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游覽河南開封大相國寺、開封府(開心歡樂河南游四)

鄭行昭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4日上午,我們到開封龍亭公園游覽后,又來到河南開封大相國寺。當(dāng)天(農(nóng)歷九月十九)是釋迦摩尼出家日,這也是我們有佛緣吧!</p> <p class="ql-block">開封大相國寺始建于北齊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歷史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市中心。該寺歷史悠久,是我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大相國寺的山門,清代乾隆三十一年重修。1948年,山門連同門前一對石獅毀于戰(zhàn)火。1958年10月,人民政府組織人力依舊式木制牌樓風(fēng)格,設(shè)計建成磚制牌樓。牌樓四柱三門,柱表用褐色琉璃磁磚鑲砌,頂部以綠色琉璃瓦覆蓋,頂端兩邊飛檐,挑出2.2米。中門高8.米,兩側(cè)門高6米,全寬8.米。1993年開封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wù)局協(xié)助寺院負(fù)責(zé)人做出規(guī)劃,擬將牌樓式山門改建為傳統(tǒng)山門。</p> <p class="ql-block">相國寺是我國著名的漢傳佛教十大寺院之一,迄今為止已經(jīng)有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原來是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故宅,到南北朝時期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修建,名為建國寺,后毀于戰(zhàn)火。唐朝時期,這是州司馬鄭景的宅院。武則天時期,僧人慧云來到這,自稱夜里見到城中有靈氣,天亮后又在鄭景宅內(nèi)池看見殿臺樓閣和彌勒佛居兜率天的影像,于是他決定募集捐款建寺。實際上是他鑄造了一尊6米大彌勒佛像,本來計劃放在感業(yè)寺供奉,但是其他和尚不同意,所以他才想了這個招數(shù),不過,在破土動工過程中,恰巧挖出北齊建國寺的舊碑,于是把寺院改名建國寺。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稱夢見了彌勒佛,實際上是為了紀(jì)念他從相王的地位爬到了皇帝的寶座,便下令將建國寺改為相國寺,并親筆寫下了“大相國寺”的匾額。</p> <p class="ql-block">唐宋是相國寺的鼎盛時期,尤其在北宋時期,占地540多畝,64個禪院,寺內(nèi)建筑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壯麗絕倫,古人稱其“大相國寺天下雄”。北宋帝王巡行進(jìn)香多來此,過生日時文武百官也要到寺內(nèi)設(shè)置道場祝壽,平時一些重大節(jié)日的祈?;顒釉诖?,進(jìn)士題名也在此,大相國寺在當(dāng)時是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只是北宋后天災(zāi)人禍不斷,寺院早已不是往日模樣,雖然歷代也有修葺,但是今天所見的相國寺,還是和唐宋時期不可同語。但是相國寺的地位在我們中國佛教史上還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寺廟前,我們先抬頭看“大相國寺”這四個字,一個比一個大,這是故意的這么寫的,每個字代表不同的含義,大—代表平民百姓,相—代表的官員,國—代表的國王,寺—代表的佛祖,也就是說:平民百姓沒有官員大,官員沒有國王大,國王沒有佛祖大,由此可見佛主在人們心里的地位,和佛教對社會的影響力了?,F(xiàn)今殿式山門,為今方丈心廣大和尚發(fā)心修建,匾額為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所題。</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相國寺就見到哼哈二將瞪著大眼,護(hù)守著寺院大門。</p> <p class="ql-block">面前的這三個門是佛寺的山門,分別為無相門、無作門、空門,佛教認(rèn)為,一切外表的皮相,美也好,丑也好,最后都會老,所以不用太在意外表,內(nèi)心的美和善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無相門的含義;我們常常說的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切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都會有相應(yīng)的報,所以不要因為善小而不為,也不要因為惡小而為之,這是無作門的含義;佛教能夠這么久以來一直得到大家的認(rèn)可,是因為和我們?nèi)巳硕寄苡泄缠Q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苦難和挫折,多少、強(qiáng)弱的區(qū)別而已,佛勸我們放下,因為即使你在乎再多,計較再多,到最后還是什么都帶不走,人生到底不過是一抔黃土而已,其他一切都是空的,想開了也沒什么過不去的。