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 年年興旺 事事如意 <br>東北虎 虎虎生威 歲歲平安 <p class="ql-block">日暮辭遠(yuǎn)公,虎溪相送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浩然《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yè)二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江西九江廬山東林寺前,有一條小溪叫虎溪。相傳,東晉時期慧遠(yuǎn)法師在東林寺深居簡出,“影不出山,跡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從不逾越寺門前的虎溪。如果過了虎溪,寺后山林里的老虎就會吼叫起來。有一次,詩人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訪,與慧遠(yuǎn)談得投機(jī)。送行時不覺過了虎溪,直到后山的老虎發(fā)出警告的吼叫,三人才恍然大悟,執(zhí)禮而別。此后“虎溪”便成了典故,常被用于詩詞創(chuàng)作中。孟浩然此處將易、業(yè)二公比作遠(yuǎn)公,寫出了他們?nèi)讼嗾勆鯕g,不忍分別的場景。</p> 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送僧歸太白山·賈島》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br><br>——李白《金陵三首》(其一)<br><br>李白有沒有遇到過真虎,我們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李白多次造訪過有著“虎踞龍盤”之稱的金陵城。而且,李白有嚴(yán)重的“金陵情結(jié)”,他到訪金陵的次數(shù)多得恐怕自己也數(shù)不清了,可以稱得上是 “精神金陵人”。他甚至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稱自己本來就是金陵人:“白本家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咸秦,因官寓家。”有人統(tǒng)計過,李白寫金陵的詩大概有七十多首,他遍覽金陵名勝,鳳凰臺、長干里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也留下了他膾炙人口的名篇。有趣的是,五百年前,諸葛亮途經(jīng)金陵,覺得“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勸吳帝孫權(quán)遷都至此。五百年后,李白也勸唐王朝遷都金陵,在《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中大談遷都金陵的好處。不同的是,唐王朝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罷了。 寒草煙藏虎,高松月照雕。<br>——賈島 《寄龍池寺貞空二上人》 龍池護(hù)清激,虎節(jié)到深邃?!顿浬ㄈ弧ゎ佌媲洹? 有國有家皆是夢,為龍為虎亦成空?!渡显h·韋莊》 寒草煙藏虎,高松月照雕。<br>——賈島 《寄龍池寺貞空二上人》 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城西虎跑寺·張繼》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br><br>——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br><br>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十月的一天,密州黃茅岡獵場上有一支威武雄壯、聲勢浩大的出獵隊伍,像狂濤颶風(fēng)一樣席卷山岡。縱馬在前的正是密州太守——蘇軾,只見他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架著蒼鷹,戴著錦帽,穿著貂裘,儼然一位善獵的赳赳武夫形象!這年蘇軾雖近四十,但在獵場上仍威風(fēng)凜凜,已經(jīng)捕獲了不少獵物。城中不少百姓前來觀看太守打獵,蘇軾的興致也愈發(fā)高漲,對身邊的隨從說:“為了回報大家的盛意,我要像當(dāng)年孫權(quán)一樣彎弓射虎!”孫權(quán)曾騎馬在庱亭射虎,場面驚心動魄,面對猛虎,孫權(quán)最終險勝。這里蘇軾用孫權(quán)自比,表明自己老當(dāng)益壯,即使面對兇猛的老虎也毫不畏懼,完全能為朝廷效力,殺敵衛(wèi)國。 深林猿聲冷,沮洳虎跡新。《山行積雨,歸途始霽·韋應(yīng)物》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獨(dú)行?!肚锬雅f山·貫休》 <p class="ql-block">素材原片1</p> <p class="ql-block">素材原片2</p> <p class="ql-block">后期制作。</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在東北橫道河子虎林園,拍攝到半散養(yǎng)的東北虎,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繁育中心。由于當(dāng)時沒有雪景,拍攝完意猶未盡,年末用2013年拍攝的長白山天池照片合成,慶賀2022壬寅虎年,虎虎生威,國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