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文學一夢四十年 我和文字那些事

印象中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學一夢四十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歸來仍是少年》后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年前,我寫過《文學一夢三十年》,文中詳述了自16歲發(fā)表首篇詩作起至46歲我與文學的深厚情緣,追憶了自己的文學歷程,包括閱讀、創(chuàng)作、發(fā)表等諸般經歷,涵蓋了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種種體驗。同時,也分享了創(chuàng)作中的許多感悟與思考,抒發(fā)了對文學的熱愛與堅守,且表明愿將文學夢持續(xù)至生命終結。此文有幸被收錄在臺灣文史哲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的《回首千山外——詩人作家創(chuàng)作回憶錄》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須臾間又過十年,文學夢已延續(xù)四十載,而我也已從翩翩少年成為56歲的“中年大叔”! 2023年9月,我將《文學一夢三十年》發(fā)布于個人公眾號“饅頭姥爺”,并轉發(fā)給上海大學譚旭東教授,他提議道:“您可以出一部四十年詩選。”我深知當今出書的艱難,然而出于對摯愛的追求,對四十年文學歷程的懷念,我還是接納了這個美好的提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這便是本書出版的緣由。于是,我將四十年來出版的各種詩集、詩選,如《金殿國詩選》《金殿國黨校詩選》《饅頭姥爺寫給饅頭的詩》《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詩畫千年古城——兩岸詩人筆下的臺兒莊》《中國當代短詩選》《走過一百座城市》《心智的漫游——如詩如畫歐洲行》《年輕的天空》《青春流派》《跳蕩的詩心》……以及曾刊載過我詩作與評論的海內外諸多報刊、網站等,還有新近創(chuàng)作的詩歌,盡數(shù)搜羅齊全。歷經數(shù)月的篩選、打印、校對、編排、設計、印刷等諸多環(huán)節(jié),此書終于告成!今日呈現(xiàn)于諸君面前,也呈現(xiàn)于流淌的歲月中,接受檢視與檢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尤為感謝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原副院長、少將,北京走進崇高研究院創(chuàng)院院長,著名作家、詩人賀茂之將軍,于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特別感謝出版家張艾子先生、棗莊學院張怒先生,為詩集出版出謀劃策,成為“幕后高參”;需要感謝的還有中國電影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王欽仁,山東省實驗中學正高級教師、齊魯名師時均琪,棗莊市實驗學校黨委書記胡勤國等諸位先生對本書出版的貢獻;也要感謝四十多年來關心、支持、鼓勵我詩歌創(chuàng)作的諸多師友、親人們,讓我能夠數(shù)十年如一日,在工作、生活之余堅持做好這一件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歲月的磨礪并未改變我們內心少年的模樣,愿我們始終保持少年的純真與激情,體悟那永恒的少年詩心;愿我們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作者 2024年 8月于山東棗莊市政協(xi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是一個農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金殿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工作學習之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經營著一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學的自留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撒下一些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些善一些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種下一些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些幽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