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游蘭州2021年10月12日

姜鐵均

<p class="ql-block">蘭州市區(qū)知名景點不多,大多數(shù)人把蘭州市作為一個西部旅游的中轉城市,我到過蘭州市,但沒有游覽過蘭州市。</p><p class="ql-block">這次金色西北行最后一站,10月12日下午4時來到蘭州市,第二天下午2點20分乘坐火車要離開蘭州返回上海,在此作短暫停留。</p><p class="ql-block">想去蘭州市的黃河邊走走,看看黃河鐵橋,游覽白塔山公園等,下面是在蘭州市的游覽介紹。</p> 12日;夜游中山橋,非常像上海的外白渡橋。 蘭州中山橋;又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div>建于1907年(清光緒33年),是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div><div>現(xiàn)在,中山橋的觀賞價值、歷史和文物價值,已遠遠大于它的交通價值,成為百里黃河風情線上引人注目的一景。<br></div> 黃河風情線,有“蘭州外灘”美譽 <p class="ql-block">木塔巷;靠近中山橋附近,是蘭州城里為數(shù)不多的,仍然保留古巷名稱的一個不大的巷子。</p><p class="ql-block">歷史上,在唐朝貞觀九年(635年),在木塔巷處興建了嘉福寺,舊名寶塔寺,俗名木塔寺。歷經(jīng)千年,巷口木塔寺早已損毀不見蹤影,但小巷子卻仍然保留下來,木塔巷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如今,木塔巷已成為蘭州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一條街,因為毗鄰白塔山、中山橋,匯聚了蘭州各色美食,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來客。</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在木塔巷晚餐,蝦仁水餃,36元15個,個大餡足,味道鮮美,完全沒有地域隔閡。</p> <p class="ql-block">13日;今天早早起床,6點半出門,打的來到位于蘭州市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游覽著名的“黃河母親”雕塑像。</p><p class="ql-block">“黃河母親”雕塑,是全國諸多表現(xiàn)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p><p class="ql-block">由“母親”和“男嬰”組成構圖,象征著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p> 小西湖公園;位于“黃河母親”雕塑像斜對面,號稱蘭州古八景之一,但和西湖沒法比,就是個供游人休息的城市公園。 小西湖公園內(nèi)的湖泊 然后沿黃河岸邊的漫步道,前往白塔山公園,行走約1.5公里左右,早晨一路走走,看看清清的黃河水,兩岸景觀很美的。 游船碼頭 有點像“浦江兩岸”吧 黃河索道的下站;乘坐黃河索道,可以飛越奔流不息的黃河,直接上白塔山公園西側山頂,免去徒步之疲勞。<div>我來得早了,索道還沒有運行營業(yè)。</div> <div>白塔山公園:位于蘭州市中心,以“白塔層戀”列為“蘭州八景”之一。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鎮(zhèn)守甘肅內(nèi)監(jiān)劉永誠在白塔古剎遺址上重建白塔禪院。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甘肅巡撫綽奇重建慈恩寺(白塔寺),新建文昌宮、魁星閣等建筑。</div><div>九曲黃河如帶,白塔高聳云表,形成文筆點硯景觀。1954年以來,市民背冰挑水,綠化荒山。1958年任震英主持建設公園,建起回廊連貫的三臺仿古建筑群、百花亭、駐春亭、牡丹亭等。經(jīng)過多年建設,形成以白塔寺為中心的古建筑群,白塔山公園與九曲黃河、百年中山鐵橋,構成蘭州市標志性的人文景觀。</div> 三臺建筑群;是整個白塔山公園的主體建筑,興建于1958年,利用舊城改造拆除的建筑部件,在坍塌的古建筑廢墟上建成的。<div>整個建筑莊重古樸,氣勢宏偉,上接高山,下貫黃河,形成一種“高山仰止,大河前橫”的氣勢,粗獷中藏清秀,敞亮中隱曲幽。