所以入了佛寺就是遁入空門。</p> <p class="ql-block">寺院里都是晨鐘暮鼓的生活規(guī)律。這兩邊是鐘樓和鼓樓。</p> <p class="ql-block">相國寺鐘樓里的鐘可不一般,那銅鐘是清乾隆年間的遺物,這口銅鐘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鑄造,高2.67米,重五千余公斤。鐘上刻有“皇途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zhuǎn)”四句話,每句頭一個字加起來就是“皇帝佛法”。相傳這口鐘在霜天撞擊,鐘聲悠揚深遠(yuǎn),傳遍全城每一角落,所以“相國霜鐘”被譽為汴京八景首位。</p> <p class="ql-block">大相國寺的鼓樓在解放戰(zhàn)爭中讓炮火轟塌,鐘樓在1952年被大火焚毀。開封市十分重視大相國寺鐘、鼓樓的重建工作,多方籌措資金,聘請古建筑高工吳龍泉擔(dān)任設(shè)計。新建的鐘鼓樓挺拔古樸,玲瓏雅致。鐘、鼓樓臺基各9米見方,高1米,周邊圍護(hù)著青石條。首層高5米,二層4米,樓頂3.3米??偢?3.3米。鼓樓內(nèi)安放著一口木制牛皮大鼓,鼓面直徑1.1米,鑲在紅木鼓架上。</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們看到的大殿是天王殿,這位笑瞇瞇的肚子大大的就是彌勒佛。彌勒佛在佛祖逝世56億七千萬年之后,將會登上佛祖的地位,所以也可以說是太子佛。其實彌勒佛原本不是這個樣子,這是從中國五代之后才開始的。五代時期,在浙江的奉化出現(xiàn)一個胖胖的大肚子和尚,名叫契此,他手拿錫杖,上掛一個空空的布袋,化緣得到的東西都放到布袋里面,所以大家也都叫他“布袋和尚”,他樂于助人,每天都笑嘻嘻的,就好像從來沒有煩心事一樣,圓寂的時候留下幾句話: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所以人們都認(rèn)為他是彌勒佛轉(zhuǎn)世,于是就把布袋和尚的形象作為彌勒佛的形象供奉在寺廟。</p> <p class="ql-block">我們還有兩句話說“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說的也是這尊佛。人活一輩子,不可能不經(jīng)歷點什么事,也沒有什么十全十美,反而是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笑一笑,讓它過去,不去計較,正所謂是:退一步海闊天空。</p> <p class="ql-block">彌勒佛要傳遞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思想,所以就讓他在寺院的門口,人們來到寺院先看到他,隨和開心,平易近人的形象,也易于接受佛教,所以他也被稱為“迎賓佛”。</p> <p class="ql-block">東西兩邊是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慈悲為懷,保護(hù)眾生,用音樂使教徒皈依,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慧根,保護(hù)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觀察世界,護(hù)持人民,手纏一龍(也有人說是龍頭蛇神的神獸)。北方多聞天王,比喻福德,聞于四方,左手持傘。但是這四位在《封神演義》里被徹底漢化,根據(jù)他們的法器而各司其職:劍—風(fēng),琵琶—調(diào),傘—雨,龍—順。寓意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畢竟中國也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而且民以食為天,先要吃飽穿暖了才行。</p> <p class="ql-block">我們再看多聞天王右手還握著一只老鼠,據(jù)說這只老鼠特別能吃,一但放開,全天下的糧食都能吃了,所以一定得握緊了不能跑。</p> <p class="ql-block">彌勒佛后面這位是韋陀菩薩,相當(dāng)于是保安隊隊長的職務(wù),位列四大天王之下三十二大將之首將。據(jù)說韋陀非常善于長跑,在佛祖圓寂后,妖魔鬼怪把佛祖部分舍利子盜走了,就是韋陀追回來的,所以功高居首,讓他在彌勒佛身后,面對著寺廟,保護(hù)佛家三寶:佛、法、僧,三者的安全。這也反應(yīng)出人啊,得有一項精湛的技能和特長,這樣才可能改變命運,得到重用。大家看看韋陀手里的法器金剛杵,出入寺廟多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有些寺廟里韋陀的金剛杵位置不一樣,有些是置于手腕之上或者肩上,這表示寺院可以接受掛單,也就是免費吃住,只是時間長短的區(qū)別,還有些是杵在地上,也就是不接受掛單,所以啊這擺放位置不同,意義可也大大不同呢,云游四方的僧人走進(jìn)了一所寺廟,能不能掛單呢?不用開口問,看看韋陀的金剛杵怎么放的,就全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個橋下是放生池,佛教十戒,首戒就是不殺生,因為佛教認(rèn)為平等,平等的受業(yè)力的支配,人和其他動物都是一樣的,殺別人等于殺自己,還破壞了人家的解脫道,同時也毀了自己的修行,所以不能殺生。