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吳天 </p><p class="ql-block">成都三中 云南兵團知青 </p> <p class="ql-block">水缸,每位支邊知青的必備裝備。</p> <p class="ql-block">成都三中部分支邊同學</p> <p class="ql-block">這一造型姿態(tài)是當時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最典型的樣板動作,也是文革的審美標準。</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云南建設兵團第二師七團宣傳隊隊員造型)</p> <p class="ql-block">畫筆下的青春年華</p><p class="ql-block"> 一一記云南建設兵團與民族風情</p><p class="ql-block">時間象西瓜皮一樣,一溜就過去了五十年。今天,我又把五十年前的句子拿出來用,算是開心。那是在建設兵團的第一年里,領導要求每人都要寫年終總結,于是乎將腳踩西瓜皮打滑一溜,搬進我的年終總結的開場白……全場轟笑一陣。的確,該句字不夠斯文。</p><p class="ql-block">云南建設兵團,的確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青春年華綻放的處女地,又是苦惱人扳命的墾荒地,也是被調走的、當兵的、考上大學的刻苦銘心的留戀地,還是知青肉身命運與靈魂交媾的“淬火”之地。</p><p class="ql-block">哪怕三觀不同,只要去了云南兵團所經受的艱辛、心酸、快活、笑聲的日子,統(tǒng)統(tǒng)都是咱們共同擁有的心結。昔日歲月提它也罷,不提它也罷。想它也罷,不想它也罷,反正乃人人回避不了,繞不開的一次刻苦銘心的經歷。這一經歷將永遠不可復制,不可重復的將裝進中國知青史冊。</p><p class="ql-block">這個年頭,花甲的大爺們,常在喝茶中品味曾經糾纏不清的私生活及似是而非的黑白不交易故事。常在喝酒中熱血沸騰挑起曾經痛苦痛快的及有趣的往事。碰杯!在天倫之樂中享受著饕餮盛宴……美哉。</p><p class="ql-block">聽說,今年是我們成都知青年到云南建設兵團五十周年的日子,偶然間翻箱倒柜,翻出一大批在兵團畫的畫,有些已經發(fā)黃了,有些殘缺了??吹竭@些畫,它釋放出當年樸實的原始味,又喚醒了我的回憶。有同學講,應該把這些作品發(fā)到知青網(wǎng),讓大家分享。于是乎,開始動手整理資料,查找作品,又翻出曾經放牛的牛繩子,還加上了一些感慨之言。</p><p class="ql-block">在兵團的日子里,吾悄悄記錄下云南建設兵團的生活;記錄下七團宣傳隊演奏的畫面;記錄下云南原始民族建筑及民族風情的場景。在此,吾將這些拙作奉呈給我的同學們,朋友們。如是說,這些拙作能夠激活同學們和朋友們開心,算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p><p class="ql-block">甲骨文 - 云南</p> <p class="ql-block">一.我的兵團連隊</p> <p class="ql-block">1971一2021 五十年前畫我連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1971一2021 五十年前畫我連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1972年在連隊寫生</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新連隊地址,當時我們連隊準備從山里頭搬出來。該照片背后就是孟定壩子,對面的山稱謂奶頭山,對面的河稱謂南定河。這里是一小塊平地,我們準備在這里蓋房子,乃有居高臨下的氣派。這張照片,是寧郁軍同學拍攝的,至今收藏著。</p> <p class="ql-block">記憶畫《我的連隊》</p> <p class="ql-block">記憶畫《我的孟定壩子》油畫</p> <p class="ql-block">二.放牛者對牛彈琴</p><p class="ql-block">當年放牛死后,將牛皮切割成牛繩子。</p> <p class="ql-block">一回到連隊,排長班長及同學們都對我友好,我很開心。有一次連隊領導安排我去放牛,你可以一邊放牛,也可以一邊畫畫。聽后,我很高興?;叵肫鹉切┤兆?,有一回在森山老林里放牛,一不小心咋個把兩頭放牛死了!有人說,領導可能要找你算賬。