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好馬不吃回頭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 惠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人生的長河中,在我認為選擇錯了兩件事,但出發(fā)點是好的:一件事是讓哥哥回老家插隊落戶;另一件事是母親往生后葉落歸根在故鄉(xiā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國有句老話:好馬不吃回頭草,是有著長期沉淀的歷史含義。我理解這句話,即然選擇走出來了,就不要回去,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己不屬于你了,能做的就是祝福故鄉(xiāng),如果去享受勝利果實,去摘桃子,那就免了吧!從有些事例可以看出,吃回頭草的人,會遇上魔咒,命運坎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都知道,一場史無前例轟轟烈烈的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振動和變化,有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去廣闊天地鍛煉的號召。這是個新鮮事物,大家都不知所措,在揣摩著該怎么做,都在等待中尋找著出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的舅舅很快就把兒子送去老家,母親知道了,經(jīng)過斟酌,也讓哥哥去老家插隊落戶。母親認為,哥哥是老大,如果不去下鄉(xiāng),怕有政治影響,怕影響后面的孩子。另一方面,老家祖母還在,可以互相照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哥哥回鄉(xiāng)插隊落戶,母親是很擔心的。因為哥哥從小得過腎炎,農(nóng)村的重體力勞動會使哥哥的病情復發(fā),再加上哥哥也不太會干活,有些人特意壓重擔給哥哥挑。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也有風言風語,家里有錢,還回來干什么,讓父母寄錢過來,話里話外都是酸溜溜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因此不放心,要到老家去幫助哥哥打理家務事一陣子,因為弟弟妹妹還小,需要母親照顧,只能跟在母親身邊,而我從小沒離開過母親,也要跟著母親去,哭著喊著跳著要隨母親上火車,父親見狀,在眾目睽睽之下揍了我,我仍然不肯罷休,在父親的阻攔下,萬般無奈的看著火車一溜煙的不見蹤影,一個人站在月臺上抽泣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次惹怒了父親,丟下我不管了。我身上沒帶錢,一個人從北站走到家,這是我人生最任性的一次宣泄,也可以說是唯一的任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這件事知道,任何的無理取鬧,胡攪蠻纏都不會得到滿足的,人生應該多點理性。母親有多不易,母親有多難,孩子都需要母愛,可我們反哺給母親的愛,還是太少太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家糟糕的環(huán)境讓母親不忍直視,母親是勞碌命,走到哪里做到哪里,隨后開始打掃衛(wèi)生,又購置了所有的生活用品,把老家整理的妥妥帖帖。最有意思的是,老家的灶鍋涂了一層厚厚的銹,全靠母親用力清洗后,才可以煮飯燒菜。當母親叫祖母吃飯時,起初祖母不敢吃,當母親告知她,鍋己經(jīng)洗干凈時,祖母就沒有顧慮地吃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后母親遇見了當年的徒弟,覺得這樣耽在老家不行,還是走為上策。實話實說,哥哥是不適應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他有應該去的地方。如果沒有鄉(xiāng)親們的另眼相看,母親是不會有讓哥哥轉(zhuǎn)移的決心,這也是禍福相依,是人生道路中的必經(jīng)之路,這也得感謝親鄉(xiāng)們的不認同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在世,遇到瓶頸,不要一味埋怨別人,而是首先要反求諸己,找出自己的原因,問題也容易解決。于是,在徒弟的幫助下,母親把哥哥轉(zhuǎn)到了江西南昌,以后成為大學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家親戚隊伍中,有三位到農(nóng)村插隊落戶的:一位是我的表舅,也就是之前說的,母親的舅舅的兒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表舅是66、67屆高中還是初中畢業(yè)生,我不記得。表舅真是一表人才,長相英俊,言語不多,見人只是微微一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老家,表舅的父親,逼著表舅娶一個長相不太滿意的女孩做媳婦。反抗也沒有用,表舅的父親就是家長作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說了算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多年以后,表舅的第一個女兒到上海打工,有一天突然不見了,表舅媽把眼睛都哭瞎了,沒多久離開了人世。以后表舅和兒子相依為命,生活落魄,完全看不出當年的英姿,很是心疼他。