會會議上恢復(fù)合法席位后,第一次參加冬奧會,28名男女運動員參賽,由于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無一人進入前6名。</p><p class="ql-block"> 為了紀念中國首次參加冬奧會,我國發(fā)行一套四張郵票。</p> <p class="ql-block"> 1984年第14屆冬奧會在前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現(xiàn)屬波黑)舉行。</p> <p class="ql-block"> 1988年第15屆冬奧會在加拿大的卡爾加里舉行,冬奧會第一次會期達16天,跨三個周末。</p> <p class="ql-block"> 1992年第16屆冬奧會在法國的阿爾貝維爾舉行,這是冬奧會最后一次與夏奧會在同一年舉辦,此后每隔兩年輪流舉辦。中國隊奪得3枚銀牌,這是中國第一次在冬奧會上獲得獎牌。</p> <p class="ql-block"> 1994年第17屆冬奧會在挪威的利勒哈默爾舉行,第一次冬奧會、夏奧會相隔兩年舉辦。</p> <p class="ql-block"> 1998年第18屆冬奧會在日本的長野舉行,26年后日本又迎來了冬奧會,男子冰球項目向職業(yè)運動員開放。</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第19屆冬奧會在美國的鹽湖城舉行,楊揚取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兩項冠軍,實現(xiàn)了中國代表團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 2006年第20屆冬奧會在意大利的都靈舉行,人口超過99萬的都靈是截止當(dāng)時舉辦過冬奧會城市中最大的一個。中國隊獲得2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2010年第21屆冬奧會在加拿大的溫哥華舉行。中國隊奪得5枚金牌,創(chuàng)造了參加冬奧會以來的最好成績,王濛成為中國首位單屆冬奧會獲得3枚金牌的運動員。</p><p class="ql-block"> 2014年第22屆冬奧會在俄羅斯的索契舉行,冬奧會火炬首次抵達北極和外太空。中國隊奪得3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2018年第23屆冬奧會在韓國的平昌舉行,開幕式代表團入場,除了永久享受首個入場榮譽的奧林匹克運動發(fā)祥地希臘代表團外,其余代表團按照東道主國家韓國的文字順序入場。中國隊獲得1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北京冬奧會設(shè)立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qū)。世界各國冰雪健兒在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奮勇拚搏、超越自我。</p> <p class="ql-block">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簡稱速滑,是以冰刀為工具,在400米跑道上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運動項目,比賽分為個人賽、團體追逐和集體出發(fā)三種形式,1676年,第一次滑冰比賽在荷蘭舉行,是滑冰運動歷史最為悠久、開展最為廣泛的項目,自法國第一屆冬奧會以來一直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14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 速度滑冰是中國最早躋身世界前列的冬季項目。1963年在世界男子速滑錦標(biāo)賽中,羅致煥打破賽會記錄,成為中國冬季運動史上第一位世界冠軍。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葉喬波獲得女子500米銀牌。2014年索契冬奧會,張虹奪得女子1000米金牌,這是中國首次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的金牌。本屆冬奧會,高亭宇奪得男子500米金牌,為中國男子速度滑冰實現(xiàn)了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起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加拿大,1992年成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短道速滑是一項由多名運動員利用冰刀在短距離橢圓形賽道決勝負的競賽項目。比賽中,控制與反控制、超越與反超越的場面令人目不暇接,競爭異常激烈,勝負常在毫厘之間,極具觀賞性.是集速度、技巧、戰(zhàn)術(shù)與智慧為一體的冰上運動項目。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9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楊揚奪得女子500米、1000米兩枚金牌,實現(xiàn)了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都靈和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王濛共獲四枚金牌,成為獲金牌最多的中國運動員。