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津瓷房子位于和平區(qū)赤峰道72號,地處繁華鬧市區(qū),距張學(xué)良故居非常近,是一座用瓷器古董裝修而成的建筑,被稱為是一座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天津網(wǎng)紅打卡標(biāo)志地,頗有“不到瓷房子,天津你白來”的感覺。作為一座價值連城的古瓷博物館,門票是少不了的,成人票每人50元,70歲以上免門票。</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本是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法式建筑,年久失修,閑置十余年。2002年9月,天津粵唯鮮集團(tuán)董事長張連志斥資3000萬元將這座百年小洋樓買下,然后用古瓷器將其裝修成了瓷房子。 </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主樓分上下5層,其身后有一棟4層的條形樓房,兩邊還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建筑面積約42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使用了4000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漢白玉石雕、20多噸水晶石與瑪瑙,7億多片古瓷片、13000多個古瓷盤和古瓷碗、300多個瓷貓枕、300多個漢白玉唐宋石獅子、300多尊歷代石雕造像。把一座法式洋樓裝飾成一座價值連城的瓷房子。</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所用瓷器和瓷片年代從漢代一直跨越到清代,窯址除五大名窯外還有龍泉窯、耀州窯等,中國所有官窯、民窯瓷的種類幾乎都可以在這里看到。燦若繁星的東方中國古典藝術(shù)品與西洋建筑的完美結(jié)合,顯露出設(shè)計(jì)者的宏大構(gòu)思與精心策劃,堪稱一絕。 </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頂部用數(shù)十萬塊古瓷片鑲貼成一條長達(dá)768米的巨龍浮雕,最顯眼的是其中刻意拼出的“China”醒目圖案,旁邊還有用水晶粘貼的紅色五角星等圖形,其他由水晶和漢白玉石拼貼的裝飾物也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頂端,是用瓷器做出的CHINA造型。CHINA,即是中國的意思,也是瓷器的意思,這種設(shè)計(jì),可謂做到了一語雙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的墻上密密麻麻貼滿了中國古代瓷器,房頂上邊角處均立有石獅,房檐下用瓷瓶、磁盤拼成圖案,下層房檐下為古代石造像。</p> <p class="ql-block"> 一座漂亮的瓷房子,記錄和展示了中國瓷器發(fā)展的歷史,也承載了國人美好的愿望和期盼,更讓人們零距離地接觸欣賞了中國瓷器之美。</p> <p class="ql-block"> 說到這里,我們可能心里會想,這座小洋樓過去的主人是誰呢?小洋樓過去的主人叫黃榮良,是清末民初一位外交家,安徽省無為縣人,他代表北洋政府收回了天津德租界和俄租界,寓居天津后,還曾做過新書學(xué)院的校長。解放后天津市和平區(qū)工商局開始在此辦公,后工商局遷新址,此處便閑置了十幾年。</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的大鐵門上有兩個瓷瓶和兩個碎瓷片裝飾的卵圓型標(biāo)識。 </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的圍墻,是用大小不一的635個晚清到民國的古瓷瓶組成,叫做“平(瓶)安墻”。635個花瓶形態(tài)各異,圖案也不相同,有彩繪花瓶,也有青花瓷。每個花瓶單獨(dú)看來,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 門框貼有瓷貓枕,門口兩側(cè)立有一對石獅。</p> <p class="ql-block"> 大門內(nèi)的影壁墻,這是面向赤峰道大街一側(cè)的佛窟墻。因很多佛像造像的頭都失傳了,很可惜,所以館主在眾佛頂端放置了一尊佛祖頭像。</p><p class="ql-block"> 佛窟墻共安置了28尊來自各個年代的石造佛像和神像。它們多以漢白玉、青石打造而成,其年代可追溯至南北朝至明朝,可謂年代久遠(yuǎn)。在此安置28尊石像的寓意,與中國神話當(dāng)中的“二十八星宿”不謀而合(注:<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二十八星宿,是我國古代天文學(xué)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yùn)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qū),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span>。