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古稀”四姑娘百年外灘新鮮游

超級奶奶(謝絕私聊)

<p class="ql-block">四姑娘“巡視”百年建筑,</p><p class="ql-block">感慨修舊如舊的外殼,</p><p class="ql-block">流行著時尚潮流內核;</p><p class="ql-block">那些人那些神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好似遙遠朦朧的傳說,</p><p class="ql-block">歷史的魂恍惚游蕩于</p><p class="ql-block">“保護銅牌”的說明之中……</p> <p class="ql-block">和平飯店的老年爵士樂,是我們四姑娘中熱愛音樂的同學許久以來心心念念的節(jié)目。深秋時節(jié),我們四位70后“退休新青年”圍繞“和平飯店”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外灘百年建筑本地游。</p> <p class="ql-block">四姑娘相約11.11上午10:30在南蘇州路76號原劃船俱樂部匯集,馬路對面就是新天安堂。</p> <p class="ql-block">遇背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大叔幫我們拍合影,不習慣擺動作的我們聽話地“比心”。</p><p class="ql-block">大叔“教導”我們聚會游玩前要事先約好每人穿衣服的顏色,便于集體合影。比如,四姑娘中我的圍巾??太紅,會搶了別人的風頭,我識相地解下圍巾;點評志敏的上衣要有其他顏色搭配,志敏立馬套上一條黑色圍巾;配飾最搭的大美女保娣自然受到好評。</p><p class="ql-block">他同行的游伴,并不年輕的她熱情地幫我們抱著外套背著雙肩包,讓我們一早就感受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與溫暖。隨后,一路走來,又遇到好些個熱心人,后面會一一道來,上海真是個溫暖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新天安堂位于上海外白渡橋南岸的外灘源,現(xiàn)為南蘇州路103號。于1886年建成,1901年擴建,由道達爾設計,仿維多利亞時期羅馬式建筑風格。建筑總體平面呈十字結構,中間33米高的八邊形尖塔。</p><p class="ql-block">2007年01月24日凌晨3時,一場大火燒毀了新天安堂殘存的東側禮拜堂,屋頂只剩下黑色的殘木。2009年02月,新天安堂遺址被夷為平地,拆卸全部構件后進行“落架大修”。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重建完成,依原圖紙重建了東側禮拜堂和尖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新天安堂的設計師是英國建筑師道達爾(W.M.Dowdall),是當時上海極少數擁有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會員身份的正規(guī)建筑師之一。他為教堂確定的建筑風格為哥特復興式,在中部設計了一座高達33米的鐘塔(曾是蘇州河南岸的制高點),在其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禮拜堂,因此教堂的總體平面呈雙十字結構。教堂的外墻系青磚和紅磚相間砌筑。</p> <p class="ql-block">我們就像個外來游客開始了外灘之旅。</p> <p class="ql-block">新天安堂內部已經被改造為全息式的演藝空間。</p> <p class="ql-block">從圓明園路的女青年會7樓俯視新天安堂。</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有人就開始邊喝咖啡??邊思考人生了??</p> <p class="ql-block">劃船俱樂部原址上的咖啡廳;請對比一下下圖??</p> <p class="ql-block">50多年前月薪和我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p><p class="ql-block">你們認得出我們倆嗎?</p><p class="ql-block">與上圖相比,雖然歲月讓我們歷盡滄桑,卻依然是懷揣純潔的心。</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路行人稀少,請外賣小哥幫我們街拍。他努力地蹲在地上拍了好幾張?,F(xiàn)在的小哥是被大數據圍困以分秒為生計的,愿意為一群老年人做沒有利益回報的事,這是今天第二位讓我們感動??的人。</p> <p class="ql-block">南蘇州路的拐角就是圓明園路,百年外灘被譽為上海的“客堂間”。