些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些調侃諷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把那些詞語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歸攏成行排列成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剔除一些灰暗的雜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和有毒的害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收獲叫做詩歌的產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也收獲贊賞恥笑非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時長勢喜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時顆粒不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多數(shù)時間是自產自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沒打算養(yǎng)家糊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沒打算出人頭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只是我的愛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就像一些人愛抽煙愛喝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更擅長這種分行的勞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從不把寫詩看得很高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也從不因為無人喝彩而自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追求產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沒有人考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堅持耕作幾十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偶爾也浮躁愛面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朋友圈搞些推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就是文學田野里的一個農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工具很簡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良好心態(tài)和一部手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把平凡歲月開墾成詩的領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積以時日已融入我生命的整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學一夢三十年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金殿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從1984年4月14日發(fā)表第一首詩作至今,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那時我還是山東省棗莊市第三中學十六歲的高一學生,記得在學校報欄上看到《棗莊日報》發(fā)表我的處女作《校園從睡夢中醒來》,當時的興奮無法用文字來形容,恐怕中了百萬大獎也不過如此。今天翻看泛黃的剪報,那些稚嫩而清純的詩句仍然令人懷戀:“晨風裹走睡意/校園從夢中歸來/一夜的香甜頃刻散開/校園抖開碩大的胸懷/清水帶來淡雅的幽思/掃帚送走混亂的感慨/吟哦著希望的詩篇/換上春天的裝戴/像青年一樣朝氣/胸中奔流著青春的血脈/她邁開時間的大步/以特有的速度/從夢中走向白日/從白日走向未來?!蔽仪椴蛔越鼗叵肫饘ξ膶W無比癡迷的中學時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說起對文學的熱愛,還要追溯到上小學的時候,現(xiàn)在想來應該感謝父親對我的“縱容”。那時家庭經濟條件雖然一般,但只要是我買“小人書”等正當?shù)恼n外讀物,父親總是有求必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大部頭的文學課外書也逐步走向我的案頭,尤其是詩歌這種文學樣式對我有別樣的吸引力。