這些石像為何無頭呢?主要原因便是近代以來的帝國主義入侵。每一次侵略戰(zhàn)爭的爆發(fā),都意味著中國文物將受洗掠損毀之災(zāi),例如眾所周知的“火燒圓明園”。</p><p class="ql-block"> 佛窟墻的底下安放著三尊石頭羊,中間的一尊來自500多年前的明代,另外兩尊均來自1100多年前的唐代,三只石羊放在一起,寓意“三陽開泰”。</p> <p class="ql-block"> 佛窟墻的正上方是一尊產(chǎn)自1400多年前的北齊佛首像被供奉在最頂端,這件佛首像是從萬里之遙的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將其帶回祖國的。以一尊佛首像為墻上所有的失首佛像還原頭部、重塑全身,通過這種嶄新的手法,瓷房子讓這些歷經(jīng)磨難的古老石像獲得了新的生命,并展現(xiàn)出它們內(nèi)在的歷史底蘊(yùn)和藝術(shù)之美。</p> <p class="ql-block"> 影壁墻面向瓷房子一側(cè),墻的正中心有一個用青瓷片貼塑出的“?!弊置嫦蛴慰?,寓意著“福在眼前”。它的周圍又出現(xiàn)了多個用黑秞、白釉瓷片塑造出的古代銅錢造型,寓意“財(cái)運(yùn)亨通”。在墻的上方有一個“二龍戲珠”的設(shè)計(jì)——兩條瓷身石首的飛龍,圍繞著一件有著大約400年歷史的明清時期的霽藍(lán)釉描金瓷瓶騰龍起舞,瓷瓶內(nèi)安放有一枚由五臺山妙江方丈贈予的平安符。此外,在墻的右側(cè)還鑲嵌一件產(chǎn)自明朝晚期崇禎元年(1628年)的石匾,上書魏碑體的“玄帝廟”三字,該文物已有392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里不僅有瓷器,還有很多石雕。有的被鑲嵌在瓷房子的外墻上,有的則放在了墻角下。這些石雕大多已年代久遠(yuǎn),也有部分殘缺,與破碎的瓷片放在一起,沒有任何違和感。石雕與瓷器相互襯托,更彰顯了瓷房子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這是位于瓷房子大門前中央位置的一座八角形的金代石經(jīng)幢,產(chǎn)自金代的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距今已有836年的歷史。“幢”原是儀仗中的經(jīng)幡,由于佛教的傳入將佛經(jīng)或佛像織于經(jīng)幡上,為了保持經(jīng)久不毀,后來改寫在石柱上,由此形成了石經(jīng)幢。石經(jīng)幢一般由幢頂、幢身、基座三部分組成,多呈六角或八角形,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或佛教寺廟等地,用以向上蒼祈福。</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幢的基座部分是蓮花的造型,蓮花可謂是佛教的象征之物,我們常能見到佛陀、菩薩乘坐蓮花的形象。幢身正面上方刻有“尊勝陀羅尼真言塔”八字,下方刻有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王菩薩和及其兩位弟子道明菩薩和閔公菩薩的形象。在幢身四周各處,有大量石刻的文字,刻記了“尊勝陀羅尼真言”的全文。</p> <p class="ql-block"> 在經(jīng)幢頂處,先是在八角處各匍匐著一只神獸,寓意“福壽”(匐獸)。幢頂?shù)耧椣樵萍y,寄托了人們對“豐衣足食”的企盼,因?yàn)楣糯袊鳛檗r(nóng)業(yè)國,人們都是“靠天吃飯”的,所以古人便把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萬物復(fù)蘇紋樣的愿望都融入到了經(jīng)幢的紋路上,祥云紋自然就產(chǎn)生了。而最頂端寫有“瓷房子”三字的部分則明顯受過損毀,對其用古瓷進(jìn)行了修復(fù)和設(shè)計(jì)。</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大門這塊被隔離開的石頭,是太后老佛爺用過的“丹陛石”,象征她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主體建筑的最右側(cè),是被譽(yù)為“世界最奢華的排水管道”的景觀。</p><p class="ql-block"> 這條紫黃相間的螺旋狀造型,便是鑲嵌在管道四周的紫水晶和黃水晶,這些水晶石都是國外的進(jìn)口原料。管道上鑲嵌了呈一列縱隊(duì)、由上而下排列的“小貓”,它們就是200多年前清代留下的瓷貓枕。貓頭向下的設(shè)計(jì),是因?yàn)樨埿嗡朴诨?,其設(shè)計(jì)寓意為“猛虎下山”。</p> <p class="ql-block"> 兩頭小獅子護(hù)衛(wèi)著一個大公雞,大雞寓意“大吉”。