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遼寧本溪是個多山的地區(qū),家鄉(xiāng)本溪縣的自然景區(qū),大多都有一座巍峨的高山做依托,谷底藏納一條清澈的溪水,山環(huán)水繞,剛?cè)岵?,比如,本溪縣的龍道溝景區(qū),就是背依海拔1200多米的大平坨,這里秋天層林盡染,紅葉如丹,今秋著實的火了一把,名傳遐邇。2021年12月18日,周六,晴轉(zhuǎn)多云,我隨縣里戶外隊友,一行10人環(huán)穿老平坨,進而經(jīng)歷了一段艱難快樂又不平凡的雪野行程。</p> <p class="ql-block">早上朋友發(fā)來一張早霞照片,事后在平臺上也看見今早照片,難得一見的紅霞,好似“殘陽如血”,特別的紅,我起來晚了,擦肩而過,很佩服這些癡迷的攝影人,他們追求拍攝精美的作品,起早貪黑,看天氣,察氣象,一張張大片盡收鏡頭,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我還是喜歡進山里走走,看別人見不到的風景,走不尋常的路,體驗戶外登山過程帶來的快樂和艱辛。</p> <p class="ql-block">早上7.30分隊伍從小市鎮(zhèn)南發(fā)車,兩臺小車坐滿10人,座無虛席,由于出行半徑短,8.20就到達龍道溝景區(qū),兩位司機很給力,地面積雪的路滑,一直把我們送到景區(qū)盡頭,省了許多腳力,下車就是夏季瀑布飛濺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今天穿越的路線全是干貨,起步就爬坡,鞋就深深的愛上了雪,親密接觸,寸步不離,如影隨形。初始我們就離開棧道,因為那上面成片的倒伏樹棵實在是鉆不過去,除非是像松鼠的體型和靈巧,否則過不去。開始還能看出山路模糊的形狀,腳下皚皚白雪覆蓋,走不遠就沒有路了,越貼近山谷林木倒伏越厲害,我們只好往左走偏離上山的路,尋覓視野開闊的地方走,直接垂直往上拔,山坡很陡,雪很深,橫七豎八的樹木,倒在山坡上,很不好走,今天登山的強度很大,這季節(jié)選擇登頂本身就富有挑戰(zhàn)性,好在今天隊伍精干,來的都是久經(jīng)殺場的硬人。</p> <p class="ql-block">東北的氣候,長冬嚴寒,四季分明,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獨到,不可替代的風景,不要說紅楓搖曳,色彩招搖的秋季,就是白雪皚皚的冬季,素雪過后,山野大面積的留白也是一道風景,冬天的山里不能沒有雪的到訪,有了雪就有了靈魂,憑添了行走的快樂,疏疏落落的林木,通透的曠野,滿山的潔白,把隊友們暴露,彰顯,映襯的格外醒目,她們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了風景。</p> <p class="ql-block">老平坨的山體,山頂巖石多分布著大塊沉積巖,屬于由大大小小,不規(guī)則的鵝卵石組成的礫巖,據(jù)此可以推斷,古地質(zhì)時期,這里曾經(jīng)是浩浩的海洋,后來地殼運動抬升成為陸地,真是滄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山里面的環(huán)境很原始,多有粗壯,高大,奇形怪狀的黑樺樹,時而看見筆直的喬木鉆天而長。</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每一次出隊都把穿越的過程用鏡頭記錄下來,盡量還原登山現(xiàn)場,它不屬于攝影,就是個出行隨拍,真實記錄留給未來一份回憶,經(jīng)年之后翻看可能更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登山隨著海拔的升高,回首來時的天空,大家發(fā)現(xiàn)緊貼著起伏的山巒,漸漸露出純藍的底色,天空開始放晴了,在淡淡白云映襯下,格外湛藍,仿佛看見了西藏的天空,心里一陣竊喜,說不定登頂后會有奇觀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塞北的雪飄飄灑灑,薄如羽翼,都說雪花的舞姿是那樣的輕盈,心底是那樣純潔,但凡事都是物極必反,就好比“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樣,雪下多了也能成災惹禍,這個高大的樹干像被撕裂一樣,折斷的形狀還很藝術(shù),這得多大的力量啊,大自然真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這棵大樹像擱淺的大鯊魚一樣,趟在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這棵被雪壓倒在山坡的大樹,像個張牙舞爪的章魚,時刻準備抓住過往的人。</p> <p class="ql-block">雪野是大面積留白,再配上鮮艷的服裝,隊友的身影就格外醒目,寂寞,靜悄悄的大山里立刻就有了靈動,人也漂亮,山也嫵媚。</p> <p class="ql-block">登山途中,在一處陡峭的山峰下面,隊友發(fā)現(xiàn)崖下一顆彎曲的老樹,桿上長了許多碩大的木 靈芝,據(jù)說可以入藥,戶外行走,往往能邂逅稀奇古怪的東西,如奇異的樹形,峭壁,山峰等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常令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拔到山頂,沿著山脊跟著小黃留下的腳印向右轉(zhuǎn),翻過幾座山峰,橫切過幾道斜坡,一直在背坡行走,地面積雪很深。