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日,陪客人去君山一游。我等一行20余人來到湘妃祠,男女信眾們便開始口中念念有詞、燒香拜佛、跪地求簽,那神態(tài)真是虔誠之至。 </p><p class="ql-block"> 唯我與周院長雖心中有“佛”,但都不愿在眾目睽睽之下跪拜求簽。遂立于一旁,感懷信眾之虔</p> <p class="ql-block">忽遇一對穿著一紅一黑衣服的時髦男女,遞上一簽求解。我仔細(xì)看后,遂回復(fù)道:</p><p class="ql-block">此簽系勸慰人生、教化百姓之意。</p><p class="ql-block">大意是:</p><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凡事應(yīng)該忍讓為是。尤其出門在外,千萬不可爭強(qiáng)好勝,否則,有“血光之災(zāi)”(血光之災(zāi)四字系簽上的原話)。 </p><p class="ql-block"> 誰知那對講著一口標(biāo)準(zhǔn)長沙話的年輕男女,文化水平太低。竟兩眼迷茫地追問何謂 “血光之災(zāi)”?我不覺竊笑。于是隨口答道:</p><p class="ql-block">“就是如果不小心,會被打得鮮血直流的意思”。 </p><p class="ql-block">那對年輕人似乎恍然大悟,并不以為然地說道:</p><p class="ql-block">“冒得那事吧”!</p><p class="ql-block">說完,連句謝謝都沒有,遂將那簽隨便一扔,便手挽手地、若無其事地離開了湘妃祠。</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人拜佛求簽已罷,即折回柳毅井,稍許拍照逗留后,便準(zhǔn)備返回停在河灘的大客。我正要抬腿上車,忽聽近處河灘上傳來激烈的吵架聲,于是我立刻轉(zhuǎn)身想看個究竟。 </p><p class="ql-block">只見離我們?nèi)迨组_外的地方,五六個人在一起激烈地爭吵,接著就相互拉扯和推搡。</p><p class="ql-block">開始,四個男人圍著一個穿黑衣服的年輕男子猛揍,后來只見一個穿紅衣服的年輕女子也參與了打斗。 </p><p class="ql-block">由于雙方勢力懸虛,還沒有等我們走到打架的地方,勝負(fù)就已經(jīng)分得清清楚楚了。在挨了一陣拳打腳踢后,那一對一紅一黑的年輕時髦男女被打得蓬頭散發(fā)、鼻青臉腫、鮮血直流地卷曲在草地上,手腳還在不停地抽縮。</p><p class="ql-block">遠(yuǎn)處看時,那一紅一黑就似乎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近處看后,那一紅一黑果然就是那曾經(jīng)相識的問簽之人。</p> <p class="ql-block">此時,我與周院長不禁相視無語。但從心底里陡然感嘆這湘妃的靈驗,陡然哀嘆那不聽教化的可悲。從抽簽到發(fā)生“血光之災(zāi)”的打斗,時間不過短短20余分鐘。如此短暫的時間就“言中了”,湘妃祠,真是神奇的靈驗?。? </p><p class="ql-block">聽旁人講,打架的起因是為爭遛馬的先后而引起的。本來是那一對男女先開始遛馬,黑衣男子遛了幾圈后,便下馬準(zhǔn)備將紅衣女子扶上馬。誰知突然來了四個不講理的HB男子,卻偏偏不讓那女子上馬,于是就引發(fā)了以上這幕活生生、血淋淋的慘劇。 </p><p class="ql-block">此事其實是那四個湖北漢子不講道理而引起的,但如果那一對男女記得20多分鐘前湘妃的提醒的話,就會忍讓為是。完全可以避免這場飛來的橫禍,躲過這場“血光之災(zāi)”。</p> <p class="ql-block">自介:湯華魁,學(xué)工務(wù)工,勤勉好學(xué),因為人作嫁者多,故微名號姓“馬”。愛好詩聯(lián)書法,不為名利,但求自娛。如此而已。悠哉!幸哉!快哉!</p><p class="ql-block">真所謂:</p><p class="ql-block">有道心常樂;無求品自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