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說起我與李師傅40多年的友情,從相識到相知,起源于1975年在蒙陰縣的802軍工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小嫻說: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種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在旅途,蕓蕓眾生,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諸多人等。除了有血緣關系的之外,你與他人之間的交際,往往是很微妙的存在,大致可以分為:認識、熟悉、親近、知心等幾個不同的層面吧。據說大概平均會遇到幾十萬人,認識幾千個人,其中只能和幾十人做朋友,與你處得來的估計只有個位數,能交心的就更無二三。人生過半回頭望,真正能夠讓你自始至終、念念不舍的寥寥無幾。而我們師徒之間,因為年齡相近,情趣相投,可謂是亦師亦友亦兄弟。40多年前的那個冬天,在萬千人海中相識的身影,至今仍然時??M繞在我的心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是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在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戰(zhàn)略思想指導下,全國三線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沂蒙山區(qū)也相繼建成了一批小三線企業(yè),熱火朝天生產著各種軍工產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程山水,都是命定的必然。每一次遇見,都是必經的歷練。1975年11月23日,沂南縣的20名知青,被一輛解放牌大卡車拉到802廠,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我們大多被充實到剛剛投資建成的烏洛托品6車間,天天在東山上跟著平整場地,調試設備,準備投產。轉過年來,我被分配到造氣工序,經過到外地短暫培訓后,便正式上崗了。車間指定每個人跟著一個師傅學徒,我跟的是二班長李富廷。自此,4個班輪轉,整條山溝里日夜不停地機器轟鳴,熱鬧非凡。穿上工裝的我,正式成為流水線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記憶碎片中,老家莒南的李師傅1970年來到這里,他們那一批入廠的有300余眾。其實,他僅僅年長我5歲,屬于同時代人。一米八多的個頭,顏值頗高,只是喜歡抽著個古銅色煙斗,顯得老成持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工作上,他自然是全心全意帶著我干,使我從一無所知到得心應手,很快掌握了崗位上的所需技能。我們的學徒期是二年半時間,其實,過去了半年我就能獨立頂崗。作為車間的第一道工序,我們生產水煤氣,采用的是先進的脈沖控制程序,比較復雜難懂,但我勤學好問,盡快掌握了要領。操作期間,李師傅會一方面放手讓我去干,鼓勵我大膽實踐,一方面暗中觀察各項分析指標,及時糾正操作程序。下面的變換分析每半小時報一次結果,正常參數稍有波動,他都會馬上調整,并幫助我找岀原因,說岀糾正辦法。六年多的時間里,我與他朝夕相處,他從未對我直接發(fā)過脾氣,靠身體力行和潛移默化地影響,將我培養(yǎng)成為了合格的一線操作工。以后,他因工作嚴謹,能力岀眾,被調到生產科從事調度工作多年,足見其業(yè)務超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年,二班只有我一個學徒工,其他師傅樸實善良,和藹可親,都對我關愛有加,大伙兒相處十分融洽,工作任務每天都完成得非常圓滿。年終評先樹優(yōu),大伙兒把先進名額優(yōu)先給我,在榮譽的鼓勵下,我的工作熱情更加高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業(yè)余時間,我與李師傅還是籃球場上的球友。我們來到六車間時,他早已是廠代表隊的隊員,帶領我們這些新生力量,刻苦訓練,奮力拚搏,于第二年在廠運動會上勇奪桂冠,為車間爭得了榮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悠悠往事,崢嶸歲月。那幾年中,我?guī)缀趺刻於家艄馇驁鰮潋v上一陣,一天不摸球心里就空落落的,缺失了什么似的。三線廠之間,經常進行友誼比賽。有一次,與相鄰的光明機器廠交手時,單挑籃下我畢竟還是嫩了點,被對方的高手三晃兩轉,跳起來后失去重心摔倒,左手腕腫脹疼痛得睡不著覺,幸虧李師傅找來中草藥敷上包扎,一周后便痊愈了。當年,最高興的是晚飯后,大卡車拉著我們一群年輕人,一路歡聲笑語飛馳到兄弟廠里,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甭管輸贏,興高采烈地半夜回來,心情特別舒暢,第二天上班還恣悠悠的。以后看到美國NBA球員們岀神入化的球技,我們那小把戲似乎太不上檔次,沒啥可炫耀的,然而,當1980年我們在三線廠聯(lián)賽中勇奪冠軍,狂歡不已的情景,不亞于獲得了世界第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間最暖是真情。也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讓我與李師傅偶然間相遇相知。在山溝里六年多的蹉跎歲月中,沐雨櫛風,他不僅僅是我工作上的老師,球場上的隊友,更是我生活中的兄長。在那孤寂單調的日子里,給了我許多的溫暖與安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常生活中,除去回家休假,我們幾乎天天都會見面。他結婚生子后,住的是沒有院墻的兩間小屋,那里也成了我這單身青年的溫暖去處,有事沒事的每天過去坐一坐。做了好吃的,他和師娘忘不了喊我。平常我的心事,都會向他訴說,毫無保留。記得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在日本第三屆世界杯排球賽上,以七戰(zhàn)七勝的戰(zhàn)績首次奪得世界杯冠軍,我就是在李師傅家中的黑白電視機上觀看的,一面一起包著餃子,一面隨著比賽的情景而歡呼雀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6年防地震期間,我們班組在東山籃球場上也搭建了一個防震棚,從班上拿來焦炭塊御寒。一天下了夜班后,師傅們或回家,或去了山下的北樓村里趕集,我感覺有點疲憊,就獨自睡了。臨近中午,從集上回來的李師傅非常細心,放心不下我,到棚子打開門一看,我因煤氣中毒趴在地上,已不省人事。他與工友們一起趕緊把我抱到通風處,過了一會兒才蘇醒過來。事后回憶,自己當時渾身發(fā)軟,意識到中毒卻沒有力氣岀去,栽倒在了門口。僅一步之差,沒有邁出去。不是李師傅及時發(fā)現(xiàn),后果難料,想想后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六年的師徒、兄弟情,讓我臨調回老家之際,對他們一家戀戀不舍。記得1981年12月14日,臨行的前夜,李師傅在家中為我送行。我們一起回顧、敘說著這六載真情,我內心的感受是,他不是家人卻勝似親人。第二天臨別時,他交給一封寫給我父母親的信,密密麻麻四頁紙,有對我各方面的評價,有殷切的期望,更多的是對我和父母的祝福。原來,他夜不能寐,思慮了許多許多,連夜寫下了這封書信。信中他對我父母說,看到我除鋪蓋卷外,就是幾個炸藥箱子的書,其他一無所有,包括一點積蓄也沒有,心里很不好受。其實,這六年里,我收獲了許多許多無形的財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至今珍藏著這封飽含真情的家書,重讀時仍感覺內心涌動著一股暖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步履匆匆恍如夢。今年春節(jié)前,與居住在臨沂的李師傅再聚首,回憶那蔥蘢歲月,我們分手已是整整40個春秋,不由地感嘆:吾輩老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生漫漫,注定與一些人處著處著就淡了,走為走著就散了。但是,時間會把對你好的人留到最后。自從離開802廠后,我與李師傅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和友誼,也不時去看望他,敘敘舊情。雖然軍工企業(yè)早已不復存在,他們如今都只拿著微薄的退休金,李師傅卻依然十分豁達樂觀,平常喜歡到沂河釣魚,到游泳館鍛煉身體,接送孫輩上學,一家三代其樂融融,過著幸福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子老了不一定生情,但一定會見真心。感謝生命中一切美好的岀現(xiàn)!愿時光清淺,故人不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