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臨街二樓的這大窗戶里,曾經(jīng)就是塘漢托兒所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大弄堂里的小故事(八)</p><p class="ql-block">《弄堂里的托兒所》</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jì)五十年代,為解放婦女勞動力。上海的各街道辦起了托兒所。一些有點文化的家庭婦女,走出家門。拿出自己家中的用品:風(fēng)琴、桌椅、孩子的玩具等騰出空余的房間,辦起來集體所有制的托兒所。</p><p class="ql-block"> 大弄堂里的也有家托兒所,我家就在隔壁,母親在那里工作。</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們家的姐妹都當(dāng)過托兒所的義工。那時候沒有電扇,房間里懸塊大大的布板,二邊有繩子拽著,天熱小朋友午睡時,保育員就拉動布板,給孩子打風(fēng)……我家姐妹有時會去幫忙打風(fēng)。</p><p class="ql-block"> 有時,臨時那個保育員有事,媽媽會叫我們?nèi)椭磿盒∨笥选?lt;/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托兒所里經(jīng)費少,是自負(fù)盈虧的,為鋪那塊園地,我們托兒所工作人員的孩子,放暑假都幫著撿磚頭,石子。累了,給喝碗營養(yǎng)湯,就是土豆番茄雞蛋湯啦……,忙了一夏天,終于鋪好了那塊園地,托班的小朋友就在那里游戲……</p><p class="ql-block"> 托兒所托班是保育員,幼兒班是教養(yǎng)員,都認(rèn)真地為孩子們服務(wù),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戲。1962年,塘漢托兒所還評為全國兒童工作先進呢!</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的記得,上海新民晚報還登載過這所托兒所的報道呢!</p><p class="ql-block"> 那時,有的家長忙,顧不上給孩子吃飯。送進托兒所,托兒所里有包三頓飯的小朋友,孩子吃的慢,飯涼了。我母親就給熱一下,再喂。正好趕上記者來采訪,還登上報啦!還在報紙上寫到:小朋友唱著,王阿姨,王阿姨,阿姨像媽媽,寶寶聽你話,跟你學(xué)唱歌,和你做游戲,親親熱熱是一家,成了快樂的娃娃家……。我為自己的媽媽感到驕傲。</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長,上班早,托兒所還沒開門,她們就敲敲我家的窗戶,媽媽就把孩子接進家,天氣還冷時。會把孩子塞進自己被窩,就忙著先去給家里買菜……</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長下班晚了,托兒所有輪著做晚班的(等孩子接完再回家)。媽媽見還有一二個小朋友時,就讓同事先回去,放在我家里,等家長來接……</p><p class="ql-block"> 這樣附近的許多人都認(rèn)識我母親(王阿姨)。</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母親退休后。我下鄉(xiāng)到黑龍江兵團,經(jīng)過自己努力,好不容易最后考試當(dāng)上了那里的教師。當(dāng)時,知青都返城了。母親特別牽掛我,費了許多力,給我辦了頂替回上海,接她班的事。</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時,我心里很復(fù)雜……。無奈中還是聽媽媽的話。做她的接班人。以后的工作,就在自家門口,在街坊鄰居眾目睽睽下帶著小朋友做操,做游戲……。</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給母親爭氣,不能給家人丟臉!像媽媽一樣去做事。</p><p class="ql-block"> 我們知青大批回城后,趕上出生高峰。托兒所工作負(fù)擔(dān)重,要按照幼兒教育大綱進行備課。沒有經(jīng)費就自制教玩具,為豐富幼兒的游戲活動,年輕的保教人員,動足腦筋,自制了許多教玩具,還進行交流呢!這樣打開了思路,相互學(xué)習(xí),個個心靈手巧,尤其是把廢塑料瓶作成的花籃,花瓣,來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同時還要進行五能考核(能講課、能彈唱、能畫、能跳舞、能編兒歌)。我回城后,參加夜校,補習(xí)文化。學(xué)習(xí)名列前茅,但業(yè)務(wù)學(xué)習(xí)沖突,只好放棄文化補習(xí)。為了努力掌握各種本領(lǐng),利用業(yè)余時間去學(xué)彈風(fēng)琴、畫兒童畫、做教玩具……。