</p> <p class="ql-block">老街待開業(yè)的咖啡店??</p><p class="ql-block">據說,上海的咖啡館數量遠超紐約、倫敦和東京,是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果然與蘭心大戲院有關聯(lián)!</p><p class="ql-block">圓明園路上的蘭心大樓,為洛克外灘源的原有保留建筑,如今已有近百年歷史。</p><p class="ql-block">這座大樓名為蘭心,是滬上蘭心大戲院的源頭,也是近代戲劇起源地,緣起外僑150年前在此成立的戲劇社,演出話劇,帶動了國內新興話劇的肇始。</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七層樓高的鋼混建筑,為商用寫字樓,國民政府外交部駐滬聯(lián)絡處和匯豐銀行等均入住過該樓。大樓為褐色磚和白色磚砌墻,五層上游退臺而形成露臺,大門上的頂部建有鐘樓,拱券窗。</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公寓,建于1904年,典型的英國安妮女王復興風格:清水磚墻、磚雕、使用白色的粉刷和磚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p><p class="ql-block">在建筑沿街的兩個角部,建筑師作了切角處理,而在底層則做了一個半圓的淺門廊,用兩根愛奧尼克短柱支撐,自然地為二層推出一個別致的陽臺;門廊上有十分精美的磚雕裝飾。</p><p class="ql-block">忘了在這個半圓的門廊前拍張照,看看自己是否沾上點兒女王范兒,哪怕只有一點點??</p> <p class="ql-block">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 圓明園路133號;建于1933年,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信用機構——中國征信所注冊地。</p><p class="ql-block">中國征信所由浙江實業(yè)銀行的章乃器先生和上海商業(yè)儲藏銀行的資耀華先生共同組建,于1932年6月6日正式開張,章乃器先生任董事長。</p> <p class="ql-block">此樓由滬上華籍著名建筑師李錦沛設計。</p><p class="ql-block">外立面整體線條、比例屬裝飾藝術風格,但細部造型則有中國傳統(tǒng)意味,建筑坐西朝東,五層以上逐層后退呈階梯狀、外墻褐色清水磚墻,九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外貌帶有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影響,裝飾紋樣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立面勒腳為石刻蓮瓣須彌座,窗裙和壓頂飾假石回紋,窗下墻有夔紋圖案,入口門楣為石刻勾頭滴水批擔。室內飾藻井式天花及仿和璽彩畫。</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此青年會大樓頂樓的海逸逸薈(洛克·外灘源店)團了個4人餐,小包間,景觀位。餐后下到8樓餐廳陽臺觀景。</p> <p class="ql-block">在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樓的8樓餐廳陽臺遙望浦東,鳥瞰外灘源壹號(原英國領事館)。</p> <p class="ql-block">圓明園路某老建筑的底樓</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們從樓下馬路對面的外灘源壹號邊門進入,橫穿花園,從正門中山東一路33號出來。</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共有各種掛牌受保護的古樹27株。</p> <p class="ql-block">樓中有個藝術展,我們無預約,擦肩而過。</p> <p class="ql-block">老外灘區(qū)域唯一巨幅大草坪,霸氣!</p> <p class="ql-block">外灘源壹號原為英國駐滬總領事館,是外灘第一界面現(xiàn)存最早的建筑。主樓始建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現(xiàn)存完好的是1872年(同治十一年)由格羅斯曼和鮑伊斯設計重建后的建筑,立面呈英國文藝復興風格,并帶有外廊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壹號屋頂是西式的四坡頂,就地取材鋪設著中式小青瓦。</p><p class="ql-block">這幢建筑在材料、工藝上有著顯著特點,并且它還是在中國最早使用水泥的一個實例,因此在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主樓原為英國領事館辦公樓,隨著領事事務的擴大,后來升級為英國駐滬總領事館。