牛,是那個年代的生產資料,又是單位的勞動力。一旦把牛放死了,是要追究責任的。嚇人!那時候,我的腦殼里仍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要做好放牛工作不能偷奸?;?。這是我的責任。</p><p class="ql-block">1973年10月畫,牛乃不祥之兆,爾后殺了,正在燉牛蹄湯的個場面。(鋼筆畫)</p> <p class="ql-block">后來在感慨下,創(chuàng)造剪紙《對牛彈琴》</p> <p class="ql-block">那個時候,個個都是吃長飯的人,饑餓感好像隨時都有,如吃飽了,仍然感到沒有飽。只有等到節(jié)日,才會打牙祭,才會殺戮一點野獸,殺戮自己養(yǎng)的豬。</p> <p class="ql-block">平時,有同學朋友來了,花錢賣賣罐頭加上木耳和菌子,乃刀俎美食。在云南雨季到來時,山上到處有各種木耳,各種菌子,還有竹筍。只要上山,就能夠采摘到這些美味食材。這是大自然為我們提供最好美食。當時,吾用畫筆記錄了這一刀俎美食的場景。壯哉!</p> <p class="ql-block">四.第一次懂得伐木</p><p class="ql-block">伐木,是以斧頭,鐮刀,砍刀,鋸子在深山老林里放樹,鋸樹,還要把樹木拉到山下,才算是伐木任務?,F(xiàn)在想這些日子,的確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心酸的勞動。唯有我們這一代知青輪到體驗。</p><p class="ql-block">冬天出工上山時,個個都穿上每天流汗打的濕漉漉的衣服,又被太陽曬成殼殼式的衣服,還被樹木膠漿浮起的衣服,好像油蠟片及冰激凌式的衣服,冷得發(fā)抖??!扛著斧頭,拿著鐮刀,砍刀,鋸子忍著寒冷寒風,一步步慢慢上山。我常常被調走畫畫,或開會,但是仍然跑不脫這種勞動。同學們講,你干活是在體驗勞動?,F(xiàn)在我還記得,在山上伐木時,順便畫下同學們伐木生動的形象,給他們看看,他們既點贊,又批評。因為有些動作沒有準確,需要修改的。由此,同學們常常為我比起各種伐木動作,比起各種拉踞形態(tài),比起各種生活姿態(tài)讓我畫。這是我最感動的事。在此,衷心感謝我的同學們!</p><p class="ql-block">《伐樹武器》</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開荒伐樹的工具,看似一把把斧頭,一般般,它能夠放倒一遍遍森林。面對一把把斧頭,我只有感慨。悄悄用畫筆記錄下一把把斧頭的場景。其實,斧頭的背后凝聚著同學們多少心酸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森林伐木隊》(鋼筆畫)</p> <p class="ql-block">《深山老林》</p><p class="ql-block">1973年10月畫,我們在深山老林伐木搭建的原始棚棚。</p> <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9日畫,當?shù)乩相l(xiāng)搭建休閑的原始棚棚。</p> <p class="ql-block">1971年12月畫,當?shù)乩相l(xiāng)用伐木的木板搭建休閑的原始棚棚</p> <p class="ql-block">《我們開小灶火旺鍋氣大》</p> <p class="ql-block">《伐樹》</p><p class="ql-block">我們在山上,改木料的工作場景。</p> <p class="ql-block">《伐樹》</p><p class="ql-block">我們在山上</p> <p class="ql-block">《伐樹》</p><p class="ql-block">改木料的工作場景。</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生活1.》</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生活2.》</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生活3.》</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1.》</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2.》</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3.》