</div><div>然后沿修建的非常好的石階,一路向上。</div> 三臺建筑群之上有“金城攬勝圖”<br>《金城攬勝圖》簡介:該浮雕墻建于2012年,主圖為清光緒《金城攬勝圖》,表現(xiàn)晚清皋蘭山、蘭州城池、黃河及鎮(zhèn)遠浮橋、白塔山景觀。左側為《金城古景》,表現(xiàn)的是形成于明清時期,至今尚存的蘭州名勝或自然景觀:白云道觀、中山鐵橋、金天道觀、興隆山景、土司衙門(魯土司衙門)、五泉飛瀑、白塔層巒、蘭山煙雨,右側為《蘭州新韻》,表現(xiàn)的是當代蘭州新景觀:碑林文脈(蘭州碑林)、水車博覽、關隘新貌(金城關鳳情區(qū))、絲路金波(黃河風情線)、華夏始祖(伏羲女媧雕塑)、桃海仁壽(安寧堡桃園)、黃河母親(雕塑)。<div>細細看看,會對蘭州有大致的印象和了解。</div> 走到“地天泰”牌坊,看牌坊簡介;<div>“地天泰”顯示明清白塔山建筑群布局的奇特;山頂建代表“地”的地藏寺;山下建代表“天”的玉皇閣;這樣的布局呈現(xiàn)《易經(jīng)》泰卦的卦象,則能天地交合而萬物通泰,生養(yǎng)暢通。<div>山頂塔院準提殿之北為地藏殿,山麓三臺大廳為玉皇殿,地天相望,昭示白塔山古建筑群“地天泰”的文化內(nèi)涵,以臻天地陰陽和諧,萬物通泰。</div><div><br></div></div> 中共甘肅工委紀念館,可能來早了,還沒有開門。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上,來到觀河亭,此處俯瞰蘭州市,觀“中山橋”,景色極佳。</p><p class="ql-block">觀河亭;為一單檐僧帽頂五角小亭,亭南檐下懸北大文學教授李明濱草書“觀河亭”題匾,左右柱聯(lián)“乘興登階一路輕歌一路景,騁懷縱目滿川秀色滿川清”。</p><p class="ql-block">題匾草書,中間的“河”字不認識,請教老師方知。</p><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幾乎所有的寺廟、道觀等建筑均不開放,但既然來了就轉一圈吧。</p> 云月寺;即三教道統(tǒng)祠,建于乾隆年間,2013年翻建,寺前有“群俊來謁”牌坊,牌坊與寺門間連以石拱橋,橋下可通行。<div>云月寺在整修中,不開放。<br></div> 三星殿;始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年),祀奉福、祿、壽三星,故名三星殿,為信眾祈求降福,獲取功名,長壽健康之所。<div>三星殿在整修中,不開放,但沒有圍墻,可以就近看看牌坊等建筑。<br></div> 白塔寺;即白塔塔院亦稱慈恩寺,在整修中,不開放。<div>站在三星殿眺望白塔寺。</div> 過三星殿后就一路下山,途經(jīng)文昌宮,大門緊鎖 三根立柱飛檐高翹的東風亭 鳳林香裊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皋蘭縣舉人、云南浪穹(今洱源縣)知縣李存中題額:正面“鳳林香裊”;背面“秀映三臺”。點明借景,啟示游人尋覓山外山、景外景。俯視近景,殿宇香煙裊裊,云繞古關風林,黃河如帶,流轉飄逸,故日“鳳林香裊”;平視遠景,皋蘭山雄渾磅礴,遙遙在望,蘭山煙雨,三臺閣微露身姿,如天上宮闕,遠處秀色與白塔相映,頓入畫圖,故目“秀映三臺”。 法雨寺;原稱羅漢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1996年被指定為宗教場所,比丘尼在此潛心研修佛法,每日香火不斷,信者云集。 法雨寺旁,沒有說明的“佛殿”,此處可以眺望遠處山頂上的亭子,也可以俯瞰蘭州市。 下山時回望,法雨寺立于巖基裸露的懸崖之上 一路下山,上午9點半來到白塔山公園大門(中山橋堍),這次我只游覽了白塔山公園的中部的建筑群,而且很多建筑在維修中并不開放,有點遺憾。<div>其實白塔山公園自然、人文景觀都很好的,登臨諸殿閣,憑欄遠眺,放眼黃河,心情舒暢。</div> 我接著趕緊回酒店,退房,去火車站,寄存行李,臨時計劃去五泉山公園。<div>大約10點半左右打的來到蘭州的五泉山公園,用2個多小時,匆匆游覽五泉山公園,下午1點半趕回到火車站。</div> 五泉山公園前,立交橋上觀蘭州市的建筑。 五泉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區(qū)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旅游勝地,是蘭州最老的一座公園。