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袁劍毅</p><p class="ql-block">(本文于2022年2月8日刊登在北美《世界日報》家園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深冬的洛杉磯,雨季不期而至。大雨過后,東北邊海撥 4,000 英尺以上的群山,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銀裝素裹的山峰一片白皚皚,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地發(fā)亮,讓人有身處雪鄉(xiāng)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出生在中國大陸南方的我,從小就伴隨著風雨長大,從未見過下雪。對于雪的認知,幾乎全部來自書本和電影。正因為如此,一直有個愿望,能到下雪的地方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成年后,到了廣州唸書和工作。這里從家鄉(xiāng)往北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寒冬時的溫度比家鄉(xiāng)低了幾度,攝氏零度也是常有的事,但畢竟雪不過嶺南,從未遇過下雪。在廣州生活的十幾年里,曾多次到北方出差,不巧的是,幾乎都是在暑假期間,不是下雪的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移民來到了洛杉磯,當年的冬天第一次看到了遠山的雪景,心中十分雀躍,以為到了雪鄉(xiāng),可以盡情享受下雪帶來的樂趣了。可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每年的冬天,有許多時候雪線從 4,000 英尺下降到了 1,000 英尺,可洛杉磯盆地的平原地帶,始終不見下雪。</p><p class="ql-block"> 翻開資料一查,原來洛杉磯屬地中海氣候,平原地帶下雪的機會不多。據(jù)記載,洛杉磯盆地前一次下雪是在 1962 年,距今已是 60 年了。不過,希望還是有的,前年冬天,洛杉磯東部的庫加蒙卡牧場市居然下了一場小雪,人們奔走相告,為長年受干旱和山火折磨的洛杉磯人帶來了雪的佳音。只不過,下雪的地方離我居住的地方有點遠,再一次與下雪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雖然住在洛杉磯年年盼雪不果,不過,在洛杉磯千里之外的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我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下雪。 </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我從洛杉磯出發(fā),駕車前往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探訪朋友。當車子行至愛達荷泉(Idaho Springs)小鎮(zhèn)時,天空正在下雪,公路兩旁到處一片白茫茫。我興奮莫名,雖然這只是一場小雪,但對我來說,已足夠驚艷!畢竟,這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下雪!</p><p class="ql-block"> 我把車停下來,走出車外,只見雪花從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下來,像棉絮,又像碎花,悠悠然地灑落在身上。我怱然發(fā)現(xiàn),雪不像雨,不會全身濕透,驚喜之間,我這個多見風雨少見雪的人,終于理解了 “雨惹人愁,雪惹人喜”這句話的涵義。望著公路兩旁的杉林,雪花在林間飛舞,一時間,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實境出現(xiàn)在眼前,令我陶醉不已。</p><p class="ql-block"> 一個星期后,回程路上,在新墨西哥州的蓋洛普(Gallup)小鎮(zhèn),傍晚時分再次遇到了下雪。這場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整輛車子被雪覆蓋,就像披上了一身白色的絨毯。這兩場巧遇的小雪,終于圓了我?guī)资甑南卵簟?lt;/p> <p class="ql-block"> 其實,在上世紀的前半段,洛杉磯盆地曾多次下雪,有時相隔一年,有時相隔幾年??墒?,從 1962 年開始,就再也沒有下雪的記錄了,原因是不是與氣候暖化有關,不得而知。不過,非常明顯的是,近十多年來,洛杉磯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化,雨水極少,旱情嚴重,因干燥而引發(fā)的山火一波又一波,給居民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在這種氣候環(huán)境下,平原地帶下雪應該是沒有條件了。</p><p class="ql-block">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人們已經(jīng)開始關注氣候暖化的議題。前不久。在聯(lián)合國召開的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上,與會 200 多個國家通過了一份協(xié)議,要求各國攜手合作,盡可能地減少碳排放。如果這份協(xié)議能落實執(zhí)行,氣候暖化將會受到控制,這樣的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洛杉磯盆地再次下雪,應該不是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