</p><p class="ql-block"> 本屆冬奧會中國隊獲得首次設(shè)立的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男子1000米(任子威)兩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 花樣滑冰(FIGURE SKATING):誕生于18世紀的英國,后相繼在德國、美國、加拿大迅速開展,并于1908年的倫敦夏季奧運會上成為比賽項目?;踊鶎⒈霞夹g(shù)技巧與音樂、舞蹈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將音樂美、姿態(tài)美和力量美有機結(jié)合,成為最受大眾喜愛的冬季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在音樂伴奏下,表演預(yù)先以技術(shù)動作為基礎(chǔ)編排的節(jié)目,比賽分為單人滑、雙人滑、冰上舞蹈和團體賽。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5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1994年,陳露在挪威冬奧會上奪得女子單人滑銅牌。2010年在溫哥華冬奧會上,申雪和趙宏博實現(xiàn)了中國花樣滑冰在冬奧會上金牌的突破。</p><p class="ql-block"> 2022年北京冬奧會,隋文靜、韓聰繼平昌冬奧會獲得銀牌后,奪得雙人滑金牌,終于圓夢冬奧賽場。</p> <p class="ql-block"> 冰壺(CURLING):一項以團隊為單位,在冰上進行的投擲性競賽項目,起源于蘇格蘭,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比賽雙方需要通過對本方擲出冰壺的布局來完成冰面上的博弈,故被稱為“冰上的國際象棋”,共設(shè)3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中國冰壺運動雖然起步較晚,但成績進步很快。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中國女隊參加冰壺比賽就獲得銅牌,中國男隊也獲得了第四名。</p> <p class="ql-block"> 冰球(ICE HOCKEY):起源于加拿大,1875年第一次有記錄的正式室內(nèi)冰球賽在蒙特利爾舉行。這項快節(jié)奏、激動人心的冰上集體對抗性競賽運動在美國和加拿大廣為流行。比賽時六人組成一隊,兩隊選手力圖將橡膠冰球擊入對方球門。冰球比賽變幻莫測,充滿刺激,擁有眾多狂熱的粉絲。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2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我國在1976年才有了第一座室內(nèi)冰場,1994年男子冰球隊曾一度排名世界第20位。1998年,女子冰球隊在日本長野冬奧會上獲得第四名的佳績。</p> <p class="ql-block"> 冰球比賽中高速運動可達到40千米的時速,要保持對冰球的控制、過人、射門,運動員需要閃電般的反應(yīng),由于體能消耗驚人,每名隊員一般在場上拚搶兩分鐘就會被輪換。</p> <p class="ql-block"> 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 起源于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周邊國家,1936年成為冬奧會比賽項目。高山滑雪主要有四種類型的比賽,滑降和超級大回轉(zhuǎn)偏重速度,回轉(zhuǎn)和大回轉(zhuǎn)則更考查技術(shù)。高山滑雪落差大,速度快,地型復(fù)雜,滑行時速一般在100公里以上,在高速滑降尤其是轉(zhuǎn)彎降速和跳躍著地時,身體承受的重力特別大,大部分沖擊力由腿部來承受,上肢和胳膊主要用來保持平衡。運動員必須擁有堅定的信念,具備強健的體格,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出色的平衡技巧,才能一氣呵成,險中求勝。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11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我國受制于群眾基礎(chǔ)和場地條件,高山滑雪發(fā)展比較緩慢。本屆冬奧會中國參加了高山滑雪所有小項比賽,即使難度最大的滑降項目也能順利完賽。孔凡影一人參加6個項目比賽,其中滑降、超級大回轉(zhuǎn)、混合團體三項,是我國首次參賽的“破零”項目,意義非凡??追灿叭〉酶呱交┡尤艿?5名,這是中國選手在冬奧會高山滑雪項目中的歷史最好成績。</p> <p class="ql-block"> 幾個回轉(zhuǎn)項目的比賽規(guī)則大同小異?;剞D(zhuǎn)是高山滑雪項目中線路最短、旗門最多、轉(zhuǎn)彎技術(shù)要求最高的單項比賽。大回轉(zhuǎn)是一項結(jié)合了回轉(zhuǎn)技術(shù)與滑降速度的比賽項目,速度比回轉(zhuǎn)快 、比滑降慢,技術(shù)要求比回轉(zhuǎn)低、比滑降高。而超級大回轉(zhuǎn)是融合了滑降和大回轉(zhuǎn)的概念,比賽場地和旗門標(biāo)識更接近大回轉(zhuǎn),賽道多坡,呈波浪形。</p> <p class="ql-block"> 自由式滑雪(FREESTYLE SKIING):是在高山滑雪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一個運動員腳踩雙板滑雪的項目,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20年代的挪威。自由式滑雪是高難度技能項目,被譽為冰雪項目中的極限運動,共設(shè)13枚金牌。它的六個分項(空中技巧、U型場地技巧、雪上技巧、坡面障礙技巧、障礙追逐、大跳臺)都要求運動員具備超出常人的勇氣、華麗的技巧和嫻熟的技術(shù),十分刺激且極具觀賞性。