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成都東郊的建設路高樓林立,美食街、娛樂城星羅棋布,車水馬龍,霓虹閃爍,交通便利,繁華熱鬧。</p> <p class="ql-block">2、建設路“鐘水餃”茶樓座落在大街中心,我們木里二代人成都區(qū)域的聚會地點。</p> <p class="ql-block">3、早晨的茶樓還沒營業(yè),成都負責服務的閆廣英就來占座位,擺椅子。</p> <p class="ql-block">4、二代群組委會負責人買文萍一大早就趕來服務。</p> <p class="ql-block">5、早上八點閆篤善就到了茶樓,他與從瀘州趕來的張偉握手寒暄。</p> <p class="ql-block">6、父輩是戰(zhàn)友、老鄉(xiāng)、同事,二代是毛根、老鄉(xiāng)、戰(zhàn)友的張建山和閆篤善兩位大哥相見格外親。</p> <p class="ql-block">7、先到會場的二代人圍座一起,暢談友情。</p> <p class="ql-block">8、組委會成員劉杰、吳瓊芳在報到處,好熱鬧。</p> <p class="ql-block">9、繼西昌啟動儀式成功舉行后,應成都區(qū)域木里二代人的要求,組委會決定10.16日在成都召開這次會議。</p> <p class="ql-block">10、組委會成員、會議主持人張玉鳳宣布大會開始。</p> <p class="ql-block">11、她充滿激情地講述了二代人皈金娣特意為會議送來蘋果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12、聽說成都二代人要聚會,皈金娣就執(zhí)意從自家果園采摘又紅又甜的蘋果,專程寄到成都。</p> <p class="ql-block">13、皈金娣是皈登志烈士的女兒,一直生活在鹽源縣農(nóng)村。她把二代群的兄弟姐妹當成自己的親人。圖為皈金娣和丈夫江必孝。</p> <p class="ql-block">14、糖心蘋果表達了她們一家對二代兄弟姐妹的深情厚誼。二代人向皈金娣全家表示深深的感謝!</p> <p class="ql-block">15、組委會負責人苗杰對木里二代群籌建情況,群規(guī)管理制度,就木里縣委宣傳部同意建群批復等做了講解。</p> <p class="ql-block">16、苗杰再次強調(diào)二代群每個成員肩負著紀念父輩的神圣使命,不是普通的、臨時的、娛樂的休閑群。希望全體二代人嚴格遵守群規(guī),做到進群要用實名,不發(fā)與群無關的圖片、鏈接、問好等信息。</p> <p class="ql-block">17、組委會負責人杜建英闡述了征文可采用多種形式,以小見大,寫出父輩們的閃光點。提出成都區(qū)域的二代人在11月30日前為交稿時間。</p> <p class="ql-block">18、為什么我們的父輩能在木里這塊共和國新開墾的土地上排除萬難矢志先行?為什么我們木里二代人都有深深的木里情緣?這源于我們的父輩共同組建了木里大家庭,我們二代人都是這個家里的兄弟姐妹,我們就是一家人。我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認可。</p> <p class="ql-block">19、接著由我們二代人的音樂藝術家古光練講述他創(chuàng)作《忘不了》這首歌曲的心路歷程。</p> <p class="ql-block">20、“忘不了那里矗立著英雄的豐碑,那里記憶著父輩的風霜”以其鮮明的紀念主題和悠揚綿長的藏歌曲調(diào),被大家一致推崇為群歌。他還在精敲細琢中,期待他打造出一首響譽時代的好歌。</p> <p class="ql-block">21、王躍潤孃孃的丈夫趙光彩是50年代第一批分到木里從事畜牧獸醫(yī)的醫(yī)生。她60年代到木里鐵工廠工作。聽說木里二代人聚會,硬讓兒女從達州趕到成都,要親眼看看木里的娃娃們。</p> <p class="ql-block">22、王孃孃的女兒和兒子。她們家當年和買文萍家是鄰居,久別相見格外親,合影一張留下來。</p> <p class="ql-block">23、1952年第一批進入木里的抗戰(zhàn)老革命、木里第一任組織部長閆復俊的兒子閆篤善講述父親在木里的艱苦歲月。</p> <p class="ql-block">24、第一批進入木里的抗戰(zhàn)老革命、木里縣第一任縣委副書記張西峰的長子張建山講述自己從西昌到木里走了半個月找父母的艱難。</p> <p class="ql-block">25、劉志忠的小兒子劉杰和小女兒劉萍一起來到會場。哥哥是我小學同學,妹妹生在瓦廠。他倆在木里的時間不長,但對木里的情很深,說起木里的人和事滔滔不絕。</p> <p class="ql-block">26、王躍林介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說到父親王叔炯和母親伍淑仙時,聲音有些哽咽。我不禁想念王叔叔的偉岸,伍孃孃的勤勞。