</p> <p class="ql-block">我們眼前的放生池是大相國寺方丈心廣大和尚在1999年修建的,佛教崇尚慈悲、重視生命的平等,反對殺生,所以大相國寺會經(jīng)常再次舉行放生儀式。以此來救度生命、培養(yǎng)悲心。</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個大香爐是九十年代舉行佛教法會時候,香港三寶弟子捐贈過來的,放在寺院的中軸線上正對大門,有永鎮(zhèn)山門,萬年和平,吉祥如意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大香爐是相國寺歸佛教接管時由香港友人贈送的,它被稱為“萬年寶鼎”。寶鼎由生鐵鑄就,重達(dá)五噸。有永鎮(zhèn)山門,萬年和平,吉祥如意之意。</p> <p class="ql-block">我們進(jìn)入大雄寶殿。天王殿之后,重檐歇山的雄偉建筑,乃大相國寺的主殿大雄寶殿,該殿為清代順治年修建,面闊7間,進(jìn)深5間,高約為13米,其氣勢恢宏,堪為古建筑中的瑰寶,被譽為“中原第一殿”。</p> <p class="ql-block">大殿周圍及月臺俱白石欄桿的望柱上,鏤刻有58個獅子,刻工精巧,形態(tài)各異。</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供奉的是三方佛,東邊是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佛,他發(fā)十二大宏愿“撥眾生苦,醫(yī)眾生病,滿眾生愿,為眾生解除痛苦,消災(zāi)延壽’,希望能解除眾生的一切病痛疾苦;中間的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佛祖原本是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的王子,29歲時在一天內(nèi)見到生老病死,感受人間痛苦,于是舍棄皇室生活,出家修行,尋求解脫之道,35歲時菩提樹下成道,創(chuàng)立佛教,立志帶眾生脫離苦海。佛門弟子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為釋迦族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西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也稱為接引佛,西方極樂世界是人人向往的沒有困苦,歌舞升平的世界,教徒們常頌“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希望阿彌陀佛會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極樂凈土。</p> <p class="ql-block">兩邊的是十八羅漢,早期西方傳來的原本是十六羅漢,唐五代時期張玄、貫休位和尚在十六羅漢后加畫了降龍、伏虎兩位羅漢,而社會中也有詩人開始大贊十八羅漢,所以之后寺院里多供奉十八羅漢了,再后又被漢化為五百羅漢,現(xiàn)在咱們來看一位羅漢的代表吧,這位是開心羅漢,以前是屠夫,經(jīng)常殺生,還不守清規(guī)戒律,皈依佛門之后,痛改前非,大徹大悟,他對同門說‘我心中有佛’,其他羅漢都不相信他,還笑話他,他就用戒刀剖開自己的心,里面果真有佛祖的頭像,大家轉(zhuǎn)而很欽佩他,這也證明了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人生做了錯事也不可怕,只要愿意改正就好。</p> <p class="ql-block">后邊是大型雕塑是海島觀音,表現(xiàn)的是南海觀音普救眾生的場面,是由珍貴的檀香木雕刻而成。觀音全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后來李世民當(dāng)皇帝,為了避他的名諱,所以去掉“世’,簡稱觀音菩薩。有句話說“佛祖何必深山求,處處觀音處處有”,由此可見,民間信奉觀音菩薩的人特別多,也加上了一定的功能,比如說大慈大悲的觀音啊,送子觀音啊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塊造型奇特,窟窿挺多的石頭,可不是普通的石頭,這是宋朝宋徽宗墾岳花園里的石頭。這個石頭是產(chǎn)自江南的太湖石,打撈尋找好石頭怎么麻煩就不說了,單說運送就路途遙遠(yuǎn),還要保護(hù)好,就需要很多的勞力,而且,有些石頭很大,橋過去拆橋,城門過不去,竟然連城門都拆,無論怎么都要保石頭,如此昏庸作為,后來怎么能不亡國呢。宋徽宗建的墾岳公園中的山體主要就是各種漂亮的太湖石,此外還有珍奇走獸,因為有爐甘石,下雨天還會冒煙,如同仙境一樣。不過,后來金兵攻打過來時候被毀掉了,其中一些帶到了北京,開封留下的就剩幾塊遺物而已,相國寺這塊石頭是其中之一,我們看看這石頭很多洞,看上去千瘡百孔一樣的,就是因為在河底長時間的沖刷而成的,所以這石頭的特點就是露、瘦、透、皺,我們可以欣賞一樣。</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對宋徽宗的評價,用一句話就是“諸事皆成,獨不成君”,宋徽宗這個人做皇帝不是個好皇帝,別的可都是玩的很溜,他畫畫好,尤其是山鳥魚蟲,曾經(jīng)在英國佳士得拍賣行拍出了1250多萬的高價,創(chuàng)了當(dāng)時中國書畫拍賣的最高價了。