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誦讀:海燕/九月/荷塘秋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時不時的看見我的父母雙親,隔三差五的就抱著碾棍轉(zhuǎn)圈!碾盤上,有時是黃燦燦的玉米,有時是粒粒飽滿的小麥,人工推著石滾轉(zhuǎn)上一會,谷物就漸漸的成了細粉!最常見的還是父親推碾子的時候多一些;因為母親是裹腳,走路的時候,是用腳后跟先著地,走路很慢,體力也不支!所以父親常常在下班后,一個人推著石碾轉(zhuǎn)呀轉(zhuǎn),待碾盤上的谷物壓碎了,母親就把石磨上碾壓過的糧食,往石碾中間堆一下,等父親推著碾棍再轉(zhuǎn)上一會,碾盤上的谷物漸漸壓成粗細不均的面粉。這時母親用細籮,把壓細的面粉篩出來,粗的再放在石碾上繼續(xù)碾壓……在母親篩面粉時,父親才能在木凳子上坐下來,用爺爺留下來的玉嘴長煙袋,裝上旱煙,吧嗒吧嗒的抽幾口,也趁此功夫歇一會兒。每逢這時,我總覺得很心疼父親,就拿羊肚子毛巾給他擦擦汗,父親在我幼小的心里,總是很偉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記憶中,我們家是鄉(xiāng)鎮(zhèn)里那種典型的四合院,除了北屋正堂;還有東西屋和南屋。最西南角是豬圈!我家的石碾就安在很簡陋的南屋里!它像征著我們家的血脈!是家里地位很高的一個大件。它幫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姊妹八個!每到過年,往門上貼對聯(lián)時,父親總會把碾滾子上也倒著貼上一個大福字,寓意是福來到了!我還清楚的記得:石碾閑置時,我躲在碾滾子身后,與弟弟玩捉迷藏游戲的情景。所以對石碾印象特別深!據(jù)說老家正月初十是石頭的生日。在這一天家家要包餃子供石頭,理所當然就先供奉石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來,父母又在那推著碾子轉(zhuǎn)呀轉(zhuǎn)……碾盤上一片一片的是白白的地瓜干,那大大的石滾壓在地瓜干上面,發(fā)出啪拉、啪拉清脆的聲音,不大一會地瓜干就成了粗細不勻的地瓜面。那時候家里窮,我父母生我們八個孩子,我排行老七,身下有一個比我小三歲的弟弟。我有四個哥哥,兩個姐姐,雖然大姐與大哥巳經(jīng)工作了,她們住工廠不回家吃飯,那時爺爺奶奶還健在,加父母共十囗人吃飯,這十口人吃飯,做饃饃,烙餅。所有吃的面粉,全是用石碾壓出來的。谷物在碾壓之前,母親都要把糧食倒進一個很大的缸盆里,用水撈一撈(就是洗一遍)。因為人口多,吃的多,有時感覺大部分時間,父母都在推著碾子轉(zhuǎn)呀轉(zhuǎn)的。推一次碾子壓出來的面粉,最多只能吃十天八天的。所以推碾子是我們家間隔時間最短,次數(shù)最多的,也是一份必須干的體力活,有時我也幫父親推幾圈,那時我年令也就在六,七歲的樣子,是小孩子對什么都好奇的年令,拼盡吃奶的力氣推著碾棍走不了幾圈,就累的氣喘吁吁。所以石碾是我童年時感覺最親切,印象最深的一種大型工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石碾雖然家家都得用,但也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家中沒有石碾的人家,只有借鄰居家的用!我們家的石碾,鄰居們常常來借用!我的父母很仁厚!石碾子閑著,哪位父老鄉(xiāng)親想要借用,只要提前打個招乎,鄰居們盡管隨便用!有的時候鄰居還要排隊,誰來的早,誰就先用!有好多次,我放學回家時,看見院子里有好多人,那一定是排隊推碾子的鄰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有一次放學回家,看到院子里熙熙攘攘的很多人在碾房門口!我擠到近前一看:哇塞!一頭小毛驢兒,在拉著碾滾子轉(zhuǎn)呀轉(zhuǎn)的!小毛驢的眼晴還被一塊厚厚的黑色棉布擋著,大概是怕小驢轉(zhuǎn)迷糊了,就不玩活了吧!毛驢拉著石碾走的很快!碾盤上是金黃色的玉米,已經(jīng)成了碎粉,母親樂的合不攏嘴!