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于我而言,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攝影已成為我生命中永恒的一部分。無論過往,無論此生。100張照片記錄了我的2021攝影成長之路。</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來,感謝時光中所有的經(jīng)歷和銘記。感恩生命中的遇見和不期而遇的溫暖與感動。</p><p class="ql-block"> 2021年一直秉承“影像從心”的我,作為見證者,親歷者,記錄者,傳播者,參與拍攝了眾多大型活動。其中有:“慶百年華誕,頌百年輝煌”市群眾歌會8場;“傾聽歷史回響,與時代強音共鳴”大型情景歌舞史詩《興山記憶—黨的光輝照我心》以及鶴礦集團迎慶建黨100周年大型系列活動:職工健康跑,拔河賽,籃球賽,以及第四屆梨花節(jié),愛鳥周,“楓葉之都”以及大型會議的拍攝。</p><p class="ql-block"> 2021年有多幅照片被網(wǎng)易,省文聯(lián),大美鶴崗,鶴崗礦工報等公眾號采用;有5幅照片入選2本攝影畫冊:即《綠色鶴崗》森林之城和《楓葉之都 紅色之城 醉美鶴崗》。作品《秋的顏色》、《礦工漢子》在“楓葉之都”及鶴礦集團建黨100周年影賽中分獲一二等獎。2021年冬月正式成為省攝協(xié)會員。</p><p class="ql-block"> 2021年行走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我用鏡頭這雙眼,鏡頭后這顆頭(腦)去發(fā)現(xiàn)美,挖掘美,記錄美,展示美,繼而分享美。在拍攝家鄉(xiāng)大美的行旅中,遇到了太多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按河邪倩ㄇ镉性?,夏有涼風冬有雪”。寄情山水,鐘情花鳥。至真至情。苦盡甘來。每一幅照片,我都能清晰的記得并如數(shù)家珍地講出照片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要特別感謝我的閨蜜也是我的后期PS老師飄雪給予我真誠的指導(dǎo)與建議。在拍攝中最難忘的有二件事:</p><p class="ql-block"> 一是金秋時節(jié)拍攝最美龍江三峽日出。那一天遇到陰雨,拍攝不理想。就在我們回程途中 ,駐足云天閣小憩時 ,偶遇了彌散霧的全過程??辞镬F飄逸曼妙,似有形而又無形,若龍游走于若隱若現(xiàn)的群山峻嶺之中,置身于霧鎖云天閣的我們,恍如夢中仙境一般。<span style="font-size:18px;">峽谷幽情,給</span>原本秀美的山巒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這是意外之喜 ,也是難忘之旅。</p><p class="ql-block"> 二是今冬第一場冬雪的拍攝。<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冬雪,其中還夾雜著凍雨,實屬罕見。原本</span>就喜歡冬天的簡約與安寧 ,更喜歡下雪的感覺的我們,那一天,足足拍攝了5個小時。在漫天的飛雪中,在霏霏的細雨中,在雨雪紛飛中,看漫天白雪,看紅果樹林,靜靜等待大自然中那快樂的小精靈——鳥兒,在飛雪中覓食,在飛雪中起舞,何其幸,看人間盛景。這是一場不被打擾的相逢。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任憑雨雪淋濕衣背,浸透鞋襪也不悔。記憶永存。</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 2021年拍攝的同時,不忘提升自身理論修養(yǎng)。共聆聽二場現(xiàn)場攝影講座,是我非常尊重喜歡的古建筑攝影名家蘇唐詩及臺灣風光大師王寶國2位老師的精彩講座,以及省攝影家協(xié)會骨干會員提升創(chuàng)作能力線上培訓(xùn)講座四期。有《記者的鏡頭 百姓的眼睛》為抗擊疫情創(chuàng)作的紀實攝影作品的陳南,還有《國家相冊》圖片主編及講述人新華社高級編輯陳小波的《左圖右史—影像背后的文化與歷史》等講座,受益匪淺。</p><p class="ql-block"> 我把自己定義為攝影人。并一直堅信:好照片是會說話的。感動自己,方可以感動他人。用影像記錄永恒瞬間,傳遞時代精神。創(chuàng)作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展示影像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拍攝,開始于家鄉(xiāng)的第一場春雪,結(jié)束于歲末的那場冬雪。</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記為念。</p><p class="ql-block"> 因為熱愛,所以執(zhí)著。2022 ,愿這一刻。落子無悔,且共從容。我一直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新年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