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時候,一碗香噴噴、柔軟爽口的雞湯掛面,只有在過年正月初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回。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今天巳經(jīng)是平常事,但對于我來說,吃上一碗雞湯掛面就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樅陽縣義津鎮(zhèn)菁華村“楊灣掛面”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掛面主要是以鹽、水、面粉為原材料,經(jīng)過和面、攤面、盤條、上筷、初拉待箱、出面上架、扯面、曬面、下架、收面十道復(fù)雜工序,時間需要十個多小時。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楊灣掛面的制作時期,只要天氣晴朗就是他們忙碌的日子。老師傅們說,干掛面這活是件苦事、累事,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不愿去干幾乎都外出打工,以后會面臨失傳的可能。</p><p class="ql-block">近年來楊灣掛面被列入銅陵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希望楊灣掛面得以更好的傳承并延續(xù)下去。</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歲的楊師傅正憑他幾十年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將一定比例的鹽、水、面粉放入大缸內(nèi)和制。揉面是最大也是最累的力氣活,而他仍然精神飽滿、周而復(fù)始一缸接一缸的精心操作,一天下來正常會用去四袋共兩百斤面粉。</p> <p class="ql-block">周師傅做攤面、盤條這活輕車熟路,干完一盆接一盆。</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楊師傅老倆口零時兩點多鐘就開始工作了,這是初拉待箱工序,需要在恒溫箱內(nèi)放置一定時間進行醒面。</p> <p class="ql-block">出面、上架時間多選擇太陽快要出來的時候,陽光空氣也決定著掛面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上架后就即時進行扯面,用恰好的力度反復(fù)多次拉伸,最終拉出近兩米的長度,占用了大量時間人也很累。這夫妻倆都姓周同屬羊今年六十六歲,非常樂觀開朗的人。</p> <p class="ql-block">楊師傅忙完和面剛吃罷早飯,又接著和老伴一起去干出面、拉面這活兒了,一天沒多少休息的時間典型的辛勤勞動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