為熟練掌握兒童舞的基本技能,趁著孩子們午睡,光著腳,進行各種舞蹈步伐的練習(xí),晚上學(xué)著畫布置教室的兒童畫。</p><p class="ql-block"> 托兒所要按季節(jié)不同,來布置環(huán)境,這些都是要自己利于業(yè)余時間完成的。 </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凡是有市里區(qū)里各種學(xué)習(xí)班,我都有機會參加,對兒童早期教育知識 ,我都關(guān)心。 最后自己努力下,考出了高級保育員證書和幼兒師范專業(yè)畢業(yè)證。</p><p class="ql-block"> 塘漢托兒所,就在我家隔壁,我不用出大弄堂,就上班了。在街坊鄰居的眾目睽睽下,我努力做好一切……。</p><p class="ql-block"> 在托兒所工作中,也得到家長的信任,孩子的歡喜。取得點滴成績……,評上區(qū)優(yōu)秀共青團員,還當(dāng)過先進工作者。我把榮譽看成鼓勵,把托兒所當(dāng)作自己家的另外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請別看輕托兒所工作,當(dāng)時正解決社會上的大難題。那時孩子出生后產(chǎn)假只有五十六天,就可以進嬰托,許多條件好的廠里有廠托。幫助許多女工安心工作,街道托兒所工作待遇低,工作量大。保育員要懂得各種兒童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護理和防治。</p><p class="ql-block"> 托兒所設(shè)有保健員,報賬員,各班衛(wèi)生員。每天入托要晨檢,特殊情況進行全日觀察。發(fā)生兒童傳染病,要消毒隔離。保健員定制菜單,二周不同樣,還行做好營養(yǎng)分析,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攝入。報賬員要給每個孩子核算每月的出勤,有缺席的,下月收費要退款。</p><p class="ql-block"> 班級保育員要做好自己帶班的兒童出勤率,有情況,及時家訪。</p><p class="ql-block"> 我在托兒所工作,當(dāng)過報賬員,還要到伙食費盈虧不到千分之二的核算。</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定制不同游戲活動。動靜交替。</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孩子年齡57天到一歲,為嬰托班,要給孩子定時做被動操。</p><p class="ql-block"> 一歲到一歲半,嬰托下,叫爬爬班,教他們做竹竿操,</p><p class="ql-block"> 一歲半到二歲托小班,做簡單的律動和平地操。游戲活動以靜帶動。</p><p class="ql-block"> 二歲到二歲半,托大一組。游戲活動安排要豐富多彩了,平衡木,投擲,學(xué)跳,各種動物的模仿動作,智力開發(fā)也加強了。到二歲半到三歲托大二組,更是要求高了。</p><p class="ql-block"> 三歲以后就是幼小班,當(dāng)時幼兒園不收小班,多數(shù)在托兒所里了。</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小朋友也安心托兒所工作。</p><p class="ql-block"> 最后八十年代初,入托高峰到了,我報考復(fù)旦幼兒園,錄取后,街道上級不放,一怒之下,離開了這個崗位。但我還是一直喜歡孩子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四十年前,和小朋友一起在大弄堂里的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那樹對面紅色窗戶后的也是托兒所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窗戶下,堆東西的地方,原來是托兒所的場地……</p><p class="ql-block"> 那窗戶里面,就是我的娘家……</p> <p class="ql-block">這里原來就是托兒所的廚房……</p><p class="ql-block">后來租給一家飯店了……</p> <p class="ql-block"> 我下鄉(xiāng)返城回滬后,第一個工作處,就在這窗戶后的教室里……</p><p class="ql-block"> 別了,老家……揮揮手,與就過去告別……今天把故事留下……記錄當(dāng)年為了孩子們而付出的托兒所那些事,許多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孩子,小時候到過托兒所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提倡可生(三娃),托兒所能再回來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