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為實現(xiàn)學校優(yōu)勢互補,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切實加強“手拉手”教育發(fā)展共同體緊密聯(lián)系,同時為各兄弟學校搭建學習、研討、提升的平臺。12月3日,祥寧街小學邀請宋營子小學、榆樹林子小學、鳳凰嶺小學領導、教師代表到祥寧街小學,開展結對發(fā)展共同體活動。</b></p> 活動準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為保障活動有序、有效開展,各校提前進行溝通,精心規(guī)劃,制定活動方案。祥寧街小學提前將活動說明發(fā)至各兄弟學校。</b></p><p class="ql-block"> </p> 立足課堂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活動按照兄弟學校要求,以“同研一節(jié)課”為導向,立求圍繞課堂教學,扎實開展教研活動。四所學校參加活動的領導、教師共聽同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青年教師丁蕊展示一年級課例《項鏈》。整節(jié)課緊扣低年級教學重點,圍繞讀文識字展開教學。課堂上多種形式的品味誦讀、內(nèi)涵豐富的識字教學、扎實有效的書寫指導,符合雙減的有效練習,給聽課教師留下了深刻印象。入學未滿半年的孩子們,規(guī)范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得到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曉麗老師展示四年級數(shù)學課例《認識平均數(shù)》。整節(jié)課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作為主線貫穿始終,學生情緒飽滿興趣盎然,一直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思考、討論、探究。教師充分發(fā)揮引領者的作用,在適時地把握本質的追問提升中,進一步深化對平均數(shù)性質的認識,并把數(shù)學最終引入運用到生活之中。</b></p> 扎實教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課后,祥寧街小學高鳳林校長主持交流研討,共促提高。作課教師根據(jù)教學過程闡述教學設計及理念,并針對課上生成查找自身不足之處。參加活動的領導和老師對兩節(jié)課例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結合自己的課堂提出深度思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主任將兩節(jié)課中值得學習的優(yōu)點精煉概括,并提出我們低年級的老師,一定要像這兩節(jié)課一樣隨時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給學生多元化、指向性強的評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楊主任指出低年級學生行為的規(guī)范尤為重要,課堂上的點滴滲透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堅持兵教兵,兵練兵的學習方式,一定會讓孩子受益匪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錢主任從減負提質的角度,肯定了兩節(jié)課質量高,效果好。提出我們所有一線教師都要明確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怎么學的,為什么學,學得怎么樣。</b></p> 發(fā)展愿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活動最后,劉立柱校長對本次校際教研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教育共同體的發(fā)展要共建合作,共享資源,共促提高。同時希望四所學校借助“手拉手”的契機,形成學習、研究的整體,讓學校發(fā)展,讓教師成長,讓學生受益。最終,為平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校際教研活動增強了學校之間的橫向交流,拓寬了教師的視野,為教師創(chuàng)造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有力促進四校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同時,增進兄弟學校的相互了解,推動了共同進步與發(fā)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