據(jù)說,在這座瓷房子中有不同年代(東漢、唐、宋、明、清)大小不等三百多座石獅子,按照大小據(jù)守在瓷房子各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 在瓷房子的入口處有一只彩色瓷獅子,據(jù)說曾在段祺瑞府前站過崗,現(xiàn)在看到的是一頭母獅子,另外一只雄獅在戰(zhàn)火中損壞。</p> <p class="ql-block"> 獅子底座上有個二維碼,掃碼后得知,這頭彩色獅子,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大的明代晚期的雙彩琉璃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里每個角落都是瓷器瓷片,屋頂上、欄桿扶手上、窗戶框上、屋內(nèi)墻上的畫上、燈罩上,甚至連排水管道外面也貼上了瓷器瓷片。每一片瓷片都是無比精美的,有的上面畫上了花鳥的圖案,有的是青花圖案,有的是白瓷……破碎的瓷片拼接在一起,似乎它們也在訴說著自己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一層大廳放置的產(chǎn)自明末清初年間的青花瓷貼塑法器大缸,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法器大缸是古代信佛之人做法事祈福時必備的一種器皿。大缸底端又有八條古瓷片貼塑的水柱狀造型,取“八方來財(cái)”之設(shè)計(jì)寓意。</p> <p class="ql-block"> 大缸上邊放了個小缸,名曰“聚寶盆”,旅客們從四樓上往下投幣,如能投進(jìn)去就是招財(cái)進(jìn)寶,不過,投進(jìn)去的不多,</p> <p class="ql-block"> 這個走廊的地方是拍照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貼滿瓷片的樓梯把手。</p> <p class="ql-block"> 拾階而上,在莊重的紅色墻壁上用瓷器“畫”滿了不同國家和時期的藝術(shù)名作,整個空間充滿了鮮明的文化交融。</p><p class="ql-block"> 照片為宋代崔白《寒雀圖》。</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房子里有不少這樣用瓷片拼成的名畫,</span>每層樓都有四至五幅不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宋代法?!对硤D》。</p> <p class="ql-block"> 宋代陳容《云龍圖》。</p> <p class="ql-block"> 金代張珪《神龜圖》。</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黃冑《報(bào)曉圖》。</p> <p class="ql-block"> 此畫為張大千名畫《荷花八屏圖》,它是用元明清三代青花瓷拼成,據(jù)稱紅色的瓷片燒制技術(shù)現(xiàn)已經(jīng)失傳。</p> <p class="ql-block"> 清代中期羅漢床及唐代張萱的《搗練圖》。</p> <p class="ql-block"> 這三對盤繞在一起的蛇身龍爪人首像,為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的圖騰,伏羲在左,左手執(zhí)矩,人首龍身;女媧在右,右手執(zhí)規(guī),人首蛇身,龍蛇交纏,頭上繪日,尾間繪月,周圍繪滿星辰。原圖伏羲女媧兩兩相對,因伏羲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占卜八卦,所以將道家的精神融入到這幅作品中,把每側(cè)頭像改為三個,與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相結(jié)合。</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平臺的屋頂,有各式各樣的盤子裝飾,而且這種魚盤的彩繪極難著色, 成功率很低,能遇到這么多的套盤,實(shí)屬罕見。</p> <p class="ql-block"> 價值連城的瓷盤拼成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用魚盤裝飾的屋頂,每一個瓷盤都價值不菲,照片上最中間的那個彩粉盤子,據(jù)說產(chǎn)自清朝乾隆年間,是張連志花了300萬拍來的。</p> <p class="ql-block"> 瓷房子內(nèi)部可以說是“極品家私博物館”,每一件館藏文物都是精品。比如傳聞中和珅用過的金絲楠木柜,寓意佛祖釋迦牟尼成佛時兩只銅鹿,皇上欽賜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一艘精制的小木船,船頭上雕刻著一條龍頭,這艘精制的小木船就是古代消防工具“水龍”。</p> <p class="ql-block"> 傳聞和珅用過的清乾隆金絲楠木柜。