他寫字好,瘦金體就是他所創(chuàng)的,他喜歡玩瓷器,所以有了“家財萬貫,不抵鈞瓷一片”的鈞瓷以及現(xiàn)在都少見的汝瓷,他玩石頭,建立了集中國園林之大成的墾岳公園,但是也是因為玩物尚志,勞民傷財,不管正事,所以引起民憤,導(dǎo)致起義,外敵入侵,沒能力抵抗,最終失去了國家。</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造型奇特的八角琉璃殿,這是一罕見的八角回廊式建筑,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它最外面是游廊殿,里面是無井院,正中心是八角亭,1980年采用撬升技術(shù),整體抬高1.67米,這是建筑史上的典型,也是是開封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游廊里雕刻的是釋迦牟尼講經(jīng)會的大型雕塑,眾佛,菩薩,天王,羅漢等等,高矮胖瘦,形態(tài)各異,造型生動??吹侥莻€坐在高高的梁上的羅漢了嗎?就是濟(jì)公,據(jù)說他因為貪酒,所以第二天睡過頭了,急急忙忙來了后一看沒位置了,所以就坐到梁上去了。</p> <p class="ql-block">正中心這個亭子里的是千手千眼觀音,這是大相國寺的鎮(zhèn)寺之寶。這尊站立的四面觀音菩薩像高6.7米,須彌座0.55米,是清乾隆年間一位民間藝人,嘔心瀝血,用了整整58年的時間,用一顆完整的銀杏樹雕刻而成,據(jù)說這顆銀杏樹當(dāng)時已有三千多年的樹齡了,本身就已經(jīng)是罕見之物,價值連城。菩薩為四面造型,每面都是扇形,各有六只大手和二到四層的胳膊和小手,,每只小手中各雕刻有一只眼,共1048只,俗稱千手千眼觀音,這些手和眼代表的是觀音菩薩的聰明智慧和無邊法力,無論苦難的眾生是在哪個方向哪個位置,她都能幫助他渡化他。菩薩最上面的大手高舉釋迦牟尼佛,是佛祖至高無上,一心向佛之意。中間的大手普度眾生,下面的大手是接引眾生。整個的雕刻,可謂是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名副其實的鎮(zhèn)寺之寶。</p> <p class="ql-block">仔細(xì)看的話,也會發(fā)現(xiàn)這尊千手千眼觀音像的身材身形都比較接近男性化,應(yīng)該是一男相,這也是我國唯一的一尊密宗四面千手千眼觀音相。</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藏經(jīng)閣,它是上下兩層,上面二樓是存放經(jīng)書的地方,1992年,前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贈送給大相國寺一套乾隆版的《大藏經(jīng)》,共7000冊,就藏于此,所以這也叫藏(zang)經(jīng)閣。下面一樓是師傅們講經(jīng)說法的地方,稱為講法堂。</p> <p class="ql-block">中間供奉的釋迦牟尼佛,是海外華僑的一位老居士贈送的緬甸白玉佛,因為是在泰國訂做的,而泰國信奉的是南傳佛教,所以佛像形象靈秀端莊,線條比較女性化,她眉間有一顆天然形成的紅寶石,在寶石襯托下的佛像顯得莊嚴(yán)肅穆。佛像兩邊是千佛燈塔,里面供奉的是游客請的佛牌,為游客消災(zāi)祈福的。</p> <p class="ql-block">抬頭看到的匾額上有四字,這是著名書畫家石千里為真禪大師八十大壽送的賀禮。</p> <p class="ql-block">藏經(jīng)閣西邊這個是大師堂,里面供奉的是空海大師,他是日本著名的大和尚,生于公元774年,31歲那年入唐求法,在經(jīng)開封大相國寺時候,拜方丈為師,學(xué)習(xí)佛法,回國后,大弘天臺秘法傳于日本,被弟子們尊為言宗開山祖師,日本天皇授予他‘弘法大師”的稱號。公元139年日本小松天皇命足以利將軍,在日本京都建大相國寺,這也構(gòu)建了中日兩國相國寺的特殊因緣。1992年,中日兩國相國寺結(jié)為友好寺院,日本友人捐贈并修建了大師堂供奉。這也稱為中日的友好的象征。在此也希望,未來能夠永遠(yuǎn)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眼前這兩座碑亭位于羅漢殿之后、藏經(jīng)樓之前的庭院中,分為東、西兩座。稱為東碑亭和西碑亭。</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4日,我們在游覽開封大相國寺后,來到開封府。開封市中心那碧波蕩漾、湖光斂影、風(fēng)光秀麗的包公東湖北岸,聳立著一座千年首府,她氣勢恢弘、巍峨壯觀。這就是威名馳譽天下、包龍圖曾治理京師的地方——開封府。</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又稱“南衙”,始建于五代后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北宋時期的開封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的中心,也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會,可謂“八荒爭湊,萬國咸通”。而當(dāng)時的開封府則是管理國都及京畿地區(qū)的重要機(jī)構(gòu),他下轄十七個縣,二十四個鎮(zhèn),地位非常顯赫,相當(dāng)于今日的北京市政府,因而他又被人們贊譽為“天下第一首府”。</p> <p class="ql-block">在北宋的一百六十八年當(dāng)中,曾有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三位帝王在此任職,并由此登基。