</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4.》</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5.》</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6.》</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7.》</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8.》</p> <p class="ql-block">五.我們的“石灰?guī)r”溫泉</p><p class="ql-block">一提起孟定壩的“石灰?guī)r”溫泉,孟定人個個都知道。露天溫泉就是天浴?!笆?guī)r”溫泉,離我們連隊是最近的地方,我們連隊一直享受著天浴的快樂。“天浴”一詞的由來。有一天,吾憑著記憶加上聯(lián)想,一口氣畫出昔日“石灰?guī)r”溫泉沐浴的場景。把它發(fā)到微信,得到同學們點贊。于是乎,付保民同學提議該畫命題應該是一一“天浴”。該“天浴”就是這樣來的。美哉!</p> <p class="ql-block">那時候的“石灰?guī)r”溫泉周圍是一片片沼澤地,蘆葦長得特別茂盛,景色格外入畫。“石灰?guī)r”溫泉,時不時冒著熱氣騰騰的霧水在蘆葦蕩中與陡峭巖石邊漂浮;時不時烏鴉也來摻和著飛翔。場景美哉!當?shù)乩相l(xiāng)常常在這里煮雞蛋,殺豬燙毛,還要泡泡溫泉。在“石灰?guī)r”溫泉周邊的知青們,一直享受著溫泉賜予的福氣,而過著簡單樸實的,開心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日落時,一群一群知青們結伴而行,到溫泉沐浴。女生們總是在溫泉的上游,那里茅草長得密密麻麻的塘溪里頭,加上水霧,加上夜色,在朦朦朧朧的月色下,無人辨認你我他的模樣,只能隱隱約約見到茅草隔壁女生的影子。就在這樣的場合下,仍有人在無意中悄悄偷看女生的影子。那個時代,男生女生的眼睛都很少你看我,我看你,更談不上對看,更談不上耍朋友。這是悲哀的時代。能夠在無意中偷看到女生的影子,也算是眼?!?!巴適。我們男生們只有在下面茅草中洗澡,個個打著光胴胴各人選擇水燙的,水溫的地方洗起,場面熱鬧。洗頭的洗頭,洗衣洗衣,有時不小心小雞雞蹺起,你笑我,我笑你……哈哈!巴適。一會兒,一串串手電筒的光柱,時不時的東搖搖西晃晃,時不時的一路彎彎曲曲漸漸消失在夜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shù)乩相l(xiāng)都知道,這是一群知青。老鄉(xiāng)眼睛中的女知青,她們是白白嫩嫩的,短衣赤腳都如同仙女一般。好看!默默。后來聽說,曾經的“石灰?guī)r”溫泉的水逐漸消停了。但是,圣地,圣水一直銘刻在我們心中一一“天浴”。</p><p class="ql-block">昔日的一灘一灘泉水,咕咚咕咚冒著硫磺味的熱氣,隨風飄逸。昔日的一堆一堆石灰?guī)r與一攤一攤蘆葦相互依存著,好像專門在守護著天使沐浴的圣地,圣水。</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插畫是文字的翅膀。后來,我憑著記憶聯(lián)想,再加上藝術想象的氣息,隨手畫出曾經那般刻苦銘心的朦朦朧朧的沐浴場景。該畫用亂七八糟的線條表達是是非非的蘆葦中隱藏著婀娜多姿的女神,正在悄悄沐浴。又用亂七八糟的線條表達一堆堆石灰?guī)r和溫泉水。還憑著隨心所欲的沖動,畫出女神沐浴形象及旁邊隱藏著一群男神沐浴形象,好像他們在調侃中沐浴著。在畫面的左下方,還畫了一盆盆衣服。一盆盆衣服應該是女生的故事。此時此刻,吾立馬收筆,不加任何修飾,仍保持著女性嬌姿和男性粗放。自我感覺良好,順便把該畫放在文章里,作為紀念。</p> <p class="ql-block">《我們門面前種的南瓜》</p> <p class="ql-block">六.我的同學們</p><p class="ql-block">有人問我,咋個你的畫中盡畫些男同學,沒有看到女同學呢?我回答他,那個年代不敢畫女同學,女同學也不會讓你畫的。如果畫了女同學,將會好像蒲公英一樣傳遍學校,會讓你名聲在外,同時也會讓你臭名昭著。</p><p class="ql-block">《我的周興儒同學一一外號“翅膀”》</p> <p class="ql-block">《釣魚》</p> <p class="ql-block">《門前的芭蕉》</p> <p class="ql-block">同學!我還記著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