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這個故事要從清朝的李殿華開始說起,李殿華家中有幾十畝地,不過遇上收成不好,日子就過得緊巴巴,他雖是個鄉(xiāng)下讀書人,但考試屢屢失意,總也沒學(xué)出個名堂來,總而言之他是一個窮但據(jù)不從商的人,后來還干脆在家設(shè)立學(xué)館,打算把考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兒子身上,但他本不看好自己的小兒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小兒子叫李文安,生于1801年,和名字一樣又文靜又安靜,這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不怎么出去見人的緣故,而且他只能從8歲的時候開始啟蒙,這個年紀(jì)就算現(xiàn)在開始讀書都晚得很了,要想跟上可是難上加難,也確實如此,到13歲時李文安才“學(xué)完”四書,相當(dāng)于科舉的門都還沒摸著,李殿華不得不派自己的大兒子監(jiān)督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不過“執(zhí)拗”的李殿華和“愚笨”的李文安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具有超脫凡人的仁愛之心,或許這就是讀書人被先賢熏陶后的本心,那是某一年的某一天,李殿華于路邊聽見哭聲,哭聲凄厲無比,他尋著過去,發(fā)現(xiàn)出自一個女嬰之口,在那樣的年代棄嬰到處都是,何況這個女棄嬰還長著天花,渾身發(fā)燙,明顯命不久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李殿華卻沒忍心視而不見,他把女孩抱回了家,到處補充兒科知識,然后治好了這個小不點,把她完完全全當(dāng)成了女兒養(yǎng),只兩點不好,就是天花好了后,女孩臉上留下了片片得白色麻點,丑得不行,此外知道自己是被撿來的后,女孩表現(xiàn)得實在是客氣,從不把自己當(dāng)小姐看,一直都沒有裹腳,為李家忙里忙外,被村民嘲諷“嫁不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可她這樣勤勞的身影卻得了李文安的青睞,李文安本就是一個軟糯的少爺,前半輩子就沒長過什么心眼,見人在自己屋檐底下受苦,那是心疼得不要不要的,這種心疼越積越多就成了喜愛,有一次晚上歸家,看見女孩就那樣睡在了廚房門口,他的心都要化了,輕輕地為這個稚嫩可憐的女孩披上了自己的外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幕被自己的父親瞧了個正著,他想著這小兒子定然看上了他這撿來的小女孩,正好一個丑得嫁不出,一個窮得暫時娶不了,干脆就一拍即合算了,于是這小女孩就這么嫁給了李家的小少爺,成了李家的新娘子,后來為李家辛苦付出了不少,可以說是讓李家轉(zhuǎn)運的那種付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科舉考試向來是登天之難,如果沒有家庭作為后盾,可能還沒等到考試那一天就掛了,這位新娘子一是潑辣,二是能干,從未讓李家受過欺負(fù),李文安也就從未操心過家中的大小事,每天只用埋頭苦讀就行,這樣一來,李文安就從那個最不被看好的孩子成了李家科舉第一人,1834年中舉,1838年中進士,和林則徐兒子林汝舟同在刑部做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除此之外,在封建社會人們的眼中,這個新娘子還有一個厲害之處,那就是生孩子,她為李家,為李文安生了6個兒子,2個女兒,個個都大有出息,6個兒子分別是:李瀚章、李鴻章、李鶴章、李蘊章、李鳳章、李昭慶,沒錯,就是那些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過璀璨刻痕的人物,其中又尤其以李鴻章為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李鴻章集合了其祖父和父親的對待學(xué)習(xí)的認(rèn)真刻苦,又繼承了他們基因里的那份聰明靈秀,同時還具備兩人的仁愛之心,1840年中秀才,1844年中舉,1847年中進士,與此同時廣交友,接收新思想,了解黎民之苦,學(xué)習(xí)曾國潘求強求富,為清朝在虎狼環(huán)伺的境地里,獲得了幾分喘息的機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李鴻章是洋務(wù)運動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慈禧太后視為“輔佐中興,削平大難”及“匡濟艱難,輯和中外”之人。同時西方有視之為“當(dāng)世三杰”者。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加之個人貪腐、決策失誤等問題,也招致諸多批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