先后有寇準(zhǔn)、范仲淹、包拯、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軍事家在此任職,不僅樹立宏揚了“公生明”的道德正氣,也在此形成了以“廉正剛毅”為鮮明特色的府衙文化。開封府也因此深入民心、名垂青史,成為四海聞名的中國古代官衙。</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樓堂殿宇五十余棟,完全按照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建造,布局規(guī)整、莊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美的彩繪,處處體現(xiàn)出天下首府的非凡氣派。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步入這座享譽海內(nèi)外的開封府衙,去感受那千年不變的人間正氣;去品位那史韻厚重的大宋文化;去目睹那威嚴(yán)肅穆的包公斷案;去領(lǐng)略那天下首府的恢弘氣度。</p> <p class="ql-block">在我國的古代建筑中,大門處都會有一方照壁。開封府正門外就有一方青石浮雕照壁。照壁的正中刻著一只似牛非牛、剛猛威武的獨角怪獸,它的名字叫做“獬豸”,是傳說中的神獸,它能夠辨別是非曲直,善惡忠奸。在府門前的照壁刻這樣的圖案,是為了警示官員要秉公執(zhí)法、依法行政。</p> <p class="ql-block">這座渾厚、雄偉、褐紅色的城墻是開封府的衙城,唐宋定制,凡重要的官衙均應(yīng)建筑在城中城內(nèi),稱為“子城”或“衙城”。開封府的城門樓高大、威嚴(yán),上了城樓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特別——在古代,城墻是為了防御敵人攻擊而修筑的,它應(yīng)以武備軍事為特色??墒牵未_封府的衙城上安置的都是報時鐘、報時鼓和聽更臺這些文縐縐的東西。另外,其他的城墻都修有又寬又直又平緩的馬道,人馬能快速上城防守。而開封府的城墻卻是樓梯式臺階,人們只能慢悠悠的上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城墻”。</p> <p class="ql-block">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因害怕歷史重演,于是他杯酒釋兵權(quán),還下令扒掉各州縣的城墻,只留下開封府的衙城,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重文抑武”的時代,也形成了這座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文城墻”。站在開封府的城門樓上,您會感到這座淳樸的宋式城樓是何等的雄偉。從這里看開封府,整個一片莊重、恢弘,可以說在宋代,除了皇宮,沒有哪個府衙能跟開封府相比。</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這里除了能看到報時鐘、報時鼓、日晷、高表、漏壺等我國古代計時計日的設(shè)施,還能在城樓上和府門廣場欣賞莊重、肅穆的開衙儀式。開封府的開衙儀式是專家經(jīng)歷史考證而又演義化的迎賓儀式。在一片威嚴(yán)、肅穆的鼓樂聲中,身著宋式服裝的武士和衙役手持開道鑼、摔著響鞭、擎著旌旗列隊而出,隆重?zé)崃?、頗為壯觀???,是包大人帶領(lǐng)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出來了。聽,一陣凄慘的喊冤聲從人群中傳來,定神一看,是秦香蓮帶著兩個孩子告狀來了。此時的劇情峰回路轉(zhuǎn),使我們的心情從感慨激昂到黯然淚下,場面凄切感人,秦香蓮那凄慘的冤情,一雙兒女可憐的哭叫使我們動容。包大人不畏權(quán)貴,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達(dá)官顯貴,正氣凜然的帶領(lǐng)著主持正義的游客們共同走進(jìn)開封府,去領(lǐng)略欣賞那千年府衙的豐富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從府門到大堂的百米甬道中間有道門,叫儀門,這是一間廡殿頂式的建筑,是用做迎送客人或暫做休息的地方。而百姓們用來喊冤的鳴冤鼓就設(shè)在儀門前的東側(cè),西側(cè)則設(shè)有長官出巡時所用的開道鑼。這一鑼一鼓可說是封建法制的一個縮影,它足以讓當(dāng)時的老百姓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在儀門前兩邊,有一東一西兩座碑亭,二亭內(nèi)各有“開封府題名記”碑和“開封府尹題名記”碑一通。在東邊的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有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至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這145年間183任次知府的姓名、官職和上離任等情況,它上面至今尚能清楚的看到寇準(zhǔn)、歐陽修、范仲淹、蔡襄等許多名臣賢相的姓名。但惟獨見不到人們所仰慕的包青天包拯的名字,這是怎么回事呢?