從小學開始,我的作文便被老師當做范文在班級朗讀;到了初中,我便開始創(chuàng)作那些稱為“詩”的分行文字了。要說處女作發(fā)表的時間其實還可以提前一年,1983年上初三的時候,我寫了一首《伊河抒情》,被臺兒莊人民廣播電臺(當時叫臺兒莊廣播站)配樂播出,只是虛榮心使然,覺得縣級廣播站不夠“級別”,也就忽略不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至今仍保留著一份棗莊三中淺草文學社1985年4月創(chuàng)辦的《淺草》社刊創(chuàng)刊號,棗莊籍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了刊名,我忝居首批編輯之列。刊物雖然簡陋,卻記錄著青春的豪邁和激情;印刷雖然模糊,卻鐫刻著對文學的摯愛和深情。1985年3月,我的《從“恩格爾系數(shù)”想到的》一文榮獲浙江省語言學會《中學語文報》和山東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聯(lián)合主辦的“中學生寒假征文”競賽二等獎。那時我是棗莊三中高二的學生。自發(fā)表詩歌處女作以后,一發(fā)不可收拾,不斷寫作,四處投稿,真有點走火入魔的味道,以致把學業(yè)也耽誤了。原本擔任班長,學習成績在班級前幾名的我,高考失利進入棗莊師專(現(xiàn)已升格為棗莊學院)中文系學習。在我1994年編就、1998年出版的詩集《年輕的天空》后記中,真實記錄了我與詩歌的“感情糾葛”:從十六歲發(fā)表處女作至今,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間,我對詩歌一往情深癡情未改,為詩而歌,為詩而哭,為詩而得意,為詩而失態(tài)……忘不了高考前幾天還去參加詩賽的情景,忘不了夢中像念叨戀人芳名一樣念叨詩的笑談——這是曠日持久的苦戀,這是情感深處勿需表白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6年9月,我很不情愿地走進棗莊師專的大門,畢竟作為省重點中學的畢業(yè)生考入棗莊師專這所被同學們戲稱為“棗莊北大”的學校,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但中文系于我而言,正如魚得水,在這里創(chuàng)作成了正業(yè),我忘情地撲入文學的大海恣意遨游。說起來,中文系老師們的水平卻是響當當?shù)?,在國內也有一定影響,如鮑延毅、劉劍鋒、胡小林、王曉祥等諸位教授給了我許多嘉許和點撥,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許多做人和為文的道理,這期間我發(fā)表了不少作品,也發(fā)生了不少文學故事。1988年3月30日,《棗莊日報》發(fā)表一位青年作家的短評《追著繆斯奔跑的青年》,這是報紙公開發(fā)表的第一篇評論我的文章。正是由于這篇文章,引發(fā)了一些傳奇般的事情。因為在發(fā)表這篇文章的同一版,恰巧發(fā)表了著名作家、人民日報記者伍立楊先生的詩作,于是他給尚在棗莊師專中文系上學的我來信交友,引出了十多年的筆墨友情,他還為我的詩集作序《激情和信念的歌手》。我擔任了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曾組織了“棗莊師專青年短詩大獎賽”,反響之強烈大大超過預期。短短兩年的師專生活,讓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水平和組織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1987年1月:詩作《腳步聲聲》獲棗莊師專,棗莊教育學院“新春筆會”特等獎;7月:詩作《微笑的中國》獲棗莊市“獻給母親的歌”詩歌大賽一等獎;1988年5月:詩作《海報》獲棗莊市青少年書法詩歌大賽詩歌作品一等獎;我擔任社長的棗莊師專太陽風文學社被評為全省高?!按髮W生最佳社團”;我創(chuàng)作的歌詞《白姑娘,黑小伙》被譜成曲,在全國二十多家城市電臺播出;詩作《青春流派》收入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色光——當代大學生校園詩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88年7月,二十歲的我從棗莊師專中文系畢業(yè),留校擔任《棗莊師專報》編輯。這之前,《棗莊師專報》說是“報”,其實與真正意義上的“報”相差甚遠,最多算一份內部資料性的“學校大事記”。不定期出版,談不上新聞時效性;沒有稿酬,調動不了作者的積極性;印數(shù)少,又缺少廣泛的影響力和群眾參與性……辦這張報,優(yōu)勢甚少,局限甚多。我和編輯部同仁集思廣益,主動出擊,使出了看家本領。首先縮短報紙出版周期,定為月報,這是在當時人手少、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上限;其次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作者隊伍,邀請校內外領導和知名人士撰寫專稿。