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阿爾泰山腳下的一代上海知青

良知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1961年、1963年、1964年和1965年,上海先后有2000余位青年響應祖國召喚,來到祖國最西北之北的新疆阿爾泰山腳下的兵團農十師,參加偉大的屯墾戍邊事業(yè),他們與共和國同歲,是由新中國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知識青年,是偉大祖國棟梁之才,他們熱愛祖國、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為偉大的邊疆事業(yè)作出的貢獻,永載史冊,光照千秋!<br> 本圖文集介紹的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這批曾參與新疆阿爾泰山腳下屯墾戍邊的2000余位老知青的故事,昔日朝氣蓬勃的小伙姑娘,而今他們都已是奔80的人了,其中百分之二十之上的老戰(zhàn)友已早早離我們而去.....<br> 記載這一代的歷史是我們的責任,后人向他們致敬是題中之意,應有之心! <h1><b>一、告別浦江</b></h1> 1961年9月3日,來自上海市靜安區(qū)等十幾所中學的100多名應屆初中畢業(yè)生,應新疆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招生,來到新疆兵團第十農校學習,成為來到阿勒泰地區(qū)的首批上海支邊知青。這是離滬前在靜安區(qū)五四中學教學樓前合影留念。 1965年10月9日,上海同濟中學赴疆同學在上?;疖囌竞嫌傲裟? 1965年10月9日,上海市羅店中學支邊進疆的同學在上?;疖嚤闭竞嫌傲裟睢? 1965年10月9日,上海市寶山中學赴疆7位同學在上海火車北站留影 1964年,上海嘉定南翔鎮(zhèn)支邊知青離滬進疆時合影留念。 1964年9月,上海高橋鎮(zhèn)支邊知青離滬進疆時合影留念。 1964年6月20日,上海浦東洋涇鎮(zhèn)支疆知青赴疆前合影留念。 1964年6月,范生文、王天文姊妹倆一起報名支援邊疆建設 1964年進疆時還不到16周歲的彭忠熊(后排右一)與六個弟妹告別合影; <h1><b>二、拓荒創(chuàng)業(yè)守邊防</b></h1> 當年183團上海知青,自己開挖、蓋建的地窩子。 181團上海知青當年參加興修水庫情景 1966年,181團工程營上海知青正在參加建房勞動 1965年,183團青年突擊隊上海知青隊員在挖二干渠。 1965年,183團上海知青突擊隊參加開挖二干渠大會戰(zhàn) 1965年,183團挖渠大會戰(zhàn),上海知青、連隊文教蔡毓源手持鐵皮筒宣傳鼓動 1965年,183團上海知青參加二干渠龍口壓壩施工。 1965年,183團上海知青丁亞芬在挖渠工地上 1966年,183團女知青們正在大田施肥, 183團1連上海、天津知青自力更生,參與研制造紙工作 1970年,183團上海知青李家榮(右)參加技術革新活動 1974年8月,183團上海知青種植的西瓜取得豐收 1965年6月,為了改善居住條件,185團上海知青自己動手打土塊蓋房 上海知青駕馭手送糧忙 1964年7月,189團團部工地,上海知青職工正在為建造團部辦公室工程扎葦把子。 1965年,181團牧3隊上海姑娘項國詒騎馬放牧 <br>1967年6月,28團(現(xiàn)181團)牧場三隊大馬群小組在阿爾泰山前山牧場放牧情景。右起分別:劉國君、王勇、張順其、柳和豐(前四位為上海知青)、閆金桐(天津知青)。 1973年7月,181團陳元慶母親從上海來到新疆幫照料孩子。 1965年,農十師試驗站簡歷托兒所,上海知青霍愛娣(左)、徐春梅當上了保育員 1995年12月,北屯醫(yī)院醫(yī)務人員正在為病人做手術。左四為主治麻醉師上海知青龔宗梅 1963年7月,農十師司令部電臺上海知青報務員齊阿利在認真發(fā)報 1970年,農十師云母廠檢驗員上海知青石美琴正在云母車間用千分尺檢驗電子管片的厚度 1964年,在農十師綜合試驗站,農校農機班上海知青李康康成為十師最早的一批女農機手 1971年9月30日,186團吉木乃邊防農場值班連上海知青參加連隊搶收搶種工作 1971年,農十師云母廠女民兵上海知青陳秀妹等5人在演兵場練習射擊 1973年,農十師和什托洛蓋煤礦值班連女民兵不怕寒,冒著漫天飛雪苦練潛伏射擊本領 1986年7月,吉木乃武警邊防大隊長上海知青陸耀忠,在吉木乃186團邊境木斯道雪山巡邏觀察時留影 1969年,181團上海知青宋廣連參軍到兵團現(xiàn)役部隊,從戰(zhàn)士逐級升任營長 