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電白高級中學為引領(lǐng)學生走出學校教室,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依據(jù)有關(guān)政策規(guī)定,于2021年11月15日組織高一學生,先后在陽江和陽春進行研學實踐,讓課堂向社會延伸,讓教學向?qū)嵺`拓展。</p><p class="ql-block">先來個視頻一睹為快!</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本次研學旅行先到達的是陽江南海一號博物館。</p><p class="ql-block">1978年,一艘古代沉船在廣東陽江海域被發(fā)現(xiàn),約三十米長,十米寬,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宋代船只。驚奇的是,即使過了八百年,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船體木質(zhì)堅硬如新。</p><p class="ql-block">2007年,沉船整體打撈成功,博物館館長俞偉超把它命名為「南海一號」,寓意:“國內(nèi)第一個沉船遺址,一個新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 作為南宋時期的遠洋航船,南海一號留下了無數(shù)關(guān)于古代絲綢之路的印記,為研究中國陶瓷史、造船及航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而這些都是陸地考古難以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種種陳列文物都讓學生們停下腳步細細端詳,目光與被展柜封存的時空交匯。</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們將目光投向陽春潭簕紅色展館,學習紅色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潭簕村位于陽春市崗美鎮(zhèn),作為廣東全省2017首批“紅色村”黨建示范建設(shè)點,以紅色展館為主要平臺,打造紅色文化宣教基地。</p><p class="ql-block"> 該展館整合利用全市紅色資源,再現(xiàn)黨領(lǐng)導陽春人民革命斗爭光輝歷程,記錄革命志士和英雄群體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彰顯陽春人民為革命勝利作出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駐足,就是一次紅色精神的洗禮。</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學,高一師生一路用心感悟,用腳丈量,開闊的是眼界,燃燒的是激情,放飛的是理想,收獲的是力量?;匦:笠獙⒀袑W所學精神,煥發(fā)學習的斗志,努力拼搏!</p> <p class="ql-block">攝影:高一年級班主任</p><p class="ql-block">編輯:劉諾玲</p><p class="ql-block">核發(fā):高一年級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