請注意看,在此碑正中偏右的位置有處淺淺的凹痕,上面的字跡已然磨光,隱約能看到包拯二字的筆畫,也許你會感到驚異,其實這是千百年來包公一直受到人們的景仰和愛戴,在此碑前都不禁要用手指摸一摸包公的名字,天長日久便留下了這條深深的指痕。說到包公,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哪個鐵面無私,具有一身傳奇故事的包青天,他在開封府任職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三個月,但卻留下了傳唱至今的千古美名。走,讓我們一起到大堂去看一出包公鍘趙王的精彩演出。</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還在回味剛才精彩劇情的時候,我們此時已然身處整個開封府衙的核心。這組院落就是管理北宋東京城的核心辦公機(jī)構(gòu)。北宋開封府的長官、副長官、架閣官、左右軍巡使、各曹參軍事以及眾多辦公的吏人等均集中在這里辦公。他們所負(fù)責(zé)的政務(wù)除了百姓所熟知的升堂問案外,還有許多諸如戶籍、賦稅、婚姻、田土、司法、教育、祭祀、營造等具體的行政工作。偌大的東京城、一百多萬人口的管理工作都集中在這組院落內(nèi),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有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僅開封府用來批復(fù)公文的毛筆,每月就要用掉一小箱之多;而開封府的官印,也因使用頻率過高,每年都要更換一枚新印。因此,北宋開封府的任何一把交椅都是不容易坐的。</p> <p class="ql-block">在這組院落的正中央,有一塊巨大的南陽濮玉,這塊巨石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戒石”。它的南面刻“公生明”三個大字,以提醒為官者: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只有一心為公,才能做到清正廉明。其北面刻“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此十六字官箴,面向大堂,時刻告戒為政者要以民為本、以國為本。戒石銘淵于后蜀,成于北宋。公元941年5月,孟昶著官箴并頒于郡國,其中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等內(nèi)容。宋太祖滅后蜀,將后兩句改為“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命名為“戒石銘”作為官箴對大小官員進(jìn)行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宋太宗登基后,又親筆書寫一遍,頒于州縣,立石刻字,成為北宋官衙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在這組院落的正中央,有一塊巨大的南陽濮玉,這塊巨石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戒石”。它的南面刻“公生明”三個大字,以提醒為官者: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只有一心為公,才能做到清正廉明。其北面刻“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此十六字官箴,面向大堂,時刻告戒為政者要以民為本、以國為本。戒石銘淵于后蜀,成于北宋。公元941年5月,孟昶著官箴并頒于郡國,其中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等內(nèi)容。宋太祖滅后蜀,將后兩句改為“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命名為“戒石銘”作為官箴對大小官員進(jìn)行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宋太宗登基后,又親筆書寫一遍,頒于州縣,立石刻字,成為北宋官衙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這座巍峨的宋式建筑是北宋開封府的正廳,又名“廳事“,俗名“大堂”是開封府長官發(fā)布政令、處理政務(wù)以及府衙舉行重大活動、公開審理要案的地方。從整體建筑上看,他采用重檐歇山頂?shù)慕ㄖ问?,級別僅次于北宋皇宮,其布局嚴(yán)謹(jǐn),氣勢巍然。</p> <p class="ql-block">步入大堂,一種莊嚴(yán)肅穆的氣氛迎面襲來?!罢蠊饷鳌钡呢翌~昭然天下,匾額下的屏風(fēng)上洶涌澎湃的海水拍打著礁石,浪花飛濺,氣勢磅礴,以警示官員要清似海水,不可貪贓枉法。</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大堂上锃亮發(fā)光的龍、虎、狗三口銅鍘,放在威嚴(yán)的三尺案前讓人望而生畏。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是包公執(zhí)法時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特殊刑具。龍頭鍘是用于處死違法的皇親國戚的;虎頭鍘是對貪官污吏處以極刑的刑具;而狗頭鍘則是用于處置無賴之徒的。 