這些都是母親后期到家鄉(xiāng)時,有人告知母親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次我到母親老家,想見見表舅,只是聽說表舅那邊新農(nóng)村建設,動遷走了。也聽說表舅玩牌興趣濃厚,也替他感到擔心。表舅年紀也有古稀之年了,可能對生活失去過信心,才會以玩世不恭來麻痹自己,解千愁。但我總希望表舅對自己的經(jīng)歷能夠釋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個是我的表姨,是母親的小舅舅的女兒,是我在那個時期見過的長得最漂亮的女孩,大大的雙眼會忽閃忽閃的,很深邃動人。表姨到農(nóng)村插隊落戶,結(jié)認了在當?shù)氐囊粋€小伙子,談起了戀愛,小伙子的父母在當?shù)厥怯悬c地位的。之后表姨有了身孕,做了人工流產(chǎn),大概沒注意清潔衛(wèi)生,得了血液病,年僅二十六歲就去逝了。后來,表姨的弟弟也悲觀地離世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當時如果跟隨國家大部隊走,不至會落到這個地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另一個是關(guān)于母親葉落歸根的話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長眠之后的安放地是在母親老家,是母親在十年之前就定好的。照理說,也可以放在父親老家,可父親是個從來沒有想法的人,是個隨遇而安的人,甚至可以把骨灰灑落大地的人,父親就是這樣豪爽的性格。本來嘛,人是自然來,回歸自然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選擇葉落歸根在故鄉(xiāng),是有著內(nèi)心的眷戀。因為故鄉(xiāng)葬著母親的親人們,母親有時間了,可以和親人們說說心里話。特別是母親的外婆,母親始終懷揣愛戀,心懷敬意,心存感恩。因為母親的母親走得時候,最小的舅舅還在吃奶。是母親在最無助、最困難的時候,是母親的外婆幫助她把五個弟妹拉扯大的,母親人生不會忘記別人的恩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時我也提醒過母親,葉落歸根放在老家,往后我們漸漸老去,回來祭祀不太方便。母親很固執(zhí)地說,那你們就不要回來。當時我還有點傷感和醋意,認為母親往生后,就不想我們了,但還是尊重母親的意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次父母回鄉(xiāng)落葬,只是聽到親戚們說現(xiàn)在的墓地要買到十幾萬,還說私人墓地不用收管理費。聽了這話,我們有替母親感到不值,難怪母親有這么多的委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想吹毛求疵,也不是聽不得不同聲音,只是把事情作個解釋:真的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母親是個有思想,有行為,有要求的人,不是井底之蛙,是用感情去做事的。母親從小出來奮斗,養(yǎng)活了這么多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磥砟赣H的滿腔熱忱,又要換來別人認識上的盲區(q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況且,當時上海的墓地也不貴,管理費也不貴,明碼標價,統(tǒng)一收費,一視同仁。不像農(nóng)村私人作業(yè),要價高,收了費用還要欠人情,如果安放在公墓上,省了許多求人的事。這讓我們習慣了在良好的、實事求是的氛圍中做事的人來說,這種狀態(tài)讓我們猛的感到有點尷尬,有點不適應,但還是入鄉(xiāng)隨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況且有人來來往往,要吃、要住、要行,會帶來一系列的消費效應,會帶來本地的興旺發(fā)達,能帶動一方風水。其實,母親又是在為家鄉(xiāng)做好事,這個簡單的道理應該明白,但總有人明白,總有人不明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個地方的人文精神很重要,要有集體責任心,從來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對有情感的人而言,地方的情結(jié)是人的情結(jié),人的真誠沒有了,地方之行就沒有意義了!我只能感慨:認知不同,結(jié)果不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您沒錯,是別人不理解您,但我們是知曉的,故鄉(xiāng)就像是個大磁場,吸引著您心心念念的向往:您深深眷戀著故鄉(xiāng)的原風景,深深眷戀著伴您生長的山林,深深眷戀著已故的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生游子挑重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身不由己漂泊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入土為安執(zhí)故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此解開思鄉(xiāng)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請繼續(xù)閱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謝謝大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