</p> <p class="ql-block"> 這是清末皇妃婉容所用的美人鏡。</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件產(chǎn)自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皇恩欽賜”豎匾。這種豎匾適用于懸掛在斗拱結(jié)構(gòu)較大的古建筑之上,例如乾清宮、文華殿等皇家宮殿。更重要的是,由于發(fā)展到清代,建筑上的斗拱越來越小,使得這一時期的匾額大多為橫匾,因此作為為數(shù)不多的清代豎匾,這件文物更顯珍稀罕見。</p> <p class="ql-block"> 本段文字有329個字,請您耐心看下去。</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櫥窗的文字介紹,我得知這塊匾額的背后有一段發(fā)生在清代天津衛(wèi)的佳話。</p><p class="ql-block"> 道光元年(1821),國庫空虛,鴉片荼毒百姓,天津鹽商張乃翼向朝廷捐一萬兩白銀,支持禁煙,幫助同胞,被道光皇帝封“登仕郎”,而這位“登仕郎”便是天津瓷房子設(shè)計(jì)師、館長張連志先生的祖上。</p><p class="ql-block"> 為感謝皇上賜名,張先生的祖上特地做了塊匾額。正中四個楷書大字“皇恩欽賜”,上款 “大清道光元年九月吉旦”,下款“登仕郎張乃翼叩立”。</p><p class="ql-block"> 匾額通體雕刻涂朱漆,四面描金,兩側(cè)“二龍戲珠”造塑,上雕團(tuán)龍紋飾,繪祥云、旭日等皇家圖案。</p><p class="ql-block"> 這是塊融藝術(shù)價值和史料價值于一身的匾額,也是天津張氏家族世代相傳的榮耀。特殊時期,張家后人冒著極大的危險(xiǎn)將這塊“家庭榮耀”藏于屋頂才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下面兩把椅子因形狀不同,所帶來的是身份的不同,請看:這個牛角形的,據(jù)說是大老婆才能坐的椅子,椅子靠背也比其他椅子略高一些,顯示大老婆在家不可比擬的當(dāng)家位置,椅子靠背形如牛角,形容大老婆當(dāng)家氣勢如牛!</p> <p class="ql-block"> 這是偏房和小老婆坐的,椅子靠背比大房坐的略低,也形容家里地位不可超越大房,椅背上像綿羊角,告誡偏房和所有妾室,做事恭謹(jǐn),像小綿羊一樣,聽從當(dāng)家夫人的統(tǒng)領(lǐng)和安排。</p> <p class="ql-block"> 4M0M991路虎攬勝越野車也“難逃一劫”,整個車身披滿碎瓷片,一身盛裝換了一個新的活法。</p> <p class="ql-block"> 別出心裁、匠心獨(dú)運(yùn)、令人感到近似瘋狂的創(chuàng)意宏構(gòu),因其巧妙地將中國古典藝術(shù)元素與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完美結(jié)合,可與聞名遐邇的巴黎盧浮宮、蓬皮杜藝術(shù)中心等世界頂級的藝術(shù)圣殿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 2010年9月23日,美國《赫芬頓郵報(bào)》評選出全球十五大設(shè)計(jì)獨(dú)特博物館,巴黎盧浮宮,美國丹佛美術(shù)館,蓬皮杜藝術(shù)中心等悉數(shù)上榜,其中,瓷房子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的博物館。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們要說說瓷房子博物館館長張連志。1957年,張連志出生于舊時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個儒商世家,父母及祖父鐘愛收藏,幼時的耳濡目染,使張連志對文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多年來,他奔走海內(nèi)外,斥巨資購買和收藏文物,目前是天津市僑商會副會長及瓷房子博物館館長。</p><p class="ql-block"> 古物收藏可以理解,但那么多瓷片是哪里來的呢?這個話題就與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了,由于元明清三代的都城定在北京,南方的官窯瓷器裝船后通過運(yùn)河運(yùn)往北京,天津是必經(jīng)之地,三岔口水旱碼頭為集散地。因此,三岔口地區(qū)也是對進(jìn)京前磁器進(jìn)一步檢查的地方,因官窯的產(chǎn)品不允許流入民間,督運(yùn)窯器的官員則對運(yùn)輸后有瑕疵的磁器打碎,沉入三岔口河底。到了清末民初,數(shù)百年沉積在河底的瓷片與淤泥流沙對航行造成了影響,清理河道時撈出大量瓷片,但人們并沒有重視這些瓷片的價值,將其視為“垃圾”,而張連志家族出于對于古物的熱愛,進(jìn)行了大量收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