記得我曾約請過人民日報記者伍立楊、成都人民廣播電臺編輯魏金華等撰寫過雜文等稿件,對活躍版面、豐富內容起到了一定作用。當時也無稿費,均是利用文朋詩友的關系,復信感謝一下便算了事。三是對報紙版面和欄目進行重新設置和調整,第四版專門開設了“太陽風”文學副刊。四是充分調動版面語言,讓報紙活起來,亮起來。我接手后的幾期報紙仍是鉛字排版,辦報條件、印刷水平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把標題制作得美觀一些,我曾專門跑到市區(qū),用當時比較先進的四通打字機制作了多條變體美術字標題,印出的報還真有點“準激光照排”的效果。1988年,我編排的“太陽風”副刊版面還獲得過全省高校校報版面設計獎。隨著編輯藝術的改進,《棗莊日報》一位對版面素有研究的的資深編輯曾用“眉清目秀”來形容我設計的版面,這對我這樣一個非新聞、美術專業(yè)科班出身的年輕“報人”來說,也算是最高褒獎了。五是功夫在報外,走出我們的特色之路。除經常性的對外新聞宣傳報道外,我參與了《年輕的大學》等十多部電視專題片的撰稿,使我對專題片解說詞這一特殊文體的寫作有了自己的認識并形成了特有風格。六是不怕門戶之見,在全國同行面前勇敢地亮出自己的旗幟。1990年,我參與主編了《雛聲——全國高校校報文學集萃》,該書系我國首部全面展示高校校報副刊陣容的文學作品集,著名寫作理論家馮中一教授作序,在全國高校產生了一定影響,數(shù)十家報刊刊發(fā)新聞和評論,并獲得山東省寫作學會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彈指一揮間。一轉眼,我離開棗莊師專(棗莊學院)已經二十多年了,但與棗莊學院的密切聯(lián)系恐怕今生亦難以割舍。因為在我的心底,這段編輯生活雖有寂寞和苦惱,但卻是如此充實而富有魅力,我畢竟為之付出了汗水與智慧,也收獲了甘美與溫馨。翻檢親手編輯、設計的舊報,常憶起忙碌的日日夜夜和遠去的師專生活,一股暖意洋溢在心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91年調入棗莊市教育局后,因工作繁忙、崗位調整,文學創(chuàng)作一度中斷,但也忙里偷閑,零零星星寫了一些作品,出版了幾本書籍:個人散文集《心靈的散步》,主編《城市的心跳》《全國校園文學拔萃》等多部文學書籍,賀敬之、劉征、顧明遠、蔡麗雙、譚旭東等十數(shù)位詩人、評論家為我出版的書籍題寫書名、撰寫評論。其中“攝影詩”這一文學樣式對我影響巨大,從而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88年第一次為別人的攝影作品配詩發(fā)表到現(xiàn)在,一晃二十多年了,我對攝影詩的喜愛與日俱增。在我心里,它是最美的藝術形式。大約在1996年前后,我也終于端起了傻瓜相機,盡管對攝影技術幾乎一竅不通,但仍傻瓜似地狂拍不已,無論風景還是人物,一切隨意、全憑感覺、沒有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2年10月,我隨山東省教育考察團赴歐洲六國。不知為什么,出版一本攝影詩集的念頭特別強烈。出發(fā)前就想,只要能拍出大致像樣的片子,這本書就一定出,不惜代價!當時我使用的是奧林巴斯普通相機,隨身帶了10個膠卷。天助我也!沖洗出來的照片效果居然不錯,于是促成了36開本的攝影詩集《心智的漫游——如詩如畫歐洲行》于2003年1月的悄然出版,立時叫好聲一片。特別是一同出國的省市招辦領導,在許多場合每每提及;安徽高校的一位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專門來電祝賀,以為我使用的是很高級的攝影器材;教育部一位對攝影頗有研究的高級發(fā)燒友,看到我的那本小冊子后說,用普通相機拍攝的作品出書,這是第一次看到;更有山東高校招生系統(tǒng)一些朋友對書中簡短的配詩和諸如《褲子里長出的風景》的標題等津津樂道。其實,我對自己的初級攝影水平心知肚明。若非得找點原因,那就只能感謝歐洲的風光太美,感謝那本書的設計水平高超,感謝我的運氣不錯。此后,那本小書對我的攝影愛好又進一步“推波助瀾”,加熱升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5年10月,我去北京參加學習,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在教育部那位攝影專家的現(xiàn)場指導下,購買了入門級的專業(yè)相機佳能EOS20D,后來又鳥槍換炮,購買了EOS5D2。從此儼然一名職業(yè)攝影者,外出考察學習、親朋好友聚會、周末遠足郊游,都背著這部相機四處招搖。其間也偶爾看了一些攝影書籍、報刊,掌握了一些皮毛知識,但終究深入不進去,無奈只好給自己一條退路:別太難為自己,任其自然,隨心所欲,跟著感覺拍吧。我走過了國內國外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城市,于是想到以《走過一百座城市》為題,出版一本攝影詩集,作為這一愛好的一次小結,該書2010年10月順利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2年5月,我主編的《中國當代短詩選》出版,書的后記表達了我對詩歌的摯愛、對詩歌精神的追求:這是一場詩歌的“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在于多么豪奢,多么鋪排,而在于各大菜系悉數(shù)登場,品種豐富,色彩鮮亮,味道十足。