</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外灘源壹號位于中山東一路的大門出來直奔近在咫尺的羅斯福餐廳。</p> <p class="ql-block">羅斯福餐廳的色戒吧露臺擁有無敵江景。</p> <p class="ql-block">添加幾張我以前在羅斯福拍攝的夜色浦江兩岸。</p> <p class="ql-block">羅斯福餐廳中的“圖書館”廳。</p> <p class="ql-block">羅斯福餐廳的北邊門。</p> <p class="ql-block">我們2:00準時到達和平飯店,在大堂受到“亞歷山大和平大使”帥哥的迎候,并幫我們拎著包包入住客房,頓時感受到和平細膩暖心的待客之道。</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嗎,外灘南京東路兩側兩幢大樓都稱為和平飯店呢!</p><p class="ql-block">南樓建于1906年,原為匯中飯店,正門設在南京東路23號,靠外灘的19號為邊門?,F(xiàn)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斯沃琪公司管理(圖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29年,猶太商人沙遜構思并創(chuàng)建了名為“華懋飯店”的酒店,這就是后來的和平飯店。</span></p><p class="ql-block">當時由芝加哥學派哥特式設計風格的建筑師Palmer&amp; Turner設計,以一個海拔77米的綠色銅護套屋頂為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北樓現(xiàn)在的中文名稱仍為“和平飯店”(前圖),英文名稱已經在十年前翻新改造后更改為“Fairmont Peace Hotel”(費爾蒙和平飯店)。</p> <p class="ql-block">飯店大堂八角穹頂鑲嵌著金色與粉綠相間的彩色玻璃,光芒從穹頂傾瀉,撒向由1580片琉璃制成的“和平鴿”。</p> <p class="ql-block">大堂中間的琉璃和平鴿是2019年為紀念和平飯店創(chuàng)立90周年而制作,重達一噸。</p> <p class="ql-block">和平鴿???口銜橄欖葉</p> <p class="ql-block">下午4:00,按預約時間,我們參觀和平飯店博物館。美女館長娓娓道來,百年和平的鎮(zhèn)店之寶一一展現(xiàn)。</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30年代,飯店就可以為客人灌制小型鋁質唱片,恰如當今的CD片??</p> <p class="ql-block">廚師用超輕粘土捏成的狗狗??;</p><p class="ql-block">沙遜家族的族徽之中就有對稱的兩只狗。</p> <p class="ql-block">日落時分,我們跟隨館長上了飯店頂樓的大露臺,浦江兩岸美景一覽無余。</p><p class="ql-block">著名的綠銅大屋頂兀然聳立在眼前,和平大鐘塔樓觸手可及,近距離感受這座百年建筑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這座擁有綠色屋頂的百年“遠東第一樓”,如今仍站外灘第一C位。</p> <p class="ql-block">本圖后面是和平飯店的東門,為外灘沿江景觀的一部分。當時,我們從羅斯福餐廳出來,幾步路就到了和平飯店這個門。奇怪的是,這個和平飯店面朝黃浦江的大門緊閉,詢問了隔壁奢侈品店才知道飯店的迎賓門設在南京東路上?,F(xiàn)在此門不開放不使用。據說有風水說,門對著黃浦江會將財產散盡。</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1956 年蘇聯(lián)海軍艦隊、1957 年印度海軍艦隊訪華,1998 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都是從此東大門進入和平飯店??</p> <p class="ql-block">其實,這個門本就是主人沙遜自己家的大門,這里的電梯通往頂樓沙遜自己的豪華住宅。</p> <p class="ql-block">沙遜的家與飯店大堂之間巧妙地在此隔斷。</p><p class="ql-block">這個扶梯很多故事,其中之一是當年卓別林在扶梯上拍過照片,飯店有這張照片掛在墻上。</p> <p class="ql-block">拱頂上四周是沙遜家族族徽,族徽中對稱設計著沙遜喜愛的獵犬。</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和平飯店,6:00去“蟹家大院”外灘店。