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無意中翻出了一張有點發(fā)黃的、多年前畫的鋼筆畫,看了畫的背面記錄的文字,才知道是我1974年國慶節(jié)回京探家時給樓上的鄭叔叔畫的。真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然還真想不起是啥時畫的了。以下便是背面的文字:這幅畫左邊披軍大衣的人,是家父當年的下級,記得他姓鄭是河南人,1960年與我們同時從四川調來的北京,我們叫他鄭叔叔,可以說他也是看著我們長大的。他的河南口音很重,見人總是笑咪咪的,說起話來輕聲細語,而他的愛人(也是河南人)則是快人快語大嗓門兒,干練潑辣就像李雙雙,說話時還時不時的帶出幾句粗話來。這張畫好像是畫了兩張,是我1974年國慶回京探家時,這位鄭叔叔將他的一張已經(jīng)發(fā)黃的2吋照片讓我照著放大畫一下。由于從小就喜歡鋼筆畫(尤其更喜歡華三川的鋼筆連環(huán)畫),此時還真派上了用場。由于照片很小又不是很清楚,畫的時侯還費了番勁。照片上還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藏族老鄉(xiāng),實在是不好畫便省略了。地點是在川藏運輸線上,卡車是前蘇聯(lián)造的“嗄斯-51”,由于我們部隊當時也裝備有此型車輛,因此畫這型車時還是挺“得心應手”的,甚至連車上的一些細節(jié)也畫了出來。只是鄭叔叔和家父等前輩都先后離我們而去了……2010年2月26日補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