</p> <p class="ql-block">27、張偉是專程從瀘州開車趕到成都開會的。雖然我們都不太熟悉,但提起他在糧站工作的父親,瞬間猶如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28、曾光成的兒子曾慶明。印象中他還是那個有一雙明亮大眼睛的小男孩。如今已退休,積極參與二代人活動。</p> <p class="ql-block">29、古光煉的父親古仁聲,是木里縣最早從四川醫(yī)學院畢業(yè)的大學生,也是一位以自己的名字和言行印證了“醫(yī)者,仁心”的好醫(yī)生,留給我們記憶中的都是救死扶傷的動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30、王振平,講起話來就停不住。我終于想起他就是民政局王儒林叔叔,縣醫(yī)院羅國秀孃孃的兒子。歲月不饒人,已不見小時胖乎乎,乖萌萌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31、張雙貴專程從西昌趕來開會。對父母知之甚少的他表態(tài),一定要寫記憶中的爸爸和媽媽。他父親張子龍和母親的形象也在我腦海里逐漸清晰。</p> <p class="ql-block">32、鐘大亮的兒子鐘利從蒲江趕來。他講述父親在木里教育局工作多年,足跡踏遍木里鄉(xiāng)村學校。</p> <p class="ql-block">33、趙明華說到父親趙德成平叛時受重傷,到內(nèi)地養(yǎng)傷一年多,傷殘的病痛折磨了父親一輩子的心痛,讓大家感動而唏噓不已。</p> <p class="ql-block">34、解直梅是木里縣委農(nóng)工部長解增瑞的女兒,說起木里總有擺不完故事。</p> <p class="ql-block">35、大方秀麗的席巧玲住在龍泉驛,她和先生都是二代人,一起來參會。正在為她健在的父母盡孝,雖累但快樂著。</p> <p class="ql-block">36、錢躍進和小時候的比,變化真大,越來越漂亮文靜。她對父親雖不太清楚,也表示要和親人一起完成文章的寫作任務。</p> <p class="ql-block">37、田龍秀父親田奇品53年建縣時就調(diào)到木里磚瓦廠,是最早的磚瓦工。后擔任廠長十八年。他們這一代老工人為木里縣的基礎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田伯伯還培養(yǎng)了九個懂事、能干、有為的優(yōu)秀兒女。</p> <p class="ql-block">38、鄒志西還是那樣嬌小玲瓏,提起父母在縣工交局的往事,心中只有懷念。</p> <p class="ql-block">39、冉康琪的父親冉廣清是木里縣第二任法院院長,今年已95歲,是二代人中唯一健在的獲得抗戰(zhàn)七十周年,建國七十周年,在黨五十周年榮譽獎章,集三塊榮譽獎章獲得者,非常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40、魏智蓉是魏明光的女兒。她深情地追憶了父親臨終前的叮囑:聽黨的話,清清白白做人;兄妹間要團結(jié)友愛,富的幫窮的……表現(xiàn)了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的高尚情操。</p> <p class="ql-block">41、汪香凝是汪明權的大女兒。她在成都某醫(yī)院當醫(yī)生,繼承了的父母職業(yè),說起來挺有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42、汪洪是汪家老二,當他弄明白木里二代群的宗旨與目的后,就積極主動參與。九月他從重慶趕到西昌參加啟動儀式,這次他出差到攀枝花也連夜趕到成都參會,真的很感動。</p> <p class="ql-block">43、汪亮排行老三,就在成都工作。雖然與大家并不熟悉,但同是出生在木里的緣份,沒有生疏,只有親切。</p> <p class="ql-block">44、吳瓊芳父親吳傳武五十年代初進入木里,承擔了在木里修馬行棧道的工作,其工作之險之難,前所未有。懷念起父親,她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45、郭書川是郭保志的兒子。他在成都,沒有入群,一個電話召之即來,木里娃娃就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46、蔣國剛的父親蔣君逸和母親倆人都是木里縣委第一代打字員,當年這份工作的神秘與自豪令人欽羨。他從崇州趕來參加會議,心情激動。</p> <p class="ql-block">47、木里磚瓦廠老工人李榮柏的女兒李萬珍提起自己的父母辛苦的工作和艱苦的生活,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忘不了以他們?yōu)榇砟纠锢瞎と?,為建設木里辛勤勞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優(yōu)秀成績。