</p><p class="ql-block">店小二讓我們僅點一份“蟹黃金”一份“蟹肉肉”4人分,另加送兩份面、小食花生,酸梅汁、氣泡水、依云水隨意,不多不少,很舒服地享受了網紅蟹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走過延安東路上了凱石大廈,外灘建筑群已經燈光璀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凱石大廈樓下的新型共享辦公空間。</p> <p class="ql-block">8:00回到和平飯店享受老年爵士樂的演出,突然很感動??。年均82歲高齡老人對音樂如此熱愛,對生活有如此執(zhí)著美好的追求,我等老人家有多少人有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懷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上9:00,爵士樂隊替換了兩位樂手,上場了一位駐唱女歌手,有聽眾情不自禁隨樂曲踱步擺舞,而我們在懷舊的老歌中告別了這支樂隊。</p><p class="ql-block">2021.11.11一天過的是不是很有意思,查了一下手機,自封為暴走萬步的“古稀”新青年。</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自助餐,意外發(fā)現(xiàn)被安排在爵士樂吧,裝模作樣在架子鼓前舞動一下鼓棒。</p><p class="ql-block">真想一錘捶下聽聽回廊有沒有屬于自己的回聲。</p> <p class="ql-block">我們撞見了總經理??</p><p class="ql-block">去和平廳探秘時恰逢有人員在安排下午工作,進退糾結之時,這位美麗謙和的飯店公司總經理遞上了她的名片,讓我們盡興參觀,指點我們推走廊門下樓去看百年旋梯,并囑咐工作人員安排我們11:30在一樓大堂拍照,即刻制作4個相框分送我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平飯店真是奇妙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和平廳是國家領導人會見接待國內外重要客人的會議與宴會廳,著名的“汪辜會談”等重大歷史事件就在這里舉行。</p><p class="ql-block">我們踏的地毯下是有名的楓木彈簧地板,曾經幾何,多少名流曾在這個歌舞升平的舞廳“踏踏踏”。</p> <p class="ql-block">和平廳閱過無數輝煌,我們也上臺滿足一下自己的高光時刻。</p> <p class="ql-block">無人時刻,我們在大窗臺表現(xiàn)一下。</p> <p class="ql-block">保娣找到一個“鏡像”門,我們自嗨。</p> <p class="ql-block">原汁原味的92歲馬賽克樓梯地面與綠墻磚,</p><p class="ql-block">我們找到了著名的老旋梯。</p> <p class="ql-block">旋梯靜悄悄,藏于深處少人知曉。</p> <p class="ql-block">和平飯店還是無數影視劇的拍攝景地。</p> <p class="ql-block">55年前,保娣和我絕對沒有想到古稀的我們一起坐在和平飯店的沙發(fā)上。</p> <p class="ql-block">50多年前的保娣和我(中間二位)</p> <p class="ql-block">我生在上海長在上海(只有三年在北大荒),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對我是上海人一直缺少認同感。細細想來,也許是沒住過上海弄堂吧。</p> <p class="ql-block">志敏和我,變化大嗎?</p> <p class="ql-block">當年青澀少女,如今的奶奶們</p> <p class="ql-block">11:30,飯店的亞歷山大和平大使在一樓大堂我們拍照,即刻制作4個相框分送我們四姑娘。</p><p class="ql-block">在享受了比VIP還VIP的禮遇中,我們與和平飯店揮手再見。</p> <p class="ql-block">11.12.12:00結束和平飯店快樂之旅,沿北京東路的老建筑向北。</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萌動著年輕的心??</p> <p class="ql-block">這是北京東路四川北路口沙美大樓。</p><p class="ql-block">一百年前,由通和洋行等為沙遜·所羅門·沙美設計,是通和洋行在近代上海外灘地區(qū)的早期重要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美沙大樓是一幢較典型的新文藝復興主義風格的古典歐式建筑。大樓保留了外灘建筑的特色,空間開敞。大樓的塔樓、門眉等多處采用了巴洛克式的多曲線雕刻。作為一幢較典型的新文藝復興主義風格的建筑,是一幢五層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結構體系大樓,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古典三段式,中部外凸,主入口券式門洞,兩側飾塔司干柱。