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暉園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zhèn),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是中國最大的嶺南古典園林,是集嶺南古建筑藝術、園林藝術、雕刻藝術、戲曲藝術、珍藏藝術于一體的全國最大私家園林?;洉焾@將嶺南園林傳統(tǒng)藝術與現(xiàn)代審美情趣融合于一園,園內集聚了山色、樓館、亭臺、曲廊、水榭、洲島、橋堤、石橋、假山、河道等56個景觀形態(tài)和108個園林景點。園內巧引東江之天然活水,河、湖、溪、澗等水域面積240多畝,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蘩文館是園中的主體建筑,為嶺南仿古樓閣,收藏有眾多嶺南文化藝術品。南韻館則是古典劇場,可聽傳統(tǒng)粵曲。五元坊、詩廊、歸水橋等眾多景點,工藝精湛,富于嶺南文化氣息。 <p class="ql-block"> 粵暉園是由東莞企業(yè)家庾炳桂建造的,耗資三億多元,占地近800畝,號稱國內面積最大的嶺南風格園林。2004年動工,于2005年11月21日建成開放,一直沒去過。2019年五一期間帶著家人參觀了這座具有嶺南特色的園林建筑,個人認為這種仿古建筑是沒有靈魂的。</p> 粵暉園東正門是粵暉園的主入口,中間正殿為雙重檐建筑,其體量、權衡均是以明清建筑進行設計的。 精致的磚雕——“百蝠暉春” 照壁,高9米,長50米,寓意“九五之尊”。整幅磚雕共使用老青磚160萬塊,能工巧匠100多人耗時2年多,共花資1200萬制成,于2009年榮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繞翠廊(3200多米),曲徑通幽。 <p class="ql-block">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于隋朝,興盛于明清,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洉焾@的“五元坊”沿襲這樣的及第制度而建。五元坊面闊7米,通高9米,全部采用清朝皇家建筑比例,氣象莊嚴。坊間鋪設祥云圖案地磚,寓意平步青云、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 東端的第一座稱“會元坊”,秀才第一名稱“會元”。向里高上,第二座稱“解元坊”,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三座稱“狀元坊”,進士第一名稱“狀元”。第四座稱“士元坊”,中了狀元便入翰林院,在翰林院經多年考核,又以翰林出身外放府、州為官歷練多年,政績政聲俱佳者,回京再考國策及治國之道,得第一名稱“大學士”,簡稱“士元”。封大學士后而分閣,如宋朝有“龍圖閣”、“文淵閣”“直寶謨閣”之類。第五牌坊稱“興元坊”,內閣的大學士又經多年的考核,分部自選考題得第一名升“尚書”,明清時代分六部尚書如:“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之類,只是“興元”的第一階段考核,又經多年“尚書”的歷練由帝皇及各王的觀察,最優(yōu)秀者兼太子師,往往至太子登基而拜為丞相,為師為相,輔國興邦,稱為“興元”。</p><p class="ql-block"> 自2006年起,把每年廣東省高考狀元的名字刻在五元坊柱兩旁的漢白玉石上,以示金榜題名,激勵后學。</p> 紫煙崖,實際是一座假山,背鄰東江支流,狀如巨大的香爐峰,高聳的石山上山花藤蔓、野果古樹點綴山間;崖洞崖壁,瀑布流泉。此山外觀是天然石山,內利用多層結構雕塑成巖洞、溶洞相互連通,巧妙利用地底建成水處理池,循環(huán)水系池,頂部據(jù)說有一個“天池”。中間兩道瀑布飛流直下,崖下水池,水霧彌漫,陽光明媚之時可見道道彩虹垂掛其間,正所謂“日照香爐生紫煙”。水池中臥一金鰲,昂首向東,取意金榜題名,獨占鰲頭。 <p class="ql-block"> 粵暉園內有十幾座橋,如擁翠橋、邀月橋,眠風橋,沐風橋,安月橋,采蓮橋,三思橋,三緣橋……</p> 以下為園內隨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