再看屏風(fēng)前的三尺公案上放著文房四寶、驚堂木、斷案牌、發(fā)令牌以及開封府的大印和簽筒。簽筒內(nèi)有紅、黑令簽各數(shù)支。黑頭簽是捕簽,是下令捕人用的;紅頭簽是刑簽,是下令行刑用的。案臺兩側(cè)屹立 “回避”“肅靜” 的虎頭牌使大堂更加肅穆。</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知道包拯又叫“包龍圖”。其實“龍圖閣直學(xué)士”只是包拯的職,“右司郎中”才是包拯的官,而“權(quán)知開封府事”則是皇上的“差遣”。在北宋,“官職”一詞中的“官”和“職”是相分離的,這和北宋時期的官制有關(guān)。一般來說“官”只是表示官員地位的高低和多少,并沒有實際的權(quán)力; “職”則表示官員的文學(xué)修養(yǎng);而其部門的政務(wù)權(quán)利實際是由皇帝派來的“職事官”所掌握。就如同包拯所任的“權(quán)知開封府事”就是皇帝的“差遣”。因此,包拯同時有“右司郎中”、“龍圖閣直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事”三項頭銜,不僅有職有權(quán)、無比榮耀,而且經(jīng)濟(jì)上的收入也很優(yōu)厚。</p> <p class="ql-block">大堂前甬道的兩側(cè)是左廳、右廳、左軍巡院、右軍巡院、使院和架閣庫等辦公機(jī)構(gòu)。左廳、右廳是開封府副長官的辦公場所,如同我們現(xiàn)在的副市長辦公室,歷史上著名的蘇軾、司馬光等就曾擔(dān)任過開封府的副長官。據(jù)說我國的名菜的東坡肉,就是蘇軾在開封府任職時發(fā)明的;左、右軍巡院相于當(dāng)現(xiàn)在的公安、司法等機(jī)構(gòu),主要負(fù)責(zé)京城的治安與刑事訴訟案件,是后世刑事法庭的雛形。在兩院各自執(zhí)法過程中,左、右軍巡院相互監(jiān)督,從而較少的避免了舞弊與冤案的發(fā)生,這在當(dāng)時的司法制度里是具有先進(jìn)意義的;使院,如同現(xiàn)在的市委辦公室,協(xié)助長官處理政務(wù);而架閣庫就如同今日的檔案室,當(dāng)時負(fù)責(zé)保存已了結(jié)兩年以上的文書、帳冊等案卷資料,以便調(diào)查人員隨時查閱,而且任何人不得擅自進(jìn)入。值得一提的是開封府的“六曹”辦公機(jī)構(gòu)。六曹坐落在正廳院西邊的挾院內(nèi),分別指的是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等。他們分擔(dān)了開封府的管理職能,其作用就相當(dāng)于今天的政府各有關(guān)局委等職能部門。特別是其中的功曹、倉曹、兵曹以及士曹等四曹,因開封府地位重要,特設(shè)此四曹,其他州府均不設(shè)置,是北宋開封府獨有的辦事機(jī)構(gòu)。這四曹的職能分別是:功曹掌管祭祀、禮樂、學(xué)校、選舉、醫(yī)巫等事務(wù),另外與法曹同掌檢閱律令,參與重大司法案件的議刑定罪;倉曹掌領(lǐng)本府及所轄赤、畿縣的相關(guān)事務(wù),另外分季與司錄司審訊民事訴訟案件;兵曹掌本府軍防、驛傳、門禁、田獵、儀仗等事務(wù),兼領(lǐng)所轄縣人員的調(diào)動,另與戶曹、倉曹、士曹分季輪流參與民事訴訟案件;士曹掌本府的廨宇、營造、河津等事務(wù),與其他三曹分季參與司錄司民事案件的審理。</p> <p class="ql-block">“司錄司”也是開封府內(nèi)重要的司法機(jī)構(gòu)之一,和左、右軍巡院不同,它主要負(fù)責(zé)審理民事糾紛,是后世民事法庭之雛形。高中(四聲音同眾)之后才能進(jìn)入“議事大廳“。議事的大殿里,剪接歷史將開封府歷屆當(dāng)家人請在一起,做了一個簡介,參觀完后恍然大悟——寇準(zhǔn)、范仲淹、歐陽修等等都曾是其中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司錄司”也是開封府內(nèi)重要的司法機(jī)構(gòu)之一,和左、右軍巡院不同,它主要負(fù)責(zé)審理民事糾紛,是后世民事法庭之雛形。</p> <p class="ql-block">“包公倒坐南衙”的佳話由來已久,現(xiàn)在我們就到當(dāng)年包公倒坐南衙、為民伸冤的地方——“梅花堂”去看一看。梅花堂坐落在一個梅花飄香的四合小院,未入院門,先聞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相傳,包拯實行廢牌司、開正門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紛紛拍手稱快,告狀的人越來越多,每天上班都有處理不完的訴訟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開開封府的后門,允許百姓任何時間都可直入府內(nèi)訴說冤情。而梅花堂就是當(dāng)年包公“開后門”,便服問案的地方。因包公此舉史無前例,甚得民心,以至于后來在民間演義出一段“包公倒坐南衙”的佳話來。</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梅花堂內(nèi)是一組包公倒坐南衙為民伸冤的蠟像。蠟像人物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實的再現(xiàn)了包拯聽民訴訟、執(zhí)法如山、為民伸冤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的警世名言: 清——清廉,慎——慎獨,勤——勤政!