二層以上后退形成陽臺(被網紅譽為“最美陽臺”),設石柱欄桿,三四層外凸陽臺為紋飾簡約優(yōu)美的鑄鐵欄桿。窗間墻均有壁柱,加上筆直的橫向嵌紋。整個立面形象豐富、裝飾精美莊重。</p><p class="ql-block">作為上海市第四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經過長達7年的修繕工程,不久前這座百年建筑重新開放。</p> <p class="ql-block">沙美大樓具有典型的折衷主義建筑風格,有巴洛克特征裝飾,強調曲線和浮雕。入口處在半圓拱門洞內設置了一個完整的古典柱廊,上面是帶有巴洛克特點的山花裝飾。</p><p class="ql-block">沙美大樓經過七年的封閉改造修繕,近期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原準備當回“爬樓黨”,結果這里有部老式電梯,修復人員參考了同時代的鐵柵電梯, 定制了開敞式鐵柵的電梯轎廂,我們四個背包客擠進電梯,從老建筑的外貌穿越了百年,進入了時尚先鋒的內芯。</p> <p class="ql-block">二樓是個西餐廳,華麗時尚,外面有個小露臺,可以透過北京東路的紅磚建筑看到東方明珠電視塔??。</p> <p class="ql-block">沙美大樓大部分是“Z”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們誤打誤撞來到沙美大樓三樓的這個眼鏡蛇畫廊,一個巴掌大的空間。守門美眉說需要提前預約,我們懇請放馬。多謝可心的女孩,我們如愿以償。</p> <p class="ql-block">眼鏡蛇畫廊經過一年的籌辦,以“AVANT-GARDE RENAISSANCE先鋒復興”為題,以現(xiàn)代設計與當代藝術相結合的審美新語境布展,為<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棟百年建筑內率先注入了當代藝術活力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我虛心求教了“眼鏡蛇”冠名的來歷。</p><p class="ql-block">女孩說,在日前開幕的西岸藝術展上,有眼鏡蛇畫廊的展位,但是入館需要48小時內核檢。</p><p class="ql-block">當晚,看朋友發(fā)的朋友圈,說是西岸藝術展開幕當天爆滿。</p> <p class="ql-block">我似乎對房屋改造的結構比藝術品更感興趣。藝術品太深奧,建筑風格更直觀。</p> <p class="ql-block">不同時間段的陽光,透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井上方的玻璃頂,</span>讓這個原本冷冰冰的水泥樓空間頓時活分起來。</p> <p class="ql-block">好奇心讓我們還是做了爬樓黨。</p> <p class="ql-block">樓梯拐角發(fā)現(xiàn)了驚喜:老式電梯與樓梯拐角的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你們聽得到我們的腳步聲嗎?</p> <p class="ql-block">陽光灑在拐角窗戶的白孔雀身上,羽毛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以前住復旦大學校區(qū)時,到四川北路買點東西,就跟鄰居們說,“到上海去了”??</p> <p class="ql-block">走一走,走過蘇州河;</p><p class="ql-block">皮一皮,皮到外婆橋。</p> <p class="ql-block">沿四川北路到蘇州河邊,乍浦路橋上正在拍電視劇,導演頂著奇葩的大紅布指揮對面的演員與攝影師。</p> <p class="ql-block">我們蹭蹭蹭去了蘇州河畔的寶麗嘉,魔幻大堂與西餐廳的光影,令人如夢如幻。</p><p class="ql-block">生活的美好,鼓勵著我們戰(zhàn)勝年邁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勇敢面對。</p> <p class="ql-block">下午3:00,我們在寶麗嘉門口道別,各自回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圓圓滿滿結束了這次老同學、新青年、皮丫頭的“24+5”小時快樂本地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在朋友圈收獲了“野小寧”、“皮丫頭”、"古稀皮丫”、“退休新青年”、“上海旅游形象大使”等等榮譽稱號,推薦我申請微旅行的金牌導游??</p><p class="ql-block">我已經幾年不編美篇了,手生詞疏,僅為記錄。謝謝大家的關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