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畫像—-文森特·梵高(1853-1890)</span></p><p class="ql-block">(圖文選自梵高博物館網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致謝: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文森特梵高基金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本文編者:由于經濟上的異常窘迫,梵高無力支付模特費用。 他買了一面很好的鏡子,畫了許多自畫像,總共大約 有35 幅,其中大部分在巴黎。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對我們來說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關于他的自畫像,他在給兄弟提奧的信中寫到:“如果我能設法畫好我自己的頭,雖然這并非沒有難度,那樣我肯定也能畫好其他男人和女人的頭。 ”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自畫像 </b>巴黎,1887 年 3 月至 6 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全世界的人都認出了這個紅胡子的男人,眼神里滿是誠摯。對他來說,這是一種練習肖像畫的方式。 他的意圖不僅是盡可能真實地描繪自己。 他在這里使用了新印象派的風格,筆觸短而粗。 這些與更長的筆畫交替出現,例如他胡須中的橙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背景原本是紫色(紅色和藍色的混合色),但紅色顏料已經變色,幾乎完全透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 自畫像 </b>巴黎,1887 年 7 月至 8 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887年夏天,他實際上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自畫像。 他在這幅畫中穿的正式外套是個例外。 在大多數情況下,他都穿著他的藝術家工作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是梵高的“雙面”畫作之一。 為了省錢,他在另一幅畫的背面畫了這幅自畫像。 他一貧如洗。研究表明,他使用的廉價畫筆正在掉毛:它們仍然嵌入在油漆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3. 自畫像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黎,1887 年 7 月至 8 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巴黎期間(1886-1888 年),梵高畫了 20 多幅自畫像。 他可能很少有錢買模特。 這使他將自己作為研究對象。 在這里,他將自己描繪成穿著藍色工作服的藝術家。 這是他畫畫時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吧梵高將這幅畫畫在他早些時候在紐南 (NL) 為“吃土豆的人”所做的草圖的背面。 這樣做,一是省下雇用模特的費用,二是節(jié)省了畫布成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 自畫像或提奧·梵高的肖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1887 年夏天</span></p><p class="ql-block">紙板油畫,19.0 cm x 14.1 cm</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幅畫一直被認為是文森特的自畫像。 然而,另一種觀點是,他畫的是他兄弟提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也就是說,兄弟倆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不幸的是,沒有最終的證據,來確定誰是真正被描繪的,這就是為什么這幅畫現在有一個雙重標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v這幅肖像非常小,而且畫得非常詳細。 梵高可能試圖與肖像照片競爭。 他早些時候曾寫道,“這是一個值得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它向人們展示,除了攝影師能夠用他的機器,從人們身上得到的東西之外,</span><u style="font-size: 22px;">人類身上還有其他東西</u><span style="font-size: 22px;">?!?lt;/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 自畫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1887 年夏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們說——我很愿意相信——認識自己很難——但畫自己也不容易,”梵高曾經寫信給他的兄弟西奧。 在這幅自畫像中,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受人尊敬的資產階級,穿著優(yōu)雅的西裝,戴著氈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幅小畫是用柔和的灰藍色做的。 對于梵高來說,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調色板,他甚至改變了眼睛的顏色以匹配它。 實際上它們是綠色的,但在這幅畫中卻顯示為灰藍色。 鮮紅的胡須在所有灰色調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6. 自畫像 </b>巴黎,1887 年 7 月至 8 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梵高用大量的藍色畫了這幅自畫像。 不僅是背景,還有他的臉:就連他的眼白也是藍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為他買不起任何新的畫布, 他用靜物畫的背面畫了這幅自畫像。此前,他有時以賒購或以畫換取畫材。 通常,他是從巴黎一家藝術用品店,名為唐吉的老板那里得到繪畫材料的。 但是,唐吉的妻子制止了賒購。文森特憤怒地寫信給他的兄弟提奧,把她描繪為“老巫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7. 戴灰色氈帽的自畫像</b></p><p class="ql-block">巴黎,1887 年 9 月至 10 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梵高在 1887-88 年的冬天,畫了這幅自畫像,當時他在巴黎已經快兩年了。 從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研究了點彩畫家的技巧,并以他自己的原創(chuàng)方式加以應用。 他將油彩的短條紋,指向不同的方向。 它們沿著他頭部的輪廓,形成一種光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幅畫也是梵高在巴黎最大膽的色彩實驗之一。 他使用長筆觸,將互補色并排放置:背景中的藍色和橙色,胡須和眼睛中的紅色和綠色。 顏色彼此加深。 紅色顏料已經褪色,所以紫色的部分,呈現藍色,這意味著與黃色的對比不是那么強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8. 有煙斗和戴草帽的自畫像</b></p><p class="ql-block">巴黎,1887 年 9 月至 10 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幅粗略的自畫像,是梵高在巴黎取得驚人進步的一個例子。 夏日的色調和松散的筆觸,一反印象派的影響。 工作服、帽子和背景,由大的、有輪廓的顏色區(qū)域組成。 臉部和胡須使用不同的色調更詳細地構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9. 作為畫家的自畫像</b></p><p class="ql-block">巴黎,1887 年 12 月至 1888 年 2 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梵高在這幅自畫像中,以畫家的身份出現。他在畫架后面,拿著調色板和畫筆。 他使用了一種新的繪畫風格。他用明亮的,幾乎沒有混合的顏色,來表明他是一個現代藝術家。 調色板有紅色/綠色、黃色/紫色和藍色/橙色的成對互補色——正是梵高在這幅畫中使用的顏色。 他將這幾對并排放置,以加強對比。例如,他的工作服的藍色和胡須的橙紅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做為畫家的自畫像,是梵高在巴黎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部作品; 這座城市讓他身心俱疲。 他告訴他的妹妹威爾:“額頭和嘴巴周圍布滿皺紋,僵硬似木頭;紅胡須,相當蓬亂和悲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