1974年1月,181團3營16連上海知青女戰(zhàn)士在訓練中,劉荷娣(右)幫助李秋燕(左)練習跪姿射擊 186團值班戰(zhàn)士上海知青李國平不懼嚴寒冒著風雪堅守崗位 1971年,186團民兵戰(zhàn)士上海知青薛銀德警惕地守衛(wèi)在崗哨上 1972年,186團值班3連上海知青薛銀德(左)、翟仁強、王家范堅守崗位警惕地守衛(wèi)著國土 1970年,186團唐欽國在邊境崗亭站崗執(zhí)勤情景 <h1> <b>三、參加農校、政干校專業(yè)學習</b></h1> 1963年至1964年,農十師北屯農校上海知青周燕(左)和劉忠琳在土坯場地搬運大土坯 1962年4月,農十師政校王蓮熙等9名上海知青學員在182團勞動鍛煉,其中五位女學員因成績突出,被譽為“五朵金花” 1964年7月,農十師政校上海知青學員在裝運土坯勞動休息時合影 1964年10月,農十師政校63屆上海知青學員姜辰山正在為學校架電線 1965年3月,農十師政校會統(tǒng)二班上海知青學員(左起)周玉英、姚愛珍、倪健、凌紹芳認真探討業(yè)務知識 農十師政校首屆畢業(yè)生合影 1965年春節(jié), 以農十師政校上海知青學員為主力的團隊,排演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北屯演出大獲成功,轟動全師。 1964年,農十師政校女子籃球隊。 <h1><b>四、教書育人</b></h1> 1977年7月,181團一營子女校,教師與七七屆初中三(1)班畢業(yè)生合影留念。第二排左起二、三、五,分別為上海知青教師陸仁甫、周國雄、顧靜安 1989年,181團三營學校老師與初三畢業(yè)班學生合影留念。第二排左三為顧征明、左四為奚富根,均為上海知青教師。 1980年,182團中學語文教師兼校外輔導員竺兆立(后排右二)組織學生野外集訓,與同學們合影 1970年,187團7連小學上海知青教師凌紹芳帶領學生去野外認識大自然 1978年,187團二連學校教師與五年級畢業(yè)班學生合影留念。前排左一為周俊良、左二為蔡靜之,均為上海知青教師。 1978年,187團一連上海知青教師朱毅(后排中)與學生合影。 1978年,187團一連小學上海知青教師朱毅用學生做的教鞭上課 農十師北屯中學上海知青教師田海昌在電教室調試設備 1967年,農十師工程處子女校上海知青教師陸秀梅(前排中)指導該校女籃訓練 1994年4月,農十師北屯中學教師住宅樓破土動工儀式上,上海知青副校長朱金昌(左二)在現(xiàn)場指揮 <h1><b>五、業(yè)余藝情</b></h1> 1966年6月27日,183團三連文藝演出隊為剛來到連隊的天津知青舉行歡迎演出 由上海知青為骨干組織起來的181團文藝宣傳隊下連隊演出. 1965年,農十師機關俱樂部,師文工團表演合唱《阿勒泰戰(zhàn)歌》,拉手風琴者為上海知青盧沛 1973年,農十師187團上海知青朱毅(女)親自為丈夫理發(fā) 1975年6月,農十師187團照相館上海知青姚建峰(右)為牧民照相后應邀共飲奶茶 1983年6月17日,農十師文化工作座談會隆重舉行。上海知青代表有:<br>前排:左一 程平;二排:左三 陸萬祥;三排:右三 姚建峰;后排:右一 陳友明、右二 嚴維新、右六 郭大同。 1964年7月,農十師189團宣傳隊上海知青滕康仁、沙連康、蔣建中在營房外排節(jié)目 183團上海知青蔡毓源(左一)參加農十師話劇團排演話劇《在茫茫的夜色后面》,扮演地下黨負責人劉南竹 <h1><b>六、群星薈萃</b></h1> 來自大上海的2000余位上海知青,在黨和祖國的培養(yǎng)和自己的勤奮努力下,在波瀾壯闊 的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yè)中,經(jīng)風雨,見世面,在各條戰(zhàn)線,各個領域均涌現(xiàn)出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真可謂“群星閃爍”。例如:曾擔任兵團級黨政領導職務的有:兵團司令員華士飛,兵團檢察院檢察長陸文德等;曾擔任師團級黨政領導職務的有:周尉寶、陳志海、符邦錦、 張志榮、黃希之、于彬、王順發(fā)、朱金昌、歷國斌、戴源洪、嚴安和等等;在科技醫(yī)療、經(jīng)營管理等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有:盧榮芳、劉志剛、竺兆立、楊炳根、彭印高、沈小妹、嚴安和等;在教育戰(zhàn)線作出突出貢獻,榮獲全國先進教師稱號的有:程炎、王鏡英、陸云紅等;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優(yōu)秀人才有:畫家姚建峰、吳舜杰、龔榮榮、韓德榮等;作家(詩人)張劍夫、張志堯、張永麟、張國泉等;篆刻剪紙書法藝術家有孫久成、黃喜玉、徐國民、趙周云等;音樂創(chuàng)作演奏藝術家有曹燮龍、夏雪鈞、郭大同、徐國民等等。