</p> <p class="ql-block">隊友穿行在雪域林海里的身影,不由得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一部京劇《林海雪原》畫面極其相似,其中有幾句唱詞是這樣寫的: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隊友穿行在崇山峻嶺中,雖說不上是氣沖霄漢,但也有氣魄,是一種挑戰(zhàn)。</p> 大地皚皚白雪,腳下峰回路轉(zhuǎn),前方灰黑色的樹林做背景,隊友鮮艷的服裝映襯著雪地,眼前的情境像一幅山水畫。 <p class="ql-block">在山脊上又轉(zhuǎn)過一個大彎,不知道前隊誰喊了一聲,到頂了,果然前方看見老平坨上的簡易小亭子,旁邊立了一塊牌子,寫有老平坨三個大字,終于歷盡艱辛登上了老平坨,大家很興奮。</p> <p class="ql-block">老平坨位于本溪縣堿廠鎮(zhèn)王家崴子村,海拔1252米是本溪縣屈指可數(shù)的高山之一。這是我第三次登頂此峰了,但冬季趟雪是第一次。登頂風很大,刮的天天昏地暗,從韭菜頂方向刮來的寒風,像白毛風似的,貼著地面嗷嗷的旋轉(zhuǎn)著,卷起一溜煙炮,遠方天空混沌,山巒都潛行起來,一點也望不出去,原以為是藍天白云,群峰如聚,層巒疊嶂,沒想到天氣瞬變,預判的景色沒有出現(xiàn),但也不影響大家登頂喜悅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老平坨標志牌邊抓緊時間拍照留念,這里不是久留之地。</p> <p class="ql-block">大家選擇一個背風的角落簡單午餐。</p> <p class="ql-block">集體合影拍照留念,這是我第一次拍這樣的集體照,造型別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1.08開始下撤,因為這地方停下來就冷。</p> <p class="ql-block">“山脊舞雙杖,云下我為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頂峰,俯瞰腳下萬壑群山,是戶外人最大的快樂。集體亮相最后告別冬季的老平坨,2022年見!</p> <p class="ql-block">下山初始路況好走,本想沒有羈絆可以放開手腳趟雪,沒想到后面的路十分坎坷,比上山還難走。</p> <p class="ql-block">雪是冬天的靈魂,有雪的冬天就是有樂趣,大家仿佛找到了童年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每個成年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顆童心未泯的情懷,一但在某些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就被喚醒,釋放出來了,這也許就是戶外運動的快樂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走到山腰后路況就不好走了。</p> <p class="ql-block">誰能想到,誰又能相信這是原來的上山路呢。</p> <p class="ql-block">初冬的那場大雪,給山林帶來的損失真是不可估量,大面積成片的樹木連根拔起,有的折斷,有的橫倒,擺成一個個迷魂陣,左突右沖,陷進去就不好出來。</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山最大的難度就是穿越樹木倒伏的亂石窖,大家使出渾身解數(shù),爬,鉆,翻,垮,各種姿勢交替使用。</p> <p class="ql-block">這片像亂麻一樣稠密的樹棵子,即使是四條腿動物,也不容易越過。</p> <p class="ql-block">樹林里光線暗了下來,大家探索下撤,天黑前終于從像鳥籠子編織一樣的樹林里鉆了出來,看見景區(qū)棧道了,緊繃的心情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在夜幕降臨之前,4.05隊友都撤到停車處,這時雪花又飛舞起來,彌漫山谷,我們乘著雪花返城,5點回到家,結(jié)束一天的行程,今日登山歷時7個多小時,累計爬升800多米,行程10公里左右,費用20元,圓滿完成環(huán)穿老平坨的任務。歲月如居,時光如流,彈指一揮間,一晃,戶外運動10年了, 2021年又即將謝幕和我們說再見了,過去的一年在戶外運動中,經(jīng)歷了許多難忘的回憶和快樂,過去的總是美好的,值得記憶的,“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珍惜擁有,感恩遇見。“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喜歡大自然的人,熱愛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戶外運動已經(jīng)融入生命,一年來每逢周末,我們一次次跋山涉水,送別山峰澗谷,慣看了春花秋山,愿每個人都有一種愛好,因為生活中不僅僅有柴米油鹽,人間煙火,還有遠方的詩和風景,光陰柔軟,日子緩緩,愿我們在新的一年里都走出健康,走出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