多為老百姓的家常菜,也有少許的鮑魚海參,可能還有一點風味西餐。這是一場詩歌的“較量”。各種風格流派的較量;情感、技巧、智慧、實力的較量;不同地域、職業(yè)、性別的較量;名家、新人的較量;一場沒有輸贏的較量。這是一場詩歌的“合唱”。東西南北,兩岸三地;30多個省市,10多個民族,數(shù)百位詩人;老中青少,高中低音,美聲民族通俗;大合唱,小合唱,在中國文壇發(fā)出屬于詩歌的“異響”。這是一次網絡的“奇跡”。開放的選稿方式:網絡征稿,網絡評稿,網絡定稿,網絡聯(lián)系出版,網絡發(fā)行,甚至連封面設計也通過網絡征求意見。真是奇妙的網絡,“一網打盡”詩壇萬千氣象!…………真誠感謝全國各地數(shù)以千計熱愛詩歌、忠誠詩歌的詩人朋友!正是由于你們的鼎力支持和參與,這場詩歌的“盛宴”才會有滋有味,令人齒頰生香;這場詩歌的“較量”才會有聲有色,伯仲難分;這場詩歌的“合唱”才會聲情并茂,余音繞梁。愿詩歌的“奇跡”永續(xù)!愿詩歌的友誼永續(xù)!愿詩歌的精神永續(xù)!欲罷不能,2013年6月我又出版了攝影詩集《詩畫千年古城——兩岸詩人筆下的臺兒莊》,在海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它是跨越時空、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由兩岸詩人傾情打造的“詩意古城”;它是打通藝術隔閡,打開心靈通道,由攝影與文學聯(lián)袂演繹的“畫意古城”。源于深愛,對祖國、對古城,對攝影詩這一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源于網絡,世界瞬間縮小,力量迅速集聚,創(chuàng)意變?yōu)楝F(xiàn)實;源于追尋,追尋純凈人生,追尋自在生活,追尋安靜且強大的精神家園。無論個人才力,還是財力,以及視野、技巧等方面,出版這樣的攝影詩集,對我而言都有捉襟見肘之感。但出于酷愛,出于無知者無畏,就索性再“沖動”幾回。我可以驕傲地告訴大家:我又出版了一本書,一本自己攝影、自己配詩的攝影詩集!雖有些孤芳自賞,敝帚自珍,內心還是很有成就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4年8月,我主編的《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正式出版,這本書的后記描述了我編書的酸甜苦辣——編書實在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不是矯情。說為“名”吧,有點兒,但也僅限于這千兒八百人的圈子;說為“利”吧,讓了解情況的人笑掉大牙,我不知有多少人能夠利用這種“手段”賺個“盆滿缽滿”?希望有人能拿出具有說服力的案例。同時你還要頂?shù)米》亲h和誤解,再倒貼上金錢和時間等等,真是何苦呢?牢騷歸牢騷,內心里我感覺一萬個值!就像有人喜歡收藏一樣,編書何嘗不是一種收藏?我收藏了美文佳作,收藏了友誼真情,也收藏了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收藏會上癮的,編書也是,有人對此很不屑,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情。我對文壇上的是非爭議從無介入,內心極端看不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那些坐而論道卻又無所作為的人!正常而具有建設意義的評論、爭論、議論是需要的,但那些以吸引眼球為目的,胡說八道、捕風捉影的“文壇看客”有什么資格對別人評頭論足、指手畫腳?不理他也罷。從1989年一路“編”來,至今也編了20余本書,曾經為編書而編書,往往被目的先行、追求裝幀等“形式感”所束縛。所以很想編一本大多數(shù)人喜歡寫、喜歡看、“接地氣”而更具“內容感”的書。在選稿的過程中,我經常淚流滿面,能不能打動我是入選的首要條件。親情無處不在,親情所向披靡!感謝海峽兩岸數(shù)百位作家、詩人踴躍來稿,從十幾歲的中學生到八十多歲的耄耋老者,他們用真誠、樸素和真實的語言抒發(fā)著心底最滾燙的情感、最無奈的傷痛、最美好的回憶。我們被親情滋養(yǎng),我們又用親情滋養(yǎng)親人。拒絕虛偽和矯情,拒絕華麗與技巧。我們真心希望這些被親情浸潤的文字能夠植入讀者心里,疏松那些板結而貧瘠的土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在淚水中成長,在親情里翱翔!是我們的奢望,也是我們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文學一夢三十年,這夢仍然未醒。在我眼里,她是夜海里的燈塔,寂寞歲月中散發(fā)著迷人的光;她是少年的沖動青春的夢想中年的寄托;有時帶來激情帶來滿足帶來榮光,有時又帶來無盡惆悵。文學不再像當年風生水起萬眾矚目,已回歸正常律動,坦露生命本色。