因本人收集面有限,遺漏的各方面人才還不在少數(shù),還望各團場單位繼續(xù)推薦提供。<br> 由于這里篇幅有限,以下只列舉幾位作一簡單介紹。 華士飛,1964年6月支援新疆建設來到農十師,1976年始,曾先后任184團黨委常委、副政委,兵團農十師司令部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兵團農十師黨委常委、副政委,兵團農六師黨委書記、政委,昌吉州委常委,兵團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人事局局長,兵團黨委常委、副政委;2005年,任兵團黨委副書記,兵團司令員,后任全國政協(xié)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b>華士飛是新疆10萬上海知青中首位任職新疆兵團司令的上海知青</b>。 陸文德,1963年參加新疆建設,曾在十師政干校學習。1983年始,調任兵團,曾先后任兵團政治部組織部副處長和處長,兵團外經(jīng)貿黨組副書記、紀委書記等職;1998年,任兵團檢察院檢察長。 周尉寶,1964年支邊進疆。曾先后任農十師182團經(jīng)辦室會計,團財務科長,農十師政研室兼經(jīng)改辦主任,農十師總經(jīng)濟師;1997年至2001年,榮任十師黨委常委、副師長。 符邦錦(右),1964年6月20日支邊新疆。1989年調任185團副團長,1994年任185團團長,1999年任185團政委;2000年,調任農十師社保局黨委書記。圖為1998年兵團政委郭鋼視察185團時,在地頭一起合影。 于彬 ,1965年支邊進疆。曾任農十師毛紡廠副廠長,農十師外貿公司總經(jīng)理兼黨委書記,為師毛紡廠和外貿公司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圖為于彬(右)在“烏洽會”上與外商簽訂合同時情景。 盧榮芳,1964年6月參加新疆建設。1970年選送同濟大學機械系學習,1974年畢業(yè)。1994年,評定為高級工程師,先后擔任新疆紡織建筑設計院設計所所長、新疆紡織建筑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新疆空調除塵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2004年,被城鄉(xiāng)建設部批準為“全國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2010年,被上?,F(xiàn)代設計集團聘為審圖高級工程師;2013年,被評定為上海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 彭印高,新疆醫(yī)科大學著名針灸學教授。1965年10月支援新疆建設,曾在農十師政干校、187團、181團學習工作過。1979年7月,自學成才,被新疆醫(yī)學院破格錄取直升研究生;2001年,彭印高被評定為新疆醫(yī)科大學針灸學教授,并為該學科研究生導師;曾為醫(yī)學事故鑒定委員會國家專家?guī)斐蓡T,中國針灸學會實驗針灸學會理事,曾擔任高?!秾嶒炨樉膶W》 、《實驗針灸學實驗指導》全國研究生教材編委、《中華醫(yī)學創(chuàng)新論壇雜志》、《中國基礎與臨床醫(yī)學雜志》和《中華醫(yī)學薈萃雜志》三種雜志的副主編和《中華特色醫(yī)藥與臨床雜志》顧問。 張志堯,1965年由上海支邊進新疆,曾在農十師政干校、181團學習工作過。曾任《新疆經(jīng)濟導報》、《中國西部開發(fā)報》記者,上海作家協(xié)會會員、新疆阿爾泰學研究會(省級社會學術團體)常務副秘書長,歐亞草原絲綢之路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新疆師范大學歷史與民族學院特聘教授。他幾十年來致力于絲綢之路和歐亞草原文化的研究,曾在中外著名學刊發(fā)表論文15篇共24萬字;研究主編出版了《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文明》、《新疆巖畫》、《中亞古代藝術》三部共108萬字的學術著作;同時出版紀實性文學巨著有《西部驛站》(46萬字)、《大時代的記憶》(55萬宇)等。 張劍夫,1963年支援新疆建設,1980年進修于上海第二醫(yī)學院,任農十師醫(yī)院醫(yī)生;1983年轉入現(xiàn)役部隊,1991年調上海邊防總隊金山邊防檢查站工作,授武警上校軍銜。