父親也高興地笑著。我也很驚喜,看著這溫順的小毛驢,在替父母拉碾,我不再擔心爸媽挨累了!原來,哥哥姐姐心痛我的父母受累,上班掙了錢給家里買了這頭小毛驢。從此,父母不用再推著碾棍轉(zhuǎn)圈了,省了他們的很多力氣!鄰居們聽說后,都來我家圍觀,看個仔細,他們臉上洋溢著羨慕的表情,象我家添置了一匹寶馬似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長在五、六十年代的人都會記得石碾與石磨!(石磨是推糧食糊用的它不常用),只有石碾是最長用的工具,它是幾代人刻骨銘心的記憶!石碾文化也是華夏燦爛文明里的一朵美麗浪花!這個相對比較笨重的,原始的生產(chǎn)面粉的工具,是在石臼搗面時期之后,能把整粒的糧食壓成面粉的;最快捷的唯一的工具!雖發(fā)明人無法考證,但它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聰明與智慧!用它壓成的面粉既純凈又綠色,做出來的饃饃既松軟又香甜,養(yǎng)育了一代代的華夏兒女!也養(yǎng)育了我們一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回老家探望年已古稀的父母時!當回望小時候與我為伴的、我特別喜歡的石碾!它們也巳老去了,老的彎下了腰,孤零零的癱放在院子的角落,碾滾與碾臺也早已分離!碾架和碾棍也不知去向!它曾為人類的飲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后它悄悄的掩蓋了自己的神圣,默默地完成了一個時代的使命!替代它們的是用電力帶動的粉碎機!新時代的人們,把古代的容器、青銅器,古文字等都會被收藏家視為國家的瑰寶和文物進行收藏!只有石碾與石磨,被人們廢棄在荒郊野外或各個角落!隨著人民生活的漸漸提高,粉碎機壓出的面粉,既快捷又細膩,可是怎么也吃不石碾壓出的面粉那純樸和清香的味道!那是家鄉(xiāng)唯一的味道!那是我日思夢想的鄉(xiāng)愁!憨厚而默默無聞的石碾,在我的心目中,曾經(jīng)是那樣的高大,它似乎是有靈性,常常在我的夢中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年輕的一代人,已經(jīng)對石碾沒有了概念!不知道他們的父輩是吃石碾壓出的面粉長大的,而后才孕育了他們!但愿我在此留下這些文字,能意示盛世中國的下一代人,了解老一輩人的無奈與辛苦!再過若干年后,在這些文字、文化的啟示中,但愿他們對落后的舊中國,了解的更深刻一些。對當今富饒的中國更懷感恩的心!愿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年輕一代,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創(chuàng)新主力!創(chuàng)造出更具魅力更有前景的生產(chǎn)工具!</p><p class="ql-block">那既費時又費力,靠石碾壓出的面粉供人們飲食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每當回想起來的時候還真的有一些眷戀與感慨;這是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送舊迎新,是規(guī)律,是正常的年輪!舊的東西,已隨歲月淡忘在人們的記憶中,舊的文化會被一浪勝過一浪的新潮文化沖淡!用石碾子的時代將永遠成為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注:文中提到的石臼也是一種古代人用來粉碎糧食的工具,它效率很低!是在發(fā)明石碾之前農(nóng)村用來搗面粉的!</p><p class="ql-block">2022.2.8日完搞</p><p class="ql-block">圖/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曲/光陰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