</p> <p class="ql-block">48、說起閆拉柱,很少人知道,說起“土皇帝”無人不曉。閆廣英是土皇帝最痛愛的長女。每當女兒提到父親,眼里就噙滿了淚。</p> <p class="ql-block">49、徐建川的父親徐樹榮62年就調(diào)離木里,他們離開木里時還很小,但木里情結(jié)卻強烈。徐建川從成都到西昌參加了啟動儀式,又參加成都聚會可以看出。只要能表達對木里,對父母的思念,做什么他都愿意。</p> <p class="ql-block">50、顏值高,孝心好的乖乖女孫燕燕是木里商業(yè)局孫子亨的長女。她們一家?guī)浉缑琅萍?,才華能力也了不得。</p> <p class="ql-block">51、叢樹珂的小女兒叢愛文以其知性優(yōu)雅,溫柔漂亮而有口皆碑。她一邊忙著自已的工作,一邊還孝順著健在的父母,祝福她們一家幸福美滿。</p> <p class="ql-block">52、楊晉愉說起自己的父親楊培貴,懷念之情溢于言表。父親從山西南下到四川,平叛又到木里。遺憾的是由于時代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失去公職回家務農(nóng)。后來平反重回到木里,她們沒有怨天尤人,只有感激重生。</p> <p class="ql-block">53、楊晉蓉是楊培貴的小女兒,也是古光練的妻子。在她們姐妹倆身上,我看到的是善良和寬容,陽光和快樂。</p> <p class="ql-block">54、買家友的女兒買文萍,說起自己的父親,流露出滿滿的愛與敬佩。血脈相傳,文萍繼承了父親的聰明智慧,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績。</p> <p class="ql-block">55、買文萍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她對木里人的特殊感情。她盛情邀請參會二代人晚餐繼續(xù)暢敘木里情懷。</p> <p class="ql-block">56、二代人個個都是主人公,介紹自己,講述父母,兒時回憶,分享感受,氣氛熱烈而和諧。</p> <p class="ql-block">57、劉杰主動表演獲獎節(jié)目,那舞姿,那身手,引來掌聲一片。</p> <p class="ql-block">58、歡樂的歌曲唱起來,人人猶如歌唱家。</p> <p class="ql-block">59、“美不美”,齊聲應和“美”,集體合影真的美!</p> <p class="ql-block">60、智蓉夫妻與王孃,敬老愛幼是典范。</p> <p class="ql-block">61、山西老鄉(xiāng)來一張。</p> <p class="ql-block">62、姐妹們合個影,個個賽仙女。</p> <p class="ql-block">63、父輩是好友,姐弟的龍門陣擺不完。</p> <p class="ql-block">64、兒時天天見,一別就快三十年。</p> <p class="ql-block">65、書川樂開懷。</p> <p class="ql-block">66、同住人委那方向,三大美女更嫵媚。</p> <p class="ql-block">67、喜歡龍秀妹妹,兩個姐姐來合影。</p> <p class="ql-block">68、和汪洪弟弟明華妹妹在一起,姐姐也年輕了。</p> <p class="ql-block">69、志西和我萍妹是閨蜜,拍一張照片發(fā)給她。</p> <p class="ql-block">70、這群美女好瀟灑,“黨代表”光練最出色。</p> <p class="ql-block">71、振平弟弟真激動,緊握大小妹的手不放松。二代人以她們的父親余文學,這位木里本地成長的藏族縣長而驕傲。余叔叔獲得全國民族團結(jié)模范人物的光榮稱號當之無愧!</p> <p class="ql-block">72、大妹小妹長大啦,想起你們的爸爸媽媽對木里做出的貢獻,想起你們小時候的活潑可愛,姐姐在你們中間好幸福。</p> <p class="ql-block">73、光練晉蓉萬州來,合影留念永不忘。</p> <p class="ql-block">74、舉起杯,笑開顏,成都聚會真成功!</p> <p class="ql-block">75、站起來,暢飲懷,友誼長存在心頭。</p> <p class="ql-block">76、兩代人,在一起,共祝身體健康,永遠年輕。</p> <p class="ql-block">77、文萍把我們當親人,我們感謝文萍情。</p> <p class="ql-block">78、木里二代人,成都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感恩父輩們,永遠一家親。</p> <p class="ql-block">圖片:苗杰 金生</p><p class="ql-block">文字:杜建英</p><p class="ql-block">時間:2021.10.21</p><p class="ql-block">地點:成都</p>