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 北極,我們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西北部的兩個省/區(qū),遠沒有它們的南邊的鄰居洛基山那樣大名鼎鼎。它們分別是育空Yukon 和西北地區(qū)North West Territories,首府分別是白馬市和黃刀市。 它們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大自然美女。正因為沒有太多旅游熱搜,加上人跡不多,所以沒遭太多人類的改造和破環(huán),現(xiàn)在還基本上保存著千百年前的模樣。</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西北地區(qū)不對外開放,我們只能選擇游育空。它是加拿大三個地區(qū)/領(lǐng)地之一,位於加拿大的最西北方。1898年6月13日,育空正式加入加拿大聯(lián)邦。根據(jù)2016年的人口普查,育空人口35,874人,其中25,085人(70%)人住在白馬市(Whitehorse)。</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此次旅行到達或經(jīng)過的地點。</p> <p class="ql-block"> 育空是以流經(jīng)該地區(qū)的育空河來命名的。原住民語,意為“大河“。領(lǐng)地形狀近似三角形,西臨美國阿拉斯加州,大致以西經(jīng)141度線及聖埃利亞斯山脈為界;東臨西北地區(qū);南臨BC省,大致以北緯60度線為界;北方則為波弗特海,北冰洋的邊緣海。育空地區(qū)是育空河之主要流經(jīng)地區(qū)。</p><p class="ql-block"> 在歐洲人未踏足美洲之前,育空地區(qū)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之一。歐洲人於十九世紀初才抵達育空地區(qū)。淘金熱潮興起時起,才有大量歐洲人涌入,育空地區(qū)的人口,始現(xiàn)爆炸性增長。</p> <p class="ql-block"> 育空約十分之一位于北極圈內(nèi),氣候嚴寒。是加拿大唯一有公路可進入北極圈的省份。面積比美國加州大,為48.3萬平方公里。首府白馬市,第二、三大城市為道森市(Dawson City )及瓦森湖鎮(zhèn)(Watson Lake)。</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育空西南部圣艾利雅斯山脈的克勞恩國家公園,(Kluane National Park and Reserve )" UNESCO""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其內(nèi)的洛根山,為加拿大的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育空地區(qū)為亞極地氣候,極光是育空地區(qū)最著名的自然奇景。同時還有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包括野熊、麋鹿、駝鹿、山貓、狐貍、野山羊、麝牛和土撥鼠。</p><p class="ql-block"> 夏季的育空溫暖舒適且陽光充沛,溫度介于20-30℃之間,是六、七、八三個月。在育空的夏天, 北部地區(qū)的午夜,太陽會整晚掛在天空不落,為白晝。大部分地區(qū),從四月底到十月底都看不到雪。它最冷的時候,是從九月初到來年的4月份。育空地區(qū)的冬季的平均氣溫在0℃到零下40℃。冬季在北部地區(qū)有極夜。</p> <p class="ql-block"> 進入育空,經(jīng)過白馬市,沿著道森繼續(xù)北上就是通往北極的Dempster Highway丹普斯特公路,它從道森(Dawson)到西北地區(qū)的小城伊努維克(Inuvik),全程長約740公里,(從阿拉斯加通向北極的公路是道爾頓公路(80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懷著興奮和探索的心情,到達白馬后直奔通向北極的丹普斯特公路。這條公路蜿蜒穿過兩個山脈,奧格爾維山(Ogilvie)和里查森山(Richardson Mountain),穿過北極圈,直抵北冰洋??梢钥吹降娘L景實在是美不勝收,依季節(jié)而不同。春夏季可以看到:郁郁蔥蔥的北方叢林森林,雪水融化后的瀑布、翻滾的急流、巍峨的山脈,秋季:紅色的苔原染紅大地荒野,伴著黃色的北極柳,給蒼茫大地換了不同衣裝……</p><p class="ql-block"> 閑話不說,請看片。</p> <p class="ql-block"> 丹普斯特公路是建筑在凍土上的砂石公路,氣溫上升時,常常會塌陷, 所以需要經(jīng)常的維護;由于是砂石路面,汽車常常容易爆胎。</p> <p class="ql-block"> 駛?cè)氲て账固毓?,見到的是獨特的景色。以下所有照片都是拍自這條公路。</p> <p class="ql-block"> 首先經(jīng)過的是奧格爾維山脈。遠方群山蜿蜒如黛,山谷里小溪流淌,周圍簇擁著燦爛的黃色野花,對比強烈又明媚。</p> <p class="ql-block"> 我們跳下車來,在野地里撒歡。野地里盛開著不知名的北極植物和各種漿果。胡隊長說,紫紅的是熊漿果,富含維生素和營養(yǎng),人也能吃。素食動物黑熊就是依靠這些漿果長得強壯又威武。</p> <p class="ql-block"> 不長時間,我們大家摘的熊漿果已經(jīng)一大袋,酸甜可口。</p> <p class="ql-block"> 抵達Tombstone, 墓碑山公園,(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墓碑山是這一片山峰的統(tǒng)稱,它是由獨石山和墓碑山這兩大峰群所組成。一切都是那樣的原始和荒蕪,是一個受到極為嚴格管理和保護的自然保護區(qū)。育空政府在此設(shè)立了旅游信息中心,旅游露營地,有專門的人員管理這個區(qū)域,除了這條公路,沒有汽車可以駛?cè)氲牡缆贰?lt;/p><p class="ql-block"> 在這片地域里,到處都籠罩著一派原始、蒼茫、恒古、蠻荒、野性和蕭瑟的氣氛。徘徊其中,只見大山橫亙眼前,猶如畫家揮毫作畫一般大手筆揮灑出來的輪廓,細看峰峙嶙峋、疊嶂煙霄、怪石凌厲、溝壑縱橫、崢嶸肅穆、氣勢恢宏。