</p> <p class="ql-block">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Aerials):起跳臺高度約4米,運動員借助起跳臺飛躍到空中,最高點與著陸點的高差能夠達到20米,比跳水10米臺高一倍。運動員完成的動作包括三部分:騰空占總分的20%,空中動作占50%,落地動作占30%。早在1989年,我國就開始舉行空中技巧訓(xùn)練,作為我國雪上項目取勝的突破口,2006年都靈冬奧會,韓曉鵬奪得男子冠軍,16年后的北京冬奧會更進一步,齊廣璞和徐夢桃分別獲得空中技巧男女冠軍。中國隊獲得首次設(shè)立的空中技巧混合團體銀牌。</p> <p class="ql-block"> 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Ski Halfpipe):是一項從傾斜的半圓筒形斜坡往下滑行,并展現(xiàn)跳躍、回轉(zhuǎn)等空中技巧的比賽。運動員通過起跳、騰空、抓板、轉(zhuǎn)體等技術(shù)動作的銜接,贏得裁判的認可和觀眾的掌聲。本屆冬奧會,谷愛凌為中國贏得女子U型池首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 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Ski Slopestyle):賽道共六個分段,從高處的起點出發(fā), 運動員要在臺、軌等不同形狀的障礙上完成騰躍、旋轉(zhuǎn)等輾轉(zhuǎn)騰挪動作,后三個分段主要比空中翻轉(zhuǎn),運動員要利用滑行速度和坡上的跳臺,騰空后完成旋轉(zhuǎn)滾翻等高難動作。北京冬奧會,谷愛凌奪得該項目的銀牌。</p> <p class="ql-block"> 自由式滑雪大跳臺(Ski Big Air):是在一個仰角的跳臺上,完成跳躍翻轉(zhuǎn)、展現(xiàn)姿態(tài)美感的比賽。谷愛凌獲得中國女子大跳臺首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 單板滑雪(SNOWBOARD):源于沖浪運動,美國是起源地,1998年進入冬奧會。運動員雙腳踩一塊滑雪板或在規(guī)定的山坡線路上快速回轉(zhuǎn)和滑降,或在特定場地內(nèi)完成各種高難度滑雪動作。單板滑雪不使用滑雪杖,運動員主要利用雙腳起跳和控制方向。單板滑雪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的時候,曾被有些人貼上了“叛逆少年”的標(biāo)簽,如今已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單板滑雪變成了時尚、新潮的代名詞,讓青少年著迷。單板運動員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勇敢、自信、喜愛冒泡,同時還要具備表演藝術(shù)家的天賦。單板滑雪項目共設(shè)11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中國2003年組建單板滑雪國家隊,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劉佳宇獲得單板滑雪U形場地技巧女子銀牌。北京冬奧會,17歲的蘇翊鳴為中國奪得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金牌和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銀牌。</p> <p class="ql-block"> 越野滑雪(CROSS—COUNTRY SKIING):起源于北歐國家,有數(shù)百年歷史。越野滑雪是最原始的冬季運動之一 ,是一種借助滑雪工具,運用傳統(tǒng)式和自由式兩種技術(shù)滑行于山丘雪原的雪上運動項目,也被稱為“雪上馬拉松”。傳統(tǒng)式技術(shù)的比賽,運動員的兩個滑雪板必須放在事先在賽道上軋出的兩條雪槽,只能前后發(fā)力滑行。而自由式技術(shù)沒有動作限制,以向兩側(cè)發(fā)力為主。越野滑雪共設(shè)12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我國越野滑雪訓(xùn)練環(huán)境存在局限性,運動員在技術(shù)和體能上都有不足。</p> <p class="ql-block"> 越野滑雪距離較長,對運動員的耐力、平衡能力和意志力是巨大的考驗。</p> <p class="ql-block"> 跳臺滑雪(SKI-JUMPING):起源于挪威,1866年就舉行了首次跳臺比賽。跳臺滑雪是一項在專門跳臺上比拚跳躍距離和動作姿態(tài)的雪上競技運動。跳臺滑雪比賽主要根據(jù)跳躍距離計算距離分,同時也根據(jù)起跳、飛行和落地姿態(tài)評出動作姿態(tài)分。跳臺區(qū)分為標(biāo)準臺和大跳臺。北京冬奧會標(biāo)準臺從臺端到K點(著陸區(qū)的評分坐標(biāo)原點,相當(dāng)于及格線)的距離為95米,大跳臺的距離為125米。跳臺滑雪共設(shè)5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跳臺滑雪在中國起步較晚,參加訓(xùn)練人數(shù)有限,競技水平提升緩慢。</p> <p class="ql-block"> 跳臺滑雪是勇敢者的游戲,運動員必須有“一顆大心臟”,以及鋼鐵般的神經(jīng)和高度清醒的頭腦。運動員在敏捷有力的起跳后,身體以接近水平方向在空中飛翔,直到最后一刻才把雪板放下,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輕盈地著陸。