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煙臺山位于福州倉山區(qū)梅塢路14號,海拔高41.6米,南望五虎山,北眺三山,具有“蒼山煙霞,高丘低江”的景色,是整個福州老城(鼓樓、臺江、倉山)傳統(tǒng)中軸線序列組織的結(jié)尾。煙臺山雖山不高,面積不大,卻有獨特的人文魅力和厚重的歷史記憶。</p><p class="ql-block"> 煙臺山片區(qū)位于閩江南岸,是福州城市中軸線的重要節(jié)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極為豐富,是近代福建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窗口,福州近現(xiàn)代國際城市縮影、萬國建筑博物館。片區(qū)內(nèi)保存著眾多的外國領事館、教堂、洋行、醫(yī)院、學校、西式民居等建筑,以及眾多傳統(tǒng)街巷和古樹名木等。其中,文物、歷史建筑、傳統(tǒng)風貌建筑等現(xiàn)存191處。根據(jù)保護規(guī)劃,煙臺山片區(qū)包括“一區(qū)二片兩島”,總面積3150畝,定位文化休閑,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集中片區(qū),閩江景觀游覽帶與城市商業(yè)軸上的重要帶點,具有歷史底蘊的生活社區(qū)。</p> <p class="ql-block"> “一座花園,一條路,一叢花,一所房屋,一個車夫,都有詩意。尤其可愛的是晚陽淡淡的時候,禮拜堂里送出一聲鐘音,綠蔭下走過幾個張著花紙傘的女郎……”這是葉圣陶1923為煙臺山所留下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8日我的二女兒和小女兒帶我倆重游煙臺山景區(qū)。前四十年左右,我曾經(jīng)游覽了煙臺山公園,當時很多地方不能觀看,只能登山頂觀看閩江兩岸和大橋。</p><p class="ql-block"> 最近幾年福州以迎接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煙臺山片區(qū)的保護整治提升工作。所以煙臺山景區(qū)舊貌換新顏,各景點得以修繕,許多舊址重新裝修,對外開放,供人參觀游覽?,F(xiàn)在煙臺山景區(qū)煥然一新,成為網(wǎng)紅打卡景點,每天人們都成群結(jié)隊慕名來這里游覽,有的情侶到這里拍婚紗照。真的很不錯,值得大家來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站在這里觀看閩江兩岸風貌,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閱 音 脩 葟</p><p class="ql-block"> 當人們 踩地下鍵盤時可以發(fā)出優(yōu)美的琴聲,讓大家沉浸在歡樂之中,樂而忘返。</p> <p class="ql-block"> 樂 群 樓</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854年,由英國為首的各國領事館及商人集資興建,主體為外廊式新古典風格,面積1700㎡,是中國近代早期的西式休閑娛樂建筑。建成后作為駐福州外國人的俱樂部長期舉辦各種聚會、活動,1897年曾舉辦慶祝英女王登基60周年盛大慶典,被稱為“萬國俱樂部”、“福州俱樂部”,樂群路也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閩 海 關 稅 務 司 官 邸 舊 址</p><p class="ql-block"> 前身為創(chuàng)建于1867年的義記洋行。本建筑始建于1877年,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代、民國時期閩海關稅務司的住所。1926年重建。主體建筑為新古典主義外廊式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面積1295㎡,特別之處在于建筑立面上柱廊不發(fā)卷,其四面外廊不相連通,成為陽臺。1949年后,為家居用途。</p> <p class="ql-block"> 閩海關稅務司官邸前有一棵古榕樹,2018年瑪莉亞臺風過境,導致該榕樹主樹干折斷壓倒圍墻,副枝干傾斜嚴重。2019年啟動閩海關稅務司官邸修繕時經(jīng)剪斷枯節(jié),加固支撐,副枝干重獲新生,主樹干根的保留更顯歲月痕跡,老榕樹的重生也預示著嶄新時代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 馥源藝文空間門前,有愛心人士在此擺設“愛心茶攤”,免費供游客喝茶,真的值得稱贊!</p> <p class="ql-block"> 法 國 領 事 館 舊 址</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882年,券廊式風格,面積1603.2㎡。1882一1912為法國領事館,法國文豪保羅.克洛代爾(高樂待)任法國駐福州副領事,領事七年,均工作生活于此。其著作《認識東方》中的半數(shù)作品亦誕生于此。該建筑后為天主教多明我會主教公署、美孚洋行、中國救濟總署福州分署、齊魯大學醫(yī)學院、嬰德小修院等機構(gòu)使用。</p> <p class="ql-block"> 圣約翰教堂,始建于1856年的哥特式建筑,由福州英國僑民集資籌建,由藍灰兩色花崗石塊搭配砌成,俗稱“石厝教堂”,是福州現(xiàn)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筑,面積414㎡。當時各國的基督教徒多選擇在此進行宗教活動,故亦有“國際教堂”之稱。庭院內(nèi)有銀杏、樟樹各一棵,均為保護古樹,圣誕節(jié)前后,滿院披金凝翠,古樟流翠,為煙臺山經(jīng)典景致。</p> <p class="ql-block"> 早期美國領事館/天裕洋行舊址</p><p class="ql-block"> 建于1860年代,面積899.3㎡,主體立面以折衷主義手法,揉合了殖民式、古典式、巴洛克等多種風格,與周邊古樹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間,設計精美,于煙臺山近代建筑群中獨領風騷。原為英商天裕洋行、怡和洋行、郵政部門等先后所有,1891一1928年被租用為美國駐福州領事館早期辦公場所。</p> <p class="ql-block"> 煙 臺 山 商 業(yè) 漫 步 街 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