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風(fēng)雨連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韓定慧</p><p class="ql-block"> 圖片/手機自拍,網(wǎng)絡(luò),謹謝!</p> <p class="ql-block">在新加坡住久了,似乎沒有春夏秋冬的概念了。只有旱季與雨季。晴天與雨天。</p><p class="ql-block">新加坡靠近赤道,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長夏無冬,溫度在24℃至35℃之間,雨量充足。11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溫暖多雨。6月到9月為干季,炎熱干燥。其它月份為季風(fēng)交替月,天氣多變。</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的太陽,全年直射,燦爛而火辣;新加坡的雨,姿態(tài)各異,猛烈而多情。凌晨的雨,伴風(fēng)而來,酣暢淋漓;午后的雨,雷鳴電閃,傾盆而泄;傍晚的雨,淅淅瀝瀝,溫柔多情;還有一種雨,像調(diào)皮的小孩,稀稀疏疏,跳躍不停,時常出現(xiàn)“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自然景象。</p><p class="ql-block">每日晴,每日雨,晴和雨已經(jīng)沒有了界限,不能用“知時節(jié)”來判斷好壞。若想要依據(jù)天氣去安排自己的日程,無疑是白費力氣。所以,用什么辦法來從容應(yīng)對這晴雨不定的天氣呢?</p> <p class="ql-block">古代貴族的園林,定有連廊。</p><p class="ql-block">《阿房宮賦》里有“廊腰縵回,檐牙高琢”;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有“高廊四注,重坐曲閣”。</p><p class="ql-block">古代園林以景建廊,或曲曲折折、或臨水而上,為園林平添一份趣味。</p><p class="ql-block">因為古代的匠師造園時,結(jié)合煙雨這一氣候特點,多佐以飛檐、連廊作為室外園林的避雨之處。同時,連廊巧妙地連內(nèi)外之景,縱有雨雪也無妨,煙雨迷蒙中,斜倚聽風(fēng)雨;秋月春風(fēng)里,吟詩頌對,別有一番雅趣。</p> <p class="ql-block">不過,這不是在尋常百姓家能夠享受得起的!古代只有身居廟堂者,皇家貴胄、又或者是大戶人家、商家名流之類,家里才會有連廊與園林作配。</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政府以人為本,不惜花巨資,在719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建設(shè)了200多公里的風(fēng)雨連廊(人行道連廊)。連廊一般寬1.2米~1.4米,高2.4米~2.7米,上有頂,周圍通透,大多采用鋁板琉璃瓦等材料制成,顏色協(xié)調(diào),形態(tài)各異,獨居特色。連廊兩邊是草坪和鮮花帶,還配有靠背條椅,供行人休憩。這種人性化的連廊系統(tǒng),普惠全島。</p> <p class="ql-block">約85%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組屋。組屋按步行尺度設(shè)置鄰里中心(配有超市、餐飲、診所等)。公眾日常生活出行由組屋住宅通過獨立的步行系統(tǒng)到鄰里中心,工作出行則由組屋住宅通過獨立的步行系統(tǒng)到公交停車站、軌道交通站或多層停車樓。住宅區(qū)的步行交通以組屋電梯口、鄰里中心、停車樓和公交站等為點,以組屋底層架空區(qū)和步行連廊為線,行成組屋區(qū)優(yōu)質(zhì)、系統(tǒng)、獨立的步行系統(tǒng)。</p> <p class="ql-block">組屋采用開放管理,底層一般為全架空區(qū),作為純步行空間。在步行連廊通道上,每棟組屋之間以及組屋與主要步行端點之間通過有蓋連廊進行連接。一方面保證了步行者的絕對安全;另一方面,擋避風(fēng)雨侵襲和艷陽照射,居民無需打傘便可到達主要目的地。在底層架空區(qū)域,會設(shè)置各種休閑娛樂設(shè)施、兒童游樂設(shè)施以及供學(xué)生學(xué)習(xí)的場所,人們通過連通的步行連廊系統(tǒng)可以方便到達這些場所。</p> <p class="ql-block">兒子居住的組屋小區(qū),兩排五棟,平行而建。負一樓是停車場,一樓和二樓整體架空。一樓是公眾進出通道和車輛進出通道(分設(shè)的)。二樓架空層兩邊是幼兒園,中間空曠的屋面上,左邊是兒童游樂場,右邊是有蓋的風(fēng)雨操場,中間是草坪和花園,風(fēng)雨連廊連接樓棟,行成了一個大的環(huán)型廊道。</p> <p class="ql-block">我每天帶著孫兒們到二樓玩耍。晴天,孫兒們放風(fēng)箏、踢小球、遛滑滑梯、坐蹺蹺板,嬉笑追逐,汗流浹背。我也和老人們一道,在風(fēng)雨操場,做做操,打打拳,唱歌跳舞,心情非常愉悅。雨天,老老少少,都在風(fēng)雨操場和長廊里活動。老的看雨,小的玩水,有人跑步,有人健美,熱鬧非凡。若有婚喪嫁娶,在風(fēng)雨操場擺酒設(shè)宴,鄰里之間,捧捧場,幫幫忙,既和諧了鄰里關(guān)系,又促進了種族融合。好一幅動人的民生祥和圖!</p> <p class="ql-block">一道道風(fēng)雨連廊,讓公眾出行晴雨從容。一處處亭臺樓閣,讓莘莘學(xué)子、文人雅士,倚欄聽雨,廊下閱讀,心靈在詩和遠方徜徉。一個個游樂場所,讓孩童、青年、長者走出家門,各得其樂,使生活盡展愜意悠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