張劍夫為上海作家協(xié)會會員,軍旅作家。著有電影劇本《黃金緝私隊》(1988年拍成電影,1989年全國放映)、電視劇本《金流》、《瑤池夢》、中篇小說《邊防軼事》等。2013年,又完成了40多萬字的31集電視劇本《北天門》(待拍攝);2015年10又在《北天門》基礎上改編為長篇小說《金山營盤》,已正式出版。 姚建峰,1964年參加新疆建設,曾在新疆兵團農十師哈巴河農場、187團以及《新疆北屯報》社工作。高級美術師,著名國畫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當代藝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2014年3月5日,參加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辦的“中國夢·丹青頌”書畫展,3月8日,返國途中乘坐馬航MH370航班失聯(lián)。<br> 吳舜杰,國畫家。1965參加新疆建設,曾在上海市美術學校、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人物專業(yè),經(jīng)過自己長期刻苦努力,在繪畫技藝和創(chuàng)作中取得極大成功。吳舜杰在新疆曾工作20多年,長期身處新疆兵團農場和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養(yǎng)成了獨具慧眼和精準觀察能力,他用繪畫藝術將兵團農場生活和西部勞動人們的獨特狀況和形象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繪畫藝術中獨樹一幟?,F(xiàn)為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和新疆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2005年,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特為其編撰出版了《上海美術家畫庫(第七卷)—吳舜杰》一書。 程炎,全國優(yōu)秀教師。1964年進疆,曾先后在新疆農十師181團一營中學、師部北屯教師進修學校任語文教師。1989年,人才交流調回上海,在浦東高橋中學任高中語文教師。由于她杰出的教學成就,兩次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先進工作者的稱號,1993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1999年榮獲上海市園丁獎。 <h1><b>七、曾榮獲兵團和兵團級以上嘉獎的人員(不完全統(tǒng)計)有:</b></h1> 1964年 181團孫雪芳被評為新疆自治區(qū)青年積極分子。<br>1969年10月1日 181團柳和豐作為兵團牧業(yè)戰(zhàn)線上的優(yōu)秀代表,參加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二十周年慶典,登上了天安門觀禮臺,并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毛主席的集體接見。<br>1971年1月 蔡大寧被評為兵團1970年五好軍墾戰(zhàn)士。<br>1971年1月 倪根英被評為兵團1970年五好軍墾戰(zhàn)士。<br>1983年 師煤礦鐘其恕被評為新疆自治區(qū)先進教師、先進兒童少年工作者和全國模范班主任。<br>1984年 師法律顧問處陳志海被評為兵團司法行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br>1984年 北屯毛紡廠林康美被評為新疆兵團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員。<br>1984年 181團黃希之被評為新疆兵團職工業(yè)余教育優(yōu)秀教師。<br>1984年 教師進修部程 炎被評為兵團成立三十周年雙先會兵團先進工作者<br>1985年 北屯中學唐翼飛被評為兵團工會積極分子。<br>1985年 187團舒志學被評為自治區(qū)首屆園丁獎三等獎。<br>1985年 毛紡廠忻珊益被評為自治區(qū)紡織工會“雙文明”積極分子。<br>1986年 工程團林蔻蒂被評為兵團“三八”紅旗手。