<div>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筑群10余處,1000余間,規(guī)模宏大。園內(nèi)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huán)境清幽;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div><div>我順時針游覽,從東面上山至千佛閣,從中部下山回到公園大門。</div> 霍去病塑像,霍去病為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 “樂到名山”牌匾的宅院,內(nèi)有孔子行教像、大的山水盆景,蘭州市的規(guī)劃介紹等。 碧波蕩漾的蓮池,池上的九曲橋,池水來自東龍口(蒙泉)的山泉之水。 東面上山廊道,240多級的長廊盤旋而上。 蒙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五泉山因有蒙、掬月、摸子、甘露、惠五眼泉水而得名,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巖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龍口”。<br></div><div>傳說故事;史有鞭響泉涌傳說;相傳在漢武帝時期,大將霍去病西征時還曾駐兵于此,當時戰(zhàn)士們非??诳剩羧ゲ【褪种R鞭,連擊五下,于是就鞭響泉涌,形成了五口泉水。<br></div> 蒙泉為五泉之冠,蒙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用“蒙”字概括東谷面貌,又因用蒙泉水沏四川蒙山茶,茶味純正,茶色清明,故而得名蒙泉。 我還登上崖壁前,崖壁上“玄崖吐液”石刻,能看到泉水從巖縫中的涓涓細流。 <div>繼續(xù)登山,依次有地藏寺、臥佛寺在東面的進出的門</div> 千佛閣牌樓 千佛閣;該閣修筑在東龍口之上的懸崖峭壁上,氣勢雄偉壯觀,地形險要驚人,為五泉山最高的建筑物。<div>千佛閣現(xiàn)在維修中,不開放。<br></div><div>以下是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千佛閣。</div> 俯瞰臥佛寺 俯瞰中部的古建筑群 三教洞;又名老君洞,位于五泉山西巖上端,為山上最高的一處建筑群。<div>三教洞,原祀儒、釋、道三教之祖孔子、釋迦、老子。<br></div><div>自明正統(tǒng)年間,曾革儒、釋而獨尊道教,清初又本三教原來是一家之說,仍改祀儒、釋、道之塑像,清同治六年(1867年)毀于戰(zhàn)火。<br></div><div>清光緒年間重修。后又以孔子不應與異教并祀,遂遷孔子像入文廟,故洞中無孔子像。十年文革內(nèi)亂中,老子、釋迦塑像也被毀,現(xiàn)存殿內(nèi),空余三洞。</div><div>此處觀五泉山和俯瞰蘭州市,景色最佳處之一,“遙指山泉極高處,一川風物列眼前”。<br></div> 臥佛寺西面進出的門<div>臥佛殿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明建筑毀于清同治六年,光緒年間重建。</div><div>整個建筑為一進小巧庭院,緊靠山壁筑殿宇三座,殿前懸空建一座暢樓。<br></div> 臥佛寺中殿,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俗稱“睡佛爺”,原塑已毀,現(xiàn)在的臥佛為1981年重塑。 地藏寺西面進出的門<div>地藏寺建筑群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光緒年間重建。</div><div>地藏寺位于五泉山景區(qū)山腰處,西接文昌閣,與“掬月"泉毗鄰,西南方上部為三教洞,其上為睡佛殿,東接百米長廊,其下為“摸子”泉。<br><div>出地藏寺一路下山<br></div></div> 掬月泉 掬月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掬月泉位于文昌宮東側墻角下,深約五尺,形若井狀,此處為五泉山在月升東山時最早得月之處,尤以中秋賞月時,月影直投泉心,似掬月盤中,故名“掬月泉”。<br></div> 摸子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摸子泉在地宮中,走到洞口,陣陣涼意襲來。據(jù)說摸子泉很靈驗的,摸到石頭生男孩,摸到瓦片生女孩。