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忙碌的一個學期雖然結束了,萍師附小的老師們讀書的腳步卻永不停止。2022年1月19日,萍師附小迎來了第十三期知書讀書會——人間有味是清歡。</p><p class="ql-block"> 本次讀書會邀請到了萍師附小優(yōu)秀校友——國家級茶藝技師、國家級高級評茶員黃茜女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書友們共讀汪曾祺先生的《人間滋味》,將隨著汪老爺子的文字,赴一場不枉此生的饕餮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 瞧!書友們面帶笑容,手捧讀本,簽上大名,迫不及待地要去赴這場美麗的約會。</p> <p class="ql-block"> “五味調(diào)和百食美,五香美饌萬般情。嘗遍人間百味,方知人生滋味。” 主持人肖天鳳和鄔思的開場白挑逗著每位書友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環(huán)節(jié)一:吃喝味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酸甜苦辣咸使味道千變?nèi)f化。在我們共讀的《人間滋味》里,汪曾祺這樣說道:“甚矣,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為世界之冠?!?lt;/p><p class="ql-block"> 書友們共讀了汪老先生在《人間滋味》里的《五味》選段,感受了汪老先生對“酸、甜、苦、辣、咸”以及“臭”生動而真實的描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周進良老師品讀了汪老的文字后,發(fā)出感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回贈——溫情與故鄉(xiāng)。汪老的文章沒有一點魚腥,不摻雜太多的辭藻。充斥著內(nèi)心的只有輕松,最值得一提的是流溢的故鄉(xiāng)之情。故鄉(xiāng)雖小,卻有著最純真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肖文老師聊起了五味中自己最喜歡的味道——辣。她說:</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辣一辣,更開心!感覺喜歡吃辣的人內(nèi)心是喜歡冒險、直爽、勇敢的人,我覺得特別好!”</b></p> <p class="ql-block"> 這不禁勾起了書友們對自己嘗過的美食的回憶,談到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種味道,還想起了2021年12月21日在南正街舉辦的贛菜美食文化節(jié),那些讓人回味無窮的贛菜名小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環(huán)節(jié)二:吃喝門道</b></p> <p class="ql-block"> 中國人的飲食藝術源遠流長,千年不墜。汪老不論是在食物的選材上,還是在食物的做法上都是非常有講究的。 </p><p class="ql-block"> 劉宏宇老師用她那特具穿透力的聲音給我們述說著汪老在《人間滋味》中介紹的蘿卜品種和蘿卜做法。還分享了她的讀后感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蘿卜在我們看來似乎只是一種蔬菜,但是在汪老生生樸實無華而又充滿詩意的文字中,小小的蘿卜有了無窮的美感。特別是在書中介紹了這么多南方與北方不同品種的蘿卜,以及蘿卜的各種吃法與做法,更是讓人不得不欽佩汪老的閱歷之豐富,見識之廣博,還有那一份對生活濃濃的情趣!”</b></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讀書會還特邀了我們萍師附小的大廚巫永華師傅為我們講解蘿卜從選材、制作到品味的種種門道,他還帶來了用蘿卜制作的菜品呢!</p> <p class="ql-block"> 每道菜都有一個寓意吉祥美好的名字:團團圓圓、紅紅火火、年年有余、桃李滿天下、步步高升、好運連連。</p> <p class="ql-block"> 書友們垂涎三尺,胃口大開。</p> <p class="ql-block"> 豆腐也是汪老爺子的至愛,雖然是很家常的菜,可經(jīng)汪老爺子的文字一描述,便成了誘人的美食美文。</p><p class="ql-block"> 劉志明老師為我們述說了《人間滋味》中豆腐的做法。書友們也紛紛聊起了自己會做的一種豆腐美食。</p> <p class="ql-block"> 我們萍師附小的美食大咖龍繼姚老師現(xiàn)場為書友們制作了地地道道的貴州豆腐。龍老師為大家講述了貴州人喜歡吃豆腐的原因,以及豆腐如何選材、豆腐的各種做法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書友們真是太有口福了,龍老師做的豆腐十里飄香,剛呈上來就吃個精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環(huán)節(jié)三:吃喝悟道</b></p> <p class="ql-block"> 說到吃喝,必定離不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鐘天衛(wèi)校長在這方面可是很有研究的,從小就和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喝茶四十年,他談到了自己對茶的理解和感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茶有三見,茶有三意。一杯好茶,天地人和,見天(溫濕相宜)、見地(好山好水)、見人(知心愜意)。一杯好茶,韻味十足,畫意(美感意境)、詩意(情調(diào)韻味)、禪意(清凈篤定)。給時間一點留白,讓生活多一點色彩。世界很美好,人間有滋味!”</b></p> <p class="ql-block"> 有獎競猜環(huán)節(jié)中,書友們爭先恐后,說出書中介紹的地方名茶。</p> <p class="ql-block"> 唯美的音樂聲響起,特邀嘉賓黃茜女士為我們帶來了一段茶藝表演,書友們一邊聆聽著她與茶的故事,一邊欣賞著她的泡茶功夫,歡悅一下回歸嫻靜。</p> <p class="ql-block"> 古語云: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此為養(yǎng)生之法。</p> <p class="ql-block"> 茶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jīng)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xiāng)親、念舊、勤儉、堅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賀校長談到了自己記憶深處最難忘的味道,那是三位老人留給她的養(yǎng)生之道。</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最親的奶奶說:一百歲的命,全看自己養(yǎng);老外婆總是單獨用一個木制的飯甑煮飯,說這樣可以去火氣和燥熱;外婆一日三餐后必定喝一杯熱茶。三位高壽老人讓我領悟到:養(yǎng)生在于講究,講究必定自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我的家里,養(yǎng)生也是一種愛的傳承。由奶奶開始流傳制作養(yǎng)生膏,一直延續(xù)到我和自己的愛人。養(yǎng)生膏維系著一種親情,寄托彼此的心愿!”</b></p> <p class="ql-block"> 賀校長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書友們熱淚盈眶。李屹主任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一時哽咽,潸然淚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們家世代教書,家人們給我的是刻骨銘心的言傳身教。爺爺奶奶教會了我清貧,相信他們會在天上照拂我們,看著我們傳承這些可貴的品質(zhì)?!?lt;/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汪曾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span>書友們通過觀看汪曾祺先生的紀錄片,對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不知不覺間,這場美食、文字的饕餮盛宴結束了。</p> <p class="ql-block"> 會議最后,李柏芝會長宣布了下一任讀書會的主持人,并做了交接儀式。讓我們共同期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