<br>1986年 北屯中學蔣桂秋被評為兵團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br>1986年12月 181團孔敬清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授予的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工作者榮譽證書。<br>1987年 毛紡廠林康美被評為兵團工業(yè)普查先進工作者。<br>1987年 北屯中學王鏡英被評為兵團屯墾戍邊勞動獎狀獲得者<br>1987年 181團陸培根被評為自治區(qū)先進教師。<br>1987年 182團劉云祥被評為兵團優(yōu)秀教師。<br>1989年 北屯中學顧培玲被評為兵團先進教師。<br>1989年 北屯中學唐翼飛被兵團工會評為少兒優(yōu)秀工作者。<br>1989年 187團舒志學被評為全國農墾系統(tǒng)先進教師。<br>1989年 181團顧征明被評為自治區(qū)先進教師。<br>1989年 186團童玲被評為兵團先進女職工工作者<br>1989年 師信訪科何文華被評為兵團信訪工作先進工作者。<br>1990年 188團張玉梅被評為為全國優(yōu)秀會計。<br>1990年 毛紡廠陳玉英被評為兵團工會先進財務工作者。<br>1990年 毛紡廠葉慶芳被評為兵團科技檔案工作先進個人。<br>1990年 182團毛金龍被評為兵團綜合治理先進工作者。<br>1990年12月 楊云芳被國務院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評選為國家級先進個人。<br>1991年 188團張玉梅被評為新疆自治區(qū)開發(fā)建設新疆勞動獎狀獲得者<br>1991年 186團童玲被評為兵團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br>1991年 186團童玲被評為兵團先進女職工工作者。<br>1991年 北屯中學楊靜被評為兵團賴寧優(yōu)秀指導員。<br>1991年 師檢察分院范介祈被評為兵團檢察先進工作者。<br>1992年2月 瞿立新被國家稅務局等四部門評為全國稅法宣傳教育活動先進工作者<br>1992年 186團童玲被評為兵團模范職工之友<br>1992年 181團葉志清被評為兵團民兵裝備倉庫建設達標先進個人。<br>1992年 186團顧惠芬被評為 兵團兒童少年工作先進個人。<br>1993年 186團顧惠芬被評為兵團兒童少年工作先進個人。<br>1993年 教師進修部程炎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 <br>1994年 186團顧惠芬被評為兵團兒童少年工作先進個人。<br>1995年12月 北屯中學朱金昌被兵團教委、工會評為宣傳教育法優(yōu)秀組織者。<br>1995年 北屯中學陸云紅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br>1995年 毛紡廠陳玉英被評為全國先進女職工工作者。<br>1996年 182團劉志剛被國家林業(yè)局評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林業(yè)先進工作者。<br>1998年 北屯中學丁翠英被兵團計生委評為計生優(yōu)秀工作者<br>2000年5月14日 182團竺兆立被評為兵團史志工作先進工作者。<br>2002年3月 182團竺兆立榮獲二00一年度兵團土地管理先進個人。<br>2002年6月 182團劉志剛被國家綠化委等評為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個人稱號。<br>2004年2月18日 182團竺兆立榮獲兵團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br>2004年12月 182團劉志剛被國家林業(yè)局評為全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br>2005年9月 倪根英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華各界婦女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層論壇大會”,并榮獲“中華杰出女性突出貢獻獎”。<br><br> <h1><br></h1> 向曾奮斗在祖國最西北之北的2000余位上海老知青致敬! (良知 2022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