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編者按: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有個叫馬蘭核試驗基地,是中國上世紀60年代核試驗基地的研究中心之一,是"兩彈"研發(fā)的軍事紀念地。多年來,基地官兵以苦為榮,艱苦創(chuàng)業(yè),成功地進行了多次不同方式、不同型號、不同威力的核武器試驗,建起了中國精干有效的核自衛(wèi)力量,孕育了"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大力協(xié)同、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加瑜同志就是在這成長起來的一名幼兒教師,并將馬蘭精神體現(xiàn)在此次抗疫實際行動中。下面轉述加瑜老師的抗疫感悟。</h3> <h3> 2021年12月,年終歲末,在素有秦掃六國之風范,大唐盛世之美艷的西安,逼仄的寒風與緊迫的疫情相互交疊,我的城市,TA遇到困難了。<br> 透過網(wǎng)絡看著一封封請戰(zhàn)書,一個個走上抗疫一線的“大白”們,使我仿佛看到曾經(jīng)生活10年的馬蘭基地身穿戎裝的戰(zhàn)士們,在為這個城市的復興而拼盡全力、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樣子。<br> 或許是在馬蘭十年的影響吧,每當特殊時期,總想出一份力、盡一份心。</h3> <h3> 仍記得2020年武漢疫情時,我做好防護并全力協(xié)助小區(qū)每日約300名外出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這使我切實體會到在疫情防控緊要關頭時能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是多么榮幸。<br> 而今,當疫情再次撲面而來時,當看到工作群中《關于省直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干部下沉西安基層一線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時,我第一時間報名并向社區(qū)報道。</h3> <h3> 我知道,穿戰(zhàn)袍、上戰(zhàn)場是阻擊疫情前線需要,守小區(qū)、防輸入、重排查亦是切斷疫情傳播的有效途徑。<br> 由此,作為一名教師、一名馬蘭軍屬,面對疫情,面對號召,面對身邊的英雄,我果斷行走在被按下暫停鍵的社區(qū)角落里,在“紅袖章”和“大白袍”之間自如切換。</h3> <h3> 起初,每當全員核酸檢測時,我主要維持核酸采樣現(xiàn)場秩序,幫扶老幼使用智能手機或登記身份信息,制作紙質二維碼。后來,隨著社區(qū)工作的需要,我穿上了防護服,戴上口罩及手套,變成令人驕傲的“大白”,配合采樣醫(yī)護人員登錄核酸信息,并一起為行動不便的住戶上門服務。當配發(fā)政府免費蔬菜時,我們及時整理信息,電話訪問未領菜住戶,依據(jù)現(xiàn)狀主動扛起一袋又一袋愛心菜送進家門。當開展“敲門行動”時,我和隊友挨家挨戶上門走訪,不留空白地與住戶面對面溝通,核實了解家庭人員、核酸檢測等情況,記錄特殊人群及個性化就醫(yī)等“急愁難盼”需要,并跟蹤服務。當街道風險等級下降時,我和同志們在小區(qū)執(zhí)勤、為居民買生活必需品,整理各類臺賬記錄…… <br> 透過每一個用燈光點亮的早晨、每一份用愛心裝滿的盒飯,我仿佛又看到了昔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城市。</h3> <h3> 近20天的下沉體驗,我切實體會著全市上下齊心協(xié)力攻堅克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堅定信念,真實感受著豐園小區(qū)物管所、居委會以及每一位居民對創(chuàng)建“無疫小區(qū)”的全力付出,充分體驗著抗疫一線下沉干部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忙碌和辛苦。</h3> <h3> 苦過才知咸與甜,干過才曉易與難。這些天,大家起早貪黑,不叫苦不叫累,你來我往齊行動,不計較個人得失,每一名“戰(zhàn)士”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座城市奮斗著、奉獻著?;蛟S,這就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的體現(xiàn),亦是機關事務人用心、用情服務理念的體現(xiàn)。<br> 此刻,冬日暖陽緩緩升起,你看,曙光就在前方!一群鴿子帶著哨音飛翔而去,你聽,那是勝利的號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