我愿意把文學夢一直做下去,直到告別這個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原載武漢大學《寫作》雜志。</p> <p class="ql-block">在淚水中成長,在親情里翱翔</p><p class="ql-block">——從編書說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編書實在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這不是矯情。說為“名”吧,有點兒,但也僅限于這千兒八百人的圈子;說為“利”吧,讓了解情況的人笑掉大牙,我不知有多少人能夠利用這種“手段”賺個“盆滿缽滿”?希望有人能拿出具有說服力的案例。同時你還要頂?shù)米》亲h和誤解,再倒貼上金錢和時間等等,真是何苦呢?</p><p class="ql-block"> 牢騷歸牢騷,內心里我感覺一萬個值!就像有人喜歡收藏一樣,編書何嘗不是一種收藏?我收藏了美文佳作,收藏了友誼真情,也收藏了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收藏會上癮的,編書也是,有人對此很不屑,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情。我對文壇上的是非爭議從無介入,內心極端看不起那些坐而論道卻又無所作為的人!正常而具有建設意義的評論、爭論、議論是需要的,但那些以吸引眼球為目的,胡說八道、捕風捉影的“文壇看客”有什么資格對別人評頭論足、指手畫腳?不理他也罷。</p><p class="ql-block"> 從1989年一路“編”來,至今也編了20余本書,但只有這本書讓我最珍視、最動情。曾經為編書而編書,往往被目的先行、追求裝幀等“形式感”所束縛。所以很想編一本大多數(shù)人喜歡寫、喜歡看、“接地氣”而更具“內容感”的書。在選稿的過程中,我經常淚流滿面,能不能打動我是入選的首要條件。</p><p class="ql-block"> 由衷感謝八十五歲高齡的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為本書題寫書名,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譚旭東教授為本書作序;由衷感謝臺灣著名詩人、編輯家臺客先生,香港著名女詩人、書法家蔡麗雙博士不求回報的鼎力支持;由衷感謝編委會每一位成員,你們用精短的文字賞析點評,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 親情無處不在,親情所向披靡!感謝海峽兩岸數(shù)百位作家、詩人踴躍來稿,從十幾歲的中學生到八十多歲的耄耋老者,他們用真誠、樸素和真實的語言抒發(fā)著心底最滾燙的情感、最無奈的傷痛、最美好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我們被親情滋養(yǎng),我們又用親情滋養(yǎng)親人。拒絕虛偽和矯情,拒絕華麗與技巧。我們真心希望這些被親情浸潤的文字能夠植入讀者心里,疏松那些板結而貧瘠的土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在淚水中成長,在親情里翱翔!是我們的奢望,也是我們的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殿國于2014年父親節(ji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系《中國當代親情詩文選》后記)</p> <p class="ql-block">《詩畫千年古城》后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跨越時空、跨越不同文化背景,這是兩岸詩人傾情打造的“詩意古城”;</p><p class="ql-block">打通藝術隔閡,打開心靈通道,這是攝影與文學聯(lián)袂演繹的“畫意古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源于深愛,對祖國、對古城,對攝影詩這一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源于網絡,世界瞬間縮小,力量迅速集聚,創(chuàng)意變?yōu)楝F(xiàn)實;源于追尋,追尋純凈人生,追尋自在生活,追尋安靜且強大的精神家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將在心底永遠記住這些給予我、給予這本書幫助的來自海峽兩岸的文藝家們:胡小林、蔡麗雙(香港)、楊傳珍、郁馥馨(臺灣)、張怒、楊小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渴望這本書能夠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走進更多人的心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殿國2012年12月29日晨于臺兒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