<br></div> 摸子泉地宮通道 <p class="ql-block">清虛府院;初建于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1921年劉爾炘修葺后,改稱“清虛府”。</p><p class="ql-block">清虛府院由正殿和兩側廂房組成,院內(nèi)供奉宋朝的岳飛、明朝的楊繼盛,清朝的左宗棠。</p> 甘露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甘露泉位于清虛府院內(nèi),為五泉之最高者,泉水自巖縫間流出,清如碧玉,味似甘露,古人有“天下太平,則天降甘露”之說,故此得名。</div> <p class="ql-block">出此門游覽西部建筑群和惠(西)泉,時間關系,不能去了。</p> <div>繼續(xù)往下游覽文昌宮、武侯祠、秦公廟等建筑,來不及細看,匆匆一過。</div> <p class="ql-block">這牌樓上的"高處何如低處好",細細讀來還挺有意思的。</p> 磚雕“臨夏神韻” 四角鐘亭;亭內(nèi)懸掛泰和鐵鐘,鐵鐘高約3米,口寬2米,重10000斤,系金代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鑄造。<div>此鐘造型雄偉,聲音洪亮,所鑄銘文,清晰可辨,“仙聞生喜,鬼聞停兇,擊破地獄,救苦無窮”。<div>泰和鐵鐘原懸于普照寺(蘭園舊址)鐘鼓樓,為蘭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后移置五泉山。<br></div></div> 萬源閣;始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原為甘肅舉院,主體建筑明遠樓。1919年劉爾欣先生重修五泉山時,將此樓搬遷至五泉山中軸線浚源寺南側,更名為“萬源閣”。<div>萬源閣為三層全木質(zhì)結構樓閣,層層飛檐,四角攢尖。<br></div><div>萬源閣頂層內(nèi),是祭祀中華文明的始祖四圣,伏羲、周文王、周公旦、孔子之堂。中層為思源樓,奉祀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四賢,周敦頤、邵雍、程頤、朱熹之堂。一層為望來堂,作學術交流的會堂。</div> <p class="ql-block">望來堂;暫將《劉爾炘紀念館》移于望來堂,對弘揚五泉文化,彰顯人文景觀,意義深遠而重大。</p><p class="ql-block">劉爾炘(1865~1931年),近代著名學者,甘肅蘭州人,光緒乙丑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編修,應聘為五泉書院講席。他造福鄉(xiāng)梓,為發(fā)展甘肅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p> 繼續(xù)一路往下; <p class="ql-block">濬(浚)源寺,也叫崇慶寺,為漢傳佛教寺院,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六百余年歷史。</p><p class="ql-block">寺廟門樓上書寫"濬源寺",但介紹時都是"浚源寺",不知何故。</p> 在濬(浚)源寺院旁邊,還有一座中山紀念堂,堂前有一座孫中山先生雕像,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筑的。 <p class="ql-block">五泉山公園內(nèi)的建筑群匯聚了寺廟、景園、民居、橋梁、娛樂等不同功用的建筑群組,展現(xiàn)了歇山、懸山、硬山、卷棚、攢尖等不同形式的建筑單體,是一處多元建筑文化的薈萃地,對研究西北地區(qū)古代建筑史、建筑技藝、建筑文化、建筑美學等有重要價值。</p><p class="ql-block">建筑群、泉水與歷代人文積淀共同構成了儒、釋、道、民俗文化融合的大型園林名勝,是西北地區(qū)園林翹楚。</p><p class="ql-block">2個多小時走馬觀花,匆匆而過,還得趕乘火車去了。</p><p class="ql-block">今后若再來蘭州,留2天時間,深度游白塔山公園和五泉山公園。</p><p class="ql-block">這次金色西北行,出發(fā)和回來時,全國均為低風險區(qū),新冠病毒清零,18日額濟納爆出新冠病人,并逐漸蔓延,衷心祈禱國泰民安,百姓無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