頂尖的跳臺滑雪運動員是從五、六歲就開始進行跳躍訓(xùn)練,逐步建立起從更高處跳躍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冬季兩項(BIATHLON):歷史悠久,起源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1767年挪威舉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冬季兩項比賽。冬季兩項是越野滑雪和射擊相結(jié)合的運動,要求運動員身著越野滑雪裝備,背負專用小口徑步槍,每滑行一段距離進行一次射擊,最先到達終點者即為優(yōu)勝。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11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1998年長野冬奧會,我國運動員于淑梅獲女子短距離7.5千米第五名,是迄今為止中國冬季兩項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的最好成績。</p> <p class="ql-block"> 北歐兩項(NORDIC COMBINED):包括跳臺滑雪和越野滑雪,起源于挪威、芬蘭等北歐國家,號稱“選拔最優(yōu)秀雪上運動家”的項目。它與冬季兩項都含有越野滑雪,不同的是冬季兩項的射擊變成了跳臺滑雪,運動員先進行跳臺比賽,然后根據(jù)成績排出越野滑雪出發(fā)的順序,運動員需要跳臺滑雪的勇氣、越野滑雪的耐力以及兩者的技術(shù),被認為是冬奧會難度最大的比賽,目前僅有男子項目,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3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中國在北京冬奧會之前的三屆冬奧會均無運動員具備參賽資格。北京冬奧會我國歷史上首次進入北歐兩項賽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點燃主火炬之一的趙嘉文是我國首位參加并完賽北歐兩項比賽的運動員。</p> <p class="ql-block"> 雪車(BOBSLEIGH):起源于瑞士,由雪橇發(fā)展而來,是速度最快的冬季項目之一,是一項由一名或多名車手駕駛可操控方向的雪車,在U形冰質(zhì)賽道上進行的競速比賽,雪車最高時速可達165千米,高速通過賽道彎道時,運動員通常要承受自身體重4-5倍的重力,360度的全旋彎道是本屆冬奧會賽道的亮點。北京冬奧會雪車項目有男女雙人、男子四人、女子單人,共設(shè)4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 男子四人雪車:一架符合奧運會標(biāo)準的四人雪車,價格在三萬美元以上。</p> <p class="ql-block"> 鋼架雪車(SKELETON):起源于瑞士,又稱俯式冰橇,因早期使用鋼為制造材料,橇體類似人體骨架,被命名為“鋼架雪車”。運動員頭部向下,俯臥在鋼架雪車上,承受著近自身5倍的重力,以高達135公里的速度,沿彎曲的冰道滑行向下,近乎“貼地飛行”,又被稱為“冰上俯沖機”。由于比賽極具危險性,主辦方曾經(jīng)兩次以安全為理由,長時間將鋼架雪車排除在冬奧會之外,直到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終于第三次歸來。北京冬奧會共設(shè)兩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2015年中國鋼架雪車國家隊成立,在北京冬奧會上,閆文港拚得一枚男子鋼架雪車銅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枚鋼架雪車冬奧會獎牌。遺憾的是目前還缺少鋼架雪車的郵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雪橇(LUGE):起源于瑞士,1883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國際雪橇比賽”。雪橇是一種由運動員雙腳向前仰面平躺在雪橇上,在傾斜冰道上滑行的高速滑降運動,以千分之一秒來計算成績,其時速可高達145千米。雪橇運動員需要擁有堅強的意志、靈敏的反應(yīng)和非常強的爆發(fā)力、協(xié)調(diào)性,能在高速滑行中沉著冷靜地操控雪橇。北京冬奧會雪橇設(shè)4枚金牌。</p><p class="ql-block"> 我國在2015年組建國家雪橇隊。北京冬奧會上,國家雪橇隊首次進入冬奧會賽場。</p><p class="ql-block"> 北京冬奧會三種滑行項目的區(qū)別:雪車是運動員坐著,鋼架雪車是運動員趴著,雪橇是運動員仰著。</p> <p class="ql-block"> 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奪得9枚金牌,獎牌數(shù)達到15枚(9金4銀2銅),創(chuàng)造自1980年征戰(zhàn)冬奧會以來的歷史最佳戰(zhàn)績,中國體育競技“夏強冬弱”的問題和中國冰雪運動“冰強雪弱”的局面都得到很大改觀,相信我國冰雪運動在未來將會有更快、更大的發(fā)展,成為冰雪運動大國。</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美篇祝賀中國冰雪健兒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p><p class="ql-block"> (此美篇中有關(guān)冬奧會的郵票中,除中國以外,匈牙利最多,其次是前蘇聯(lián),其他國家有圣馬力諾、列支敦士登、前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羅馬尼亞、波蘭、美國、尼加拉瓜、厄瓜多爾、日本、柬埔寨、老撾、越南、朝鮮、不丹、坦桑尼亞、幾內(nèi)亞比紹、加蓬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