希望大千世界、乾坤朗朗!</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內(nèi)雕梁畫棟、古樸典雅。奇怪的是,在滿眼的朱紅中隱隱露出一點黃色,這在古代可是皇家專用之色啊。走進(jìn)細(xì)瞧,只見門頭之上赫然寫著“潛龍宮”。府衙中怎會有宮?原來宋朝曾有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三位皇帝曾在開封府做過府尹、府牧,并由此登上皇帝的寶座。開封府出過三位皇帝,可謂藏龍臥虎之地。此宮是宋仁宗皇帝為紀(jì)念他的父親宋真宗曾任開封府府尹而建造的,故而得名“潛龍宮”。宮內(nèi)的這座覆蓋黃色琉璃瓦、廡殿頂式莊重典雅的建筑是潛龍殿,殿內(nèi)是三位皇帝的坐像。正中的是宋太宗趙光義,也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他的登基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東邊的是宋真宗趙恒,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就發(fā)生在他的身上,而這位貍貓換來的太子就是后來的仁宗皇帝;西邊的是宋欽宗趙桓,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北宋王朝就在他和父親徽宗的手中覆滅了。</p> <p class="ql-block">清心樓,開封府的最高建筑,意取包拯自勉詩——“清心為治本”。整體建筑巍峨高聳、視野開闊,建筑樓層“明四暗七”——外面看是四層、實則是七層,建筑設(shè)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令人驚奇!</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內(nèi)的“明禮院”就是負(fù)責(zé)京城和京畿各縣學(xué)子們科舉解試的考場。</p> <p class="ql-block">國之興衰,教育為本,一個強(qiáng)大的王朝必然要有一個鞏固的教育為基礎(chǔ),要有培養(yǎng)人才的能力。在宋王朝這個重文抑武的朝代,科舉教育和崇尚文化的政策是國家和各級官府的大事,在各項常規(guī)事務(wù)中,可謂是重中之重,如果哪個州縣出了個狀元,那么縣令就會得到皇帝的特別嘉獎。開封府內(nèi)的“明禮院”就是負(fù)責(zé)京城和京畿各縣學(xué)子們科舉解試的考場。“狀元及第,金榜奪魁”是宋朝人美好的愿望,因而開封府特別把這座用于解試的考場稱為“拱奎樓”,其二樓上供奉的是主管科舉考試的天神“魁星”,他寓意著“魁星點斗、獨占(站)鰲頭”,與那臺階上的“連中三元”和“平步青云”的圖案以及樓兩側(cè)的“鰲魚”石雕一樣,都是對考生們美好的祝福。那么,這么多莘莘學(xué)子十年寒窗、一朝功名,難道只能步入仕途嗎?其實還不止是做官,您瞧,那邊吹吹打打過來的,不就是京城的富貴鄉(xiāng)紳帶著千金小姐捉狀元女婿來了!看吧,一場榜前捉婿的好戲開始了……當(dāng)狀元郎和新娘子在“清心樓”前完婚后,大家所在之處就是“清心樓”府尹文化游覽區(qū),“清心樓”取名于包拯生前所寫的一首言志詩的詩詞:“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這首詩是包公生前唯一一首留下來的遺作,為紀(jì)念這位剛直不阿的一代清官,故將此樓命名為“清心樓”,是開封府的標(biāo)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一樓廳內(nèi),立有一尊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鑄銅包公站像,高3.8米,重達(dá)5噸。銅像神態(tài)威嚴(yán)、栩栩如生,令人叫絕。在這里,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包公其人:包拯,字希仁,廬州人,生于公元999年,29歲考中進(jìn)士,卒于公元1062年,享年64歲。他一生為官廉潔奉公、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以民為本,尤其知開封府時,政績卓越、名震京都,在當(dāng)時流傳“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其實,除了兩袖清風(fēng)、不畏權(quán)貴、鐵面無私的包公,北宋開封府的大多數(shù)官員是廉潔公正的,沒出現(xiàn)過大的貪官。數(shù)千年政治舞臺上,許多政績顯赫的歷史人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已漸漸的被人們所淡忘,但只有這位開封府尹,卻跨越時空的受到歷代人的懷念與景仰。他在開封府為官時不畏權(quán)貴、以民為本的政跡,奠定了中國封建清官文化的絕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4日,我們游覽河南開封龍亭公園、大相國寺、開封府后,中午開車趕往洛陽。從開封到洛陽途中,在服務(wù)區(qū)吃午飯。行程196公里,開了2個多小時到達(dá)洛陽藍(lán)鵲酒店,酒店住宿條件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