</p><p class="ql-block"> 頭頂之上,云霧繚繞飄舞,頓時心情大變。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體會出那種大自然給予的無以言表的震撼和威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墓碑公園分為三大營區(qū)或營地,即灰熊湖(1號營地)、迪威德湖(2號營地)和泰勒斯湖(3號營地)。很多人選擇到此露營和徒步。如果要深入這片大地,只能徒步,并且自己背著行囊爬高下低。</p><p class="ql-block"> 路看起來并不好走,可是風景無限美。也有人租直升飛機空投,直達營地。</p> <p class="ql-block"> 深秋季節(jié),遠遠望去,山峰,湖泊、濕地、山川、溪流,還有那五顏六色的苔原、草甸、山棘等植物將這片與世隔絕、人跡罕見的地域妝扮得無法形容。 </p><p class="ql-block"> 都說旅游時你能看見什么就是老天爺讓你看什么。烏云蔽日或麗日藍天,看到的絕對是兩個世界。我們感恩,看見了想像不到的景色和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在溫暖祥和、風和日麗的時候,靜美,這里可能就是一個靜美童話般的夢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 這兩張照片是胡隊長去年來育空拍的。當時,晴天麗日,山峰清晰可見,是另一番景象,太陽出來撒出金光,一切都隨著改變。</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奔走山坡,大呼小叫,紛紛按快門之時,我們的隊長默默地拍下我們與景色相容的場面和瞬間。</p><p class="ql-block"> 她已經(jīng)到過這里好幾次,此次是應(yīng)我們要求而來,當然她也喜歡這片神奇又迷人的大地。</p> <p class="ql-block"> 當太陽高懸時,我們靜靜地坐在山坡上,望著前方流云行走,遠處更為清晰的山巒起伏,閃閃發(fā)亮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是繼續(xù)前行,順著丹普斯特公路進入北極圈。</p> <p class="ql-block"> 這些饅頭一樣成片的山巒是里查森山(Richardson Mountai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個大地鋪滿了野草,隨著季節(jié)更換了顏色,大地橙黃,苔原深紅,冷杉墨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極圈是指緯度為北緯66°34′ 的一個假想圈,是北寒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北極圈以北的地區(qū)被稱為“北極圈內(nèi)”。通常,北極圈內(nèi)的地區(qū)被叫做北極地區(qū),由北冰洋以及周邊陸地組成,在北極圈內(nèi)的格陵蘭(丹麥)、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為北極國家。</p> <p class="ql-block"> 抵達北極圈后,稍作停留繼續(xù)前行。</p><p class="ql-block">北極圈內(nèi),地貌和山勢都有改變。</p> <p class="ql-block"> 北極圈附近是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和北極苔原之間的過渡地帶,由于土壤凍結(jié)、寒風呼嘯,樹木已難以成長。從南往北,連續(xù)成片的森林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喬木-灌木混雜植被,最后只剩苔蘚和地衣,變成苔原地貌。植物以地衣、苔蘚為主。所以,看上去,這個荒原顯得平平坦坦,只有北極植物顯出的色彩裝點著起伏的山坡和大地。</p> <p class="ql-block"> 北極圈也是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的界線,北極圈以北的地區(qū)在夏天會出現(xiàn)極晝,而在冬天會出現(xiàn)極夜。極晝和極夜(又稱永晝、永夜)是地球兩極地區(qū)特有的現(xiàn)象,是指一天24小時之內(nèi)全都是白天(極晝)或黑夜(極夜)。</p> <p class="ql-block"> 從山上望去,我們的RV 在荒漠曠野中猶如一個生動的點綴。</p> <p class="ql-block"> 在西北地區(qū)和育空兩區(qū)交界之處,分別豎立著各區(qū)的標識碑。</p><p class="ql-block"> 懷著有僥幸的期盼,我們穿越育空,進入西北地區(qū),企圖能看見著名的河流,麥肯錫河或者最好能達到北極小城,Inuvik 伊努維克。</p> <p class="ql-block"> 省的界碑過了,又走了100多公里,我們還是被西北地區(qū)為疫情的設(shè)崗給截住。只好回返。</p><p class="ql-block"> 河邊是西北地區(qū)的原住民村落。</p> <p class="ql-block"> 同樣的公路,去路和返程景色迥然不同,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 我們反反復復在丹普斯特公路上來回, 在這兒待了3天,被這自然迷倒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Eagle plain 鷹原是這一路唯一有生活服務(wù)設(shè)施,有旅館的地點。在熱季旅館提前半年就需訂了。我們有RV 所以自由自在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公路上,除了公路景觀,我們還看見了預(yù)想不到的北極光,親自用雙腳踏著,行走在北極荒原樹林中的松軟大地上。當然我們也遇到麻煩,車輪被釘子扎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道森,再到白馬,又能看見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請聽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